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股市上沖下洗的,好像身邊的人都在討論投資,自己卻感到手足無措。既擔心錯過這班車,卻又不敢下手,深怕一不小心就賠錢。
如果你是剛入門的新手,最好從心態和基礎開始穩紮穩打。如果你已經有投資經驗,我建議你試著回歸投資的初心、沉澱思緒。只要透過經典投資理財好書,就能幫自己建立正確的觀念,安定浮躁的情緒。我有一份「投資推薦書單」要跟你分享,我精選出心目中最棒的投資理財書籍,總共會涵蓋三個重要領域:
- 心態:金錢與心理之間的關係。
- 基礎:投資與財務觀念的養成。
- 獲利:股票投資的原則與方法。
這份書單總共有 10 本書,我會簡單分享這些書籍的心得、值得一讀的重點與我得到的啟發。每一本書我都會附上完整讀書心得的長文連結,如果你有興趣的話,就可以直點進去閱讀全文。喜歡用聽的讀者文章內也有附上 Podcast 「下一本讀什麼」的說書連結。
接下來,就讓我們開始吧!
心態:金錢與心理之間的關係
1. 致富心態

為什麼推薦這本書:充滿寓意且妙趣橫生,梳理金錢觀念的必讀之作。
記得不久前,我踏進南紡誠品書店閒逛的時候,映入眼簾的就是堆滿第一排書架、「股癌 Podcast 主委五星吹捧」的理財書籍《致富心態》。這麼狂的廣告方抓住了我的目光,估狗了一下主委大力推薦的原因,以及 Goodreads 書評網站 4.4 星的超高分表現,當天不二話馬上把這本買了回家。
《致富心態》的作者是《華爾街日報》和熱門財經網站「The Motley Fool」的知名專欄作家摩根.豪瑟(Morgan Housel),他認為人們總是用理解知識的方式在思考和學習金錢觀,不是用理解心智與行為模式的方式去學習投資理財。他希望透過這本書,幫我們看透投資的本質、認識自己的偏見和誤解、做出更好的理財決策。
書中「不談」枯燥的走勢圖、技術線、損益表,作者把核心拉回我們對於「金錢」和「財富」看法的本身,他善用引人入勝、一則又一則的短篇理財故事,引導我們重新檢視自己的財務觀,去擺脫我們一直以來對投資抱持的誤解。讀這本書,不但能整頓你的「錢」,還能梳理你的「心」。
我認為這本書非常值得一讀,作者引用的故事都充滿了寓意,加上他洗鍊的文筆和妙趣橫生的敘事方式,讓整本書讀起來充滿趣味的同時,又帶給我思考上的衝擊和紮實的收穫。
這是一本一旦開始讀就放不下手的精采著作,推薦!
瓦基的完整讀後心得:《致富心態》讀後心得:一張圖讀完重點,我最推薦的理財書
2.金錢心理學

為什麼推薦這本書:透過詼諧有趣的方式介紹金錢與心理學的關係。
「花錢」是我們每個人天天都在做的事情。無論是吃喝玩樂、買書看電影、買車買房,所有的事情幾乎都離不開「錢」。但是你知道自己為什麼會花錢買某樣東西嗎?你知道自己買得值不值得嗎?你知道商人如何影響我們的花錢行為嗎?這本書會讓我們認識金錢背後的「心理學」。
《金錢心理學》的作者是行為經濟學教授丹.艾瑞利(Dan Ariely)和財經作家傑夫.克萊斯勒 (Jeff Kreisler),他們揭露了大眾對於金錢的傳統思維,還有人們在思考金錢時常常會犯的錯誤。作者們提出了具體又實用的建議,幫我們做出更好的金錢決策,養成更好的用錢習慣。
這本書有趣的地方是,是作者並沒有用「教條式」的口吻提出肯定的解答,而是用詼諧有趣的故事和實驗,帶我們逐漸理解各種關於金錢的心理學常識。他們說:「我們不想給你魚,我們想讓你知道,你一直以來是如何釣魚的,以期待你未來能夠選擇更好的釣魚方法。」
這不是一本財務規劃書,而是一本翻轉我們「如何思考金錢」的書。
瓦基的完整讀後心得:《金錢心理學》讀後心得:五個常見的用錢錯誤和解法
3.金錢超思考

