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篇閱讀筆記、三則好書金句、一個激發思考的問題。讓我們透過閱讀,啟動充滿活力的星期一!信末還有兩篇加碼文章,別錯過唷!
.
一篇閱讀筆記
《刻意暫停》讀後心得:最忙碌的人其實是最懶惰的人
你有沒有那種工作到自己「身心俱疲」的狀況?甚至好不容易休假了,也提不起勁出門玩,還時常感到心累?如果你正處於這種倦怠感的狀態,那是時候暫停一下,讓自己重新充電了。人生不是無止無盡的馬拉松,而是由許多次的「短跑和暫停」組合而成。
《刻意暫停》的作者是韓國前三星電子常務理事全玉杓,他曾經被三星員工票選為「最想要效法的前輩」。離開原本的工作崗位後,他開始擔任企業講師,傳授三十年的職場秘訣幫助個人和企業解決困擾。在這本書裡,他指出了一個人如果要跳得更高,就要懂得適時暫停,然後重新啟動再出發。
他指出自己在職場上面的觀察:「許多在相關領域上卓越的人,他們大多屬於工作狂,即使因為一成不變和倦怠而苦苦掙扎,也不願意放下工作。因為他們一旦不忙,就不知道要做什麼來打發時間,所以總是排滿行程。他們會排滿毫無意義的會議、馬不停蹄地打電話和發送電子郵件,解此來掩蓋自己的不安。」當一個人愈是忙碌不堪,就愈容易陷入疲累跟茫然的困境。
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腦中浮出這個想法:「最忙碌的人,其實反而是最懶惰的人」。這種懶惰是指一個人不願意、或不知道該自主思考的情形,忘了該從忙碌當中抽離開來,省思人生和工作真正重要的追求是什麼。在這本書裡,作者提供了「暫停重啟」的六個步驟,讓我們知道暫停的必要性,以及重啟將帶來的好處。
《刻意暫停》部落格文末抽獎贈書兩本
>> 前往閱讀全文
.
三則好書金句
1.
如果在自己狀態最差的日子,你都還曾採取的行動,那麼在狀態好的日子肯定更沒問題了。如同《原子習慣》的作者詹姆斯‧克利爾(James Clear)曾經說過:
「『壞日子』比『好日子』還來得重要。如果在你「不想要」這麼做的時候,仍然能持續寫作、運動、冥想或烹飪,那你就能維持住這個習慣。」
.
2.
《造局者》這本書的作者指出,很多人可能會認為,想要擁有多元性就代表要接觸大量的想法和觀點,其實那是抓錯了重點。找出七百個類似的想法,不如找出七個不同的想法來得有價值。
「多元性的優勢不是來自於數量,而是來自於差異。」
.
3.
《強勢品牌成長學》的作者資深廣告人王直上認為,「品牌」就是善用消費者大腦中的各種本能和直覺反應,把品牌的元素不知不覺間埋進消費者的大腦裡面。他說:
「品牌不在老闆的保險箱裡,也不在企業的財報裡,品牌在消費者的腦袋裡,只有消費者能擁有品牌。」
.
一個激發思考的問題
回想過去這一年來,什麼東西對你而言,變得不再難以拒絕?
.
最近的新文章:如何拒絕是一門藝術,更是我們每個人的必修課題
最近,我收到一位讀者的提問,她提到自己「不善於拒絕」的困擾,並在訊息裡提問該如何拒絕:
「我有一個困擾一直困擾著我,希望瓦基可以給予我一點方向,我無論在面對面或是訊息上,我不擅言詞,而且有一個不太好的習慣,常常別人發訊息給我,但我常常因為不知道怎麼回覆,常常想太久,事情一多一忙,導致有時候是隔了好多天才回覆,並不是我不回覆,而是我在思考該怎麼回覆。
例如:我住在公司宿舍,我有一個同事,她原本的室友離職了,她說她一個人住有點害怕,不知道能不能跟我一起住一間宿舍,但我其實比較想要自己住,比較有自己的空間,已經一個人住習慣了,但我又不好意思也不知道怎麼拒絕她,連像這種很小的事情的回應,都讓我很困擾。」
這個困擾讓我十分有共鳴,曾經我也遭遇類似的問題,總覺得應該答應別人的請求,才不失禮貌。後來,我開始學習「拒絕的藝術」並且實際使用到日常生活上,漸漸地,我發現懂得「拒絕」的人,會擁有強大的力量:掌握自己時間和精力的力量。在這篇文章裡,我想和你分享關於拒絕的重要性、拒絕的藝術,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拒絕。
>> 前往閱讀全文
.
換日線人物專訪:放下台積電「金飯碗」,重新思考為何而活
大家讀過「換日線」的人物專訪嗎?這次的人物是瓦基唷!這篇專訪文章執筆的是「職涯實驗室」的創辦人何則文,他將透過生動的故事和洗鍊的文字,帶大家認識另一個視角的瓦基!
「2021 年 10 月中旬,在各大 Podcast 排行榜中突竄起一個新秀,收聽率不斷飆升,竟然一度超越股癌、吳淡如跟唐綺陽等等知名節目,奪得第一並連續霸榜數天,至今都仍排在台灣前十名。而這個節目不談財經、沒有訪談,反而竟然是專門談閱讀跟介紹書籍的「下一本讀什麼」──其 Podcast 累積超過百萬收聽,臉書也有超過 5 萬粉絲,每篇貼文都能獲得數千點讚。
更有意思的是,這個已經超過百集的節目,背後沒有龐大的製作團隊,只是一個台積電主管業餘時間的興趣而已。「下一本讀什麼」的創作者是書評部落格「閱讀前哨站」的站長瓦基,他不只是在台積電繁忙的工作下,抽出餘力斜槓分享知識,最近更是毅然離開人人稱羨的「護國神山」──這背後到底有什麼不為人知的故事呢?」
>> 前往閱讀全文
.
瓦基
《閱讀前哨站》和《下一本讀什麼?》創辦人、《化輸入為輸出》線上課程講師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
我幫助忙碌的現代人提煉好書精華。透過 Email 收到每週兩封電子報:最新的讀書心得、好書金句、能激發思考的問題,直達你的信箱。

加入 82,000 多位
喜歡閱讀的訂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