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閱讀筆記、兩則好書金句、一個激發思考的問題。善用零碎時間聽書,把握每個進步的微小時刻!
.
一篇閱讀筆記
《3.3秒的呼吸奧祕》讀後心得:透過呼吸變更健康?
呼吸哪有什麼學問?我們不是每天都在呼吸嗎?人類每天要吸氣、吐氣重複兩萬五千次,沒有什麼比呼吸對我們的身心健康更加重要。然而,人類這個物種漸漸失去了正確呼吸的能力,也因此付出慘重的代價。
《3.3秒的呼吸奧祕》的作者是《科學人》和《紐約時報》等報章雜誌的記者詹姆斯.奈斯特(James Nestor),他發現現代人對於呼吸的認識不足,甚至很多人用了錯誤的方式在呼吸,導致各種文明病像是睡覺時打呼和睡眠呼吸中止…等。
他親自參與史丹佛大學的呼吸實驗,跟另一位著迷於呼吸機制的狂人一起合作,想要解開呼吸的奧秘。他走訪世界各地探詢古老的呼吸法,像是瑜伽調息法、淨化呼吸法和拙火呼吸,試著用科學的角度去檢驗這些關於呼吸的古老信念。
這本書會讓我們學到呼吸的基本原理,作者會從生物演化、科學、文化、精神等層面介紹人類呼吸的歷史。當我們改變過去錯誤的呼吸習慣,藉由正確的呼吸方式,可以調節我們的身心狀態,讓我們保持清醒或沉入睡眠,甚至是穩定我們的情緒。
(這本書是「贊助者的投票選書」,歡迎成為贊助者參加下一輪的投票)
.
兩則好書金句
1.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將「成人的自我狀態」視為一個人「成長」之後獲得的狀態,在這個狀態的人顯得很獨立、負責和理性。書中寫道:
「對多數人而言,成長的本質就是逐漸減少倚賴,最終切斷倚賴關係,如此才能成為獨立自主的個體。但很少有人能完全達到這點,有些人只能部分達成,很多人則會倚賴一輩子。」
.
2.
《瘋狂忙碌拯救法》提到我們「自以為」很重要的事情,在主管的眼中不一定是重要的。就如同 Tim Ferris 曾經說過的一項洞見:
「要花很多時間去做的事情不一定很重要。即使在一件事上花很多時間,也不會增加它的重要性。」
.
一個激發思考的問題
你覺得哪一種方法比較簡單:活成獨一無二的樣貌?還是透過競爭勝過別人?
最近我讀到一句很有共鳴的話,作家陳映瞳在《看見陽光燦爛的自己》書中提到:「一個人要快樂,就要懂得避開和人攀比的漩渦,快樂是一種選擇,放棄比較更是一種紀律。最有智慧的人會懂得避開競爭的漩渦,創造自信的藍海,然後在裡面用最自在的速度快樂航行。」
當我們採取的是不競爭,而是創造與眾不同的價值時,我們的存在才不會跟別人重疊,也不容易被拿來比較。就像我說書的動力,是為了發掘自己跟書本內容獨一無二的關聯性。最高的競爭力,其實是根本不需要競爭。
仔細想想,成為獨一無二比較簡單,競爭反而比較難。
做人和從商很像,最好是游出自己的藍海、避開競爭的漩渦。
.
【瓦基說書影片】《一流的人如何駕馭自我》#啾音好書
擁有熱情不一定是好事!你是掌控熱情,還是被熱情控制?
常聽到別人抱怨「我對這份工作沒有熱情」,也聽過別人讚美「你好有熱情」,在我們眼裡看來,「熱情」是一個好的狀態,擁有熱情是一件難得的事。
想成為 YouTuber,要對拍片、紀錄生活有熱忱;想成為甜點師傅,要對 DIY、烹飪有興趣。現在的你,對什麼事情感到熱情?或是你想問,如何找到人生中的熱情?
這集我們介紹《一流的人如何駕馭自我》這本書,統整出 3 個管理熱情的訣竅,同時和你分享幾個過來人的故事,以及電影《鐵達尼號》帶來的啟發,記得把影片看到最後哦!
.
瓦基
《閱讀前哨站》和《下一本讀什麼?》創辦人、《化輸入為輸出》線上課程講師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
加入 52,000+ 位愛書訂閱者,透過閱讀成為更好的自己,每週二和五準時收到:1 篇閱讀筆記和有聲說書、2 則好書金句、1 個激發思考的問題。瀏覽歷年電子報 →
如果內容不適合你,可以隨時取消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