為什麼推薦這本書:用平易近人的文字勾勒出一張個人財務策略地圖。
金錢這件事說來弔詭,求學時期老師不會教,邁入職場比誰賺的多,人們對於「金錢」的認識簡直少的可以。看著螢光幕上光鮮亮麗的富豪名流,難道擁有很多錢就是這麼回事而已?我們對於金錢的追求與渴望到底是為了什麼?
《金錢超思考》的作者是喬納森.克雷蒙(Jonathan Clements),他是《華爾街日報》知名的財經專欄作家,在這本書中他試圖回答:「如何思考金錢?」這一個簡單問題的背後,蘊藏著精彩的常識與智慧。這本書可以視為個人財務策略的藍圖,作者指引各種運用金錢、管理金錢的方法,適合各個年齡層的讀者參考。不過,這本書談到的範圍很廣,對於細節的著墨就不是這麼多,有興趣的讀者得延伸閱讀其他領域的著作。
讀完這本書後,我找到自己在金錢方面的答案,也釐清了自己的疑惑。這本書會讓我們學會如何發揮金錢真正的價值,解放為錢所困的心態,邁向財務和心靈自由的人生。
瓦基的完整讀後心得:《金錢超思考》9個理財觀念,決定你會為錢所困,還是財務自由
基礎:投資與財務觀念的養成
4.持續買進

為什麼推薦這本書:簡單好懂,又有數據支撐論述的入門投資理財書。
《持續買進》的作者是資料科學家和投資專家尼克.馬朱利(Nick Maggiulli),他在書中以生動風趣的口吻,搭配豐富的資料數據,挑戰一些常見的投資迷思。這本書會引導我們透過客觀的思考方式,加上正確的投資心態,建構屬於自己的投資理財方式。作者鼓勵我們不要只依靠直覺或盲目接受投資建議,而是透過客觀的數據分析,來形成自己的投資策略。
作者發揮了他身為資料科學家的優勢,把故事和數據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提出了「持續買進」的投資策略。他在書中強調,無論是牛市還是熊市,只要長期持續地購買,就可以穩紮穩打地累積財富,這種策略能獲得的報酬,甚至超越了那些只在市場低點時購買的投資者。
更有意思的是,這本書不只提供了全新的投資視角,同時也建構出一套完整的投資架構,主要分成兩個部分:儲蓄、投資。「儲蓄」的部分會教我們該存多少錢、如何存更多錢、如何沒有罪惡感地花錢。「投資」的部分會教我們為什麼該投資、該投資什麼,以及該在什麼時間點投資。
無論你是投資新手或老手,無論你現在的財務狀況如何,都能從書中獲得很實用的方法。
瓦基的完整讀後心得:《持續買進》讀後心得:四個大道至簡的投資理財法
5.財務自由,提早過你真正想過的生活

為什麼推薦這本書:看懂開源比節流重要許多。
你有沒有想像過,可以每天漫步在風光明媚的沙灘上,喝著爽口的飲料,不用再煩惱工作和金錢,開心地自拍上傳到 Instagram,然後下標籤「#財務自由」?先收起這個不切實際的幻想,你肯定是誤會什麼了。
《財務自由,提早過你真正想過的生活》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創業家葛蘭.薩巴帝爾( Grant Sabatier ),他從銀行存戶僅剩2.26美元起步,透過打造副業與積極儲蓄,在五年時間累積到125萬美元的財富,在30歲那年正式達成財富自由。在書裡作者拆解自己的具體策略與步驟,說明一般人也可以穩健地邁向提早退休的財務自由目標。
一開始讀這本書我超挫折,為啥美國人收入這麼高?五年125萬美金,這根本天文數字,作者還舉其他人的例子,分別都在28到35歲之間達成100萬美金的目標。於是乎,有一種「遙不可及」的感覺不停襲來。
我曾經想放棄這本書,但幸好我堅持讀完後,努力整理自己的思緒,有了截然不同的體悟。原來,我們遙望財務自由的金錢數字是一回事,真正在心態與行動上的轉變又是另外一回事。提早達成財務自由的這條路,肯定比你的想像更加崎嶇和陡峭。
你需要的不只是「錢」,而是願意踏出舒適圈的創業家思維,勇於去創造和爭取自己未來的自由。
瓦基的完整讀後心得:《財務自由,提早過你真正想過的生活》比金錢更重要的3件事?
6. 別把你的錢留到死

