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遇過這樣的問題?企畫截稿迫在眉睫,即使通宵熬夜,還是等不到靈感來敲門? 客戶簡報老是凸槌,腦袋空空,擠不出吸引人的好點子? 從今天起,就用自由書寫,激發出無限好創意!「自由書寫」是我最喜歡的寫作方法之一,不只可以用在寫作,更幫我解決許多生活和工作遇到的難題。
自由書寫術是什麼?
買《自由書寫術》這本書之前,我對自己自問自答:為什麼想要動手寫作?倒也不是想成為一名作家,而是有苦於腦中有許多所學所聞,其實很容易過目即忘,人的記憶力真的是不怎麼靠譜的東西。
我常常被朋友笑,記憶力水準有如金魚腦,嚴重點甚至會對記憶乾坤大挪移、移花接木,把記憶竄改成自己想要的樣貌。尤其這陣子培養了大量閱讀的習慣,感觸更是深刻。雖然很認真地看完一本書,但不出幾個周末的時間,對書的內容就只剩下三成記得,以我的記憶力水準,不消一年恐怕連一成都不剩。
然而,有幸接觸到《如何閱讀一本書》,除了學習到如何主動閱讀之外,更發現了要讓理解力增長,最重要的是勤做紀錄、主動分析、樂於思考。有個觀點是這麼說的,要搞清楚一件事或學習清楚一個概念,最好的方法就是透過自己的口吻再口述一次給別人聽(或學生時期讀完書再教別人)。
唯有透過這樣內化後再表達的過程,才能說是真懂了、真想通徹了。但另一方面,倒也不必真的為寫作找個什麼冠冕堂皇的理由,引述 @Jakub Ferencik 的一段話,為自己而寫就對了
如果不為誰而寫,就為自己而寫。書寫是一種自我療程。
If not for other people, write for yourself. Writing is a form of therapy.

這是一本實用性質的書,教導讀者如何透過自由書寫術,激發靈感、催生好點子、提升創造力。以下整理本書的三個核心內容。
1.自由書寫的原則與好處
基本的要點是,輕鬆寫,不要停地一直寫(或用電腦鍵盤打字),以思考的方式想到什麼寫什麼,設定一個20到30分鐘的時限,即使遇到阻礙或難題,馬上轉移焦點展開新的對話。
不要顧慮文字品質,只要顧及數量就好。這個寫作技巧顛覆以往認為要慢條斯理、每個字句都斟酌的方式,作者建議用最快的寫作速度跟著腦中的思緒,行雲流水地不斷書寫。
研究指出人腦每天會冒出60000個念頭,但不是每個想法都是黃金,大部分反而是垃圾。不用擔心想不到東西可寫,該擔心的是不知從何捕捉這些想法,更甚至捨不得把垃圾先寫出來。終究,真正發光耀眼的想法,是不會被垃圾堆埋沒的。鼓起勇氣,寫就對了。
唯有當你寫出所有的糟糕點子後,才有可能找到稍微可用的東西。
The more words you pile onto the page, even if they’re lousy words, the better your chance at finding a usable idea.
作者提到自由書寫的兩大好處:寫字或敲鍵盤的動作可以有效集中思緒,它也可以給你回溯思考路徑的線索。 書寫的本身就會觸發思考還可以捕捉當下的想法,當你沒有明確頭緒時,更該持續書寫,讓文字和思考觸發你挖掘更深層的思緒。
2.自由書寫的規則與環境
如果你想把自由書寫的內容,編修轉換成一篇「文章」,那麼務必要遵守這個規則:把寫作和修改的步驟分開來做。(注:我採取自由書寫半年之後,這是我覺得最重要的規則)作者說,如果你同時進行自由書寫、又同時編修文章,你一定會瘋掉,意思就是你會「工作超載」。
寫作是一個任務,而讓作品讀起來行雲流水般地流暢又是另一個任務。若你想要同時兼顧兩項工作,會讓你的腦袋超載。結果就是,你的腦袋會停擺,就像電腦接受過多指令時當機一樣。
所以最高指導原則就是,自由書寫時就完全隨思緒而寫,不要在乎錯別字或者邏輯。寫完之後,再來檢視哪些東西要留下來,哪些則必須丟掉,然後把文字修改地更加流暢。這個道理起初我不懂,後來吃了很多次虧之後,才體認到箇中奧妙。
在進行自由書寫的時候,環境至關重要。首先,要避開一切分心的因素,例如網路或智慧型手機。其次,盡可能獨處,讓自己與自己對話,找個不會被別人輕易打斷的地方。最後,可以搭配旋律單調柔和的背景音樂,或是在咖啡廳的背景噪音也是可以接受的。保護這段時間,讓你與自己的思緒盡情對話。

3.精進自由書寫的技巧與工具
顛覆以往的概念在於,不需要認為每次書寫的文字都是精華,書寫段落結束後再回過頭來去蕪存菁,從字裡行間尋找最有洞見的資訊。每個字裡行間,或多或少藏著心底最真實的想法,無論是好是壞、有用無用,大量地文字躍於紙上之後,才會留下有用的洞見供你萃取精華。以下整理幾個我認為最有用的技巧:
跟想像的人物進行紙上對話
透過假想的對談展開紙上對話,常常可以釐清自己單方面的觀點存在的盲點,難解的問題或許也能迎刃而解,許多時候並不是我們沒有方法,只是自己還沒勇氣說服自己罷了。
自我質疑、據實書寫
將某個計畫是如何失敗,協商如何破局等狀況據實寫出,不要先試著找解法,只要詳細地描述所有狀況
學習愛上說謊
