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閱讀筆記、兩則好書金句、一個激發思考的問題。讓我們透過閱讀,啟動充滿活力的一個星期!
.
一篇閱讀筆記
《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讀後推薦心得
「學習或工作到底是為了什麼?」「人一定要有想做的職業嗎?」「如何從喜歡的事物找到工作的方向?」相信這些問題,我們或多或少都曾經思考過。如果在年輕的時候,有人開導過我們,該有多好?如果我們的子女能早一點受到開導,他們的人生會不會從此變得不一樣?
這是我第一次閱讀「寫給中學生的書」。因為我在最近的讀者回饋當中發現,有些讀者給予我這類型的建議:「每月固定介紹 1~2 本適合小學高年級與中學生適合閱讀的優良課外書籍。如此除了能夠增加少年聽眾,具有父母身份的粉絲,更可帶著孩子們一起培養閱讀習慣」。
因此我先挑了一本很經典的書籍,恰巧出版社最近推出了全新版本的《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這本書的作者是資深媒體人池上彰,他擅長用幽默、容易理解的方式描述世界的結構和複雜的事件。他這本書談的讀書和工作,正好是我很希望自己在年輕的時候就早一點接觸到的主題。
我也上網搜尋了一些大人讀者的評價,很多人都說:「要是小時候看過這本書就好了!」甚至還有讀者說:「我想把這本書送給正在讀高中,開始為將來煩惱的兒子。這本書能替我把不知該如何表達的想法好好傳達給他知道。」到底是什麼樣的書有這種魔力?
《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部落格文末抽獎贈書兩本
.
兩則好書金句
1.
《反脆弱》的作者建議,如果我們對一本書或某個主題感到厭煩,我們可以換另一本書或另一個主題。但是,不要因為這樣而整個放棄閱讀。也就是說:
「我們願意承受偶爾讀到爛書的風險,但是當我們接觸到一本好書時,這本好書帶來的效益會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
.
2.
《精準提問》的作者認為我們要有一個清楚的問題前提、源頭和立基點,將想要探索和解決的問題設定好,後續的問題才能緊扣著這個點出發。他提到:
「很多人在表達的時候,常常不知道自己的問題意識是什麼,因為傳統的教育往往都是給我們既定的問題、填鴨給我們死板的標準答案。」
.
一個激發思考的問題
你習慣用「先入為主」的想法看事情?還是透過「好奇心」去探索更多?
我們常常會習慣對一件事情抱有「先入為主」的想法。
他很擅長寫作,一定是因為他以前就很會寫。他做這個專案的時候很熟練,一定是因為他本來就很專業。他對這個意見有這麼多的想法,一定是因為他本來就是那樣的人。
與其驟下結論,不如建立提問的習慣,反而會獲得更多。
對「學習」產生好奇。為什麼有些人很擅長寫作?他以前就會嗎?他怎麼學的?是跟誰學的?我試著自己學看看。
對「工作」產生好奇。為什麼這個專案一定要這樣做?難道不能那樣做?有更好的做法嗎?我試著問其他的前輩。
對「意見」產生好奇。為什麼對方堅持這個看法?他透過什麼資料來做判斷的?這些資料可信嗎?我試著找來讀。
好奇心不是與生俱來的特質,而是一種日常思考的習慣。
.
【贊助】職涯成長策略|獲得理想工作的關鍵作法
今天要分享的是孫治華老師的《職涯成長策略》線上課程。
我要如何才能更接近理想工作呢? 進入職場後到底要怎麼繼續成長?
我相信大家都有遇到這些職涯情境,當你對未來感到迷茫、對選擇趕到障礙,這可能是源於對未知的恐懼。多聽多看,從不同的書籍、課程體驗不同的視角,充實知識以後,對未來的想像就能更加具體。
當面試過後沒有拿到 Offer,你曾經感到挫敗沮喪嗎?孫治華老師分享不同的觀點:「只有一無所獲的面試,才是失敗的面試。每一次的面試,都能成為下一次面試的養分。而亂槍打鳥,卻成功拿到Job的面試,反而可能成為累積理想工作經歷的障礙。」
這堂課程是孫治華老師親身經歷且實證成功的方法。從求職者角度出發,教授提升職場能力、增加未來職場的籌碼。他不會只教概念,而是會透過明確的流程、步驟、還有表單來讓學生快速上手,他還會詳細剖析不同的職涯情境,且分析利弊得失。
如果你已經開始考慮年後轉職,可以藉由這堂課重新檢視現在的工作狀態以及職涯定位!
未來想繼續升遷或是自己當老闆的人,推薦參考孫治華系列學程的另外兩堂課程:《團隊成長策略》、《營收成長策略》。一次購買三堂課程更划算!
- 《職涯成長策略|獲得理想工作的關鍵做法》課程連結:https://bit.ly/3SNebr0
- 《孫治華系列學程 | 個人、主管、老闆都該懂的成長策略》:https://bit.ly/3RwqC9N
- 系列學程專屬 500 元抵用券代碼
- 《職涯成長策略》WAKI2022
- 《團隊成長策略》WAKI2022T
- 《營收成長策略》WAKI2022R
(閱讀前哨站 歷年業配清單|優惠折扣專區)
.
瓦基
《閱讀前哨站》和《下一本讀什麼?》創辦人、《化輸入為輸出》線上課程講師、《啾音好書》主編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
我幫助忙碌的現代人提煉好書精華。透過 Email 收到每週兩封電子報:最新的讀書心得、好書金句、能激發思考的問題,直達你的信箱。

加入 80,000 多位
喜歡閱讀的訂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