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拒絕」是一門藝術,更是我們每個人的必修課題 1

最近,我收到一位讀者的提問,她提到自己「不善於拒絕」的困擾,並在訊息裡提問該如何拒絕:

「我有一個困擾一直困擾著我,希望瓦基可以給予我一點方向,我無論在面對面或是訊息上,我不擅言詞,而且有一個不太好的習慣,常常別人發訊息給我,但我常常因為不知道怎麼回覆,常常想太久,事情一多一忙,導致有時候是隔了好多天才回覆,並不是我不回覆,而是我在思考該怎麼回覆。

例如:我住在公司宿舍,我有一個同事,她原本的室友離職了,她說她一個人住有點害怕,不知道能不能跟我一起住一間宿舍,但我其實比較想要自己住,比較有自己的空間,已經一個人住習慣了,但我又不好意思也不知道怎麼拒絕她,連像這種很小的事情的回應,都讓我很困擾。」

這個困擾讓我十分有共鳴,曾經我也遭遇類似的問題,總覺得應該答應別人的請求,才不失禮貌。後來,我開始學習「拒絕的藝術」並且實際使用到日常生活上,漸漸地,我發現懂得「拒絕」的人,會擁有強大的力量:掌握自己時間和精力的力量。在這篇文章裡,我想和你分享關於拒絕的重要性、拒絕的藝術,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拒絕。

「如何拒絕」是一門藝術,更是我們每個人的必修課題
攝影師:Liza Summer,連結:Pexels

拒絕是一個決定,答應是一個責任

原子習慣》的作者詹姆斯.克利爾(James Clear)曾經針對「拒絕」這個主題寫過一篇精彩的文章〈終極的生產力秘訣就是說不〉。在這篇文章裡,他分析了一般人很不擅長拒絕的原因,因為人們不希望被視為無禮、粗魯的人,為了不傷感情,所以傾向於答應別人對自己提出的請求。

有趣的是,我們過度重視這種「人際關係」的維繫,甚至超過了我們對於自己最寶貴的「時間和精力」的重視程度。結果,就導致了自己做出「過度承諾」,我們答應了自己最終無法負荷、感到壓力甚大的請求。然後我們無法履行這些承諾,因此感到愧疚,覺得下一次請求又必須答應,因次陷入了一個難以自拔的惡性循環。

詹姆斯認為關鍵在於,我們沒有真正理解「拒絕」和「答應」的差異。

他認為:拒絕和答應,這兩者的重要性有著巨大的差異。當你說「不」,你只是拒絕了一個選項;當你說「好」,你等於拒絕了其他所有的選項。如同英國記者提姆.哈福德(Tim Harford)所說:「每一次我們對一個請求說『好』的時候,我們也對可能用時間完成的任何其他事情說『不』。」因此,「拒絕」可以節省你未來的時間,「答應」卻需要你用未來的時間來償債。

說「不」,是一個決定。說「好」,是一個責任。


拒絕,代表你瞭解自己的界限

有時候,我們會太過輕易答應一個請求,因為我們忘了自己也有所謂的「界線」。華頓商學院心理學教授亞當.葛蘭特(Adam Grant)對於這件事情的看法是:「說『不』,並非辜負別人,而是為了維護自己。設定邊界並不會顯得你不尊重,反而是表達了你對自我的尊重。別人不能設定你的界線,他們有權利對你提出請求,但是自我保護是你的責任。

什麼是界線?你喜歡的獨處時光、你認為不值得投入的事物、你完全沒有熱情的活動,這些是你不想退讓、也不想妥協的界線。當你勉強或委屈自己退讓了這個界限,你等於是對自己心不甘情不願的事情做出承諾,還得委屈地在未來對這件事情負責。當連你自己都不尊重自己的界限,別人也不會給於同等的尊重。

一旦你答應了一件超出自己界線的事情,以後你可能要花好幾週、好幾個月來懊悔這件事情。如果你果斷說「不」,當下頂多不舒服個幾分鐘。反過來說,當你說了「好」,等於給出承諾,讓對方有所期待,一旦自己無法達成,反而會帶給兩方更大的失望。勇敢拒絕可能會讓對方一時之間感到失落,但是長久下來對方會知道你對於彼此承諾的尊重。拒絕,是一種終極的尊重。

