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這本書是《15分鐘寫出爆紅千字文》,講的是如何把寫作這項興趣「成功變現」的一本書。書中包含了寫作技巧、個人品牌的經營重點,還有各種寫作平台的優劣勢比較。但是,這本書在前陣子引起過正反面的熱烈討論,有人質疑作者的「專業背景沒有說服力」,也有人質疑「追求流量的寫作方法是不對的」。那麼,作者是如何面對這場風暴?我又如何看待這件事情?今天特別邀請到作者少女凱倫上節目跟我一起對談。
這本書在說什麼?
《15分鐘寫出爆紅千字文》的作者是少女凱倫,本名花芸曦,她曾經在 TVBS 和三立新聞網擔任記者,後來開始經營臉書粉專,以「少女凱倫」的名義發展個人品牌。現在她是跨界知識交流社群的創辦人、高效寫作力的課程講師、很多家新創公司指定的媒體顧問。先請凱倫跟聽眾朋友們打個招呼。
我跟凱倫會認識,是因為一些「如何寫讀書心得」的教學講座上面的交流,所以我們都知道彼此是在文字創作的領域上努力前進。去年凱倫的這本書推出之後,在臉書引起很大的爭議,有些讀者也私訊給我問我的看法。但是,我自己對時事或是正在發展的事件,通常沒什麼興趣去蹭那個熱度,因為我忙自己有興趣的東西都已經忙不完了。所以,我喜歡等事情告一個段落,有比較完整跟充分的資訊可以回顧的時候,再來研究。我吸收資訊的態度是比較慢步調的,也是我把書籍當成主要資訊來源的原因之一。
關於這本書的公關危機
最近,我覺得是滿適合的時機,因此我就請凱倫來跟我們分享一下,當初看到別人對這本書提出質疑的時候,當下是什麼樣的心情?後來是如何處理這場「公關危機」?
少女凱倫提到當她看到網路上有很多輿論時,她感到比較慌張和疑惑。她認為這跟出版書籍的預期不一樣,因為出書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和心力,希望能對社會有所貢獻。在公關危機發生時,她找了公證單位和公司實際數據來確認事實,並持續與人聯絡了解情況。
她也提到自己的社會責任和意識,認為自己做任何事情都必須要更加謹慎,讓社會更認可自己這件事情。即使是過去所有做錯的事情或者是因為工作關係在那個職位上所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在她人生裡面發生過的,所以她只能接受那些事實。
而當時那個提出質疑的心情上不被影響都是騙人的。當她看到網路上有很多輿論時,她感到比較慌張和疑惑。她表示自己持續做正確的事情,不去想對方是誰或者對方的立場是否與自己相同。她持續地寫作和產出內容,看淡這件事情,並且接受自己過去所犯的錯誤。
少女凱倫也提到,在這個自媒體時代,要會的東西非常多,需要有能力可以處理。甚至是在自己無法處理的時候,也要有人能夠辨識正確的人來協助完成個人價值和真正想做的事情。她認為門檻很低,但要取得成功或者對成功的定義是什麼,需要自己去理清並持續學習和堅持行動。
關於書名的討論
謝謝凱倫的經驗分享,接下來我們回到這本書的本身。因為書籍的封面和介紹裡面,提到的一些關鍵字,像是爆紅、流量還有吸睛,這會讓我第一直覺想到新聞媒體的「內容農場」文章。我很好奇的是,這個會不會讓有些讀者認為,寫文章的目的是追求流量和爆紅?這本書要傳達的真正精神是什麼? (因為我寫文不太在乎流量、佛系寫作法,跟書中的觀念剛好有點衝突)
凱倫認為,在現在自媒體的風潮下,寫作可以成為一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讓自己的專業得到更多人的認識和價值實現。雖然大家對於「爆紅」的標準有所不同,但是寫作可以讓文章得到更多的關注和讚賞,進而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甚至實現知識變現的目標。
她很幸運地發現自己善於寫作,透過寫作的管道,成功地抒發了在職場上的情緒,並且累積了豐富的寫作經驗和技巧。由於網路寫作手法和平台分析的缺乏,她希望透過自己的經驗和分享,讓更多人可以掌握寫作的方法和技巧,並且達到個人專業發展和知識經濟的目標。
最後,這本書的最大目的就是希望能夠讓更多人掌握寫作的方法和技巧,並且得到寫作帶來的幫助和價值實現。如同她在書中的自序標題,其精神是「翻轉人生的寫作術」。透過寫作,她的確大幅改變了人生的軌跡。
如何透過寫作突破同溫層
我讀書本內容的時候,發現凱倫提到是很多紮實的寫作技巧,像是怎麼如何定位文章主題、拆解文章結構,如何下標題,如何查證資訊。其中,我特別問她關於文章的定位,如果我們想透過寫作讓文章「突破同溫層」,有沒有什麼好方法?
