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一年後更新
Q&A Q3擺放的位置有什麼講究嗎?
更新:門邊油垢累積主要是洗碗粉問題,與洗碗機清潔力、碗盤擺放位置無關。
Q&A Q5: 有它洗不乾淨的東西嗎?
更新:巧立杯可能真的和材質有關。蛋白質清潔可以用更有力的洗碗粉。飯粒目前的確是最難清潔的,目前用過四種洗碗粉,只有一種比較有效。
Q&A Q10: 洗碗機的維修保固呢?
更新:使用大概半年時有發生漏水,主因是門框膠條變形。可能是冬天熱漲冷縮的關係,到了夏天就不修自癒了。可能可以問問看能不能加購門框膠條。
Q&A Q12 互聯網的APP連線功能好用嗎?
更新:使用一年期間,完全沒用過。但是如果很在意噪音,人在家中完全不希望使用的人,可能就用得上。
後記
更新:上淋臂不會動優先檢查噴水孔,如果有被雜質塞住很有可能就是主因。
使用五個月後更新
機器有壞嗎?有後悔嗎?
這篇文章原來發表的時候,使用時間大約是兩個月。於本文更新的時候,已經使用了五個月了。機器使用狀況一切良好,並且因為有用到第二種洗碗粉,又再寫了一篇兩種洗碗粉的心得:〈洗碗機專用清潔劑、洗碗粉|Pix、Ecostore 綜合評比與心得〉。
五個月後我非常慶幸家中有洗碗機。首先是COVID-19不斷進化,現在疫苗甚至要打到第三劑,才能有更全面的防護。等於人類的疫苗科技正和病毒的進化賽跑,如此一來,戰役不知何時能看到盡頭。至今外食、外送已經不再是我們的第一選項,現在瓦基整天幾乎都在家中煮飯,一天至少要洗兩次碗。
在天氣漸涼的當下,想到以往冬天每次洗碗,冰冷刺骨的水溫、轉為熱水時不時被燙到、洗完碗手部皮膚乾裂……天哪!洗碗機真是偉大的發明。
11月優惠資訊
感謝經銷洗碗機的廠商,在他們11月要進行促銷的時候,想到了這篇文章,因此有了這次的贊助合作。藉由這篇文章的觸角,提供以下優惠資訊給大家參考:

