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彈筆記入門課程,從課前準備到課後反省,我學到的10件事 1

在2020年5月24日這天,我舉行了人生第一場的線下講座「邁開職旅的行動清單」,核心內容是一門「子彈筆記入門課程」。在籌辦這場講座的過程中,我自己在課前準備學到了很多事情,在課後反省也得到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穫。這篇文章除了列出這些收穫之外,最後也提供一些「如何準備一堂講座課程」的個人建議。


為什麼會有這堂課程?

自從我發表了兩篇「子彈筆記」的心得文章之後,陸續獲得許多讀者的熱烈回響。這兩篇文章,分別是談入門觀念和動手實作的〈子彈筆記6個月實踐心得〉,以及我自己使用一年之後的〈連續寫子彈筆記365天的務實建議〉。

期間,許多讀者透過Email與FB粉專私訊跟我聯絡,無論是詢問使用上的心得、或是分享自己獨特的筆記風格,都讓我非常感動。其中,最引起我注意的,是今年三月多YS青年職涯發展中心發出的邀約,希望我將子彈筆記結合職涯規劃,進行一場線下講座

這對我來說是個充滿挑戰的邀請,因為我從來沒有辦過課程的經驗。邁入職場以來,頂多是在公司發表專案成果的演說,或是幫實習生介紹公司的隨性談話。真正要帶領完整三小時的線下講座,倒是前所未有的經驗。


為什麼我答應教這堂課?

其實,一開始我的內心有點抗拒,很擔心貿然的答應之後,如果表現不如自己預期,會辜負很多學員的期望。因此,我開始向家人和朋友尋求意見。其中,我妹妹的一席話讓我豁然開朗,她說:「我有讀過你的部落格文章,可是我就是那種即使讀過,也不太知道該怎麼自己實作的人。所以如果有機會,有人當面教我和回答我的問題,當然是最好的。

這也讓我產生一個頓悟的時刻:即使我寫的文章再怎麼詳細,並非每個人都像我所想,讀完之後就能夠完全照做。的確,之所以能堅持這套方法,背後有很多要克服的問題和心態的培養,是花了很多時間去研究跟琢磨出來的。

在跟親友討論了幾次之後,我真正體認到,接受這個講座邀約的挑戰是「必要的」。只有這樣,我才能幫助到那些真正需要實作練習和現場問答的學員們。就這樣,我終於鼓起勇氣,答應了這個挑戰。

子彈筆記入門課程,從課前準備到課後反省,我學到的9件事
Photo by Glenn Carstens-Peters on Unsplash

1.課程前:準備入門課程的構思

掐指一算,為期兩個月的準備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是要同時兼顧正職工作和部落格經營,對時間的管理就是很艱難的挑戰。我用子彈筆記規畫了一個專案頁,把簡單的小任務拆解到零碎時間處理,用週末的時間執行難度較高的任務。

重新檢視發表過的兩篇文章,第一篇屬於給入門者讀的「實踐細節」,第二篇則是實際寫一年之後的「使用心法」。回顧自己的子彈筆記使用歷程,發現是因為先有了中、長期目標,鼓起勇氣踏出第一步,度過前三個月的撞牆期,然後才能持續堅持下去。

因為體會到子彈筆記帶給我的好處,也看到自己具體的改變和成長,我認為這是很有吸引力的部分,所以我把課程的架構做這樣的安排:上半部使用第二篇文章的內容,以設定目標鼓勵改變為主,引發興趣;下半部專攻第一篇文章動手實踐的部分,最後分享我的心法和經驗做結尾。


2.課程前:決定課程進行的方式

我在準備課程的時候,考慮到一個重點,我自己很不喜歡聽「教條說教式」的演講,整場死板板的只有講師一個人在說,很無趣。我在職場打滾的這些年來,在公司接受了許多的培訓課程,我很喜歡那種「講師和學員互動」和「學員和學員互動」的綜合式課程。

所以,我把過去喜歡的那些培訓課程攤開來,先把我喜歡的優點集結起來。接著,我把不喜歡的那些課程,枯燥乏味的地方都挑出來。最後做個去蕪存菁,決定採用「分組討論」的方式,且盡可能讓「講師的談話」與「學員的實作和彼此互動」的比例落在7:3左右。

也因為要引發學員的討論和互動,我製作了一些範例和模板,並且埋入許多的「提問」,鼓勵學員自己進行思考。在課程之後,我從學員們提出的問題之中,又收斂了一些標準問題,準備納入下一次的備課材料中,讓整個範例的設計更加精準。