方法是,假想一些情境題,說個謊話往反方向去思考,在截然不同的情境中,常常能激發出更多元的思想火花。例如:
- 花錢的,想成是投資或是破產
- 不正常的,想成是詭異的或自然的
- 很重要的,想成是極為關鍵或非常普通
- 令人討厭的,想成是無法忍受或是天上掉下的禮物
- 時間緊迫的,想成是超過期限或還有五十年時間可用
運用引導句來開場
- 我想要了解關於…
- 假如一定會成功的話,那我的計畫是…
- 假如時光跳到五年後,我過著截然不同的人生,我會是…
- 老闆可以做三件事來幫我/我可以做三件事來幫助上司,分別是…
- 我非常擅長/不擅長於…,但我寧可不運用這專長/試試看,因為…
詞彙解析四個步驟
- 要研究的詞彙
- 這個詞彙的一般定義
- 你對這個詞彙一般定義的看法
- 你對這個詞彙的定義所提出獨到的見解
這些問句跟引導句的用意都在於,越看似天馬行空的問題,越有機會觸發具有創造力的點子。我自己的做法是把問句歸類十個、十個一組,寫在白紙上,每次自由書寫時,就隨意拿一張紙來用,跟著裡面的問句開始漫無邊際地思考,雙手敲著鍵盤把所有想法都記錄下來。
4.公開發表
作者在這本書的再版,把最後一章私人書寫抽換成自由書寫。從他以前認為書寫是非常私密的事情,到後來思想轉化成透過公開發表,藉以獲得更多元的回饋和意見,節錄書中三個重要的方法:
與他人分享未臻成熟的想法,先針對某個想要解決的問題盡情地自由書寫,然後將未經修飾的內容拿給其他人看,請求對方協助或討論。
隨時留心身邊發生的事,當人們為了公開發表而書寫時,想法會跟著轉變,更加留心周遭發生的一切。當然,要輔以點子資料庫,例如利用Evernote之類的工具,整理和彙整自己的思緒。
從自己著迷的事物著手,不要人云亦云、追逐市場。可以從故事、想法、閱讀心得開始寫,一旦在過程中找到主題後,就可以運作這些題材,創造出獨一無二且具個人識別度的作品。
坐而讀不如起而寫
看完全書後,整個人躍躍欲試,想到之前剛讀完《如何閱讀一本書》之後,就下定決心要把閱讀的一切用文字記錄下來。
第一次的書寫嘗試,獻給了尋找《紙牌的秘密》這本書的過程,在事情發生的當天,我花了20分鐘的時間快速地把事情的經過全部寫下。在過程中,思緒很直接地被記錄下來,比較有障礙的只有在鍵盤輸入的選字時刻,基本上我照著作者所說,不要讓文法或嚴謹的想法限制了書寫的速度,想到什麼就直接寫什麼,因此整段過程可說是一氣呵成。
這次寫《自由書寫術》的讀後心得,恰巧也把所學到的技巧直接用上。目前,我自己的習慣是搭配Brain.fm這個APP,播放Focus類別的腦波音樂來提升專注力,然後任由自己的念頭帶著手敲鍵盤,快速且不間斷地連續書寫,效果非常驚人。
寫作的本身會刺激思考,當你想不到寫什麼的時候,開始寫就對了。
The act of writing stimulates thought, so when you cannot think of anything to write, start writing anyway.
有感於常常跟朋友聊到理財、工作、學習等等的話題,很容易勾起我的興趣因此滔滔不絕,而且似乎頗具說服力。有時候就會想,既然我能這樣表述自己的看法跟意見,也頗被接受,何不記錄下來可以讓更多人看到,發揮更大的加乘效用。更何況,若因此得到不同的意見反饋跟指正,那更是只跟自己對話無法得到的。
因此,我會把許多看過的好書再重新瀏覽一次,用《如何閱讀一本書》和《自由書寫術》學到的兩個技巧,精煉這些知識,化作自己的理解和洞察。相信透過持之以恆的投入,可以得到不同於以往只讀不說的收穫(註:我後來創立閱讀前哨站的文章幾乎都是自由書寫之後再精煉而成) 。
您可能也會有興趣的其他文章
-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後心得.閱讀的4個層次
- 掌握進入《心流》的5個步驟與3個技巧:以寫作為例
- 《學得更好》讀後感:我的寫作之旅如何體現書中的6個學習步驟
- 《九宮格寫作術》文章寫不出來不是你的錯,你只是沒用對方法
- 《高產出的本事》一張圖學會如何「講重點」的8個訣竅
若喜歡《自由書寫術》這本書可透過此連結購買,你不會有任何損失。本站獲得的回饋金,全額捐款給家扶助學金,詳見本站公益計劃。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
我幫助忙碌的現代人提煉好書精華。透過 Email 收到每週兩封電子報:最新的讀書心得、好書金句、能激發思考的問題,直達你的信箱。

加入 80,000 多位
喜歡閱讀的訂閱者
請問瓦基,有沒有把書裡提到的所有技巧都嘗試過呢?還是有篩選過再嘗試?通常一個技巧你會練習多久,要使用多久才會覺得把這個技巧內化了呢
我只挑選自己覺得有趣的方式,然後列下來練習(如果看了無感的方式,我就略過了)
以自由書寫的方法來說,我大約練了一個多月之後才變得熟練
謝謝瓦基分享!持續關注很久了,真心覺得您的每篇分享給我很大的幫助與動力,在家看文字,開車聽語音,隨時都能吸收新知,真是萬分感謝!
