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書,兩好三壞
如何透過Goodreads選書?給你接軌國際讀者的12本書正反短評












精心的準備,獻給訂閱電子報的你/妳
談到閱讀,除了買書花的錢,真正投入閱讀的時間更是昂貴的成本。因此,如何選擇一本好書成了我最優先的課題。為了回饋訂閱者更豐富且實用的內容,閱讀前哨站每季初都會寄送最新的〈選書,兩好三壞〉專題。
為什麼要製作這個專題
有鑑於中文的管道大多是推薦和推銷居多,難以看到真實的正反面聲音,這時候全球最大的書評網站 Goodreads 就派上了用場。我把有意思的國際讀者評論翻譯成口語,也同時列出我自己的選書決策,整理成這篇內容分享給你/妳。
1. 以少創多
2. 跨能致勝
3. 完成
4. 最高學習法
5. 破框能力
6. 為什麼我們總是在逃避?
7. 彼得原理
8. 失控的群體思維
9. 腦力全開
10. 誰會說故事,誰就是贏家
11. 反智
12. 沼澤女孩
博客來公益購書
4.02
★★★★★ 4/5
1. 以少創多
我們如何用更少的資源創造更多產出?
我們都有一個根深柢固的觀念:伴隨著經濟成長,必定會消耗更多資源。然而麥克費發現兩者之間的關係正逐漸脫鉤。證據是自1970年代起,美國人口與經濟正向成長,但使用的資源逐年減少。此外,美國的空氣與水汙染逐漸降低,溫室效應氣體排放量減少,瀕臨危機的動物數量再度增加。這些現象不只發生於美國,其他國家也有同樣正面的轉變。
為什麼會有這種轉變?為什麼在經濟成長的同時,我們的環境汙染更少?耗費的資源更少?麥克費認為,一切都是「樂觀四騎士」在世界上馳騁的結果:資本主義、技術進步、公眾意識、回應民意的政府。只要我們持續讓樂觀四騎士多做他們正在做的事,就能帶來更富足繁榮且更環保的未來,我們也才能獲得更富足而健康的生活,繼續生活在更健全的地球上。 Goodreads|瓦基的閱讀心得|書籍分類:商業理財 > 經濟/趨勢 > 觀念/趨勢
我很喜歡作者的前一本著作《機器,平台,群眾》,這本新書的觀點讓我很感興趣,為什麼資本主義和科技進度的同時,整體消耗的資源和汙染反而會降低呢?我想瞭解背後的科學事實和根據。

Waki Chuang
我同意書中基本的觀點,但我也有一些其他的意見,人類做的還不夠好。但是,的確作者也沒有說我們不該擔心。他精心彙整了許多科學證據和釐清我們對事實的誤解,我很高興讀到這樣一本對未來感到正面的書。

Bradley
我很喜歡這本書,它用資料和數據讓我大吃一驚,清楚表達了背後理論隨著時間的演變,而且文字流暢好讀…對於一個熱愛非虛構書籍的讀者來說,還有什麼比這更棒的?我已經開始期待作者的下一本書。

Max Nova
作者從一個錯誤的前提開始,其餘的理論基本上是無關緊要的。他沒有意識到這個巨大的警告,這似很奇怪。他是在利用數據來證明思想觀點嗎?雖然他也有一些有趣的觀察,但整體來說是令人遺憾的。

Paul Boosz
這本書用通俗經濟學角度去解釋「去物質化」在經濟中扮演的角色,但我難以被說服。作者顯然忽略了一些正在進行中的全球化發展。想瞭解這個主題,我建議去讀維基百科和一些期刊文章。

Andrej Karpathy
這本書非常令人惱怒。作者好像假裝說過去的一百年沒有發生,然後斷言說資本家應該繼續做自己的工作,製造東西和進行創新,政府將簽署條約和限制污染。然後說這樣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Sanjay Varma
博客來公益購書
4.17
★★★★★ 4.2/5
2. 跨能致勝
顛覆一萬小時打造天才的迷思,最適用於AI世代的成功法
最新研究實證,贏在起跑點、一萬小時的刻意練習可能是成功的絆腳石。願意多方嘗試、累積多重專業、能策略思考…….才是未來最需要的人才!《紐約時報》暢銷作家大衛.艾波斯坦(David Epstein),研究世界最頂尖的運動員、藝術家、音樂家、發明家、預測家和科學家,他發現,更多成功人士年輕時繞了許多路,做過不同工作,甚至討厭工作……但最後也都在某個專業領域大放異彩,甚至之所以成功就因具備別的經驗與專長── 本書橫跨體育、教育、音樂、天文、藝術、科學、商業、醫學、職涯等各界案例,顛覆傳統觀點、引人入勝,說明成功的關鍵無法簡化,也不只有一種方法,讓你不必苦練一萬個小時,也能成為廣泛思考、經驗豐富和觀點多元的跨能通才! Goodreads|瓦基的閱讀心得|書籍分類:商業理財 > 成功法 > 自我成長
我本身是個興趣很廣泛的人,我雖然能夠專心鑽研一個技術或學問,但是總抑制不了內心想要同時學其他東西的渴望,有時走到極端就會開始分心。我不知道這是好還是壞,希望從這本書裡找到答案。