文章後面有分享在MOMO進行預購商品的心得,體驗實在說不上好。這次我也特別詢問過這一點,廠商則回覆現在洗碗機都是現貨,有許多庫存,可以放心購買哩~!MOMO的現貨物流及退換貨機制還是很棒的,大家可以放心下單。
為什麼選擇免安裝洗碗機
這篇文章的初衷,是分享免安裝洗碗機的心得。現在大部分的洗碗機分享,都是需要安裝進、出水的,但是對於租屋族來說,這種必須取得房東同意才能安裝、退租也還要煩惱如何拆卸的家電,並不實際。
誠然大家可能是根據自己的使用經驗,給予購買建議,但是決定要買免安裝款式,大概有九成的機會就是真的沒有空間、動不了裝潢等無可抗力因素。這些建議總是沒有實質回答「免安裝洗碗機使用體驗」的問題。
並且現在房市熱絡,無殼蝸牛的煩惱就是三天兩頭被迫搬家。一旦房東將房子賣出、種種原因不能續租,隨時要準備搬家。購置這種搬不走的家電,實在是不知道能用到何時。
當時我做了許久的功課,也看到有人在網上徵集「免安裝洗碗機」的使用心得,卻看到大部分的回應並沒有建設性。只能看到「這種容量洗不了幾個碗,不如不買」、「這麼小容量,不如手洗」、「桌上型容量更大更實用」、「廚房放不下可以裝浴室或陽台,這種太小了不實用」…等等。
於是有了這篇文章,分享給和我一樣,「租屋族、會開伙、沒空間放置桌上型洗碗機」的用戶們。
緣起
我之前開始專心寫部落格文章以後(Waki 也是埋頭寫部落格文章),假日多半都是外食解決三餐。但是因為疫情的影響,已經有一段時間都在家裡煮飯。煮飯倒是簡單,問題是吃完飯就是最慵懶的時候,整個人昏昏欲睡,只想倒在那邊划手機到睡著,什麼都不想做,包括洗碗。
常常會發生的事,就是吃完飯後,碗盤就堆在那邊,直到下一次要使用他們。煮飯前看到碗槽還一堆碗盤,就很不想煮。碗槽也因為堆積了這些碗盤,很容易有臭味跟細菌。自從買了掃拖機,完全擺脫打掃人生以後,我開始思考是不是需要一台洗碗機。
到底要不要買洗碗機,我掙扎了很久,畢竟也是要價不斐的家電。我在心裡掙扎了很久:「它到底洗得乾淨嗎?能帶來的時間效益有多少呢?會不會用過一次洗不乾淨,還要自己用手洗一次?」
上網做了一些功課,幾乎所有的文章都一致好評,好吧!堅定了我購買了決心。我開始研究適合自己的洗碗機。以下分成四個部分來分享:洗碗機原理、洗碗機挑選、洗碗機使用心得、洗碗機購買心得。
洗碗機原理
網路上能查到的是
洗碗機標省水省電、比手洗乾淨。如果你已經稍微做過一點功課,就知道洗碗機主要是因為使用熱水漂洗,這個熱水的溫度通常在50度以上,大約是60~80不等。
一般的油垢、髒污,用熱水清潔的效果都會比冷水好,而50度以上就是人體無法耐受的高溫。所以用洗碗機洗,不但油汙很乾淨,理論上細菌的數量也會變少,所以清潔的效率比手洗好,當然也會更省水、省能源。
網路上沒說的是
洗碗機並不是像手洗一樣,開了水龍頭就不斷的淋洗;事實上,洗碗機的概念比較像「加強版的三桶水」。
首先,用一定量的熱水漂洗、軟化汙垢、充分將油垢乳化;再來,用一定量的熱水將洗碗劑、乳化的油垢帶走;最後,用一定量的清水將多餘的洗碗劑洗淨。概念上大概是這三個步驟。
可能不同的機種洗程不同,但是購買前,我並不知道它是用同樣的髒水,一直在裡面循環。我以為像手洗一樣一會一直用新的水淋洗,所以對於「省水」這件事,實在是打一個大問號。
實際看過它的清洗以後,可以確認,相同的碗盤量,「洗碗機比較省水」是非常肯定的答案。因為手洗無法再回收那些淋洗的水。
而洗碗機的操作手冊上,或者有看過一些開箱文的話,都會知道碗盤進入洗碗機以前,一定要盡量先把菜渣弄掉。官方說法是:這樣才不用太常清潔濾網。實際上,就是避免菜渣太多,整個在水循環的時候變成菜渣湯。要知道,即使是最後清洗的水,也是菜渣湯啊!差別是菜渣濃湯還是菜渣清湯。
洗碗機挑選
有房族洗碗機挑選
基本上,只要有做過功課,都會看到大家的推薦都是「越大台越好」。這個準則就跟買房子一樣,當然是一開始要估多一點的空間,免得要用的時候空間不夠用,買了還要手洗那些放不下的鍋碗瓢盆,會很不甘心。
那到底要買多大台呢?總不能無限上綱吧?這個問題要回歸到,你想要洗什麼?頻率有多高?普通的碗盤,是最好洗的,空間不需要很大。一般洗碗機的洗程,就我現在使用的經驗,大概要洗到1小時以上才能真正每個死角都有沖洗到乾淨的感覺。
所以,假如你希望洗碗機能洗一切你不想洗的東西,包括:煮完飯的炒鍋、燉完肉的大湯鍋、切菜的砧板、抽油煙機濾網、沾滿灰塵的電風扇業跟冷氣濾網……之類的,就要估算一下這些東西所需要的尺寸。
那如果只需要清洗碗盤杯碟,就要看家裡有多少人口。碗盤在洗碗機的放法非常關鍵,原則上是不要重複堆疊,否則疊在上面的碗洗不到裡面,塔在下面的碗會洗不到屁股。假如家裡每餐使用的碗盤很多,無法兩三餐堆起來一起洗的話,就要根據每餐會用的到的量去估算,然後不要選「任一種洗程都要洗很久」的機型。
假如其實家裡平常不是外帶就外送,每天會用到的就是少少的碗、湯匙、筷子,那這樣買太大台的洗碗機,其實最後都不會用–這是同事的心得。他們說買太大了,可是只有幾雙筷子、湯匙,一兩個碗,自己洗隨便10分鐘就洗完了,洗碗機又要沖菜渣,又要清濾網,想到就懶惰。那這樣應該是買小一點的size,真正請客的時候可能就分兩、三次洗就可以了。
以上是有房族的洗碗機挑選,純粹根據現在使用洗碗機的經驗跟同事的心得鍵盤一下。
無殼蝸牛洗碗機挑選
免安裝洗碗機就是首選!我目前在外租屋,無法改動裝潢,即使是小小的改管,也要考慮到未來搬家該如何拆卸的問題,我想很多人都是這樣,所以免安裝洗碗機問世。
洗碗機一台也不便宜,我其實考慮了很久,但因為假日都在寫部落文,煮飯和洗碗已經從生活情趣變成一種時間上的負擔,最後還是決定要購入。看了很多市面上有的機種,我的挑選重點是:有人使用過,有心得分享、使用台灣電源不需轉接頭或變壓器、在台灣可維修。
這樣符合我的設定的廠牌有:九陽、美的Media M1、Toshiba DWS-22ATW、雲米。針對這些洗碗機的規格比較如下。
九陽 | 美的M1 | Toshiba DWS-22ATW | 雲米 | |
---|---|---|---|---|
外部尺寸 | 42*42*43.5 | 42*44*44 | 42*43.5*43.5 | 42.8*42.5*45.8 |
內腔 | 無提供 | 無提供 | 33.2*25*28.7 | 官網無提供 自量33*33*30 |
配件 | 碗籃、筷籃、濾網、水箱、排水管、水壺 | 碗籃、筷籃、蔬果籃、濾網、進水管、排水管、水壺 | 碗籃、筷籃、蔬果籃、濾網、進水管、排水管、水壺 | 碗籃、筷架、蔬果籃、濾網、排水管、水壺 |
淋臂 | 下 | 上下 | 上下 | 上下 |
層數 | 單層 | 單層 | 單層+可收納筷架 | 雙層 |
軟水器 | 無 | 無 | 無 | 有 |
用水 | 最大5L,快洗用水較少 | 最大5L(實際用水未知) | 最大5L(實際用水未知) | 最大5L,所有洗程都5L |
可安裝進水管 | 不可 | 可 | 可 | 不可 |
價格(最低) | 8500 | 展示機5300 | 特價8900 | 預購7695 |
最短洗程 | 15分 | 30分 | 30分 | 30分 |
水箱 | 自行安裝 | 免安裝 | 免安裝 | 免安裝 |
重量/功率 | 10公斤/950W | 13公斤/640W | 13公斤/640W | 13公斤/900W |
比較新型的迷你洗碗機通常會配有蔬果洗模式,這也是讓我很心動的一點,但…它的蔬果洗,用水也是菜渣湯無限循環來的!所以洗菜前要記得把濾網清乾淨喔~鳩咪!
在挑選的時候,九陽的優點是最短15分鐘可以清洗完畢,而且不同的模式有不同的用水量,雖然沒有進水口,但是如果一直用快洗,就可以減少倒水的次數。
但缺點是沒有上淋臂、沒有洗菜功能,水箱要自行安裝。當然,水箱可拆洗也許是一個優點,但根據他的說明,每次拆裝都必須要確認是否有漏水,那就要自行考慮「拆裝太多次會不會反而增加洩漏」的風險。
另外三台規格都是差不多的,甚至雲米的設計還差一點–不能安裝進水管。這一點真的讓我非常猶豫,雖然我現在的住的地方無法接進水管,但租屋族就會搬來搬去,說不定以後住的地方就可以接進水了啊!