3.課程前:我學到分組討論的好處

規劃好課程架構後,我的分組討論策略,是由每個組選出一個組長,以組長本人的職業為主,大家圍繞著這個職業進行後半部的實作練習,思考如何把子彈筆記用在這個職業上。我認為這個設計的好處,是可以讓大家體會不同職業的多樣性。

例如待業中的組別,會思考如何準備履歷、研究不同產業環境、提升自己的就業技能。藝文產業的組別,則專注在人際網絡、藝文活動、文案撰寫的提升。科技業的組別,則想提升技術深度、專案管理技巧和掌握產業脈絡。這種跨界的多樣性,就是我無法以一己之力產生的火花。

藉由分組討論,學員實作的時候可以互動,彼此交流不同的想法。而且,讓職涯中心承辦人員也很驚訝的是,參與的學員有些是老面孔,以前參加其他課程時不曾有這麼熱烈的反應,但是在這堂課程卻非常活躍,整體的互動超乎她的期待。第一次講課能得到這樣的回饋,這對我來說是很大的肯定。


4.課程中:我學到多樣性的啟發

自從出社會以來就待在科技業的我,很像活在一座象牙塔裡面,對於不同的產業和人群的敏銳度是相對低落的。在課程中,我接觸到來自各行各業的學員,年齡層介於20~30歲之間,體會到學員之間的差異跟多元性,也讓我萌生更多「因材施教」的點子。

我看到應屆畢業生的迷惘和徬徨,他們的提問讓我想起當初懵懂的自己。有職場經驗的學員,則好奇我在職場的歷練,如何有規劃、有紀律地提升專業和領導能力。我也看到擁有不同興趣的學員,如何用子彈筆記規劃自己的休閒活動,例如攝影和學英語。

我也想像著,幸好我沒有採取「單向」的講課方式,否則,個人經驗的侷限跟狹隘,就很難引發跨界的思考和交流。這些互動對我也產生很大的啟發,唯有透過學員們彼此間熱烈的討論和提問,才能帶來多樣性的好處,去想如何把子彈筆記用在不同的情境

子彈筆記入門課程,從課前準備到課後反省,我學到的10件事 4

想開始學寫子彈筆記嗎?我製作了一份給初學者的備忘指南,你可以印出來隨時提醒自己這些小訣竅!

Incentive Bullet Journal

同時訂閱電子報,若內容不適合你,可以隨時取消訂閱。


5.課程中:我學到恆毅力其實不容易

當時,現場學員提出「如何堅持一個習慣?我之前試過子彈筆記但很快就放棄了。」這個問題,讓我感到驚訝!有件顯而易見的事情,但一直被我忽略:「原來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很乾脆地訂立目標,然後毅然決然地堅持執行。

後來,為了這個問題,我翻出以前寫過的一篇恆毅力文章。我在這篇文章裡做恆毅力分數測驗的時候,得到高於平均的4.4分,大概知道自己對事情比較容易堅持(滿分5,平均值3.2,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前往測驗)。我是一個固執的人,從未想過「無法堅持」會是一個許多人都有的問題,這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子彈筆記入門課程,從課前準備到課後反省,我學到的10件事 恆毅力
閱讀前哨站讀者的恆毅力分數分布圖

我進一步思考,想要建立一個正面的好習慣,其實可以用《原子習慣》書中提到的觀念,以「替換習慣」的方式來下手。如同我自己也曾經受益於書中的四個步驟,戒掉社群網站成癮的壞習慣,以閱讀和寫作取而代之。(四步驟:讓提式顯而易見、讓習慣有吸引力、讓行動輕而易舉、讓獎勵令人滿足。)


6·課程中:解題,要自己思考才有收穫

在課程中,有位學員提問:「我曾經訂過每天英聽30分鐘的目標,但就是無法達成,無法堅持下去,該怎麼辦?」第一時間,我就直接告訴他:「可能是你的目標太遠大了!」

一般來說,人對快樂的的事情比較沒有抵抗力。例如想要養成「英聽30分鐘」,與他原來的生活習慣相較,顯然不具有任何吸引力。要一個人放棄比較快樂的「追劇30分鐘」,直接進入比較痛苦的「英聽30分鐘」,而且還要「每天」,這個目標實在太遠大了。

身為過來人,在剛開始工作的前幾年,我也曾經度過每天下班後打電動度日的生活。打電動時那種全神投入的感覺,是我擺脫工作雜亂思緒一個很重要的紓壓方式,在下班後能來場痛快的電動,會讓我我因此感到快樂、怠惰,不想做其他事。

戒掉這種快樂、或者說怠惰,就像戒毒,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一開始就強迫自己放棄每天三十分鐘的快樂時光,就如同已經毒入膏肓的患者,突然強迫戒斷一樣——太過痛苦的過程,容易導致失敗。

