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閱讀筆記、三則好書金句、一個激發思考的問題。讓我們透過閱讀,啟動充滿活力的星期一!
.
一篇閱讀筆記
《造局者》讀後心得:人類在 AI 和動盪時代的關鍵優勢
這是我今年讀過最喜歡的書之一,作者探討在這個 AI 崛起和時局飄渺動盪的年代,人類已經無法跟演算法和電腦的計算速度競爭。但是,身為人類的我們仍然擁有一項電腦無法取代的優勢:「懂得建立、想像、創造各種思考框架的能力」,掌握這項能力的人在未來會愈來愈有優勢。
《造局者》這本書的作者是三位學者共筆,他們都是在 AI 和 大數據領域有卓越的成就,分別是《經濟學人》雜誌資深編輯庫基耶(Kenneth Cukier)、英國牛津大學網路研究所教授麥爾.荀伯格(Viktor Mayer-Schönberger)、歐洲管理科技學院教授,決策、模型暨數據中心主任德菲爾利科德(Francis de Véricourt)。
他們發現在 AI 崛起和世局動盪的現在,人類最無可取代的能力之一就是「決策能力」,而要擁有好的決策能力就必須掌握許多不同的「思考框架」。因為當一個人能提出正確的思考框架,就能找出更多的選項,做出更好的決策,創造更好的局勢。深諳此道的人就被稱之為「造局者」。
這本書從人類如何做出好的決策出發,談到建立思考框架的重要性,也提供我們三種最重要的建立思考框架的方式。在書本中段,則說明了遇到瓶頸的時候,如何重啟另一個思考框架。在後半段則說明了我們該如何學習更多的思考框架,以及讓自己擁抱更加多元性的策略,並且培養敏銳的心智。
《造局者》部落格文末抽獎贈書兩本
>> 前往閱讀全文
.
三則好書金句
1.
中國作家劉震雲在《一句頂一萬句》書中談我們對「金句良言」的誤解,他說:
「這世上,本就沒有任何一句話,可以讓你醍醐灌頂。真正叫你醍醐灌頂的,只能是一段經歷。而那句話,只是火藥庫內劃燃的一根火柴。」
.
2.
一位三十歲的女歌手 Jane Marczweski 踏上了「美國達人秀的」舞台,她的外表顯得比平常人消瘦,剪了頭俐落的短髮,臉上充滿開朗的笑容,眼神中流露著一種從容的光彩。她向評審介紹了自己的名字:「當我唱歌的時候我叫『Nightbirde』」,她要為現場帶來一首自己的原創曲目「It’s OK」(看更多這場選秀節目的完整故事)。
這首歌是在描述她過去一年充滿煎熬的生活。她已經好幾年沒有工作,因為她第三次被醫生診斷出癌症,而且只有 2% 的生存機率,就連她的先生也已經離她而去。上一次的診斷結果顯示,癌細胞散落在她的肺臟、肝臟和脊椎,情況似乎不太樂觀。
她搬到了加州接受治療,在她內心最脆弱、而且飽受煎熬的時候,她常常夢到一個畫面:在夜晚的窗外總是有一隻鳥在唱歌。她希望,自己能夠成為那隻在黑夜中歌唱的鳥兒,並且深信黎明中就會到來。這段故事就是她取名 Nightbirde 的由來。
她很感謝評審讚美她充滿笑容、容光煥發的樣子,看不太出來是一位癌症病患,她堅定地說出這句充滿力量的話:
「重要的是,每個人都知道,我比我碰到的那些『壞遭遇』還來得豐富的多。」
.
3.
《思考外包的陷阱》這本書帶給我的啟發:「拿回自主思考的能力」。如果我們總是把思考外包,就等於任由別人定義我們會成為什麼樣的人。是時候培養自主思考的能力,掌握思想上的自主,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
「最重要的一種自由必須仰賴專注、意識、紀律;相反地情況是意識的缺乏、預設的模式、汲汲營營的生活。要成為自由的人,就必須學會自主思考。」
.
一個激發思考的問題
人生就像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短跑。你調整好自己的跑步姿勢和呼吸節奏了嗎?更重要的是,你正在跑的這條跑道是你真正想要的嗎?
.
瓦基
書評部落格《閱讀前哨站》和 Podcast 說書節目《下一本讀什麼?》創辦人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
我幫助忙碌的現代人提煉好書精華。透過 Email 收到每週兩封電子報:最新的讀書心得、好書金句、能激發思考的問題,直達你的信箱。

加入 80,000 多位
喜歡閱讀的訂閱者
謝謝瓦基的分享,聽完這集後找到自己的盲點,想要提升寫作沒有練習,想怎麼提昇只是自我感覺良好,就是現在,啟動我的週記或簡短的寫作練習。
謝謝你的留言,「開始」寫,進步才會隨著來!期待你的改變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