為什麼推薦這本書:不流於俗套的人生理財哲學,非常發人深省。
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人生的終點來臨時,口袋裡的錢還是滿滿的,那這些錢又有什麼意義呢?最近我讀完了一本讓我印象深刻的理財書,這本書挑戰我們對於金錢和人生觀的傳統看法,提出了一種大膽卻富有啟發性的理財哲學,非常值得一讀。
《別把你的錢留到死》的作者是美國知名對沖基金經理人比爾.柏金斯(Bill Perkins),他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觀點:「在死前把財產歸零」。他認為,人們經常過度注重於積累財富,卻忽略了金錢的真正價值——為生活帶來快樂和豐富經驗的價值。
書中給出九大金錢法則,從最佳化人生體驗到設定死前財務目標,都在引導讀者思考如何平衡時間、健康與金錢之間的關係。書中引用了大量實際案例和分析,以一種很有說服力和擁有眾多資料佐證的論述方式,教我們如何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做出最佳的財務決策。
我覺得這本書值得一看的原因,在於它徹底挑戰了傳統的儲蓄觀念,提供了一種全新的、以個人幸福為導向的財富管理方式。作者談的不只是關於理財方法,更是一種對生活哲學的探索,鼓勵我們在為了未來儲蓄的同時,更要懂得活在當下,充分享受人生。
我覺得自己能在讀到這本書,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情。
瓦基的完整讀後心得:《別把你的錢留到死》讀後心得:顛覆傳統的新理財智慧
獲利:股票投資的原則與方法
7. 投資最重要的事

為什麼推薦這本書:巴菲特說這本書他讀了兩遍,也是奠定我投資觀念最重要的書籍之一。
《投資最重要的事》的作者是霍華.馬克斯(Howard Marks),他是橡樹資本管理公司的創辦人,管理超過一千億美元的資產。他從 90 年代開始,就透過「投資備忘錄」與客戶及所有投資人溝通,這些備忘錄在金融業界廣受推崇,就連巴菲特本人也說:「只要在信箱看到霍華.馬克斯的投資備忘錄,我會馬上打開閱讀!」
這本書出乎我意料的好看。我原本以為這是一本很硬的理論書,但是真的慢慢讀下去之後,才發現這本書不但流暢好讀,還充滿了豐富又扎實的投資智慧。整本書沒有任何複雜的數學公式,取而代之的是很多歷歷在目的近代金融事件,以及作者充滿洞見的解讀還有建議。
無論是投資新手還是資深投資者,都能從這本書中學到東西。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本書除了作者的原文之外,還有很多知名的金融專家與經濟學者在原文下方直接加註評論。讀起來就很像看這些厲害的人物在和作者對談一樣,讓我們能讀到的觀點更加豐富,非常有意思。
在你要把錢拿去買股票之前,先花一點時間把這本書讀完、讀懂,會是更好的選擇。
瓦基的完整讀後心得:《投資最重要的事》讀後心得:五個重點精華與金句整理
8.漫步華爾街

為什麼推薦這本書:筆鋒幽默風趣,探討了市場上大部分的投資方法。
每當我遇到股市的熱潮和低潮,我都會重新閱讀兩本書來釐清頭緒,那就是我認為人生必讀的《漫步華爾街》和《投資金律》。我先講《漫步華爾街》這本。
如果你是剛開始接觸股市投資的新手,那麼《漫步華爾街》是你絕對要讀的經典。這本書從 1970 年代出版到現在暢銷 50 多年,而且還一直推出新的增訂版,是一本禁得起時間考驗的著作。書中提倡的投資策略也禁得起時間考驗,像一瓶好酒越陳越香,持續發揮驚人的投資成效。
這本書的作者是經濟學家波頓.墨基爾(Burton Malkiel),他同時也是華爾街的專業投資人,他在這本書中以個人豐富的經驗,加入產學界的研究和分析,提供我們堅實可靠的理財建議。書裡會從宏觀的角度,解說股價和歷史上發生過的事情,分析各種投資方法的利弊得失,以及提供給股市散戶一套穩建的投資方法。
我自己讀過這本書好幾次,透過書中的觀念打下了很扎實的投資基礎。身為普通散戶的我,依照書中提供的建議持續投資,到現在已經累積了八年的時間,獲得了很豐厚的報酬,同時又能夠睡得安穩。更有趣的是,我在股票市場看到和體驗到的一切,幾乎就是書中內容的重新演繹。
投資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短跑。希望你能從這本書中獲得啟發,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之道,並在未來的投資旅程中穩步前行。
瓦基的完整讀後心得:《漫步華爾街》讀後心得:禁得起時間考驗的投資必讀經典
9.投資金律

