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讀後心得:絕對永生難忘的震撼體驗 1

今天分享這本小說,是我這輩子看讀過最「特別」的書。

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是一本日本推理小說,書封印了四個大字「嚴禁爆雷」。

如果講太多,一不小心說破了,讀這本書就沒意思了。而我不能爆雷,但又想要跟你推薦,要怎麼做呢?我只能說一下我讀這本書的真實感受。


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帶給我難以言喻的震撼

這本書的宣傳文案讀起來十分誇張。

有一句話說:「這本書絕對不可能出電子書,只有紙本書才可以體驗到它的感動。」我第一次看到這句話,也覺得這什麼意思?書不就是文字嗎?書不就是看一看劇情嗎?

還有另外一句話說:「在這個電子書崛起的時代,這本書單憑紙本書的銷量,短短一年內突破了45萬冊。」簡而言之,這本書你如果要看的話,就一定要買紙本書的意思就對了。

我當時在買這本書的時候也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出版社要這麼說?

我抱著「半信半疑」的心態把書買回來。它大概 230 頁,很薄的一本書,我坐在咖啡廳一個下午一口氣看完。這是一本推理小說,開頭有很多懸疑的元素,然後我就一邊看、一邊推敲,猜想這個故事的謎底到底是什麼。

然後,我讀到最後一章的時候,謎底已經差不多揭曉的那邊,我就整個下巴掉下來……哇!我整個雞皮疙瘩都起來!

我開始往前翻、往後翻,原來前面的一些蛛絲馬跡,一些線索原來是這樣子。那個震撼非常、非常大,我久久不能繼續讀下去,我從來沒有這種閱讀體驗過。

過了一陣子,大概可能過三、五分鐘之後吧,我才能繼續往後看。

所以在看最後一章每個字、每一句話的時候,我的身體都還在發麻,嘴裡不斷呢喃著「哇、哇、哇.…..」,那個震撼力非常強。

直到我把最後一章到最後一個字看完,蓋上書、閉上眼,繼續享受那股謎底揭曉的波濤洶湧。

person writing on a book

這本書的宣傳文案每一個字都是真的

當時我試著把「對這本書的期待」放比較低一點。因為很多宣傳標語都對這本書有太高的讚美,都講得很「誇張」!

我想說奇怪了,不就是書嗎?所以我假設如果它滿足我的期待,我會給它一百分,就是百分之百滿足我的期待。

在讀的過程中,我也試著耍一下小聰明,想要去解密、推理到底謎底是什麼。所以我想了好幾種可能性,就想應該是這樣吧、應該是那樣吧,心裡面有好幾種版本。

我一直猜一直猜,如果最後謎底跟我猜的差不多,那我可能會給它 90 分。就是雖然被我猜到了,可是還是很驚喜。

但我後來發現「我錯了」。我讀完之後深受震撼、整個雞皮疙瘩,即使我現在去重新翻閱還是很感動。如果滿分是 100,我願意給它 200 分。就真的是一個很誇張的閱讀體驗。

我也來分享一下,它的宣傳文案到底寫得有「誇張」。如果你還沒有看過這本小說,或者只是稍微了解而已,我來分享一下為什麼當時覺得它的宣傳太誇張。

「只有紙本書可以實現,對詭計最大的敬意和最深愛意。」「你絕對不可能猜到結局,讀完之後你的世界會徹底透明。」讀到這種描述,真的很讓人半信半疑。

所以我有點抗拒。特別是在看書籍介紹時,又看到作者本人介紹也是誇張滿滿。這本書的作者是日本作家杉井光,他說:

在我的閱讀生涯中,只有一本書在閱讀完後讓我徹底目瞪口呆。我想帶給讀者像那本書一樣純粹又強烈的閱讀『體 驗』。為此,我將這個點子寫成了故事,並透過許多人的協助,變成了一本書。這本書光是能出版,就稱得上是奇蹟了。」

要完美翻譯這本小說,全世界恐怕就只有臺灣辦得到了。感謝過程中所有締造奇蹟的相關人士。多謝!」

講成這樣,這本書到底什麼意思啊?再往下看。

日本出版社再三確認:「你們真的做得出來嗎?」繁中版責編回答:「至今做了超過一百五十本書,這本書絕對是編涯最大挑戰之一。」繁中版譯者也說:「個人翻譯史上最沉重的鐐銬,任何譯者一輩子無法忘懷的書。」

如果你是第一次讀到這些文案,你可能也會疑惑這到底在誇張什麼勁?會不會宣傳不實啊?

