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閱讀筆記、兩則好書金句、一個激發思考的問題。讓我們透過閱讀,啟動充滿活力的一個星期!
.
一篇閱讀筆記
《隱性偏見》讀後心得:一本終結偏見的起始指南
為什麼美國警察面對黑人男性時,會馬上感覺到「危險、致命」?為什麼人們更信賴男性醫師的問診,卻更信任女性護理師的照護?為什麼老師普遍認為肥胖的學生比較笨,較活潑外向的學生更調皮?為什麼女性政治家或學者必須加倍努力,才能獲得與男性相同的信賴?
《隱性偏見》的作者是美國知名記者潔西卡.諾黛兒(Jessica Nordell),經常在《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等知名刊物發表文章。她在 2017 年曾發表一篇文章〈這樣的我們能終結偏見嗎?〉,分享當時正在進行的「終結偏見實驗」,引起了熱烈的迴響。後來她將這個概念繼續衍生成這本書的完整內容。
作者經過十多年的調查,發現偏見形成的原因,是因為人類自然而然就會把個人經歷和社會環境做出連結,形成一種慣性思維,最後演變成有意或無意之間表現出來的偏見。書中解釋了偏見的普遍性,說明我們該如何察覺它,並透過有意識的思考、有巧思的流程設計,去克服和扭轉根深柢固的偏見。
我覺得這本書的撰寫方式引人入勝,介紹了很多實際的案例和科學研究,融合了神經科學、行為科學和社會科學的觀點,是一本引導我們認識偏見、看見偏見甚至扭轉偏見的完整指南。以下分享一些我從書中獲得觀念上的啟發。
《隱性偏見》部落格文末抽獎贈書兩本
.
兩則好書金句
1.
《人生給的答案1》的作者發現那些最充實又具影響力的人,都認為他們的人生旅程有 25% 在追尋自我,剩下的 75% 則在創造自我。他引述作家尼恩的名言:
「生命格局的大小取決於勇氣的多寡。」
.
2.
《瘋狂忙碌拯救法》的作者認為,如果我們總是想把時間填滿,不管是小事大事全都想完成的話,那麼過勞跟倦怠遲早會找上我們。我的體悟是:
我們的時間是有限的,我們根本沒辦法完成「所有事情」,但我們有能力完成「少數且重要」的事情。
.
一個激發思考的問題
你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很多嗎?還是很少?
我們討厭自己經常分心,卻很少靜下心來思考,如果可以不要分心,那我到底要做什麼?
我們煩惱自己過度囤物,卻很少檢視購物習慣,如果能夠少買一點,那我只需要買什麼?
我們擔憂自己興趣太廣,卻很少回過頭來想想,如果只能挑一個興趣,那我會選選什麼?
其實,我們擁有的已經很多,但真正需要的卻很少。
讓生活過得更專注、簡樸和投入的訣竅,不是丟掉不需要的,而是除了需要的,其他都丟掉。
.
【瓦基的第一本書】《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

瓦基的第一本著作《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正式推出囉(11/30 開始出貨)!
平常跟大家分享了很多商管和自我成長的書籍,這次終於有機會推出自己的第一本書。
這本書在說的是我從為公司打拚到為自己工作的整個心路歷程。我開始探索人生更多的可能性,設計出符合我理想、熱情與獲利的工作模式,最後跳出傳統的「升遷加薪」的線性職涯,創造出屬於自己的職場自由、人生自主的道路。
這是一本融合了心態設定、商業思維與實戰經驗的自我實踐指南。邀請大家跟我一起重新想像人生,踏上一段精彩無悔的自主人生!
博客來(獨家)親簽版+行動計劃筆記本:https://pse.is/4khn3u
誠品(獨家):軟皮精裝特殊扉頁版:https://eslite.me/4kxyhd
電子書(獨家收錄瓦基親聲朗讀【致讀者的一封信:「勇敢做自己」】)
- Kobo:https://pse.is/4n2bad
- Readmoo:https://pse.is/4jby3s
- 博客來:https://pse.is/4md9ex
馬來西亞聽眾可以在「大眾書局」買到紙本書。
.
瓦基
《閱讀前哨站》和《下一本讀什麼?》創辦人、《化輸入為輸出》線上課程講師、《啾音好書》主編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
加入 52,000+ 位愛書訂閱者,透過閱讀成為更好的自己,每週二和五準時收到:1 篇閱讀筆記和有聲說書、2 則好書金句、1 個激發思考的問題。瀏覽歷年電子報 →
如果內容不適合你,可以隨時取消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