嗨 Deborah
謝謝你的留言,能對你帶來這麼多幫助,實屬我的榮幸!謝謝你的支持! 😀
你好,瓦基🙂
正在閱讀這本書的我,思緒早已跳耀到一個想知道的問題,就是到底要手寫還是電腦打字?我覺得使用電腦打字,可以讓我更快的思緒輸出,但是因為是用新注音,有時候要選字、標點符號,我覺得這些很容易打斷思緒,是不是還是回歸手寫比較好?或者是改學別的輸入法?無蝦米?或者是…英打?
我也是用新注音,打字比手寫快上N倍。具體作法是這樣:
不用選字,標點符號都用逗點,重點在於不要打斷,不停寫。
盡情抒發後,當你要編輯跟整理的時候,再回頭看就好。
我用的是訊飛輸入法,語音輸入還更快
感謝分享,我來試用看看!
了解!!謝謝瓦基!!
真的…打字速度真的快上好幾倍
你好瓦基,想請問[自由書寫術]和[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之間有什麼差異呢?我正打算入手其中一本,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
這是個很好的問題,以我從部落格寫作初學者、兩本都讀過的經驗來說,兩本書適合不同的情境,也都值得閱讀。我對寫作簡單分成三個步驟:構思、寫作、編輯,分別適用的情境如下:
1. 構思:《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
2. 寫作:《自由書寫術》
3. 編輯:《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
構思架構與編輯細節,當然是《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可以幫上最大的忙。但是你真的要提筆而寫時,不太可能記得那麼多金科玉律,也不可能一直惦記著那些規則。這時候《自由書寫術》就派上用場,書中的方法讓我很輕易地自由發揮,寫出不受限的思路,然後再去蕪存菁。這是以前我從沒學過,現在實踐起來覺得威力無窮的方法。如同「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兩本書之間如何抉擇?就當作是筆投資,你就有答案了 🙂
也希望有機會看到你《大人的11堂寫作課》的閲讀筆記 =)
感謝你推薦的這本!看起來也很有意思,讓我很好奇跟《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之間有什麼異同,之後有機會入手來讀,謝謝!
請問文中提到利用Brain.fm這個App,有無更多的說明,在使用及聆聽的過程中,和一般youtube可以找到的腦波專注/放鬆音樂感受有何不同呢?
嗨,這個問題很好,實際上我現在已經停止了 Brain.fm 的續約,改用 Spotify App 裡面「Concentration」類別的歌單 (我是Spotify用戶)
我 Brain.fm 使用一年之後,與後來使用 Spotify 歌單比較,並沒有很顯著的差異 (5%、10% 的提升幅度應該是感受不到的)
最關鍵的還是在於,完整空下一個時段移除分心的事物,聽的背景音樂可能仍有影響,但差異不大了。我之後會視情況調整內文,謝謝你的提醒!
謝謝Waki的好文
不過 其中一段 學習愛上說謊部分 不太能體會
例如”時間緊迫的,想成是超過期限或還有五十年時間可用”
如果一件事情有時效性 怎麼想都只有擔心超時的焦慮感
而無法體會還有五十年可用的感覺
不知是否能夠示範一下 這個技巧怎麼使用
謝謝!!
例如「時間緊迫的」這項,舉例近期新冠疫情造成股市下挫,許多人包含我都感受到資產縮水的緊迫,急著把資金贖回
為了讓自己更理性去面對,我們就可以思考「如果還有五十年時間」可以運用,這筆資金我現在就得「急著」處理嗎?
當我們將情境做個反轉、或者往截然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往往會出現意想不到的答案。不是每個想法都有價值,重點在於去蕪存菁。
也就是說,自由書寫時不要太過「務實」,偶爾跳脫框架思考,會發現不同的天空。
原本沒任何寫作習慣,剛看完文章立馬嘗試,寫了才發現自己很喜歡這種書寫創造的過程,感覺非常棒!決定也把它加入早晨習慣實踐一陣子看看,真的非常感謝分享!
我也是原本不擅長書寫,開始親身實踐之後,發現好處很多!我偶爾用來寫工作上的難關、網站經營的想法、旅遊規劃的過程,雖然寫完也不一定要分享,但是可以從中找到很多很有創意的想法!很開心這篇分享能幫上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