她指出,想讓文章突破同溫層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像是選擇一個自己熟悉或感興趣的主題,並且在寫作中加入自己的觀點和見解。這樣可以讓文章更具有個人風格和特色,也更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
此外,深入了解目標讀者的需求和興趣:了解目標讀者的需求和興趣,可以幫助你創造出更具吸引力的內容。例如,如果你的目標讀者是年輕人,可以選擇一些他們關心的話題,如流行文化、職涯發展等。
最後,運用「時事」、「專業」和「話題」三個方向,可以使文章更具有價值和深度。例如,在時事方面可以關注當前社會熱點事件;在專業方面可以分享自己所學所知;在話題方面可以探討一些有趣的話題,如旅遊、美食等。要讓文章突破同溫層,需要有自己的風格和特色,並且關注目標讀者的需求和興趣。同時,在寫作中運用時事、專業和話題三個方向,可以使文章更具有價值和深度。
我的回饋是,我自己喜歡研究的是一些比較「長青」(evergreen)的主題,例如身心靈健康、職場技巧等,這些主題無論什麼時候回去看都會有用的東西。長久來看,也是讓我們寫作的內容可以在「未來」持續產生價值,幫我們接觸到更多潛在讀者的方式。

如何判斷資訊來源
我提到,當我們要寫一篇文章需要彙整很多資訊,因此我針對「資訊彙整」這件事來提問。我們要如何找到正確的資訊來源?如何判斷這個資訊有沒有價值? 根據凱倫的回答,加上我自己常用的方式,以下是幫助我們更好判斷資訊來源的方式:
首先,總是依循官方網站:如果你需要尋找某個組織或公司的相關資訊,最好回到官方網站上查找。這樣可以確保你所得到的資訊是正確、可靠的、符合時效性的。
接著,查閱學術期刊:如果你需要尋找學術性的資訊,可以查閱相關學術期刊。這些期刊通常會經過嚴格的審核和評估,所以其內容比較可信(我最近常用的是 Consensus 這個用 AI 輔助我們查詢學術資訊的好幫手)。
最後,駕馭搜尋引擎:使用搜尋引擎可以幫助我們快速地找到相關資訊。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在網路上找到的資料都是可靠和正確的(尤其是透過 ChatGPT 或 Bing AI 找到的資訊更要留意)。
簡單來說,資訊來源越「可靠」,其內容就越有價值。某些資訊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失去價值,因此,在使用這些資訊時需要注意其「時效性」。資訊的「完整性」很重要,一個完整、詳細的資訊通常比較有價值,因為它可以提供更多的背景和細節。
如何透過聯想力讓文章更精采
像是我自己滿喜歡蒐集資料,但有時候會覺得自己寫作的時候缺少一點情緒或故事。而書中有提到運用「聯想力」這個方法,說我們可以加入自己的個人專業和背景,把文章寫得更精彩生動?
