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人性善惡的識別、這個世界需要什麼、為什麼要學習欣賞藝術 1

.

一篇閱讀筆記、三則好書金句、一個激發思考的問題。不好意思,這封信晚來了一天,由於瓦基遲上週五打完AZ疫苗之後,伴隨著發燒和退燒的循環、肌肉痠痛的現象(年輕人認證!?),躺平在床上將近兩天,所以延後了發文和寄信的時間。現在活力充沛了,重新出發!讓我們透過閱讀,啟動充滿活力的星期「二」吧!

.

一篇閱讀筆記

《人慈》讀後心得:關於人性,你知道的幾乎都是錯的

想像一下,如果有兩個星球,你認為自己住在哪一個?星球A:飛機墜機後,生存者禮讓最需要救援的人。星球B:事故發生後,生存者爭先恐後地往出口擠,不惜將他人踩在腳下。這個問題被用來問過許多學生,幾乎所有人都選了星球B。但事實是,我們住在星球A。這個世界真正面臨的威脅在於我們對人性太過悲觀。

人慈》這本書的作者是歐洲最著名的年輕思想家之一羅格.布雷格曼(Rutger Bregman),他是同時也是一位歷史學家、作家、記者。有鑑於報章媒體、政治宣傳、普羅大眾對於「人性」的偏誤解讀,他想透過這本書傳達一個核心訊息:「大部分的人在內心深處,其實是相當正派的」。

作者在書中旁徵博引,以詳盡的事實和深入的查證,說明了人類無論是出於天性、身為孩童時、在無人島上、當戰爭爆發、當危機來襲,對於自己「好」的一面,有著強烈偏好。如果你至今仍然認為,人類就是天生自私、貪得無厭、陰險狡詐,那麼這本書絕對會讓你大為改觀。

這本書讓我感到大為驚喜的,是作者既大膽、又謹慎的考證態度,他勇於對歷史上知名的眾多案例(例如《蒼蠅王》、《史丹佛監獄實驗》、《米倫格爾電擊器實驗》)提出反面看法,而且其證據令人信服。在媒體慣用人性「惡」的一面吸引眼球的世界裡,這是一本思想激進的書,只不過是偏向人性「善」的那面光譜。這種書很罕見,卻彌足珍貴。

《人慈》部落格文末抽獎贈書兩本

>> 前往閱讀全文

.

三則好書金句

1.

我從《活出意義來》這本書學到的寶貴一課,不要去質問「生命有什麼意義?」,反而要問自己「你能為生命帶來什麼意義?」我們要記得自己才是該對自己負起責任的那個人。如同美國作家霍華德.舒曼曾經說過一句很有意思的話:

「別問這世界需要什麼,要問你自己,有什麼事能讓你充滿生命力,然後就去做吧!因為這世界需要的正是充滿生命力的人。」

分享這句話到 Facebook

.

2.

藝術顧問寫給職場工作者的「邏輯式藝術鑑賞法」》的作者是日本藝術策展家堀越啓,他認為世界變得愈來愈模糊與不確定,知識、理論等左腦取向的價值相對降低,反而是感性的事物開始受到人們重視。他說:

「學習欣賞藝術,磨練自己的感性思考,才是未來生存和開拓世界的武器。」

分享這句話到 Facebook

.

3.

音樂可以改善不愉快的體驗,讓愉快的活動更令人開心,還可以調節人們的情緒。但是自1999年來,人們聽音樂的時間不斷增加,在音樂上的消費卻減少了80%。《搖滾經濟學》這本書的作者亞倫・克魯格(Alan B. Krueger)感嘆道:

「音樂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最划算的產品。」

分享這句話到 Facebook

.

一個激發思考的問題

你在乎自己每天吃進肚子的食物是否營養嗎?你在乎自己每天吸收到腦袋的資訊是否營養嗎?

.

瓦基
閱讀前哨站》和《下一本讀什麼?》創辦人、《化輸入為輸出》線上課程講師

如果你喜歡我每週寄送的內容,邀請你透過 FacebookLINEEmail 分享訂閱連結給身邊親友,讓更多人能體驗閱讀帶來的美好。如果你發現這封信被 Gmail 分類到「促銷信件」中,請手動將它加回主要分類。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

加入 65,000+ 多位愛書訂閱者,透過閱讀成為更好的自己。每週收到兩封電子報:最新的讀書心得、作者專訪、好書金句、能激發思考的問題。瀏覽歷年電子報 →

Subscribe Book Picking

如果內容不適合你,可以隨時取消訂閱。

靈感捕捉到高效產出的知識管理系統

卡片盒筆記實戰 線上課程

你想要掌握一套會隨時間成長的知識管理系統嗎?源自於德國學術圈的「卡片盒筆記法」就是你的首選!我將過去兩年來實踐這套方法的經驗,精心打磨成一堂線上課程。你會學到筆記原理、操作步驟,以及各種真實情境的應用。

加入超過 6,300 位學員一起學習!那麼,《化輸入為輸出》和《卡片盒筆記實戰課》有什麼差異

如何大量閱讀、輸出高品質內容?

化輸入為輸出 線上課程

你是想提升學習成效的朝九晚五忙碌上班族?還是被正職壓到喘不過氣的斜槓創作者?我是瓦基,在科技業正職之餘,建立閱讀和寫作的習慣,成功打造個人品牌。這堂線上課程我會教你有效輸入、精準整理、高品質輸出的訣竅。

加入超過 7,700 位學員一起學習!其他學員怎麼說?前往參考課程學員投稿作品和心得評價

其他相似的文章

追蹤最新的留言
通知我:
guest

0 則留言
內文留言
查看全部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