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計力》讀後心得:小資家庭做好理財規劃的四個關鍵 1

你經常為了省幾塊小錢而斤斤計較?或被財務壓力搞到喘不過氣?這次要分享的這本書,教你從財務焦慮走向財務自由,在婚前、婚後、育兒的不同人生階段,制定出最符合自己人生目標的理財策略,實現財務和生活的自由。


這本書在說什麼?

家計力》的作者是 Podcast 頻道《精算媽咪的家計簿》的主持人珊迪兔(Sandy),她致力於推廣家庭財務管理與理財教育,幫助小資家庭改善財務狀況,也積極推動女性財務自主,協助過上千位爸媽學員改善財務狀況,並擔任許多家公司與機構的講師。

這本書帶你從觀念建立到理財實作,重新整頓自己與家庭的財務狀況,可以說是小資家庭必讀的理財好書。這次我邀請到這本書的作者來接受我的訪談,聊聊小資家庭的理財規劃。想收聽完整訪談可以前往 Podcast「下一本讀什麼 EP.398」。

她在書中和訪談中分享了自己的創業經歷、如何透過理財重拾生活的掌控權,並提供了許多小資家庭的理財建議。以下是我的讀後劃線和訪談重點摘錄,幫助你理解她如何面對財務挑戰,並將這些挑戰轉化為對家庭和財務規劃的深刻見解。


Sandy 的職涯轉折與創業之路

Sandy 的職業生涯經歷了多次創業,從 20 歲出頭創辦婚禮顧問公司,到之後經營連鎖餐廳,再到兒童教育創業,她的每一次創業都是對自己手上資源的最佳運用。

但她提到,早期的創業並非她真正的熱情,而更多是受他人期待或環境影響而進行的選擇。她曾在家庭財務出現巨大問題時,選擇借款創業,以期快速獲得現金流穩定家計,並且成功吸引到創投的投資。

然而,隨著疫情的到來和她成為母親,她逐漸認識到自己應該將更多時間回歸家庭,於是退出了之前創辦的公司,並將精力投入到「MomPower 媽媽商學院」以及「精算媽咪的家計簿」Podcast 頻道。這一決定讓她找到了真正的價值感,也促使她進一步專注於女性財務自主的推動。


財務焦慮到財務自由的心路歷程

Sandy 提到她曾經對金錢的極度不安:會選擇搭公車而非捷運,只為了省下 10 元,甚至用走路取代交通工具來節省支出。她對這種狀況感到很困擾,為什麼自己對金錢感到如此不安呢?

後來,她花了兩到三年的時間,重新整理自己的財務狀況,讓現金流變為正向,並逐步減少了對金錢的焦慮感。她認識到幸福並不只在於金錢的多寡,而是在於如何掌握和運用它。

她回憶起自己在一間小小的舊公寓裡,與家人圍坐在地上吃泡麵的場景,那一刻讓她深深感受到,比起物質上的富裕,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更為珍貴。這種心態上的轉變,讓她將財務管理看作是實現生活目標的工具,而不只是追求數字的遊戲。

man and woman riding a carousel

一、夫妻之間的財務透明度

Sandy 在書中和訪談中都提到,夫妻之間應該保持財務的透明度,這樣才能更好地協力達成共同的財務目標。然而,她也理解財務對話可能會帶來緊張,因此建議使用更輕鬆的方式開啟對話,例如詢問對方對未來生活的願景,並從中找到理財的共同目標。

她強調:「溝通的關鍵在於讓對方感覺到被納入計劃中,而不是單方面的要求。」例如,可以透過討論未來可能的生活方式來引出對財務的需求,逐步建立夫妻間的財務合作,而不是強制對方一開始就透露財務報表。

她舉例說,夫妻可以從一些輕鬆的小事開始,例如「我們未來想要每年一起去一次旅行,那麼我們應該每個月存多少錢?」這樣的問題既不會讓對方感到壓力,還可以一起參與到理財的過程中。

此外,Sandy 還提到,她和先生在生活中經常會用「理想的一天」這樣的話題來開啟對話,這樣可以讓彼此的想法更加貼近,也能讓財務計劃自然融入其中。她指出,有些夫妻會在週末的早晨一起喝咖啡,聊聊上週的開銷和未來的規劃,這樣的財務交流不僅能讓彼此更理解對方的想法,還能增進夫妻感情。

另一個例子是關於家庭的重大決定,比如購房或換車。她建議夫妻可以在討論這類重大開支前,先各自列出自己對這件事的期待和預算,然後再一起分享和比較,這樣能避免單方面的強加,也能找到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平衡點。

這樣的討論可以避免未來因財務分歧而產生的矛盾,並讓雙方都感覺到自己的聲音被聽到和尊重。


二、緊急預備金的配置策略

在談到緊急預備金時,Sandy 認為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財務安全網,她建議有孩子的家庭至少應準備相當於 10 個月生活費的緊急預備金,來應對可能的風險。此外,緊急預備金可以分為不同部分,有些可以放在現金中,有些則可投入風險較低的投資工具,這樣既能保持流動性,也能讓資金不至於閒置浪費。