但是這一台又擁有其他兩台無可比擬的優點—軟水器。根據大家洗碗機的心得文,看起來軟水器對洗碗機非常重要,如果沒有軟水器的話很容易有水夠堵塞、或者皂垢殘留洗不乾淨。
考慮了很久,我住的地方在新竹,以前還沒有裝RO機的時候,足足喝了一年多的水垢湯。只要煮過的開水一定會有厚厚的水垢:把拔~為什麼我們的水看起來白白的?因為水垢濃阿…囧
最後還是瓦基說服了我:你現在買進來的洗碗機,可以確定的是如果沒有軟水器,在我們搬家以前就會變成水垢湯鍋,應該還是要用現在的條件挑選吧…你只是假想以後會住在可以裝進水管的地方,可是大廚房的房子又不一定住得起,很可能下一個房子還是不能裝進水管啊!少發幻想文了!
嗯!就這樣選定雲米洗碗機。但假如住的地方水質不硬(如台北地區,用煮完開水會不會有水垢雪花在飄蕩來判斷),又或者有裝設全戶軟水機的話,我覺得選有進水功能的洗碗機應該會更實用。
雲米洗碗機體驗心得
雲米的洗碗機,在網路上已經有一個很完整的開箱影片 (底下可以直接播放)。其實我覺得,只要有上下淋臂的同規格洗碗機,大概清洗效果都差不多。只要用60以上的熱水,油垢應該都不會太困難才對。
以平常洗碗的經驗來說,比較難洗應該是黏住的澱粉或蛋白質。像是:煮完康寶濃湯的湯鍋–液面那一圈很難洗、電鍋煮飯的鍋子(米會黏在上面要泡+刷)、煮完珍珠的鍋子(澱粉整個稠到不行,極度難刷)、用微波爐煎蛋(微波盒上黏住的蛋渣超難清,泡水也清不掉)。
以上這些我覺得清潔的難易度是「蛋白質」會高於「澱粉」,因為澱粉用泡的還是會可以被水帶走,蛋白質就非常難清了。
參考這一篇的評測,我一開始用第一名的Pix洗碗粉。目前蛋白質清洗有試過炒完蛋的不鏽鋼鍋鏟、用微波爐做煎蛋的盤子…結果是效果非常微弱,最後還是自己拿出來刷,但是一般狀況油汙、茶垢等,都洗得很好。
而我自己在做功課的時候,有許多疑問,卻沒有在網路上找到解答,加上一些比較常在留言中看到的問題,整理成底下的常見問題集,大家可以找找你的問題有沒有在下面喔!
常見問題Q&A
Q1: 這種洗碗機這麼小,真的值得買嗎?
絕對值得!洗碗機很小,其實無法洗"三餐累積的碗"。儘管這樣,我和瓦基兩人份的碗,中午洗一次(早餐+午餐)、晚上洗一次也都非常省事。
不要想說兩個人只有幾個碗,可是煮飯過程中的湯鍋、湯勺、泡茶的茶壺、果汁機用完都可以丟進去洗。買了就回不去了…如果只有兩個人的話非常推薦!之前有參考過一些部落文,家有小孩的部落客們也都很推薦。總之是聊勝於無,如果裝不了大的洗碗機,小的買了也不會後悔。
Q2: 清潔的效果如何?真的很乾淨嗎?
對一般的容器來說,真的非常乾淨。可以把茶壺連壺帶嘴的茶垢,都洗到亮晶晶。清洗的時間大概都需要1小時。雖然快洗行程30分就能洗完,但是只適用不太油的碗盤。
倒不是說油汙會洗不乾淨,主要是洗碗粉可能會某個角度沖洗的次數不足,沖不乾淨,就會看到容器上有白白霧霧的粉狀薄膜。