所以,要知道自己的界限在哪裡,並且勇於維護。當你關注於「不能達到別人期望」的代價,你會感到愧疚;當你考量到「知道自己極限」的好處,你會感到釋懷。果斷拒絕的痛只會出現一下子,委屈接受的痛會跟著你很久。

瞭解自己的界限,果斷地拒絕,避免以後不必要的持續陣痛。

「如何拒絕」是一門藝術,更是我們每個人的必修課題 2
攝影師:ksh2000,連結:Pexels

明確拒絕,但是模糊解釋原因

一旦我們清楚認識到拒絕的重要性,以及拒絕是對自己的尊重,同時也是對對方的尊重之後,我們就能學會建立正確的拒絕心態,採取適合的態度和對話方式。這時候,你在網路或書籍當中看到「如何拒絕」的範例,才能夠真正派上用場。

例如,當對方提出一個情感上的需求,你可以說:「謝謝你想到找我幫忙,但我目前也身陷其他的困擾,很抱歉沒有辦法答應。」。當對方提出一個任務的需求,你可以說:「很開心你先想到我,但我沒辦法答應你,因為我還有非常重要的事情必須要完成。」當對方提出一個可以由別人完成的需求,你可以說:「我可能不是最佳人選,你有問過小明跟小王嗎?他們或許更幫得上忙。」用委婉的態度、堅決地拒絕。

專精於個人生產力的知名學者卡爾.紐波特(Cal Newport)在他的暢銷著作《深度工作力》這本書裡,說明我們該如何透過電子郵件來拒絕。他的拒絕心法是「明確拒絕,但是模糊解釋拒絕的原因」。意思是你必須直截了當地拒絕,並且盡量避免太詳細地解釋。

例如,他曾經回絕一個很花時間的演講邀請,理由是他大約在同一時間已經安排了出差,但是他不會提供細節,因為對方有可能會提議用「另外一種方式」來配合他的原訂行程。因此,他會這麼說:

聽起來很不錯,但因為時間衝突沒辦法,謝謝。

因此,他不會提供任何有可能耗費同樣時間的「安慰獎」,例如:

很抱歉我不能參加,但我很樂於看看你們有什麼其他提案,並且提供我的意見。謝謝。

當你回覆這樣還保留了「一線生機」的信件,對方肯定會想出其他的方法來繼續邀約。更糟的是,如果你太過保留地拒絕,之後對方又有求於你,你肯定得花時間再度回應,因為你必須履行你給出的承諾(例如上面的例子:提供我的意見)。於是,你回覆了一封電子郵件,又產生了更多的電子郵件。

明確的拒絕最好。


拒絕前先表達感謝,拒絕後再致上歉意

如果你覺得明確的拒絕,好像很傷彼此感情,不妨看看以下這兩個例子。提姆.費里斯(Tim Ferris)在《人生給的答案》這本書中邀請各界成功人士分享他們的人生經驗。在書本的最後,他放上一些成功人士回信給他的「婉拒邀約信」,雖然這些人拒絕了費里斯的邀請,但是他們拒絕的方式卻很值得我們學習。例如餐飲大亨丹尼.梅爾(Danny Meyer)這麼回應:

嗨,謝謝你的來信。 我非常榮幸能夠受邀,但當前我實在非常繁忙,各種大小事讓我蠟燭兩頭燒,再加上我自己的計畫因為頻頻拖延,似乎有點難產。 這真的是非常難的的機會,我很仔細思考到底要不要參加,但我最後還是決定要婉拒——但我打從心底覺得感謝! 我相信這本書一定會很成功!

丹尼模糊地解釋了自己的繁忙,然後表達了自己的感謝和祝福。

除此之外,你還可以試著表達自己不能答應這個請求的遺憾。讓我們看看另外一封婉拒信,是由《紐約時報》插畫家溫蒂.馬克努頓(Wendy MacNaughton)所寫,前半段她同樣先模糊說明了不能接受邀約的理由,接著在後半部補上這段話:

… (前略) 雖然我非常想幫助你,我非常尊敬你和你的工作,能獲邀參與我深感榮幸,拒絕你真的是最愚蠢的決定,我還是必須說謝謝……我必須婉拒,因為目前狀況不是和談我或是我的工作,對我這種文字狂熱份子來說,說出這種話真的是瘋了。希望我們未來能有機會再聊聊,我保證屆時能給你的東西必定比現在我所能給得更有意義和洞見。 希望我在書上的空缺能有我前封信推薦的傑出人士補上。 再一次,真的非常感謝你詢問我。 待本書出版時,我一定會十分懊悔。

