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這紛亂的時代,我們不只需要閱讀,更需要解讀的能力。我們需要的不只是解答,而是自己找出答案的方法。這次要分享的這本書,就是在教我們如何成為生活的解讀者、工作的解讀者、生命的解讀者,最後做為自己的解讀者。
這本書在說什麼?
《解讀者》的作者是黃國珍老師,他在學生時期學的是藝術,進入職場之後做的是設計思考,幫助企業出解決方案或規劃新的產品。在 40 歲之後,因為他很關注青少年的閱讀問題,下定決心離開職場投身教育領域。後來他創辦了「品學堂」這個品牌,發行了華語世界第一本培養「閱讀素養」的雜誌《閱讀理解》。過去十多年來,他在學校和企業舉辦過很多關於閱讀的講座和工作坊,一直致力於推廣閱讀。
他認為「閱讀」不是只有閱讀紙本書籍而已,而是這個世界的本身就是一個「巨大而複雜的文本」。他寫這本書,將是希望我們將「閱讀的素養」去接軌到「真實的情境和問題」,培養出感性的體驗能力跟理性的思辨能力。能夠做這種程度的人,就被稱為「解讀者」,也就是這本書的書名。這本書談的就是成為一個解讀者的好處、方法跟步驟。
這本書會教我們如何解讀一個現象的形成原因、解讀數據的意義、解讀行為的暗示、解讀很多個不同事件之間的關聯性。值得一提的是,我很喜歡這本書每個章節的編排方式。因為每個章節都會有一個貫穿章節主旨的人物故事,讓我們「先」從故事當中得到啟發,然後「再」透過作者的分析和講解,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