物理性、一定要用手用力擦掉的污漬,清潔效果會稍微差一點,但是洗碗機洗過一次以後就會滿乾淨,即使還有一點點髒汙,也只需要用指甲摳一摳,或者用絲瓜絡隨便刷一下(我沒有用菜瓜布),效率都比自己從頭開始刷要好得多。

Q3: 擺放的位置有什麼講究嗎?
基本上一定要放在水可能沖得到的地方,不然洗不乾淨是必然的。所以透明的門板就是用來觀察放的位置有沒有放對、淋臂有沒有被卡住(我卡過一次,還好門板是透明的,不然洗完了發現才發現白洗一次)。
雲米可以中斷洗程,所以開始洗的時候先不要走開,觀察一下它的水流是不是所有的碗都有沖到,如果有死角還可以再喬位置,看不清楚就用手機的手電筒照一下XD。
實在覺得透明面板的功能很重要啊!不知道為什麼現在大部分洗碗機,都沒有觀景窗。這樣很難說服長輩們相信洗碗機的清潔力R!眼見為憑很重要,有看到才安心。強烈建議廠商們開發觀景窗。
雲米的下淋臂是順時針轉,在右前方角落的清洗較落會差一點,比較容易在右邊門板、濾水網上沉積油垢,洗了兩次碗還是沒有掉,後來用牙刷稍微清一下,再洗一次就清潔溜溜。使用一年後更新:後來換了多種洗碗粉以後,發現應該是Pix對油汙的融解力不夠,日系的品牌似乎都有這個問題,換成Ecostore就沒有在看過油垢了。

原則上擺放碗的開口也要順時針,說明書上是說要向心擺,但我自己感覺順時針比較有洗到,這個大家要自己試試看。
Q4: 洗過什麼東西比手洗乾淨?
以下這些是我平常很討厭洗,交給洗碗機都很乾淨的:
- 煮完泡麵、乾麵、義大利麵、康寶濃湯的不鏽鋼湯鍋
- 煮完珍珠的康寧玻璃鍋
- 濾珍珠的篩網
- 吸管
- 果汁機(壺+矽膠圈)之前用手洗雖然看似很乾淨,可是烘完整個烘碗機會腐臭,用再多洗碗精也沒用,全部拆開洗也一樣,但洗碗機洗完真的沒味道
- 充滿茶垢的透明大茶壺(壺嘴的茶垢很難洗,要用吸管刷伸進去慢慢刷,還刷不乾淨)
- 伊萊克斯攪拌棒(因為刀片鋒利,怕割到手不好清洗,一直不敢使用,但可以被洗碗機洗得很乾淨)
- 烘培專用鐵氟龍烤盤布(也是因為很大張,用完都洗很多次,很費水)
- 烘培墊 (最近剛挑戰製作蝸牛蔥餅,桿完麵團整張烘培墊都是油)

