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前一次分享了免安裝洗碗機的心得,身邊也有友人被勸敗。我發現大家在買洗碗機的時候,除了價錢以外,更多的考量是空間。畢竟即使是自己的屋子,有時候要動裝潢也不是那麼容易。
於是有了這一篇整理,把先前我看過的洗碗機類型整理在一起,如果有被我漏掉的,也歡迎幫忙留言提供。這篇文章單純是整理市面上洗碗機於「空間」上安裝的類型,因此並不介紹型號和廠商,也不代表任何的洗碗機推薦喔!
各種洗碗機的種類
根據先前我所看過的洗碗機們,以安裝為考量的話,就分為:需要安裝、不用安裝兩種(好像在講廢話),部分免安裝機型也有進水口,屬於兩用機種。

需要安裝的類型,又可以分為獨立型和水槽型。而獨立型又可以分為落地式、抽屜式、桌上型和廚下型、壁掛式、。其中水槽型,以及落地式、抽屜式都是比較需要動到裝潢的。
另外,水槽型大概是最近比較新的機種,所以會花比較多篇幅介紹。

1.免安裝洗碗機
我因為租屋,所以是選擇免安裝洗碗機,心得可以看這一篇:【VIOMI雲米】免安裝洗碗機 VDW0401 五個月使用心得。本篇就不再針對免安裝洗碗機做太多篇幅的介紹。
雖然有了洗碗機,算是解放了雙手,不過目前因為還是需要用推車把洗碗機推來推去,還要拉管、倒水。其實常常還是會有點懶惰。
如果是家裡因為空間不夠、放洗碗機的位置附近沒有水路可以牽線等原因,必須要購買免安裝款式的話,可能可以考慮換這種伸縮的水龍頭。這樣倒水的時候就可以直接拉過去進水,不需要一壺一壺的倒。
如果有伸縮水龍頭的話,上方也就不需要預留倒水的空間。比如L型廚房,可以直接放在轉角吊櫃的下方。

2.落地式洗碗機
其實如果空間足夠,又能牽水路的話,真的很建議買大不買小。不要小看自己的碗盤量。以我和瓦基為例,每次煮完飯,都至少要洗一次碗。因為除了進食使用的碗筷,那些烹飪過程中的鍋碗瓢盆,就佔了很多空間。
尤其是大家最不愛洗碗的冬天,恰好這時候大家最愛吃火鍋和熱湯。想想吃完火鍋的那些碗盤:煮火鍋/熬湯那些油到不行、邊邊還有湯垢的大湯鍋,煮火鍋會有盛裝火鍋料、菜肉的一堆盤子、醬料碟(可能還同時要使用好多碗碟來調料)、湯杓、湯匙、公筷、撈料用的漏勺…..
如果說冬天吃火鍋是最幸福的事,吃完火鍋以後要收拾這些東西就最不幸了…簡直是樂極生悲的最佳寫照。
洗碗機真的買大不買小,除非家裡天天外食,即使在家也都叫外賣—好吧!那這樣的確是買小的洗碗機更合適。
如果廚房完全不能動,網路上我也看過有人裝在陽台或浴室。不過大家要審慎考慮自己的生活習慣。

我先前也曾經考慮過要買洗碗機裝在陽台,不過瓦基極力阻止我。因為現在租屋的地方,陽台沒有封窗,進出一定都要關門,避免蚊蟲。這樣碗盤要洗、洗好了要收,都很不方便。
並且這種陽台很容易積灰塵,久了洗碗機會很髒,或者為了維持潔淨,要更努力打掃陽台,反而增加工作量,本末倒置。
好吧!他說服了我,最終我還是用推車把洗碗機放在廚房。後來也很慶幸有聽它的,因為沒有封窗的陽台真的很容易髒R!而且進出不方便的情況下,真的應該就不會使用它了。
3.抽屜式洗碗機
抽屜式設計,概念上類似 TwinWash 洗衣機,是兩層完全獨立的空間,完全可以只開一邊進行清洗。適合平常外食,偶爾自煮的家庭。用量不大的時候可以只開一邊清洗,碗盤較多的時候可以兩邊全開。不過與TwinWash不同的是,這兩層獨立空間不可以分開使用。如果要兩層全開,也必須要同時開始清洗。
如果一直用上層,就不需要彎腰。而如果輪流使用上下兩層,可以把乾淨的碗盤拿出以後,直接放到另外一層,避免累積髒碗在水槽中。(其實洗碗機內部潮濕,且濾網會有殘渣,容易有細菌滋生,並不適合作為儲藏使用,建議要在24小時內把乾淨的碗盤拿出、或使用完畢)
由於以上不需彎腰、擁有獨立兩個空間等優點,抽屜式設計成為市場新寵。

