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關於休閒、不費力的成果 1

一篇閱讀筆記、兩則好書金句、一個激發思考的問題。善用零碎時間聽書,把握每個進步的微小時刻!

.

一篇閱讀筆記

《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這本書的特色和用法

平常跟大家分享了很多商管和自我成長的書籍,現在終於推出自己的第一本書。這本書在說的是我從「為公司打拚」到「為自己工作」的心路歷程和方法。我想透過自己身為作者的角度,來幫大家做重點導讀。無論你已經讀過或還沒讀過這本書,這段分享會帶給你一些書本之外的想法。

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的作者是瓦基,也就是本人我(好害羞)。我喜歡分享讀書心得,並將書中所學加以活用,實踐在職場與生活當中。我是書評部落格「閱讀前哨站」和 Podcast 說書頻道「下一本讀什麼」的創辦人,從任職十年的台積電副理轉換跑道投身說書事業。夢想是將閱讀的美好傳遞到有需要的人的手上。

關於書名,我先解釋字裡行間的意義。我認為「工作」是一種能夠創造價值、產生貢獻的事,當我們做著自己喜歡的、擅長的工作,並且能獲得滿意的報酬,這是一件很美好的事。這種態度就很像是一位「創業家」,創業家想要為這個世界帶來一些改變,創造獨具價值的產品或服務。當一個人用這種態度在工作,無論他是受雇於人、自由業者或自行創業,都會讓自己用一種「自主」的態度去設計工作當中的細節,長期下來成為一個更具優勢、更有商業價值的人才。

而相反的,則是抱著「上班」的心態去工作,就是把自己的上班時間填滿,把上級交代的事情做完,然後等著領到每個月的薪水就感到心滿意足。這種心態,比較像是標準「上班族」的做事方式,是默認了自己的生活型態只能圍繞著工作,默認了自己能創造的價值只有上級交辦的事項。雖然我認為這種心態也沒什麼不好,只是它很無聊。但我不喜歡無聊。有趣的是,正是那些可以把工作做得「不無聊」的人,反而在職場和商場上能夠創造更多的價值、獲得更多的利益。

因此,這本書在說的是,我們可以找出自己心中嚮往的生活方式,然後圍繞著這個方式去打造理想中的工作樣貌。我會說明該如何探索人生更多的可能性,設計出符合自己理想、熱情與獲利的工作模式,最後跳出傳統的線性職涯路線,創造出屬於自己的職場自由、人生自主的道路。這本書是一本融合了心態設定、商業思維與實戰經驗的自我實踐指南。透過這本書,我希望帶讀者朋友們重新定義生命、學到方法來設計心中的理想工作,打開更多元的職涯選擇!

《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部落格文末抽獎贈書兩本

閱讀全文Podcast 說書

前往 Facebook 貼文分享這篇讀後心得

.

兩則好書金句

1.

人生4千個禮拜》的作者認為不要在休閒時還想著「利用時間」,休閒不該是達成其他目的的手段,休閒本身就是目的。我得到的啟發則是:

要休閒的時候,就要「認真浪費時間」,而不是把休閒拿來當作增進生產力的用途。

前往這篇 Facebook 貼文分享這段話

.

2.

努力,但不費力》書中所謂的「不費力的成果」,指的是我們做事情的目標很明確,已經能夠跨出第一步,也能用固定的腳步持續前進。

「不費力的成果就是要減少腦力的負擔,少做那些重複的費力事情;反過來,我們要把重要的事情做好一次,之後在我們不費力的狀態下重複發揮其成果。」

前往這篇 Facebook 貼文分享這段話

.

一個激發思考的問題

你會羨慕那些「認識自己」的人嗎?如何有效地認識自己呢?

你會不會很羨慕那些「認識自己」的人?

特別是能夠回答「你想要的人生方向是什麼?」的人。

我也曾經這麼想過,我以為認識自己是一個大哉問,是我們要用一輩子的時間去慢慢回答的問題。後來我才發現,我們只是常常用了錯誤的方法在面對這個問題。

當一個「本來就不夠認識自己」的人看到這種問題,腦袋簡直像是被敲了一記悶棍。除了想破頭也想不出答案之外,還會對自己回答不出來來的尷尬感到沮喪萬分。

就像是我們要協助找不到鑰匙的人,「認識自己」的過程也需要有具體的引導和提問,才能獲得最好的效果。

要是寫得出答案,誰會想交白卷啊?

前往這篇 Facebook 貼文分享這段話

.

【歡慶】Apple Podcasts 2022 年編輯精選節目

這週四的早上,我收到一個讓我從椅子上跳起來的好消息:

下一本讀什麼」獲得了「 Apple Podcasts 2022 年編輯精選節目」的殊榮!