Q5: 有它洗不乾淨的東西嗎?
洗碗機就算再怎麼厲害,還是有水柱清洗不到的地方,下列就是洗不乾淨的東西:
- Nutella的玻璃罐:因為罐子的設計很假會地在脖子那邊有死角,但整體沒有死角的地方可以洗到非常乾淨,只有死角需要稍微再伸手進去摳一摳就好。
- 黏在矽膠上的奶垢—主要是發生在巧立杯,真的不知道要怎麼洗才好…牙刷刷也不乾淨,我覺得是可能是材質的問題。使用一年後更新:我們本來有兩個巧立杯,一白一透明,透明杯幾乎沒有奶垢沉積,所以後來又購入一個透明杯,使用到現在的確沒有奶垢黏附
- 炒完蛋,黏著蛋液的鍋鏟、微波過生蛋的保鮮盒或盤子。使用一年後更新:同樣也是洗碗粉品牌問題,可以看這篇。
- 煮完飯黏滿米粒的保鮮盒或不鏽鋼鍋。使用一年後更新:米真的是最難洗的,目前試了四種洗碗粉,只有一種有用,可以看這篇。
Q6: 洗碗粉怎麼挑選?
每個人的優先順序不同,有人講求環保要少界面活性劑,有人講求健康要天然成分,有人講求味道不要刺鼻。我自己是以最有效率能把東西洗最乾淨為考量,希望它連最難洗的蛋白質都能洗乾淨。
參考這篇文章選了排名第一的Pix無香版(蝦皮購入),目前用起來真的沒味道(洗矽膠杯也沒味道,應該真的就是沒味道~)。目前使用經驗:油汙、澱粉類都算乾淨,蛋白質還是洗不乾淨,諸如炒過蛋的鍋鏟、微波過生蛋的盤子,都還是要自己先刷過。
Q7: 家裡空間太狹小怎麼辦?
例如我的廚房窄窄的,流理台也沒有空間可以放洗碗機。因此,我目前是用甘蔗鐵管架,底下加裝工業輪,這樣就可以推來推去,不用的時候管子就用橡皮筋隨便綁起來……太麻煩了吧?!喔不!即使是這樣,省下來的洗碗的時間和心力,還是非常划算。

需要注意的是,雲米洗碗機本人重13公斤,加上儲水5公斤,還有碗盤,所以建議荷重最好要找20公斤以上的架子比較安全。
一般電器架單層荷重不會超過10公斤,都不合適。光拍賣就逛了很久,後來找到這家:【尚時】,他們有高荷重的電器架推車(關鍵字:高荷重、電器架、收納架、推車),外型也很好看。

但瓦基覺得洗碗機周圍要有圍欄比較安全,避免地震的時候滑落;加上鐵管架的荷重是單層50公斤,而且白色烤漆也很符合廚房配色;考量到日後如果不做電器架,做書架、文件架也很適合,組裝上比電器架更方便,所以後來還是選用甘蔗鐵管架。
照片中底下的工業輪是在同一家自己選配,品牌是Dayneeds。同樣的產品很多家都有賣,我覺得可能都差不多,比較有名的應該是鐵架王,雖然聽起來比較狂,但是Dayneeds整個拍賣頁面就是設計的比較溫馨R!我就是這樣一個以貌取人的膚淺女子!

全部配起來只要1009,比電器架稍微便宜一點。電器架比較方便的是有附延長線和插座孔,不過通常都只有兩孔,洗碗機是高功率電器,必須使用三孔插座,一般電器架的插座也是無法使用的(說明書也有備註不可使用延長線),如果沒有額外要收納的電器,我覺得用普通收納架就可以了。
如果要買電器架,可以試試底部加止滑墊看會不會更安全。底部止滑可能上部會更容易晃動而傾倒,這個大家自己試試看怎麼樣設計會比較安全。有心得的話也歡迎在底下留言分享給大家喔~
另外要注意的是,洗碗機的底部並不是平的,而是八個小圓座。原來波浪板加配的PP板很薄(就是小時候寫作業底下墊板的厚度),剛開始放上洗碗機在喬位置的時候,還是會一直陷落在波浪層板的五線譜中XDD。
如果也跟我一樣,是一個弱女子獨立架設的話,建議再裁一片厚木板或壓克力板(關鍵字:「木板裁切」、「壓克力裁切」就可以找到很多客製裁切板材的店)。直接配沖孔版也是可以的,但是我後來發現,他好像會有一些水漬從小圓座露出(不會很多),沖孔版烤漆烤不好的話,應該會滿容易生鏽的。

