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成為一名職業講師,需要具備哪些關鍵能力?
年薪破百萬的職業講師,是如何打造商業模式的?
這次,瓦基特別邀請到《百萬職業講師的商業策略》作者——孫治華老師,與我們深度聊聊「職業講師」這個行業的幕後經歷,並為想踏入這條道路的你提供實用建議。
孫治華老師是國內「募資簡報」和「商業計畫書」領域的權威,曾經幫助無數職業講師與新創團隊打造商業策略,經常受邀擔任各大比賽的簡報評審。
如果你希望將自己的知識變現,或夢想成為一名優秀的職業講師,那麼今天的分享,絕對能帶給你滿滿的收穫。
這本書的讀後心得
先簡單談談《百萬職業講師的商業策略》這本書,這本書讓我非常有共鳴,因為我自己也是透過知識變現,從半導體工程師轉型為說書人和線上課程講師,建立起一人公司的商業模式。
孫治華老師在書中深入拆解了從「定位自己」到「開發多元營收管道」的完整策略,對任何想以專業知識打造職涯的人都非常實用。我特別喜歡書中提到,職業講師不能只靠課程收入,更需要透過社群經營、線上課程,甚至讀書會來豐富自己的收入來源。
此外,書中還點出了一個關鍵:「講師的重點不在追求完美,而是清楚自己能帶來的價值,並懂得行銷自己。」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知識變現策略,無論你是新手或是資深講師,這本書都值得一讀。
「職業講師」的生活規劃
治華老師在訪談一開始便說,當職業講師會經歷不同的階段。
你剛開始可能名氣不大,生活比較自由,時間也能靈活安排。但進入下一階段,邀約多了,生活就會變得很忙碌。
他以自己為例,他曾經在一年之內有超過200場講座,幾乎沒時間休息。
後來,他調整了教學方式,開始做「公開班」和「線上課程」,高效分配時間,這才慢慢找回生活的平衡。
他強調:「只有當我們不再那麼忙,才能真正開始規劃自己的生活。」如果工作填滿了所有的時間,根本就談不上生活規劃。
而現在,治華老師有了自己的團隊,每週五早上會安排開會討論下週的計劃,然後下午會錄短影音,每兩週錄一次。這樣可以讓工作效率變更高,也能有更多屬於自己的時間。
而這些屬於自己的時間,除了休息,最重要的就是用來進步。治華老師有一個堅持的原則,就是「一定要為學習付費」。
他會特別選擇一些需要「付費」的商業演講來學習,因為這才是有價值的投資。如果學習是免費的,那麼任何人都能參加,學到的內容也就不具備獨特性,沒有競爭優勢。
反過來說,當你願意付費進入更高層次的學習環境,就能建立自己的學習門檻,獲得更與眾不同的知識,這樣才能在專業領域中脫穎而出。
職業講師最大的價值
治華老師根據他多年擔任職業講師的經驗,分享了兩個當講師的重要好處。
第一個好處是,當講師能讓你的視野大大拓寬,並接觸到很多不同的事物。
像是早期他在台灣幫助新創公司時,每年會接觸到 300 ~ 400 家,這讓他親眼看到各種創業故事和挑戰,也能學到不同的商業模式。
這讓他可以在幫助別人的同時,獲得很多商業啟發,這些經歷都會讓他覺得工作很有成就感。
第二個好處是,你不需要等自己很成功時才開始幫助別人。
無論你處於什麼階段,都可以隨時分享知識,幫助他人成長,這樣就能產生影響。
年輕講師要學會「自主定位」?
當提到給年輕講師的建議時,治華老師提到,當講師的第一步就是要做「自主定位」。
那什麼是自主定位呢?
舉個例子,很多年輕講師在剛開始授課時,會遇到一個常見的困擾:明明自己擅長某個領域,比如「簡報技巧」,但課後學員卻會問:「老師,你可以教我溝通技巧嗎?」因為簡報和溝通有關,學員自然覺得老師應該也擅長溝通技巧。
這些額外的需求其實是來自學員對你的信任。他們上過你的課,覺得你的內容實用,所以才會開始期待你能提供更多相關的知識。
治華老師補充,這樣的延伸需求其實是個機會。你要選擇怎麼回應,既可以保持自己專業領域的深度,又能適時拓展,這是許多講師在成長過程中必須面對的問題。
所以這時「自主定位」就變得很重要。
什麼是自主定位呢?
自主定位其實很簡單,就是讓大家知道你的專業是什麼。
你過去曾經有在短影音、IG 或 FB 上分享過你的知識嗎?如果沒有,雖然朋友可能幫你介紹,但這樣的影響力會很分散,無法真正建立品牌。
相反的,當你主動公開自己的定位,大家就會知道什麼時候來找你,這樣能更精準地吸引客群,也能累積更有價值的經驗。
因此,他給出這樣的建議:「年輕講師必須先確立自己清晰的專業領域,而不是輕易被各種發散的需求給牽動。」