為什麼推薦這本書:巧妙融合金融歷史、投資理論與金錢心理學的好書。
《投資金律》是我認為堪稱定心神針的經典投資書籍。讀這本書回顧投資的基礎觀念之餘,我也也記錄自己踏入投資領域的困惑與轉變,也設想如果20歲的我就能懂該有多好的問與答。
我遙想自己在學生時期,只要聽到「投資理財」四個字,總是敬謝不敏,壓根連碰都不願意碰。怎麼會這樣?我出身台灣後山純樸的公務員家庭,周遭親友長輩總是耳提面命投資很危險,信手捻來滿山滿谷在投資股市跌跤的真實案例,現金為王的概念在我心中不斷成形。因此,以前的我是一個完全的風險趨避者,認為這種發大財的事情跟我毫無關係。
雖然在職場打滾了好幾年,卻滿手現金和儲蓄險。因此開始打聽很多名師和名牌,探詢很多線上、線下課程,都動輒數千數萬元。但身為一個完全的風險趨避者,自然是半張股票都沒買、半堂課都沒上,現在回想起來仍感到慶幸。最後,我挑了最便宜的方法:先看書。
這本《投資金律》屬於難易適中、論述有據,如果在20歲就能接觸到它,對於投資甚至人生的態度必然大幅改觀。如果只能從這本書帶走一句話,我挑選這句:「換句話說,集中投資在少數幾隻股票的方式,固然可以提升贏得高報酬的機會。但不幸的是,窮困潦倒的機會也隨之增加。擁有整個市場的股票——指數化——將同時降低兩種極端境遇的機會,確保你擁有整個市場報酬。」
瓦基的完整讀後心得:《投資金律》真希望20歲就懂,投資理財最常見10個問題
10.你沒有學到的資產配置

為什麼推薦這本書:學習進可攻退可守的成功投資策略。
你覺得巴菲特最厲害的地方是哪裡呢?是他「挑選股票」的精準判斷力嗎?其實,巴菲特持有的上市公司,只占了波克夏市值的 25%,但是另外 75% 的資金在哪裡?這次要分享的這本書,就是要告訴我們巴菲特「默默在做的事」,教我們打造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穩健獲利策略。
《你沒有學到的資產配置》這本書的作者是闕又上老師,他有 30 多年的投資經驗,曾經在華爾街擔任基金經理人。他目前同時在台灣和美國經營基金。過去他管理的基金表現優異,但也因為重倉一檔台股個股奇景光電而大幅虧損。他開玩笑地自稱從「華爾街的操盤手變成了華西街的喇叭手」。儘管他歷經過幾次重大股災和美股失落十年的挫敗,但失敗之後再成功的經驗彌足珍貴。
這本書會帶我們深入瞭解「資產配置」的各個面向,包括如何思考、搭配、估算,以及了解自己的能力與局限。書中挑戰大眾對巴菲特只靠選股致富的一般看法,指出他其實靈活地運用資產配置,展示巴菲特的整體投資戰略和哲學。
書中帶我們理解自己的風險承受度和採用資產配置模式,協助我們降低風險並穩健獲利。
瓦基的完整讀後心得:《你沒有學到的資產配置》專訪作者,談巴菲特的投資哲學
想看更多投資理財好書推薦?
以上就是適合投資入門新手,也適合用來找回投資初心的必讀 10 本投資理財好書的完整清單,如果有哪一本引起你的共鳴,歡迎留言跟我分享你的想法。另外,也非常歡迎你留言分享「你最受用的投資理財好書」是哪一本?我也希望從大家的留言中,找到一些我原本沒有注意到的書籍。讓我們持續透過閱讀,成為更好的自己。
如果你喜歡我分享的「讀書心得」,歡迎訂閱「閱讀前哨站的電子報」,我每週都會寄送最新的文章通知。如果你喜歡用「聽」的方式吸收資訊,也歡迎訂閱我的 Podcast 說書頻道「下一本讀什麼?」,我會用輕鬆的方式說書、聊書,讓你能利用通勤之類的零碎時間,快速吸收我從一本書裡得到的收穫。如果你想加入讀書社群跟其他書友一起聊天、分享有關書籍的一切,你可以加入「閱讀同樂會」Discord 書友語音聊天頻道(延伸閱讀:Discord 是什麼?)。
最後,提供一些關於閱讀的學習資源。想要培養閱讀的習慣?可以參考我的這篇文章〈養成這3個習慣,一年讀50本書改變人生軌跡〉。想要徹底讀懂一本書?這篇文章可以幫上你〈對抗淺碟閱讀的最佳武器〉。想要學習在書中記下重點?這篇文章有更多的劃線訣竅〈一流的人讀書,都在哪裡畫線?〉。
您可能也會有興趣的其他文章
- 【好書推薦】自我成長/個人成長的人生必讀 10 本經典好書
- 【好書推薦】面對困境時必讀的 10 本心理勵志好書清單
- 【好書推薦】希望我 10 年前就讀到的 10 本職場好書
- 【好書推薦】自媒體/個人品牌/斜槓創業 13 本必讀書單
- 【好書推薦】常被書名騙?別錯過這 6 本被書名耽誤的好書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
我幫助忙碌的現代人提煉好書精華。透過 Email 收到每週兩封電子報:最新的讀書心得、好書金句、能激發思考的問題,直達你的信箱。

加入 84,000 多位
喜歡閱讀的訂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