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到底是迷信還是科學?風水大師釐清常見錯誤觀念 1

你一定聽過風水,也知道許多人在搬家或到了新環境時會特別講究風水。但你有沒有想過,調整環境的佈局,真的能影響運勢嗎?風水究竟是玄學,還是有科學依據的智慧呢?

這次,瓦基邀請到業界公認的風水大師——徐玉蘭老師。她擁有超過 20 年的實戰經驗,並受許多知名品牌青睞,擔任歐萊雅、雅詩蘭黛、資生堂等國際企業的御用風水顧問。

如果你對風水感到好奇,或想了解如何透過空間調整來為自己帶來好運,那這次的訪談,你就得好好來看看了!


風水就像氣象預報?

許多人對風水半信半疑,是因為對新手來說,這門學問感覺神秘又難以捉摸。

因此,徐老師在訪談一開始,就用氣象預報來比喻風水的原理,讓我們可以更容易理解這門學問。

她解釋,現代天氣預報之所以變得越來越準確,是因為先前累積了大量數據,讓我們可以根據預測決定是否要帶雨傘、添衣保暖,提前做好準備。

而風水的運作方式,其實和這個概念很相似。

風水的作用是幫助我們預測未來可能發生的變化,讓我們能提前調整環境、規劃行動。

舉個例子,當氣象預報顯示颱風即將來襲,我們會知道要避免外出,還會記得要提前加固門窗,降低風災的影響。

而這種「加固措施」就像風水,它不只是提供趨吉避凶的建議,更重要的是教我們如何改善環境、降低風險。

像是如果某幾年你的流年不佳,風水會建議採取更保守的策略,並透過環境調整來提升運勢。

因此,徐老師才會說:「風水並不是單純的迷信,而是一種基於長期數據累積的預測與調整系統,類似一種氣象預報的概念。」

風水到底是迷信還是科學?風水大師釐清常見錯誤觀念

風水其實是一種環境科學

說白了,風水其實是一門經過長時間累積的學問,而且已經被歸納成一些簡單、容易理解的原則。

舉個例子,我們常說「不要坐在門口」,因為門一打開,容易讓人感覺被窺視,坐在那裡會覺得不自在。

同樣的,我們喜歡椅子後方有牆或「靠山」,因為這樣比較有安全感。如果背後是走廊,總有人來回走動,難免會影響專注力,降低工作效率。

所以這些風水概念,其實都是源自人類的本能與環境影響,只是古人把這些經驗整理成規則,並沒有特別去解釋它的科學原理。

徐老師進一步說明,風水本質上是一種「環境科學」,就像電磁場一樣,雖然我們看不見,但並不代表它不存在。

同樣地,風水中的磁場也會影響人的感受與行為。

比如,風水強調「後有靠山,左右有青龍白虎」,其實就是希望人在環境中能有被包圍、受到保護的感覺,從而產生安全感與穩定性。

不過,隨著風水發展,不同門派的解釋各有不同,甚至與宗教信仰結合,才會讓它變得越來越神秘。

但事實上,風水的核心原理,是基於環境如何影響人類行為的自然規律,而不是單純的迷信。

例如,當人工作或學習時,如果背後有人走來走去,確實會影響專注力,這與神經科學的研究結果一致。

因此,像「座位要有靠山」這樣的風水概念,本質上是心理學與行為科學的一部分,不只是傳統觀念。

你會發現,這些標準並不是隨機決定的,而是透過大量數據與實際應用經驗累積而來,就像風水一樣,都是從人類長期與環境互動中歸納出的智慧。


看風水的目的是讓我們「更自由」

訪談中徐老師也有提到,現在很多人之所以會抗拒風水,是因為他們覺得這像是一種「束縛」,好像一旦遵循了某些風水原則,就會被限制住,必須按照特定方式來擺設空間,否則就會有不好的影響。

但事實上,風水的真正目的是為了讓我們「更自由」,也就是說,它的角色應該是輔助我們找到更適合自己的環境,而不是讓我們被規則綁架。

就像氣象預報的存在是讓我們可以根據天氣決定是否帶傘,而不是強迫我們一定要怎麼做,風水的作用也是如此——它是提供參考,幫助我們提升環境舒適度,而不是一種對人的控制。

當我們以這樣的觀點來看待風水,就會發現它其實非常貼近我們的日常生活。

我很喜歡徐老師講的這句話:「不需要將風水過度神秘化,也不必與宗教信仰混為一談,而是一種關於『如何讓環境更適合自己』的學問。」

我們可以選擇利用它來調整空間,使自己在這個環境中更專心、更高效、更放鬆。

也因此,學習風水的目的,不是要讓我們死板的遵循一堆規則,而是幫助我們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來運用環境,讓它成為一種有利於我們的工具。


個人八字也會對風水有影響?

徐老師還提到,個人八字對風水的影響也不可忽視。他解釋道,每個人的八字都是獨特的,因此在風水上也會有不同的需求和影響。

舉例來說,就像我們生病時會根據不同的症狀選擇不同的藥物一樣,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不同的人在相同的環境中會有不同的結果。

這提醒我們,風水的佈置應該是個性化的,必須根據每個人的八字來進行調整,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也就是說,風水佈置需要根據八字來調整,因為不同的八字會影響到適合的方位和佈置。

因此,即便兩個人處於相同的空間,他們所需要的風水配置也可能不同。例如,一個內向的人和一個外向的人,兩者對環境和佈置的需求可能大相徑庭,只有根據個別的需求來調整,才能幫助每個人發揮最佳效果。

A stylish indoor display of various potted houseplants on a wooden cabinet, perfect for home gardening enthusiasts.