Waki Chuang
這是一本我會推薦給所有人閱讀的少數書籍之一。雖然這麼說,我還沒辦法給他滿分五顆星,因為有些研究的內容還可以更好。我認為最好的方法是每天只閱讀一章,讓自己有時間思考一下。我給它4.5顆星。

Katie
在許多方面而言,這本書幫我珍視的東西做出了最好的辯護。它替反叛心態進行辯護,也抗拒那種「掉進一個兔子坑、把其他選項都排除在外」的心態。

Bradley
這本書寫得並不差,但對我來說有點流於口號。雖然這本書的風格我可以接受,但我似乎渴望更多事實根據,而不是無意義的分心資訊。作者就很像把你帶進一條花園小道,卻要你忽略路旁的小花雜草這些細節。

Mark
這本書跟我預期的不一樣,流於通俗而沒有搔到癢處。如果你想透過這本書了解人類現在如何解決氣候危機避免滅絕,通過各種「通才」來開展積極的活動,那麼對不起,這裡並沒有,你真不走運。

Randall Wallace
簡而言之,這本書並沒有什麼真正特別之處。它在某些方面的確很有見地,作者提出的許多想法確實讓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整體來說,我對這本書的感覺是普普通通。

Noor Ali
博客來公益購書
4.24
★★★★★ 4.2/5
3. 完成
把不了了之的待辦目標變成已實現的有效練習
信心滿滿立下目標,但是執行力總是跟不上,拖延症纏身?別再怪自己拖延懶散、沒有毅力,其實是你沒有用對方法。突破直覺盲點,才能一路衝向終點線!
想想看,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經驗:交了健身房會費下定決心認真練,但一次錯過時間後,就覺得計畫又破功,明年再來吧。信誓旦旦開始新計畫,但是要做的事情愈來愈多,新計畫還是下次吧。完成自己在乎的事,是世界上最棒的感覺。但研究發現,有高達92%的人沒有辦法做到自己許下的新年新希望。
開始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
完成目標,你就勝過92%的人!
Goodreads|瓦基的閱讀心得|書籍分類:商業理財 > 成功法 > 自我成長
我對於自己的執行力頗具信心,但是談到「完成目標」,還遠遠稱不上專家。我想克服自己追求完美主義、慣性拖延的心態,知道何時該稍微放手、前進,這本書談論的主題正好是我現在需要的東西。

Waki Chuang
這本書讓我思考了很多「我如何思考」的議題,它教我們如何對付完美主義的謊言,找到屬於自己的做事情法則。而且,作者還提供了許多實用的建議,我非常推薦你找來讀!

Jenny Baker
我喜歡自我成長的書籍,通常能學到許多東西。偶爾會發現一些「改變遊戲規則的書」,這本書就是了!這本書完全引起了我的共鳴,作者指出了完美主義偷偷摸摸破壞我們目標的所有的方式,文字有趣又友善。

Hope Eifert
我認為這本書很不錯,而且通俗易懂,但是對我而言沒有什麼特別的啟示。也許是因為在過去的一年裡,我在工作方面做得更好,所以這本書沒有什麼特別開創性的地方。

Nicole Conlan
我喜歡這個作者寫的書,因為他總是會放入許多幽默感。但是在這本書裡,這些幽默卻讓我感到分心,而且有一些壓力。這本書就像是作者想要展示自己喜劇演員的一面,容易讓人偏離原本他講說的重點。

Lora
這本書遠比它真正需要篇幅來的長,我買這本書是因為裡面的插畫(是我喜歡的插畫家)。我想我比較無法對作者的幽默產生共鳴,文字內容很偏向青少年、而且是男性視角的一面。