工業輪一組二活二煞,活煞輪無所謂方向,對角線裝、短邊裝、長邊裝都可以,不影響穩定性。但是要盡量裝在「好踩」的那一邊,最好就是裝在「最常面向」自己的活動邊。我當時自作聰明裝在短邊,想說這樣兩腳距離比較短,殊不知…推牆以後,靠牆的那顆輪子根本超難踩的RRRR~~偷雞不著蝕把米,現在它靠牆那顆煞車輪跟廢了一樣,桑心…

如果你也和我一樣用推車的話,要特別注意使用的「順序」以及把水管收起來的時間點。注意每次使用,一定要先放好水管,再插電;使用完畢要先拔插頭,再收水管。
這是因為通常插電以後,下一個動作就是開啟,如果先插電,就很容易忘記放水管,等排水的時候…

雲米洗碗機在清洗行程跑完以後,就會自動進入烘乾程序。根據本人不專業觀察,雲米洗碗機除了洗滌之外,會在三個時間點排水:啟動前、進入烘乾程序15分鐘時、連烘乾行程都跑完時。
所以洗完以後,先不要急著把水管收起來,一定要先拔插頭!否則萬一剛好在這三個時間點,也是會被噴滿臉的喔!
Q8: 洗菜會把菜洗爛掉嗎?
我目前洗的是皇宮菜、A菜,放進去的時候因為冰過,已經有點爛爛的了,但是洗完沒有完全變成爛菜XD,看起來還是滿勇健的,我想應該是不會。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它附的蔬果籃,沒辦法放到底,會在中間就被碗籃的突起「叉住」。因為怕是我使用的方式不對,還特地問線上客服。因為我發問的時間都比較晚,雲米的蝦皮客服說會在白天的時候請教技術人員,就這樣來回了一周左右才收到電話,確定它就是不能放到底,只需要確保它不會在清洗的過程中晃動就好了。
有點搞笑,我還想說該不會其他牌也是這樣,但是看了Toshiba的影片,理論上應該是要可以放到底才對。如果有強迫症的朋友可能需要考慮一下購買意願 XDD。

Q9: 雙層設計不會反而讓底下的空間變小嗎?
會的,所以盤子太大的時候就會因為上層卡住進不去。我的解決方式是加購九陽的筷籃—這也是我覺得九陽很棒的地方,所有的廠牌當中,只有九陽有在賣配件跟耗材。除了因為是比較早的機種,設計比較古早之外,算是非常貼心的廠商。

不過多一個筷籃會減少底層碗籃可以使用的面積,所以也不好說是哪一種設計比較聰明,看個人家裡的碗盤size,雲米因為有多一層滑軌,所以可以加購筷籃,其他廠牌只有單層碗籃;只有 Toshiba 的碗籃有半邊的二樓,算是兼顧上下層空間的設計,非常貼心。