凱倫的例子是,在她曾經寫過的一篇關於知識獲取的文章中,她想要表達的是她自己的知識獲取方式。她的方法就像是在大海捕魚,先把網子撒下去,然後再撈起來。但是,每個人對知識獲取的方式是不一樣的。如果她單純地說她習慣看書並截取資訊,可能會讓人誤解或者感到難以實現。因此,她會把她的情境給口語化,並把當下的環境、氛圍、情感等細節融入她的文章敘述中,讓讀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她的方法。這樣也可以讓文章更加生動有趣、淺顯易懂。在她的寫作中,我會用情境描繪法來增加文章的敘述,讓讀者更容易感同身受,進入她的情境當中。
此外,書中有提到一個技巧滿有趣的,就是如何「把短文寫成一篇千字長文」。我覺得這是初學者常遇到的問題,就是寫的內容很短、很少,但是又不太知道該怎麼增加更多的寫作元素進去。我也請凱倫跟我分享一下具體的做法。
首先,我們可以透過敘述的精確度來增加文章的長度。例如,在描述情緒時,不要只用簡單的字眼,而是要具體地描述情境和感受,讓讀者更能感同身受。其次,可以透過詞彙的替代來增加文章的長度。例如,用同義詞或更具體的詞彙來替換原本的字眼,讓文章更加豐富。最後,可以透過情境描繪法來增加文章的長度。例如,在描述某個情境時,可以加入環境的描述,讓讀者更能感受到情境的氛圍。總之,要把短文寫成一篇千字長文,我們可以透過以上的方法來增加文章的內容和豐富度。

寫作的門檻低,是優勢還是劣勢?
書中有提到,寫作只需要「一台電腦」就可以開始寫,所以任何人都有機會開始,每個人也都有機會透過寫作獲得成功。
我認為,一方面來說,這是一件好事。可是,另外一方面,就是因為門檻很低、很低,所以任何人都可以做,反而有太多的競爭。就很像「人人有機會、個個沒把握」。我問凱倫那我們要怎麼樣在這片市場當中脫穎而出?她覺得一個剛開始踏上這條路的人,「最需要具備的心態或技巧」是什麼?
凱倫認為,要在市場中脫穎而出,首先需要界定自己的目標市場。有些人可能想嚮往的市場太大了,但是可以一步一步地擴大目標市場。其次,需要建立自己的品牌和口碑。這可以通過持續寫作、分享和互動來實現。此外,也可以尋找自己獨特的風格和聲音,讓自己在市場中脫穎而出。
對於剛開始踏上這條路的人來說,最需要具備的心態是:不要怕、寫出來(儘管一定會有人酸或罵)。因為每個人都有學習和成長的過程,沒有人一開始就能夠寫得非常好。此外,也需要持續精進自己的寫作能力,多學習其他成功寫作者的經驗和技巧。最後,也可以考慮尋找自己獨特的風格和聲音,在市場中建立自己的品牌和口碑。
更多關於少女凱倫的資訊
如果你想知道更多關於寫作和創作者的學習資訊,可以在臉書上搜尋少女凱倫的粉絲專頁「花芸曦 (少女凱倫)」。除此之外,她還開設了兩門線上課程:PressPlay 的《高效寫作力》和Hahow好學校的《職涯副業經營學》。當然還有《15 分鐘寫出爆紅千字文》這本書,這些作品都是來自於她的個人經驗和靈感。如果你有趣的話歡迎前往參考。
您可能也會有興趣的其他文章
- 《打造第二大腦》讀後心得:現代人必學的知識管理法
- 《卡片盒筆記》我的實踐感想與心得、大力推薦的原因
- 《解讀者》讀後心得:實用性和理論分析兼具的指南
- 《知識複利》讀後心得:獻給知識工作者的山珍海味
- 《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我重讀第二遍的反芻心得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
我幫助忙碌的現代人提煉好書精華。透過 Email 收到每週兩封電子報:最新的讀書心得、好書金句、能激發思考的問題,直達你的信箱。

加入 80,000 多位
喜歡閱讀的訂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