不過我個人覺得,這種類型的洗碗機缺點就是,抽屜的兩側必須要安裝滑軌,還有中間的退縮,會吃掉許多空間。而且我個人比較上下左右都能看到碗的通透感,比較能知道哪裡沒有疊好。
並且抽屜洗碗機的因為已經切成兩塊,高度比較沒有彈性,如果鍋子太高可能會放不進去。大家要自行衡量需求。

4.壁掛式洗碗機
如果可以牽水路,但空間不足的話,我覺得壁掛洗碗機是比免安裝洗碗機更好的選項。
因為沒有水箱,體積會比免安裝洗碗機更加迷你,空間利用率更高。而且不用自己倒水,更加符合人性。
4.桌上型與廚下型
如果說落地式太大、壁掛式又太小,於是,就有了比較中庸的款式—桌上型洗碗機。當然也可以安裝在廚下,依據個人的需求選購。
不過我個人覺得,洗碗機是高溫電器,如果說要安裝在廚下,可能旁邊就不適合收納一些易燃的化學清潔劑。
誠然廚下的空間利用率可能高於桌上型,因為水槽底下通常是大家比較不會使用的空間。不過缺點就是進出都要彎腰,可能要評估一下使用習慣。

現在有許多洗碗機桌上型的款式,是採用雙門片設計。這是因為傳統洗碗機,不論頂開還是下掀,門片都是單片,(目前我覺得這也是視覺上、使用上都最方便的設計。)需要有夠大的空間才能把門打開。

但是有人的家裡也有許多碗,卻沒有足夠的空間可以「把門打開」,於是有了雙門設計。這種將門片一分為二的打開方式,完美解決了「有空間可以裝洗碗機、卻長度不足不能開門」的窘境。不過當然機構越單純,日後維修就越簡單,如果空間足夠,是不需要盲目追求收納極限的設計。
(可參考別人的開箱影片:桌上型洗碗機PANASONIC|60天試用心得)
5.水槽洗碗機
通常是連水槽一起賣,配合超音波震盪器,除了洗碗還能洗果蔬。

其實最一開始的洗碗機,據說是以超音波震盪為開發基礎的。以前在實驗室的時候,也很常使用。我覺得超音波震盪器在清洗器皿表面黏著汙垢的時候,還是很好用的。
但是功能僅限於把髒污震下來,沒有水流帶走的話,髒污就會留在碗裡,所以後來也有配合沖水的款式。也許清潔力比單獨沖水更好。
水槽洗碗機賦予水槽另一個功能,算是空間利用率最高的機種,但缺點是會占用水槽的空間,清洗鍋具的水槽會變小。而且把髒碗、蔬果放在同一個地方洗總是感覺有點怪怪的XD。
6.集成洗碗機
「如果能把洗菜、洗碗分開就好了」正當我這麼想的時候,我看到了傳說中的廚具!集成洗碗機!

簡直是集所有廚房必備收納之大成!一般的水槽通常把排水位置設計在中間,以至於底下的空間難以利用。集成洗碗機的排水通常設計在角落,這樣底下的空間就比較完整,可以規畫作為洗碗機使用。


有的洗碗機還配有自動清除殘渣,比用菜渣湯不斷清洗還更衛生,不過會不會因為機構太複雜反而容易壞就不知道了。

目前這類產品只在大陸有販售,而兩岸供電電壓、頻率都是不同的。即使採用冷氣配線方式,拉出220V電壓,台灣供電頻率仍然是60Hz;而大陸的供電頻率仍然是50Hz。
網路上有許多從淘寶買洗衣機、洗碗機,卻無法排水,要自行更換排水馬達的案例。這是因為供電頻率改變的時候,使得馬達轉速增加,但扭力卻變小了,排水排不動所致。如果之後有空再詳細來整理一篇50Hz/60Hz的馬達轉換。
如果之後有廠商使用直流變頻設計的洗碗機,也許可以 50Hz / 60Hz 兩用,不過還是要跟客服確認。本篇並不鼓勵大家從對岸淘電器,雖然它看起來真的好夢幻RRR!如果要淘請謹慎評估是否有跟馬達們奮戰的準備。
集成洗碗機除了節省空間以外,能夠減少過多配線在視覺上的「阿紮」。每次打開廚房水槽,看到濾水器一堆電線、水管就覺得好煩。全部一體的好處是裝潢的簡化,不用再去丈量許多尺寸,我認為獨立蒸烤集成灶、集成洗碗機應該會是未來廚具的趨勢。

您可能也會有興趣的其他文章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
加入 52,000+ 位愛書訂閱者,透過閱讀成為更好的自己,每週二和五準時收到:1 篇閱讀筆記和有聲說書、2 則好書金句、1 個激發思考的問題。瀏覽歷年電子報 →
如果內容不適合你,可以隨時取消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