後來,我讀完整本書之後,再回去重新看了一次宣傳,雖然很誇張,但每句話都是真的……。

我心想「是不是我讀的小說太少了?其他人的想法也是如此震撼嗎?」所以我稍微看一下其他人對這本書的評價。

例如香港推理小說家陳浩基,他給出了高度讚美:

「本作的中文版可說是近乎奇蹟般的存在,不諳日語的讀者能夠欣賞原作引人入勝的劇情外,知悉真相後更可『細味』譯者和編輯努力下的成果,這種閱讀體驗可說是百年不遇,絕無僅有。」

所以讀到他這段話時,我也感到安心。連陳浩基和其他許多書評人都對此高度讚賞。如果你問我今年只能讀一本小說,我會跟你說「就是這一本」,而且一定要讀「紙本版」。

我也想對中文版編輯和譯者致上最深敬意,這真的很不容易。看完這本書,你也會知道有多麼不容易。這股震撼感即使到了現在,也還繼續著。


這本書的劇情是怎樣展開的?

說到這邊,你一定覺得很奇怪,我都還沒介紹這本小說的劇情耶?

好吧,以下是這本推理小說的公開劇情,讓你知道你即將讀到的是一本什麼樣的書。整本書是以主角第一人稱寫作:

享譽文壇的知名推理作家宮內彰吾罹癌過世。宮內在出版界緋聞不斷,明明已有妻小,卻仍然與眾多女性交往,更與其中一位生下了孩子,那就是我。

宮內過世之後,他的長子主動聯絡我。他說宮內死前,好像還持續在撰寫一本名為《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的小說。我那同父異母的哥哥看上高額的版稅,想將之作為遺作出版,無奈一直找不到手稿。

身為為書店員工,我知道知名作家過世,正是拓展銷量的機會,生前的作品將炙手可熱。起初我站在如此功利主義的角度思考,但在得知宮內寫作途中曾遭遇難以解釋的瓶頸後,對小說本身產生了好奇。 

在欲望與業報盡頭病倒的作家,臨死之際最後的依託──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我和編輯霧子小姐展開調查,尋找未曾謀面的生父的遺作。我們詢問了他的家人、編輯、情婦,然而隨著拼湊出來的父親形象逐漸清晰,我周遭的一切卻開始變得透明……

簡單來說,主要路線就是私生子主角的第一人稱視角,他在尋找過世父親的失傳手稿《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主角四處探訪跟父親有關的人,像偵探抽絲剝繭尋找手稿到底在哪裡。

我印象最深的,是主角向一位跟父親外遇的女作家提問:「寫小說時暴露出來的,就是真正的自我吧?既然是作家,本性肯定會在作品中顯露出來,畢竟作者在寫作時會把作品主題、想傳達的訊息寫進去,不是嗎?」

女作家卻回答他:「我們不是為了傳達什麼才寫小說。看到有人認真分析主題、寓意這些東西,我都忍不住想笑。」

所以,當我在寫這篇讀書心得時,本來想要分析一點什麼,後來想想還是算了,哈。

整本書中有很多關於出版社、編輯、校正…等工作內容的描述。由於我自己也出過書,曾經走過那段過程,所以讀起來有很多細節蠻有意思的。

《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讀後心得:絕對永生難忘的震撼體驗

後記:好奇心的投資報酬率是很高的

我讀完《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之後體會到一件事:好奇心的投資報酬率是很高的

我本來很抗拒,甚至害怕過高期待,所以只好稍微調整心態,把期待放低一點,就親身體驗看看結果如何。

這次的結果是好的,閱讀體驗遠遠超乎我的預料。相反地,如果讀完沒滿足期待其實也沒關係,人生嘛,有風險才有回報,最大的損失頂多兩小時閱讀的時間而已。

多方嘗試不同領域書籍,即使讚美誇飾也無妨看看,反正收穫屬於自己,覺得棒就棒,至少體驗過才知為何不怎樣。

推薦大家一定要找紙本版來看,感受這一生一次的難得震撼體驗。不要再去看太多這本書的評論,一旦被爆雷就完全失去讀這本書的意義了。

我多麼希望有一台時光機,回到還沒讀過這本書的時刻,重新再讀一次。


您可能也會有興趣的其他文章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

我幫助忙碌的現代人提煉好書精華。透過 Email 收到每週兩封電子報:最新的讀書心得、好書金句、能激發思考的問題,直達你的信箱。

Subscribe Book Picking

如果內容不適合你,可隨時取消訂閱。

加入 80,000 多位
喜歡閱讀的訂閱者

Waki 瓦基

書評部落格《閱讀前哨站》和 Podcast 說書頻道《下一本讀什麼?》創辦人、《卡片盒筆記實戰課》和《化輸入為輸出》課程講師,時常分享讀書心得和書評,喜歡將書中所學加以活用,實踐在職場與生活中。

下一篇讀什麼?

追蹤最新的留言
通知我:
guest

2 則留言
內文留言
查看全部的留言
伊恩
訪客
2025-03-06 9:20 上午

這本書實在是太好看了!讀到中後段開始起雞皮疙瘩,直到結尾都不停地有新的謎底揭曉,絕對是我目前讀過最精彩的推理小說!

很慶幸自己特別空出一個下午的時間,一口氣讀完,這本小說是一身一次的體驗,如果你也要閱讀,建議可以在一個安靜、悠閒的時間閱讀。讓你可以完整、細細地體會經過精心設計的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