職業講師的三個發展方向
而如果你已經決定成為職業講師,你可以考慮以下三個發展方向。
首先,你可以選擇跟管顧公司合作,讓他們幫你找客戶和安排演講,這樣你就能專心教學,減少壓力和風險。
其次,你也可以加入講師協會或團隊,這樣可以接觸更多機會,學習其他講師的經驗,並增加曝光機會。
最後,如果你有信心並願意投入時間,建立個人品牌也是個選擇。這條路比較有挑戰,但如果有足夠專業能力和市場定位,這將可以完全掌控自己的事業發展。
當然,這當中每條路都各有優缺點,建議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最合適的方向。
成為講師,一定得主動出擊!
治華老師強調,很多人在決定成為講師後,會處於一種「被動等待」的狀態,期待別人來邀請自己講課。但他給出一個很棒的提醒:「等待是不能被管理的,但是主動出擊可以。主動出擊才能幫你快速成長。」
要成為真正的講師,你必須主動出擊,積極去尋找機會。
所以,他建議年輕的講師應該打破這種被動的思維,主動和市場互動。
最好的方式就是從小規模的活動開始,比如先舉辦讀書會,而不是立刻開設大型課程。讀書會的要求比較低,大家的期望也不會像正式課程那麼高。
這樣,你不僅能練習分享知識,還能建立起成長的形象,並讓更多人看到你。
職業講師分階段策略
治華老師在談話中還分享了他從年薪 100 萬到 200 萬的成長經歷,並介紹了幾個具體策略,幫助講師在初期突破收入瓶頸。
首先是突破 100 萬的階段:治華老師強調,從 100萬 起步並不難,最關鍵的是「增加授課的頻率」。
剛開始時,邀請你的機會會比較少,這就像是一個「冷啟動」的過程。為了突破這個瓶頸,治華老師建議把一天的課程變成兩天。第二天的課程可以專注於學員的演練和點評,而不僅僅是重新講解知識。
這樣不僅能加速學員的成長,還能提高講師的教學能力。
而如果你想要達到 200 萬年薪,可以利用以下四個策略。
第一,你可以開始經營自己的頻道,比如開設 Podcast、短影音或電子報,這樣不僅能積累粉絲,還能提高曝光度。
第二,把你的知識和經驗整理成書,這不只能提升商譽,還有助於擴展市場。
第三,改變營運模式,除了開設課程外,還可以開辦公開班,每次收費 6000 元,20 個學員就能累積超過 12 萬。如果每年開設四次課程,收入就能達到 200 萬。
最後,舉辦讀書會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可以在增加收入的同時,提高知名度。
簡單來講,達到 200 萬的收入關鍵是調整你的營運模式,從單純的課程教學轉向多元化的內容分享與社群經營,擴展你的影響力和商業機會。
職業講師年薪三百萬以上的商業策略
治華老師強調,如果你想要從 200 萬年薪再往上精進,達到 300 萬甚至更多,關鍵在於「團隊合作」和建立「永續的商業模式」。
隨著收入的增加,從單打獨鬥轉向依賴團隊合作變得越來越重要,這樣可以分散工作量,並且擴展更多業務。
所以如果你想達到 300 萬年薪,其中有一個關鍵轉變是創造永續的商業模式。這需要改變工作方式,讓業務更具持久性。
治華老師提到,這時你可以透過 Podcast、短影音、電子報等頻道建立私域流量,進而長期積累觀眾並獲得穩定的收入。
同時,要提高營運效率和成本控制,除了要做好產品開發,還要推動具體可行的行銷策略。
此外,將線上與線下活動整合,創建有機成長的社群,能夠提升品牌影響力並增加學員的忠誠度與參與度。
所以總體來說,從 200 萬到 300 萬的過程中,團隊合作、提高效率、落實行銷策略及積累私域流量是關鍵,如果能有效整合這些元素,就能實現穩定的收入增長,並建立起可持續的長期商業模式。

結語
所以透過治華老師的分享,我們得知了成為一名職業講師並達到年薪百萬以上,需要不斷積累經驗並有效運用商業策略。
在這次的訪談中,我們了解到,成功的關鍵在於清晰的專業定位、主動拓展市場機會,以及創建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在初期,講師可以透過加入管理公司或協會來減少壓力,專注於自己的發展,隨後再逐步建立個人品牌,提升影響力。
隨著收入的增長,團隊合作和私域流量的建立變得更加重要。透過線上線下整合活動、提高效率並加強成本控制,可以幫助講師達到穩定的收入增長。
最後,只有持續學習與創新,職業講師才能在這個行業中站穩腳步,並真正影響他人。說到底,這不只是份工作,更是一條不斷成長、持續帶來改變的成長旅程。
您可能也會有興趣的其他文章
- 《我得了不想上班的病》讀後心得:如何「治癒」職場倦怠
- 《贏回自主人生,終結過勞崇拜》讀後心得與三個深刻體悟
- 《聰明簡潔的溝通》讀後心得:數位時代必學的溝通法則
- 《原則:生活和工作》讀後心得:終身受用的六個智慧錦囊
- 《越工作越自由》作者訪談與心得:提升工作態度的好書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
我幫助忙碌的現代人提煉好書精華。透過 Email 收到每週兩封電子報:最新的讀書心得、好書金句、能激發思考的問題,直達你的信箱。

加入 82,000 多位
喜歡閱讀的訂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