Toshiba的碗籃有樓中樓設計,不用的時候可以收起來
Q10: 洗碗機的維修保固呢?
先前說過我很重視後續維修一定要在台灣可以修。九陽、美的、Toshiba我全都打電話去問過,美的/Toshiba是同一家維修廠商,印象中是在桃園,九陽是在台北(這些是稀薄的印象,建議要自行打電話確認)。雲米確定是在台北土城(蝦皮店的維修商)。
由於這些在新竹都沒有維修點,對我來說都沒有差別,分數是相同的。打電話詢問看起來都是要送去維修站修,有的比較好,可以派人收貨回去修,就不用自己送。因為洗碗機的體積滿大的,比較在意這一點的朋友,要記得問清楚有沒有收貨服務。
使用一年後更新:在第一年的冬天,它曾經有過漏水問題,經過一番確認以後,發現是門框膠條可能有點變形,導致滲漏。
因為新竹沒有到府維修,所以劉小姐本來要跟我約時間派人來回收去維修。但冬天我寧可讓它漏水也不想多洗幾個碗…所以又請劉小姐幫我問技術部門,看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先自行修修看。
原廠請我把膠條拆下來煮一煮再裝回去,試過還是沒用。無奈想說要等天氣暖和一點再約時間送回。沒想到天氣變熱以後,它自己就又好了…..是說洗碗機也會感冒的嗎?可能冬天也有點怠工這樣…
後來查了一下,這種下放式開門的洗碗機,也有很多人發生過膠條變形導致漏水的案例。所以許多型號的洗碗機,在網路上也能找到門框膠條,可以自行更換。
如果雲米能加購、或單賣門框膠條,我覺得會更好,畢竟看起來它是這種門型普遍存在的問題。
Q11: 洗碗機可以當烘碗機用嗎?
一般洗碗機都是用餘熱+通氣來做烘乾,已經滿有效率了,我覺得不需要額外考慮烘乾功能。烘乾效果跟烘碗機當然是不能比,打開以後容器大約會是九成乾,因為碗籃跟洗碗機的內壁一定都還是濕的,在拿出來的時候難免會沾到水,如果是希望要非常乾那還是要用烘碗機。
而且如果髒碗盤不多的話,可能會放在洗碗機蒐集好後再一起洗,如果當成烘碗機或者儲放碗籃使用,就會分不清楚那些碗是髒的那些是乾淨的XD
Q12: 互聯網的APP連線功能好用嗎?
以目前我的使用方式來說,因為還需要人為推到水槽拉管,我覺得手機APP、預約洗碗沒什麼用處。但是呢,如果說洗碗機的晶片有埋:水量設定、淋臂轉速設定、水溫設定等等功能,都需要軟體更新才能做到。普通面板式的洗碗機是做不到的。
當年掃地機器人出來,也沒有串聯APP,而現在的家庭用(非套房用)機器人最基本的要求是要可以跟手機連線畫地圖。我認為以後的家電包括洗碗機、洗衣機,可能都會有APP跟手機連線。才能實現真正的智慧家居,家務全自動化。
一年後更新:我們仍然沒有使用到連線功能,但是好像能知道使用時機是在什麼情境了。洗碗機就像洗衣機,其實也是有噪音的。如果是很在意噪音的情況,比如:很容易因為噪音無法入睡,無法晚上洗碗。或者晚上要錄音、錄影片,不能收到噪音。總之人在家不能啟動的話,也許就很需要這個功能。
Q13: 倒水大概到幾次會滿?水箱很佔空間?
大部分機型水壺都是1.8L,每一次都需要倒三次水才能滿格。論方便性當然是不如可以直接進水的機型,也因為整個機器包含了一個大水箱,相較沒有水箱的同量機型,體積一定是比較笨重的。
但我購買的初衷就是為了省水+因為限水而需要的儲水。我想的是在停水前把水箱裝滿,這樣停水的第一天就還是可以洗碗而不用耗費水塔裡的水。水箱對我來說,就是因為有儲水需求,才需要購入的必要條件。所以占空間這件事我倒覺得還好。
洗碗機購買心得
挑選時,儘管雲米看起來就是我心目中的洗碗機了,但是這個牌子從來沒聽過(拍謝我孤陋寡聞只聽過小米),所以還是上網查了一下這個廠商。查到的資訊有:
- 有小米控股,有些小米產品也是由雲米設計代工+小米貼牌。
- 出貨的誠信不太好,雲米洗衣機先前發生過嚴重的延遲出貨,於嘖嘖集資卻先出貨給 momo。
- 因為抄襲美的洗碗機發生過智財爭議(判決沒有看到,不知道後來是勝訴還是敗訴)。
雖然對於出貨日期感到有點忐忑,但還是抱持著試試看的心情在momo下單。一般來說,momo的購買體驗都很快可以到貨,先前的購物體驗是滿好的。但是這次卻讓我改觀。
在momo購買的時候,我本來就知道是預購商品,上面寫5/7由廠商聯絡出貨。我在4月底下單,到了5/7我收到電話通知,要延遲出貨到5/21。雖然很無言,但因為本來就知道這個廠商出貨的信譽不好,沖著它是唯一一台有軟水器的免安裝洗碗機,也只好繼續等待。
到了5/20,這個時候新竹已經要進入紅燈,公告6月即將開始供五停二,我當時想說還好它21號就要來了,我還有9天的時間可以把它裝好。(因為我的廚房沒有可以放的地方,我必須買一個架子來放,但是沒有實品又怕買了架子尺寸不合,想說還是要等東西到了才好買)