Leah
博客來公益購書
4.40
★★★★★ 4.4/5
4. 最高學習法
12個改變你如何思考、學習與記憶的核心關鍵
快速學會某件有價值的事,並不是天才的專利,本書作者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同時也是一位精通於腦神經科學的專家。他直接宣告:「我們每個人都是老師。」為什麼?因為我們必須透過如何「教」,才會知道如何「學」;透過如何「記」,才會明白如何「讀」;透過如何「聽」,才能夠練習如何「思考」。
這是一本從腦神經科學,有憑有據的實驗證明,逐步解析有關「學習」的過程、技巧與盲點,進而根據這些原理提供教的方式與應用指南,激化你的大腦,打破習慣思維。如果你在創意、行銷、品牌經營、銷售等領域工作,如果你正想突破自己的成長,這本書非讀不可。
Goodreads|瓦基的閱讀心得|書籍分類:心理勵志 > 心理學 > 記憶與學習
前陣子我為了要準備「子彈筆記課程」的教學材料,四處尋找這方面的書籍。這本書的主要是寫給「教學者」看,讓教學者知道怎樣的內容和流程,能讓訊息被受眾有效吸收。這本書正是我需要的。

Waki Chuang
這是一本容易上手的教學指南,關於用12條法則去影響別人「學得更好」。無論你是一個要準備報告的人、寫講稿、學校的老師、或任何想要發揮影響力的人,這本書能幫你達成目標。

Ell
我完全沒料到這本書如此出色。每一頁就闡述了一個新觀點,而且非常實用。例如,我以前覺得自己很怪,沒辦法在老師說話的時候抄筆記,現在我終於知道這本來就是不可能的。希望在學校時就學過這些。

Ace
這本書基本上沒什麼問題,只是我想抱怨的是,英文版的書籍裝訂頁面出了問題,部分頁面順序錯亂了… (中譯版沒有這問題)

T. B. Puckett
這本書充滿許多實用的小訣竅。我親自參加過作者的現場演說,是很棒的一次經驗。書裡面有一半的內容在演說裡講過了。

Rita Malcata
嚴格說起來,我在網路上找不到這本書的負面評論!你可以參考我的讀後心得,我只能說這是一本必讀之作!
博客來公益購書
3.92
★★★★★ 4/5
5. 破框能力
全球TOP50管理大師教你突破「專業」陷阱
你的專業與優勢,只能夠把你帶到現在的位置,當你越引以為傲,你就越容易困在原地!我們總樂於去做自己擅長的事,於是就會一直去做。做得越多,就越擅長,越擅長就越願意去做。這樣的循環能讓我們獲取大量專業經驗,卻也更容易誘使我們受限於專業框架,落入能力陷阱。
想要突破現狀,像個真正的領導者一樣思考行事,全球TOP50管理大師透過常年研究與實際教學經驗發現:只有擺脫「能力」「人際網路」與「真實自我」三大陷阱假象,才能將時間用在真正有意義的戰略性思考上,並用心於在日常工作外建立人際關係網路、提升影響力等能夠為你持續帶來價值的事情。
Goodreads|瓦基的閱讀心得|書籍分類:商業理財 > 成功法 > 自我成長
我是從另外一本書《跨能致勝》認識這位作者,我喜歡這種談論跳脫框架、跨領域思考的書籍,尤其我自己本身在高科技業工作,更希望透過不同的觀點,去拓展自己對世界的解讀方式,希望能應用到職場和個人興趣上面。

Waki Chuang
關於如何成為一個領導者,你可以從這本書學到不少東西,作者在每個章節都分享了他的學習經驗。如果你想成為一名優秀的領導者,立即採取行動,我向你推薦這本書。

Greg
這是一本精彩萬分的書,作者結合了流暢簡潔的筆法,紮實的學術研究,以及領導統御的洞見和實踐。不同於其他喜歡列出「XX個領導者特質」的書籍,這本書更強調成為領導人的「過程」,值得一讀。

Ivan Kulis
推薦這本書的人很多,我也明白為什麼他們認為有價值。書的內容可能很適用於大型組織和傳統經理人,但很可惜,我兩者都不是。我在小型公司工作,對於書中提到的基礎觀念,我覺得收穫不多。

Jen
我認為這本書就像其他的商業書籍一樣,一遍又一遍、重複地鑽研著相同的概念。

Gunhee Park
對於作者提到人際關係的好處,其中「變色龍」的概念我無法接受。他認為要因應外界環境改變自己的核心認同和價值,對我來說倒有點像是對神經病的描述。雖然書本以科學證據為輔,但後半段有欠嚴謹。

Pantteri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