評選的精神是:「精選的節目不僅引人入勝、感動人心還滿載樂趣,讓我們這一年來不斷追聽,一起大笑也跟著思考。」同時,節目也登上了「年度最多人追蹤的節目」和「讓人深刻思考的節目」兩個排行榜!Oh My Oh My!!!

瓦基真的非常~~~~感謝每一位收聽的讀者朋友們,正因為有你們的支持,節目才有如此亮眼的表現!如果你還沒聽過,或想邀請朋友一起收聽,歡迎點擊前往 Apple Podcasts App 追蹤節目

接下來,有幾個小小的感言和觀察想跟大家分享:

對於節目多元化的開心

能獲得年度編輯精選的只有「五檔」節目,超難得!

但仔細一看,會發現獲選的類型非常多元,分別是:商業、兒童故事、每日新聞、書籍、即興表演。透過這種精選策展的方式,能讓各式各樣有特色的節目可以浮上檯面,被有需要和感興趣的聽眾朋友們發現!

以前我曾經擔心,節目聊書籍這麼冷硬的主題,會不會在追逐聲光、爭奇鬥艷、刺激情緒的世界裏面難以生存?但另一方面,我也同時相信著,認同「開卷有益」和「喜愛閱讀」的讀者朋友們一定是大有人在。我要努力的,就是持續創作符合這些讀者心之所向的內容,其他的,就只要靜靜地交由時間來發酵就好。

每個多元化的背後,都有著一顆堅定相信的心。

節目內容型態

今年,下一本讀什麼嘗試了「線上讀書會」和「作者訪談」的類型,都獲得很多聽眾朋友的好評回饋。我也發現自己讀完書之後,透過跟作者本人的對談,更能滿足我身為一個求知慾寶寶的好奇心!

另一方面,我也把自己想像成「聽眾朋友」的化身,如果我是一位愛看書的讀者,我會想要向作者本人提出哪些問題呢?明年,瓦基會繼續邀請更多厲害的作者大大們,來跟大家聊書、聊心、聊人生。

給想要嘗試新挑戰的朋友

錄製 200 多集以來,並非大家想像這麼一帆風順,其實,每一集都是一次新的「面對恐懼」大挑戰!

我自己感覺,製作知識型節目時會有一種恐懼,那就是我總擔心,會不會這一集「不如」前一集?會不會有人說這一集的內容「不夠」豐富?會不會有人批評 AAA、嫌棄 BBB、挑剔 CCC?

反正呢,錄製每一集之前,都會有一點內心小劇場。但是,我們能怎麼辦呢?難道就不錄了嗎?不不不,只管拿出當下最好的表現,錄下去就對了。正是這種「每次都要勇於面對挑戰」的一丁點努力,長期累積下來,才會看到持續在進步的自己。

前往這篇 Facebook 貼文留下你的祝福

.

瓦基
閱讀前哨站》和《下一本讀什麼?》創辦人、《化輸入為輸出》線上課程講師

如果你喜歡我每週寄送的內容,邀請你透過 FacebookLINEEmail 分享訂閱連結給身邊親友,讓更多人能體驗閱讀帶來的美好。如果你發現這封信被 Gmail 分類到「促銷信件」中,請手動將它加回主要分類。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

加入 65,000+ 多位愛書訂閱者,透過閱讀成為更好的自己。每週收到兩封電子報:最新的讀書心得、作者專訪、好書金句、能激發思考的問題。瀏覽歷年電子報 →

Subscribe Book Picking

如果內容不適合你,可以隨時取消訂閱。

靈感捕捉到高效產出的知識管理系統

卡片盒筆記實戰 線上課程

你想要掌握一套會隨時間成長的知識管理系統嗎?源自於德國學術圈的「卡片盒筆記法」就是你的首選!我將過去兩年來實踐這套方法的經驗,精心打磨成一堂線上課程。你會學到筆記原理、操作步驟,以及各種真實情境的應用。

加入超過 6,300 位學員一起學習!那麼,《化輸入為輸出》和《卡片盒筆記實戰課》有什麼差異

如何大量閱讀、輸出高品質內容?

化輸入為輸出 線上課程

你是想提升學習成效的朝九晚五忙碌上班族?還是被正職壓到喘不過氣的斜槓創作者?我是瓦基,在科技業正職之餘,建立閱讀和寫作的習慣,成功打造個人品牌。這堂線上課程我會教你有效輸入、精準整理、高品質輸出的訣竅。

加入超過 7,700 位學員一起學習!其他學員怎麼說?前往參考課程學員投稿作品和心得評價

其他相似的文章

追蹤最新的留言
通知我:
guest

0 則留言
內文留言
查看全部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