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閱讀筆記、兩則好書金句、一個激發思考的問題。善用零碎時間聽書,把握每個進步的微小時刻!
.
一篇閱讀筆記
《權衡》讀後心得:我第一次讀孫子兵法的四個感想
「人生,就像是一場漫長的戰爭,我們都渴望勝利,都想要完成自己的夢,但面對詭譎多變的情勢,學會應付變局、權衡利弊,才是我們得以勝出的核心競爭力。」讓我們從流傳兩千年的兵法寶典《孫子兵法》,學習突破人生困局的致勝關鍵。
《權衡》的作者是生活中的歷史學家胡川安,他大學雙修歷史與哲學,研究所雙修考古學與歷史學,後來取得加拿大麥基爾大學的東亞系博士。他曾經在日本、巴黎、美國和加拿大生活,曾任「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主編,目前在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的助理教授。
我最近剛好訪談了作者胡川安本人,我問他為什麼會想寫一本《孫子兵法》的書?他說這本書的前身是他在中央大學中文系開設的一堂課,目的是教給學生《孫子兵法》在真實世界當中的應用。他希望能讓學生接觸到經典的智慧,並且用一種淺白好懂的方式,帶領學生認識其中的奧妙。這堂課沒有傳統制式的考試,他反而讓學生用《孫子兵法》來實際分析 NBA 賽事、中美關係和烏俄戰爭,一改學生對中文感到枯燥乏味的舊印象。
我回想起自己以前在國中和高中的時候,對中文這個科目並不拿手,對於大家最常讀的孔孟儒家和老子無為思想也只有很皮毛的瞭解。而我以前對《孫子兵法》的印象也只停留在這是一本「帶兵打仗」的兵法書。直到現在,我讀了許多歐美翻譯書籍,才發現國外的作者其實常常引用孫子的學說。我也才漸漸體會到,無論是在個人成長、商業和創意、領導和管理…等不同領域,《孫子兵法》都能派上用場。
如同作者所說:「如果有一本書,在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不管世界變動得再快,還可以傳了兩千年讓世界不同行業的人都感興趣,那其中一定有我們值得學習的地方。」《孫子兵法》就是這樣的一本書,讓我們可以透過歷久不衰的經典,來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和面對這個時局的方式。
.
兩則好書金句
1.
《點子都是偷來的》這本書告訴我們,追根究柢,所有創意和創造類型的作品,都是延續前人的足跡所衍伸出來的創作。法國作家 André Gide 曾經說過:
「該說的都已經被說過,但是因為沒人在聽,所以還得全都再說一遍。」
.
2.
《被討厭的勇氣》會讓我們對生活和職場有新的省思,倘若你不為自己的人生而活,究竟誰要為你的人生而活?
「不要害怕失去群眾。而要害怕因嘗試取悅每個人而迷失自己。」
.
一個激發思考的問題
你點燃了自己的知識火焰了嗎?
知識就像火焰,將事物燃燒成灰燼,讓我們看清本質。
知識就像火焰,燃燒得越旺盛,就能吞噬更多的東西。
知識總是渴望增長,跟像火焰一樣,必須先由某一種外部因素點燃,但隨後就會自行開始傳播,接著就愈燒愈旺。
第三任美國總統湯瑪斯.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曾經說過:「當別人從我這裡得到想法,他有了指引,而我沒有損失;就像別人跟我借火點蠟燭,他有了光明,而我沒有變暗。」點燃自己的火焰,幫世界帶來更多的光。
.
瓦基的第一支說書影片
這是瓦基的第一隻說書影片,由《啾音好書》團隊操刀製作,如果你看完後有任何的想法和建議,都歡迎直接在 YouTube 影片下方留言給我們唷!
YouTube:為什麼我們會不想上班?背後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工作焦慮》
每次到了禮拜一,總覺得身體懶懶的,沒什麼動力上班,可能是代辦事項沒做完,面對主管的種種問題,還得追趕下個專案的進度,所以你越來越討厭上班,甚至產生離職的念頭。
這些真的是你不想上班的真正原因嗎?
事實上,很可能是「工作焦慮」把你搞得心神不寧哦!在這支說書影片,我將介紹 3 種焦慮的來源,以及如何釋放壓力 如果你身邊有為了工作煩躁的朋友,記得分享這支影片給他看。
.
瓦基
《閱讀前哨站》和《下一本讀什麼?》創辦人、《化輸入為輸出》線上課程講師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
我幫助忙碌的現代人提煉好書精華。透過 Email 收到每週兩封電子報:最新的讀書心得、好書金句、能激發思考的問題,直達你的信箱。

加入 82,000 多位
喜歡閱讀的訂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