然後5/21,我收到一個「簡訊」。對的,這次連致電都沒有,只有寄簡訊,內容是說洗碗機已經安排進倉,但是因為疫情原因為延遲出貨,5/24以後會陸續出貨。
到這裡我已經很緊張,我馬上問客服,如果5/24配送,5/26有機會到嗎?因為我住的地方即將限水,如果不能到,我會改訂別的洗碗機。洗碗機的代理商客服回答我:好的,那我幫您備註優先出貨,5/26應該可以到。
好,衝著它的服務熱忱,我再相信他一次。然後到了5/25,我想如果有出貨,應該會通知吧?!沒有,我沒有收到客服的Line有任何提醒。所以我又自己打電話去問,客服才告知因為塞港,洗碗機還沒有入倉,還不能寄送,5/26無法到貨。
這整個過程就讓我非常不愉快了……
不愉快的第一點
這個廠商先前已經有過延遲出貨,momo沒有幫忙把關,5/7過後,我上momo的購物看這個產品,備註是5/21以後安排送貨—這個產品已經從5/7延遲過一次,卻沒有在網頁有任何的說明。我覺得對自己的平台負責的廠商,應該要能夠透明化這些產品的出貨狀況,已經延遲過一次的廠商顯然信譽就是有問題。疫情是一回事,隨便承諾自己不能做到的日期,先搶到訂單而後又隨意延遲出貨,這種廠商應該要能有資訊讓消費者知道,審慎評估自己的需求以後再購買。
廠商自己沒有誠信是一回事,momo沒有盡到提醒的責任,還繼續上架並備註5/21陸續出貨是一回事。如果我是5/7以前就在考慮此商品的人,看到這樣的資訊,我會以為這個商品5/7已經到貨,所以我下單之後第二波5/21應該要收到,根本不會想到是5/7延遲到5/21。這個經驗會讓我以後對momo上架的預購商品都抱持保留的消費態度,如果有人問我的心得我都不會推薦,甚至會反推。
不愉快的第二點
撇開momo的平台責任,該客服我有加line,上面都有紀錄。到5/26的時候,客服有傳line通知我,說5/27開始出貨,詢問我訂單編號,要幫我備註盡快送達。這個部份我肯定他們的服務。但是…為什麼延遲出貨的時候不會主動通知呢?
既然5/26記得要通知我,表示我的case他們是記得的,那麼為什麼5/24不能如期出貨沒有通知,還要等我5/25自己打電話去問呢?如果我沒有問,是不是就打算裝死,5/26我沒有收到洗碗機,再度致電詢問的時候才要告訴我延遲呢?
從5/7,到5/21,又延到5/24,再然後說5/26,簡直是狼來了的故事。這樣沒有誠信的廠商,我已經不知道哪一次的日期可以相信,會不會等時間到了又再次延期。
所以5/25我問到延遲出貨,就已經另外在蝦皮找別的現貨。很剛好,雲米的蝦皮店客服似乎是24小時的,雖然我發問的時間已經很晚了,但還是回復的快。告訴我是現貨,今天下單隔天可以出貨,由土城發貨,所以我也下了單。但是因為對雲米的印象不好,所以momo的訂單還沒有退單。
隔天看出貨狀況一直是待出貨,這裡我也很無言,說好了隔天就可以寄呢…?好吧,這時候我一直問客服是不是已經寄出,客服一直不正面回答我,只說已經準備好了,我已經在心裡翻白眼,想說看來不是代理商問題,可能雲米本人跟他的合作對象都是這個樣子。
同時我已經在接洽別的洗碗機,然後問客服5/27是不是可以到?比較值得讚許的是,客服並沒有承諾我5/27可以到,只說週四可能可以,但是東西比較大,物流會需要比較久的時間,5/28肯定是可以到的。
好吧~週四我果然沒收到什麼碗糕,我已經在接洽二手的M1,想說周末要面交(當時疫情尚未爆發),這樣停水前還來得及。5/28終於收到了,雖然兩邊都有延遲出貨的狀況,但是蝦皮的客服並不會承諾沒有把握的事情,5/24下單,雖說承諾我5/25可以寄出,而實際出貨時間卻是5/27,但兩天的延遲我還可以接受,momo就真的太誇張了…
雖然告訴我5/27會出貨,但實際上到貨時間比蝦皮還晚。
這次的購物體驗,雲米的回購率大概7成吧,但momo的預購商品,我只有兩成的再購意願,建議如果要購買momo的預購商品,最好要先致電momo,詢問廠商出貨的延遲狀況再下手。
總經銷和總代理
事後詢問了蝦皮的廠商,原來 momo 的預購廠商是雲米的總代理,而蝦皮是總經銷。關於代理商和經銷商的差異可以參考這篇文章。簡單來說,代理商就是雲米在台辦事處,經銷商就向是中盤商。
在 momo 的預購結束以後,將會由蝦皮接手總經銷,來負責後續的客服銷售。但是不論是在蝦皮購買、還是在momo 購買,後續的維修保固都還是由代理商「可承」處理。
目前momo的預購已經結束,所以現在不論是蝦皮、momo,洗碗機的出貨都已經由經銷商負責了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