溫蒂表達了自己的尊敬和感謝,而且也沒有把話說死,除了保留未來合作的機會,也不至於讓費里斯感到難堪。最後她用「我一定會十分懊悔」委婉地表達了歉意,更是十分高明的招數。

我運用在自己的生活上面,最常遇到的是出版社的書籍推廣邀約。我的原則是只挑自己有興趣、作者背景紮實、普遍評價優良的讀物,所以基本上來說,我拒絕的書遠比接受的書來得多。我認為保留時間給自己認為優質的書籍,是對自己時間最好的尊重。以下是我常用的婉拒範例信,我把它存成電子郵件的範本,在之後需要用的時候可以快速呼叫出來:

非常開心收到你的來信邀約,但由於這本書目前比較不符合我接下來閱讀的方向,先跟你婉拒這份邀請。我相信這本書的推廣即使沒有我,也一樣會非常成功了,給予最好的祝福。再次感謝 !

如果你想進一步節省每次拒絕所花費的心力,你可以像我一樣在隨身的筆記本或者數位工具裡面,建立一些標準的「拒絕範本」,針對不同類型的請求,記下不同類型的拒絕範本。往後,你只需要花很少的心力,就可以套用範本調整成當下適合的回覆。瑣事簡單做,重要的事努力做,把時間用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面。

拒絕的時候,充分表達你的感謝、祝福和歉意,就是一種最好的「不含敵意的拒絕」。

「如何拒絕」是一門藝術,更是我們每個人的必修課題 3
攝影師:Giftpundits.com,連結:Pexels

後記:拒絕要果斷,答應要謹慎

隨著時間過去,你或許會發現,自己要開口拒絕的請求,變得越來越難以拒絕,但這是一件好事。如同蘋果創辦人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所說:「人們認為『專注』是必須對你關注的事情說是。但這並非專注的真正意思。專注意味著你必須對其它的一百個好點子說不。你必須謹慎地挑選。

如果你想要專注在「超級棒」的事情,意味著你必須拒絕其他「普通好」的事情。如果我們能夠學會拒絕微小且不重要的請求,等於是把答應的權利留給了未來最棒的機會。

我們要謹慎看待每一次的「答應」,因為每一個答應都代表了你將付出自己最寶貴的資源:「你未來的時間和精力」。不要讓別人替你決定你的未來,要試著自己做出那個艱難的決定。

拒絕要果斷,答應要謹慎。


更多的拒絕範本

How to say no.〉這個網站蒐集了許多名人的「拒絕範例」。例如 Tim Ferris 如何拒絕邀約、James Clear 如何拒絕書信訪談、Naval Ravikant 如何拒絕沒有明確主題的會議。你可以參考這些名人明確又不失禮貌地用字遣詞,把它翻譯成中文之後,存成自己的拒絕範本。未來當你必須拒絕別人的時候,這些好東西會派上用場的。


您可能也會有興趣的其他文章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

加入 65,000+ 多位愛書訂閱者,透過閱讀成為更好的自己。每週收到兩封電子報:最新的讀書心得、作者專訪、好書金句、能激發思考的問題。瀏覽歷年電子報 →

Subscribe Book Picking

如果內容不適合你,可以隨時取消訂閱。

靈感捕捉到高效產出的知識管理系統

卡片盒筆記實戰 線上課程

你想要掌握一套會隨時間成長的知識管理系統嗎?源自於德國學術圈的「卡片盒筆記法」就是你的首選!我將過去兩年來實踐這套方法的經驗,精心打磨成一堂線上課程。你會學到筆記原理、操作步驟,以及各種真實情境的應用。

加入超過 6,300 位學員一起學習!那麼,《化輸入為輸出》和《卡片盒筆記實戰課》有什麼差異

如何大量閱讀、輸出高品質內容?

化輸入為輸出 線上課程

你是想提升學習成效的朝九晚五忙碌上班族?還是被正職壓到喘不過氣的斜槓創作者?我是瓦基,在科技業正職之餘,建立閱讀和寫作的習慣,成功打造個人品牌。這堂線上課程我會教你有效輸入、精準整理、高品質輸出的訣竅。

加入超過 7,700 位學員一起學習!其他學員怎麼說?前往參考課程學員投稿作品和心得評價

其他相似的文章

追蹤最新的留言
通知我:
guest

0 則留言
內文留言
查看全部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