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閱讀筆記、三則好書金句、一個激發思考的問題。讓我們透過閱讀,啟動充滿活力的一個星期!
.
一篇閱讀筆記
《點子就要秀出來》讀後心得:公開分享的七個訣竅
無論你是作家、藝術家、YouTuber、Podcaster 或任何從事創作的人,一定都希望自己的才華能夠被人「發現」。然而,該如何讓別人找到你、追蹤你、成為你的支持者呢?你必須掌握「公開分享」的訣竅。與其在網路上閒晃浪費時間,不如利用網路的力量,放大自己的潛能。
《點子就要秀出來》的作者是作家兼畫家 Austin Kleon,在《華爾街日報》等各大報紙都看得到他的作品。這本書是他的「點子三部曲」中的第二本,我在前陣子分享完第一本《點子都是偷來的》的讀書筆記之後,接著就來分享第二本書的重點心得。
在這本續作中,作者主要教我們怎麼樣發揮自己的創意潛能,讓別人可以發掘我們的才華。全書分成三個部分:(1) 如何把工作想成一個持續性的過程;(2) 如何分享創作過程,才能吸引志同道合的潛在觀眾;(3) 如何面對把自己、把作品公諸於世之後的跌宕起伏。我自己關注的重點則在於:「如何透過網路公開分享知識」。
知識管理的教學者 Tiago Forte 曾經提到,人們對於知識時常抱有一種「匱乏心態」:以為知識很稀有又珍貴,必須妥善保護和囤積;我們吝於借助別人的知識,感覺自己的研究結果沒有別人的好;彷彿要先鑽研許多年,才有資格分享自己的知識。但是,這樣的匱乏心態,會讓我們錯過網路時代的豐富資訊所帶來的好處。
在《點子就要秀出來》這本書裡,作者透過一個又一個簡單小巧的觀念,幫我們建立起一個健康的公開分享心態。如同人際關係教育大師 Dale Carnegie 曾經說過:「這世上隨處可見掠奪與自私的人,所以無私為他人服務的少數人享有很大的優勢,幾乎沒什麼對手。」公開分享,可以幫你建立優勢。
這篇文章裡,我摘錄了書中 7 個網路公開分享的秘訣。
>> 前往閱讀全文
.
三則好書金句
1.
奧斯卡金像獎影帝馬修.麥康納(Matthew McConaughey)在《綠燈》書中坦述自己的人生,充滿了傷疤,也充滿精彩。他提到自己為什麼要寫這本自傳,只是為了回顧,而是為了前進。他在一則便利貼寫上:
「有時為了前進,你得走回頭路。我指的不是回想過往或追逐幻影。我指的是回去看看你的起點,你去過的地方,以及你如何抵達當下。」
.
2.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的作者查理.蒙格(Charles T. Munger)認為,如果一個決策不是你「深思熟慮」的產物,即使因為運氣好而碰巧成功,也不值得大肆慶祝。如果是準備充足的決策卻導致失敗,則事後才有機會回頭檢討,並且改善下一次的決策過程。他說:
「糟糕的結果是可以接受的,但準備不足和倉卒決策是不可原諒的。」
.
3.
《反智》的作者古倫姆斯(David Robert Grimes)在書中探討網路暴民大隊的「出征」行為,暴民們似乎覺得,自己愈是強烈斥責對方被公認的罪行(即使那個罪行很小),自己就愈是有道德。作者對這種邏輯謬誤評論道:
「某些人似乎有一種根深柢固的假設,認為攻擊他人已知的道德錯誤,可以抬高自己的道德地位。」
.
一個激發思考的問題
如果你想培養一顆「感恩」的心,你就每天睡前寫下當天有幫助你的一個人、他幫你的事情、你的內心感受。
如果你想培養一顆「熱愛學習」的心,不要認為「我不會」,而是告訴自己「我還不會」,然後去學會它。
如果你想培養一顆「自律」的心,你就每天執行一個自己規畫好的活動,哪怕這個活動只有短短 10 分鐘也好。
改變一切的不是重大的行動,而是你每天生活中所做的、最微小的事情。
接下來的一個月,你最想培養哪一種?
.
分享一段來自臉書的讀者私訊回饋
「瓦基老師~您好:
我是閱讀前哨站的粉絲,也是化輸入為輸出課程的學員,雖然害怕詞不達意,但還是想將感謝的話語傳達給您。
向老師說明感受前,我想先告知您,我是一位國考生。
其實近來因為上了《化輸入為輸出》的課程,將您所教授的內容,尤其是閱讀方式的部分,實踐在我的讀書計畫當中,竟發現自己的學習吸收力,進步了許多。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週二跟週五養成了,打開 Gmail 收看您閱讀筆記的習慣,而這個習慣也成為了我成長的養分之一。
這週二的閱讀筆記,《鬆綁你的焦慮習慣》,算是我第二次的救命丹;第一次我印象很深,是《牧羊人讀書筆記》。
昨天一打開 Gmail,看了閱讀筆記的主題,心裡一驚!居然正中我的需要。
最近我在練習國考的申論題,遇到了些許瓶頸,尤其週一晚上,焦慮了整晚,不斷的懷疑自我價值。
直到週二中午打開您的讀書筆記,看到這句話:「焦慮不會解決明日的煩惱,卻會奪走今日的平靜。」並閱讀完整篇文章之後,我釐清了自己痛苦的來源,也完整的感受了它。照著您文章中的步驟做,居然慢慢放下了那焦慮感!簡直就是我的救命丹!!
還有前面說的《牧羊人閱讀筆記》,我閱讀完您文章的當下,省思了自己一直以來的讀書心態,認為作者學習的廣度與深度,非常值得仿效。
這篇文章,讓我憶起了自己考試的初衷,體悟到了其實學習是一輩子的事,並不是單純為了考試而學,有了這樣子的心境轉換後,讀書,變得有趣多了!!
針對閱讀能力的部分我還想描述一下改變的經過~~過去我有那種漏看一小節就會整面重看的壞習慣,自從遵循您與我們分享的「懂得放棄」這個做法之後,漸漸的發現比較不容易閱讀疲乏,而且讀書的效率也提升了很多,對於我在面臨多考科的考試,真的幫助非常大!
目前仍在持續努力改變中~~也希望能早日看到瓦基老師您的書,一定會支持的!」
感謝這位讀者的來訊。
我深信,每一段微小的漣漪,都有可能產生巨大的影響,每次看到讀者在人生上的改變,都讓我感到悸動不已。我能做的,就是繼續努力,讓愈來愈多人,能夠加入這個行列。歡迎已經在這個行列的你,透過 Facebook、LINE、LinkedIn、Email 分享訂閱電子報的連結給身邊親友一起加入。
.
瓦基
《閱讀前哨站》和《下一本讀什麼?》創辦人、《化輸入為輸出》線上課程講師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
加入 52,000+ 位愛書訂閱者,透過閱讀成為更好的自己,每週二和五準時收到:1 篇閱讀筆記和有聲說書、2 則好書金句、1 個激發思考的問題。瀏覽歷年電子報 →
如果內容不適合你,可以隨時取消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