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閱讀一本書》帶你用全新的角度閱讀一本書 1

這篇文章是《化輸入為輸出》線上課程學員「卜吉卡」的投稿。

你是否覺得自己的閱讀效率很差,看完一本書後很快就忘記書中內容在講什麼,感覺沒什麼吸收進去,又或是別人問你讀完這本書有什麼感想,但你卻有點說不上來,不知道該從哪裡講起。

我相信你在閱讀的過程中有各種想法在腦中快速飛來飛去,但這些想法還處於很混亂的狀態,尚未組織成一個系統性的架構。然而《如何閱讀一本書》帶你用全新的角度閱讀一本書,讓一本書真正屬於你。作者莫提默.艾德勒(Mortimer J. Adler)將閱讀分為四個層次,從選書、閱讀到最終完整吸收一本書,鉅細靡遺地教你如何透過閱讀提升你的理解力以及心智的成長。

人們閱讀的目標可以分為兩種。第一,為了獲取資訊或消遣而閱讀。這類的書籍你通常很容易讀得懂,但閱讀的過程中並不會增進自己的理解力,只是增加自己的知識而已。第二,為了增進理解力而閱讀。這類書的作者在理解力水平上就比你高上一截,你在閱讀的過程中不只會獲取知識,也會受到啟發,甚至感到困惑,這都是很正常的。而《如何閱讀一本書》比較著重在第二點,因為學會第二點,第一點自然就不用特別學了。

《如何閱讀一本書》帶你用全新的角度閱讀一本書
攝影師:Vincenzo Malagoli,連結:Pexels

閱讀的四大層次

想要增進閱讀技巧之前,一定要了解閱讀層次的不同,作者將閱讀分為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與主題閱讀,這四種層次是循序漸進的。你可以想成是閱讀的等級,假如我學會了檢視閱讀的技巧,那麼我一定對基礎閱讀也很熟悉,以此類推。以下我就依序介紹這四種閱讀層次是什麼吧!

一、基礎閱讀

簡單來說就是能不能看懂句子的意思,通常小學階段就可以達到了。不過如果你想讀其他語言的書,也有可能會處於基礎閱讀的階段。

二、檢視閱讀

檢視閱讀就好比你去逛書店或圖書館,突然看到架上有一本你很感興趣的書,於是你拿起來翻翻看這是不是你想要讀的書。但你通常不會一拿起來就從頭開始認真閱讀,而是會快速地看一下內文在講什麼,用最短的時間判斷這本書有沒有符合你的需求。也就是說,檢視閱讀就是在有限時間內快速略讀完一本書,讓你了解一本書大概在說什麼的閱讀技巧。

讀到這讓我覺得檢視閱讀和《雪球速讀法》這本書的談的閱讀技巧挺類似的。就是先快速地先從書名、目錄、前言以及最後一章開始看,再看大標題、小標題、或關鍵字,快速瞭解這是一本怎樣的書。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表示檢視閱讀的過程中如果看到不懂的概念時不建議停下來思考,應該快速讀過去即可,不然會降低閱讀效率,因為檢視閱讀的目的就只是讓你快速掌握一本書的架構而已。

在書中作者點出許多人在閱讀上最常出現的問題,那就是讀到一半倒退回去讀,或停留。這種習慣會嚴重拖慢你的閱讀速度,作者建議你可利用手指頭指著句子移動強迫眼睛跟上你手指來改善閱讀習慣。看到這裡我有稍微試過了一下,的確會加快閱讀速度,不過現在還是很不習慣,有時候還是會不小心指到一半停頓下來。

最後作者提醒檢視閱讀完你的理解力未必會增加,所以之後的篇幅我們會來談談如何透過分析閱讀來理解一本書。

三、分析閱讀

前面提到檢視閱讀是讓你快速了解一本書,而分析閱讀就是讓你對一本書進行完整的閱讀,並且在閱讀過程中提出一系列的問題,直到你逐步掌握一本書。當你運用完分析閱讀後,你將對一本書有更深層的理解。