又好比減肥,大家都知道「不吃」瘦得快,但因為身體這時更加渴望熱量,反而復胖也最快。在「戒惰」的過程中,必須要先瞭解自己的極限,說服自己接受現況,然後才能為自己量身製訂戒斷計劃。否則太過痛苦的規劃,很容易導致變本加厲的惰性回歸。

如何說服自己接受「這個遠大的目標必須慢慢來,一步步達成,不能一蹴可幾」,需要經由自己的思考與沉澱。當下為了掌控時間,我沒有細答這個問題。事後回想,這其實也許是許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曾遇到的困難。一步步引導他思考心底深處的「為什麼做不到?」,也許是比直接給結論更有幫助的做法。


7.課程中:我學到影響力的重要

有一股讓我至今仍縈繞心頭的感動,就是在課程結束之後,許多學員針對課堂上沒講到的地方,拿著我去年寫完的那本子彈筆記展示品繼續追問。我看到他們眼神之中的火花,看到那股願意「嘗試」和「改變」的火苗正在燃燒。

一直以來,我自詡自己要成為一個「領導者」,並非指要升到多高的官位,或擁有多大的權力。在一次的公司內部訓練裡,我很喜歡的一位講師這麼說:「一個優秀的領導者,就是他能為世界帶來多少正面的改變。」這句話至今深深烙印在我心底。

知名作家提姆.費里斯曾經引用過一句話說明以身作則的重要:「這世界會因你的典範,而不是你的意見而改變。」回首我自己過去為了推廣閱讀和示範實踐的成果,埋首寫作和鑽研網站製作的日子,這個信念越發堅定。

我相信,唯有當你發現自己曾經實踐過的歷程,是確實可行而且有效的,並且從中學到些了什麼,才能激發更多的改變,讓代表希望的改變之火持續燃燒。這些準備課程所面臨的挑戰,相比於發揮影響力之後帶來的感動,便顯得微不足道了。

這世界會因為你的典範,而不是你的意見而改變。
The world is changed by your example, not by your opinion.

— 巴西小說家 – 保羅‧科爾賀

8.課程後:準備逐字稿但不要逐字背稿

在課前準備的期間,我原本考慮要準備「逐字稿」,但是左思右想,子彈筆記已經是我內化了很久的習慣,自然交談的互動應該比較有親和力。為了避免太過刻意,如同背稿式的演說,我後來準備的是「提綱契領的條列式講稿」。

然而,實際上場的時候,我發現即使已經有了條列式綱要,但臨場的緊張感(沒錯,再怎麼熟悉內容,到了陌生的地方都難免會緊張),加上同時要從腦中抽取記憶和思考說話內容,讓我的腦袋有點過度運轉。

從課後的錄影回放看來,言談之間會出現一些無意識的贅字,或者卡詞,反而不那麼自然。因此,在第二次的課程準備中,我還是決定準備逐字稿。逐字稿能避免同時間一心多用的情形,把心力放在更重要的地方,例如課程的節奏,或者氣氛的帶動等。


9.課程後:帶動節奏,而不是被節奏牽著走

事前的「排練」當然非常重要,但是你找來聽排練的的聽眾,到最後已經聽過太多次重複的內容,很可能只針對字句的流暢度做建議,對於課程整體改進的貢獻有限。

而實際上課的時候,我發現大家在上半場的時候,可能因為環境的刺激、新鮮感使然,精神都很集中。但到了中場休息過後,大家比較容易出現興奮過後的疲倦,注意力會稍微發散。在第二次的課程準備中,我準備調整上下半場的步調,讓整個課程更緊湊,讓整體氣氛、節奏更流暢。

當你實際面對真正的聽眾,所需要掌握的的節奏、現場氣氛等,可能隨著學員的差異,每一場次都會不盡相同。這是無論在家裡演練多少次,閉門造車、紙上談兵都無法獲得的實際迴響,只能藉由許多實際的現場經驗累積出更好的臨場節奏感。

每一個直接交流的機會都是非常珍貴且難得的養分,汲取這些養分、不斷優化自己,能讓我們更自然地發揮教學效率。我內心非常感謝這次青年職涯中心的邀請,讓我知道自己的進步空間還很多,有動力做出更優質的教學內容。


10.課程後:好,還要再更好

在課程的當下已經有許多驚喜,課後我再細細咀嚼、反芻整個過程,又有了一些體會。

首先是「分組分享的講評方式」。我會在動手實作的階段(例如分組練習寫月誌、日誌),邀請每組上台跟大家分享,說明自己這組為什麼要寫這些東西?寫下來的好處是什麼?這個方式激發了很多思考和互動,學員們可以看到其他組別跟自己有什麼不同。