她還提到,曾有朋友因覺得緊急預備金閒置過久而將其投入創業,結果不巧碰上疫情,導致財務狀況陷入困境。這讓她深刻認識到,緊急預備金的存在並不是浪費,而是確保家庭財務穩定的重要保障。

Sandy 也舉例說,緊急預備金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一部分放在家裡的現金中,用於最即時的應急;一部分存在銀行活期賬戶中,以便在需要時快速提取;還有一部分則可以考慮放在低風險的定存或貨幣基金中,既保持一定的收益又能保持一定的靈活性。她強調,這樣的配置能確保無論遇到什麼突發狀況,家庭都能保持一定的經濟安全感。

她還分享了一個她學員的例子,這位學員是一位單親媽媽,當時因為孩子生病而無法工作,如果沒有之前準備的緊急預備金,她的生活會陷入非常困難的境地。這讓 Sandy 更加堅信,緊急預備金對於家庭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視的。

《家計力》讀後心得:小資家庭做好理財規劃的四個關鍵

三、理財與投資的區別

Sandy 在書中強調了理財和投資的本質區別。

「理財」是一個更全面的概念,涉及到對生活目標的設定和資源的分配,確保每一個目標都可以實現;而「投資」則是實現財務增值的一部分。她指出,許多人誤以為只要進行投資就是在理財,但實際上:「投資如果沒有與具體的生活目標產生連結,往往會讓人感到空虛。」

她建議,首先應掌握自己的財務現狀,建立帳務管理,然後針對每個生活目標制定具體計劃,再根據這些計劃進行相應的投資。這樣才能真正讓金錢成為生活的助力,而不是束縛。

Sandy 提到,有一次她認識的一對夫妻因為投資房地產而陷入財務困境,因為他們並沒有考慮到這項投資是否符合他們的生活目標。最終,他們不得不賣掉房產來支付貸款,這讓他們意識到投資不應該只是為了賺更多的錢,而是應該符合家庭的長期計劃。

她也強調,理財應該包括保險的規劃、生活目標的設定、緊急預備金的準備等多方面,而不只是把錢拿去投資增值。她認為,只有當所有這些方面都被考慮到,才能真正實現財務自由。


四、關於不同人生階段的財務管理

對於不同的人生階段,Sandy 拆分成三種階段來說明,分別是:婚前階段、婚後階段、育兒階段。

婚前階段」是財務基礎的建立期。

這個階段的重點是確保個人財務的穩健性,建立良好的儲蓄習慣以及信用紀錄。她建議每個人應在婚前建立「緊急預備金」,這筆錢可以用來應付突發事件的緩衝,也是個人在進入婚姻前的經濟安全保障。此外,這個階段還應重視學習基本的理財知識,例如如何記帳、如何制定預算,這些基本技能將為之後的婚姻生活打下良好的財務基礎。

婚後階段」包括共同制定家庭預算、協商如何分配生活開支、儲蓄及投資。

婚後的重點是保持財務的透明度,並且設定共同的生活目標,例如購房、旅行等。她提到,許多夫妻在婚後沒有建立財務透明的機制,導致雙方對家庭開支有不同的認知,最終引發矛盾。因此,她建議夫妻應定期進行「財務會議」,就如同開公司會議一樣,定期檢視家庭財務狀況,並討論未來的計劃。這樣的機制可以讓夫妻雙方都能清楚了解家庭財務的現狀,並一起面對未來的挑戰。

育兒階段」是當孩子誕生,家庭財務的重點就轉向育兒開支的規劃。

育兒是一項長期的投資,從教育到醫療,每一項都是需要提前準備的開支。她建議父母應該提早為孩子的教育基金做規劃,可以減輕未來的經濟壓力,也能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擁有更多的選擇。此外,她還強調父母應教導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念,例如儲蓄的重要性、如何分辨需求與想要,這樣的教育可以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金錢習慣,也能讓家庭的財務管理更加輕鬆。

Sandy 認為,家庭理財的關鍵在於根據人生不同的階段來調整策略,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重點和挑戰,只要能夠及時做出相應的調整,家庭的財務狀況就能保持穩定,甚至越來越好。


您可能也會有興趣的其他文章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

我幫助忙碌的現代人提煉好書精華。透過 Email 收到每週兩封電子報:最新的讀書心得、好書金句、能激發思考的問題,直達你的信箱。

Subscribe Book Picking

如果內容不適合你,可隨時取消訂閱。

加入 80,000 多位
喜歡閱讀的訂閱者

Waki 瓦基

書評部落格《閱讀前哨站》和 Podcast 說書頻道《下一本讀什麼?》創辦人、《卡片盒筆記實戰課》和《化輸入為輸出》課程講師,時常分享讀書心得和書評,喜歡將書中所學加以活用,實踐在職場與生活中。

下一篇讀什麼?

追蹤最新的留言
通知我:
guest

0 則留言
內文留言
查看全部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