如何利用風水挑選最佳居住空間?

許多人在選購新房時會考慮風水,不只是為了選擇適合的居住空間,更是希望提升整體的運勢。

徐老師因此提供了一些實用的風水建議,幫助我們在選房過程中,除了考慮基本的價格和交通便利,還能融入風水的因素,幫助我們做出更符合個人需求的選擇。

風水的影響可以分為兩個主要部分:外部環境佔 60%,內部設計佔 40%。因此,在選房時,首先應該篩選出符合外部風水要求的房子,再透過內部設計來進一步調整風水。

舉例來說,選擇棟距較寬、視野開闊的房子更有利。

想像一下,如果房子前方被擋住,就像在隊伍中排在後方,總是被前面的人擋住,無論如何努力,都難以向前邁進。就像你每天回家都看到一堵牆或閉塞的景象,這樣的環境會讓人感到壓抑,漸漸對情緒產生負面影響。

改變環境有時就能改變心情,這也是為什麼旅行會讓人感到放鬆和愉快的原因。

環境會直接影響著我們的情緒和心境。因此,居住在一個擁有開闊視野的地方,不僅能改善居住氣氛,還能促進積極的心理狀態。


挑選新居要注意的風水原則?

徐老師提到,在選擇新住處時,應該注意一些關鍵的風水原則。

首先,當你站在房屋的中央,朝向客廳的窗戶看,理想的情況是窗戶的視野能看到天空。這樣的設計有助於提升氣場,有利於財運和家庭和諧。

另外,客廳和臥室的窗戶應選擇能夠看到天空的空間,這樣能夠引入積極的能量,讓整個居住空間充滿正面氛圍。

還有,選擇房屋時,最好後方有一面高樓或山坡作為依靠,這樣能象徵穩定的「靠山」,帶來安全感與穩定感。左右兩側也應該有建築物,以形成「青龍白虎」,提供保護。

至於不適宜的房屋,例如靠近高架橋的房子,風水上則建議避免選擇。因為高架橋下的車流噪音會打亂家中的氣場,可能會導致情緒不穩和家庭爭執。

遵循這些簡單的風水指引,能夠幫助篩選出合適的住處,創造和諧、順利的生活環境。


掌握風水智慧,打造理想空間

最後,徐老師在訪談中也分享了幾個實用且關鍵的風水概念,幫助大家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靈活運用。

首先,你可以透過流年吉凶位的變動,學會如何調整家中或商業場所的佈置,以提升運勢。

接著,紫白飛行的方法能幫助將空間分為八個方位,根據流年的變化進行最佳布局,以強化氣場,讓生活和事業更順利。

另外,徐老師也教授八字命理的基本概念,只需掌握出生年月日,即可查詢五行屬性(金、木、水、火、土),從而更精準地規劃住所與辦公空間。

透過這些方法,你就能更有系統地運用風水智慧,打造適合自己與事業發展的理想環境。

Stylish modern office workspace featuring a black desk, lamp, and white chair with shelving.

結語:風水,是科學也是智慧

藉由這次的訪談,我們會知道風水是一種環境科學,透過長期數據的累積與觀察,發展出一套能幫助人們趨吉避凶的智慧。

就像氣象預報能幫助我們提前準備,風水的核心也是讓我們根據環境變化做出最有利的調整,而不是受到束縛。

徐玉蘭老師在訪談中強調,風水的重點從來不在於迷信,而是在於如何透過科學的方式優化空間,提升生活與事業的順遂度。

無論是透過八字命理來了解個人的最佳佈局,還是運用簡單的軟裝來調整氣場,這些方法都能讓我們在不違背科學與邏輯的前提下,創造一個更舒適、更適合自己的環境。

最近,她還把她執業 23 年看過無數件住、商、辦的風水個案經驗,用淺顯易懂的方式濃縮成一堂線上課程《徐玉蘭的風水磁場順心術》!很多風水課只講大概念,這堂課則從找出你個人的八字五行,以及財運、事業、桃花和文昌等等,客製化做出專屬於你有效的風水佈局!有興趣的話歡迎前往參考。

所以學習風水的目的,不是遵循僵化的規則,而是掌握改變環境、提升運勢的主動權,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自由與順遂喔。


您可能也會有興趣的其他文章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

我幫助忙碌的現代人提煉好書精華。透過 Email 收到每週兩封電子報:最新的讀書心得、好書金句、能激發思考的問題,直達你的信箱。

Subscribe Book Picking

如果內容不適合你,可隨時取消訂閱。

加入 82,000 多位
喜歡閱讀的訂閱者

Waki 瓦基

書評部落格《閱讀前哨站》和 Podcast 說書頻道《下一本讀什麼?》創辦人、《卡片盒筆記實戰課》和《化輸入為輸出》課程講師,時常分享讀書心得和書評,喜歡將書中所學加以活用,實踐在職場與生活中。

下一篇讀什麼?

追蹤最新的留言
通知我:
guest

0 則留言
內文留言
查看全部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