那麼該如何分析閱讀呢?分析閱讀可以再分為三個階段,你可以在閱讀過程中試著回答以下的問題,或者你也可以直接做成筆記。

第一,這本書是在說什麼?整體來說,你一定要知道這本書在討論的主題是什麼,作者透過哪種架構來討論這個主題,以及作者想解決什麼問題。

第二,這本書詳細內容談了什麼,作者是如何描述的?你要找出作者對此主題想表達的觀點或論點是什麼,作者是如何論述的,以及作者實際上解決了哪些問題或還沒解決哪些問題。

第三,這本書說的有道理嗎?與你有什麼關聯?看完一本書後你一定會有些自己的想法,你認同作者所說的內容嗎?你真的需要去了解嗎?如果你不認同的話,原因是什麼?看完後你有從書中獲得什麼啟發嗎?或是這本書有幫助你解決你困擾的問題嗎?

透過這種自問自答的方式,你會對一本書的概念越來越清晰,也就能使你完全透視一本書,將它轉化成你的東西。

分析閱讀可說是很主動的閱讀技巧,也相當消耗腦力,所以在閱讀書籍時並不需要每一本書都利用到分析閱讀的技巧,有些書值得快速翻過一次即可,而有些書適合分析閱讀,特別是能增進理解力的書。

作者說到:「如果你想要用來練習閱讀技巧,尤其是分析閱讀技巧的書,一定要對你也有所要求。這些書一定要看起來超越你的能力才行。」你可以把這句話當作要不要使用分析閱讀的判斷標準,如果這本書讓你覺得有點難度或困惑的話,那這本書就適合運用分析閱讀的技巧來閱讀。

四、主題閱讀

這是所有閱讀技巧中難度最高且最主動的閱讀,針對同一個主題,同時閱讀好幾本書的技巧。你要從許多本書中找出與主題相關的章節,並且比較不同作者對於你要研究的主題有什麼不同觀點或看法。簡單來說,主題閱讀你可以想成研究生在做研究時需要閱讀各種的文獻,從中找出與你研究的主題相關的內容。

由於主題閱讀是「最主動」的閱讀技巧,也會利用到分析閱讀的技巧,所以主題閱讀的重點不在書的本身,而是你想研究的「主題」,最後再對你所提出的問題分析討論各個作者間的說法。

《如何閱讀一本書》帶你用全新的角度閱讀一本書 2
攝影師:Arina Krasnikova,連結:Pexels

後記

看完這本書後讓我對如何閱讀一本書有了全新的想法,選書方面讓我想開始專注在一些少量的經典書籍來閱讀,在閱讀方面我也開始練習在每個章節後面寫上摘要與筆記,最後再將書中的筆記整理成這篇閱讀筆記。

我認為《如何閱讀一本書》讀起來有點硬,讀第一遍的時候很多地方看了不是很懂,讀到第二遍才逐漸理解書中的內容。雖然說讀了兩遍,但書中還是有些章節我還無法完全理解。整體來說,這是一本適合一讀再讀的書,也值得買來收藏,推薦給喜歡閱讀的朋友們或想增進閱讀效率的人。


若喜歡《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書可透過此連結購買,你不會有任何損失。本站獲得的回饋金,全額捐款給家扶助學金,詳見本站公益計劃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

我幫助忙碌的現代人提煉好書精華。透過 Email 收到每週兩封電子報:最新的讀書心得、好書金句、能激發思考的問題,直達你的信箱。

Subscribe Book Picking

如果內容不適合你,可隨時取消訂閱。

加入 80,000 多位
喜歡閱讀的訂閱者

化輸入為輸出 學員投稿

化輸入為輸出》是一堂教你有效吸收資訊、快速整理資料、持續高效輸出的線上課程。加入超過 8,800 位學員一起學習,你能將作業投稿到閱讀前哨站發表,並參加學員專屬的 Facebook 和 Discord 社群。更多學員作品集和課程評價→

下一篇讀什麼?

追蹤最新的留言
通知我:
guest

0 則留言
內文留言
查看全部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