我當下希望能透過讚美的方式帶動氣氛、鼓勵大家參與,但後來從影片的回顧,覺得應該也要分配一些時間,針對不足的地方做講評,這樣大家能有更進一步的收穫。

其次,學員在課程接近尾聲時問:「用子彈筆記可以追蹤習慣,但什麼時候你會決定放棄一項習慣?」當下我舉了個自己做「棒式訓練」實際的例子做說明:原來訂的目標為每天10分鐘,後來發現每天5分鐘和10分鐘對於最終的健身效果沒有太大的差別,所以做到5分鐘以後,就將前進10分鐘的計畫槓掉。

但事後回想,這樣的解說仍然比較偏「單向道」的教條式說教。如果時間允許,我會先使用引導的方式,讓學員自行思考「原始目標是什麼?為何需要放棄?」,再進入細談「我如何做出放棄的決定」,可能對學員會更有幫助。

子彈筆記入門課程,從課前準備到課後反省,我學到的9件事
YS青年職涯發展中心【子彈筆記.邁開職旅的行動清單】課程照片

結論:如何準備一堂課程?

以上回顧了我自己準備子彈筆記入門課程的點點滴滴,總結一些建議,給未來也可能需要籌畫課程的讀者參考。

首先,鼓勵學員互動與雙向交流,優於單向的獨角戲。
你應該也遇過那種滔滔不絕的老師,講得落落長卻讓人很想睡。以我自己接受過的培訓和參與過的課程,總是感覺能夠與老師互動、與學員之間互動的方式,能學到更多東西,在課堂上也會更容易聚焦精神。

其次,課前的準備要做足,寧可準備太多,不要準備太少。
為了讓演說的內容能夠流暢、精確、字字打動人心,準備逐字稿必不可少。如果你使用投影片授課,每個頁面之間的串場都要設計,並且熟記在心。如此一來,你才能把寶貴的腦力留給臨場反應和控制節奏。

最後,學員順利照著做只是基本款,如何克服困難更重要。
多花點時間提前準備,瞭解學員可能遭遇的困難,跟周遭親友討論或上網研究都是可以採取的策略。特別是在課程後的問答中,我發現引導學員克服困難更能讓他們為之一振。


極簡子彈筆記.工作坊課程

今年有許多讀者敲碗,說希望瓦基能開設「子彈筆記課程」。因此,我將子彈筆記的核心精神與方法,重新調整和去蕪存菁之後,設計成一個「工作坊」形式的互動課程。課程目標是除了學會子彈筆記之外,讓你更能瞭解手寫筆記背後的精神,以及這個技巧為什麼值得你持之以恆。

瓦基在2020年已經舉辦過三場「極簡子彈筆記.工作坊課程」,2021年的課程也已經開放報名,如果你有興趣的話歡迎前往參考。如果有任何問題或想法,歡迎在本文留言、透過 Email 信箱、或 FB 粉專訊息與我討論。誠摯邀請你加入「極簡子彈筆記.工作坊課程」,踏出讓人生充滿執行力恆毅力的第一步!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

加入 65,000+ 多位愛書訂閱者,透過閱讀成為更好的自己。每週收到兩封電子報:最新的讀書心得、作者專訪、好書金句、能激發思考的問題。瀏覽歷年電子報 →

Subscribe Book Picking

如果內容不適合你,可以隨時取消訂閱。

靈感捕捉到高效產出的知識管理系統

卡片盒筆記實戰 線上課程

你想要掌握一套會隨時間成長的知識管理系統嗎?源自於德國學術圈的「卡片盒筆記法」就是你的首選!我將過去兩年來實踐這套方法的經驗,精心打磨成一堂線上課程。你會學到筆記原理、操作步驟,以及各種真實情境的應用。

加入超過 6,200 位學員一起學習!那麼,《化輸入為輸出》和《卡片盒筆記實戰課》有什麼差異

如何大量閱讀、輸出高品質內容?

化輸入為輸出 線上課程

你是想提升學習成效的朝九晚五忙碌上班族?還是被正職壓到喘不過氣的斜槓創作者?我是瓦基,在科技業正職之餘,建立閱讀和寫作的習慣,成功打造個人品牌。這堂線上課程我會教你有效輸入、精準整理、高品質輸出的訣竅。

加入超過 7,700 位學員一起學習!其他學員怎麼說?前往參考課程學員投稿作品和心得評價

其他相似的文章

追蹤最新的留言
通知我:
guest

0 則留言
內文留言
查看全部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