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商業評論最有影響力的30篇文章》讀後心得 1

五年前,當我還在台積電擔任工程師的時候,以團隊領導者的身分(Team Leader)帶著另外八名工程師執行專案。當時我對「管理」和「領導」還很稚嫩,所以我訂閱了一本雜誌,試著加速學習管理領導的訣竅。這份雜誌為我的職涯帶來了成長的轉機,它就是《哈佛商業評論》。


《哈佛商業評論》帶給我的幫助

在我還沒有愛上閱讀書籍之前,我認為《哈佛商業評論》在我心中埋下了那顆愛書的幼苗。

雖然公司內部對有潛力的工程師會提供一些教育訓練,但我急切地想要「加速」自己的成長曲線。尤其在開始面臨帶領小團隊的壓力之後,深深覺得有太多能力上的不足,所以我就求助於市面上最具權威的商業管理雜誌,也就是 1922 年由哈佛大學商學院創辦的《哈佛商業評論》。

當時,我鐵了心直接訂閱兩年份,抱著一種「付錢才會認真學」的心態,就這樣開始接受每個月一本新雜誌的洗禮。我當時還沒有做讀書筆記的習慣,只有在讀完每一本的時候,挑一個我覺得可以用在職場上的策略才試試看,或者把書中的一些範例句抄在筆記紙上,等著日後派上用場(我還寫了另一篇談《哈佛商業評論》雜誌的訂閱心得和使用評價)。

像是我第一次接觸到「敏捷式專案」和「僕人式領導」就是從《哈佛商業評論》學來的,我都試著把這些新穎的概念放到工作上做實驗。當時有些團隊成員看到我在讀這本雜誌,他們臉上的表情就像在 OS:「老闆,你又要用什麼新招式對付我們了…」雖然,每本雜誌我都只讀不到三成的內容(沒興趣的文章我就跳過),但是經年累月下來,對我產生了一種淺移默化的薰陶。

偶爾閱讀《哈佛商業評論》的習慣在我心中埋下一個信念:「我可以從全世界頂尖的管理專家身上直接學管理和領導技巧,不必受限於公司的文化,能看到比身旁同事們還要廣闊的視野。」以前我曾帶過的下屬對我說過:「你是我看過最不像台積電主管的主管。」或許,這就是一種另類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