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閱讀筆記、兩則好書金句、一個激發思考的問題。善用零碎時間聽書,把握每個進步的微小時刻!
.
一篇閱讀回顧
【好書推薦】2022 年瓦基最喜歡的 10 本精選書單
回顧 2022 一整年,是我閱讀量最大的一年,簡單統計下來超過了一百本。或許是我成為了全職說書人之後,擁有更自主的時間安排,也達成了比以往更多的閱讀量。一年來,我經歷了一人公司的體驗、遭逢了寫書的艱困、喜迎出書之後的如釋重負。
但如同《我想為你推薦一本書》作者花田菜菜子曾經說過:「在虛擬與現實之間,讓書本成為照亮迷惘人間的一點星光,為我們找到慰藉、指引、勇氣和希望。」無論生活怎麼過,書本都是那一道在黑夜當中不會熄滅的星光。今年的結尾,就用這份書單畫下句點,期待明年的啟程,前往探索新的方向。
我從自己去年讀過的 115 本書、寫過的 102 篇讀書心得裡面,精選出 Top 10 我最喜歡的書和你分享。我挑選的這些書,有些能改善我們的心靈狀態、有些能促成思考和行為模式的改變、有些能提升職場能力、有些幫我刷新了舊的觀念、有些則會帶來人生觀和價值觀的衝擊。
以下書單依照我的閱讀日期排列(由近到遠),我會簡單分享這些書籍的心得、值得一讀的重點、我得到的啟發、以及適合推薦給怎樣的讀者。每一本書我都會附上完整讀書心得的長文連結,如果你有興趣的話,就可以直點進去閱讀全文。接下來,就讓我們開始今年的好書推薦 Top 10 吧!
p.s. 如果對我前幾年的 Top 10 書單感興趣,歡迎延伸參考我的 2021年、2020年、2019年、2018年推薦書單。
.
兩則好書金句
1.
我在《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書中寫下:為避免「後悔」比避免「失敗」來得重要許多。人生最大的後悔,都是那些我們沒有做過的事―沒有接受的工作、沒有說出口的愛、沒有去追逐的夢想。
我希望自己寧可在多年後說「我試過了」,而不要讓自己鬱悶地說「我錯過了」。
.
2.
《刻意練習》這本書裡,我特別喜歡這句話:「一旦假設某件事情是天生的,等於告訴自己對此束手無策。」這讓我更加重視後天培養和學習的重要性:
「學習不是挖掘某人潛力的方式,而是開發這種潛力的方式。」
.
一個激發思考的問題
你追尋的是「成功」(success)?還是「成就」(achievement)?
勵志作家 Simon Sinek 在《先問,為什麼?》寫道:「對某些人而言,成功其實有一點諷刺。許多人獲得了很大的『成就』,卻得不到『成功』的感覺。」
「成就」是達成了某些具體的目標,它是有形的成果,定義清晰而且可以衡量。我們的成就,也就是我們做了什麼,只是一些里程碑,告訴我們自己的方向沒錯。
「成功」卻恰好相反,它是一種感覺或心境。當我們每天早上醒來所追求的都是做一件事情背後的「為什麼」時,就會有成功的感覺。成功是一種永無止境的實踐。
有些人想追求成功的感覺,卻誤把成就當成終極目標。有些人秉持初衷,累積微小成功,成就反而自然浮現。
成功就像幸福,無法刻意追求,它是種「當一個人獻身於偉大事業、傾心臣服於愛人」時隨之而來的副產品。
.
第一次舉辦實體讀書會的心情分享
這週三傍晚,是我感到「最年輕」的一晚。
這是我和 Jacky 跟 Jun 第一次舉辦「實體讀書會」,選書是《先問,為什麼?》,這個體驗真的令我太感動、太澎湃了,一定要用這篇文章留念這一個故事和五個驚喜。
#起源故事
我們之前舉辦的都是線上版的讀書會,適逢 Jacky 這陣子從美國返台,他就臨時起意:「我們來辦個『實體版』讀書會如何?」
然後這個小點子竟然就成真了!短短兩周內,大家搞定場地和報名宣傳,最後在「Happ. 小樹屋」短租空間正式舉辦!
#驚喜一
三個人現場對談的「化學反應」出乎意料的好,只要一個眼神、一個手勢,就知道換誰接棒了,整個流程比起以前「視訊對話」來得順暢許多!
但 Jacky 和 Jun 真的很殘忍,把我安排坐中間,他們想不到要說什麼的時候,就會轉頭看著我。當我左看右看,看到兩雙大眼睛盯著我時……我就心想:「你們這…」我只好繼續接話,哈!
#驚喜二
「線上虛擬」和「線下真實」的完美融合。
這次讀書會也有開 MixerBox App 線上聊天室,而且同步錄音下來,簡直是一場 LIVE Podcast。這種感覺很奇妙,線上有數千人同時在收聽,現場也有數十人親身參與,虛實界線變得模糊,但是能夠分享閱讀的喜悅,卻變得愈發清晰!
幸虧有錄音專家團隊的協助,將現場快速設置好,讓這個臨時起意的活動得以順利進行。
#驚喜三
現場聽眾朋友的分享和提問。原本很擔心大家在現場會比較害羞不敢舉手,但是呢,只要有第一個人舉手,大家就搶著舉了!
很多朋友分享了書中印象深刻的案例,還有朋友分享了自己的職場故事、生涯想法,也有提問:要怎麼實踐「為什麼」的精神到生活中。
在被提問的當下,其實我內心都會有點緊張,因為要這麼即時的回答,可從來不是我的強項。只是,人嘛,有壓力才會有成長,我們三個主持人輪流回答,倒也覺得沒這麼可怕了。
透過現場即時的交流,激盪出不同的火花和靈感,錯過 LIVE 的朋友記得收聽之後上架的 Podcast 版!
#驚喜四
完全超乎我期待的讀書會體驗。
我以前從來沒有參加過實體讀書會,也不太知道讀書會到底是什麼樣子。我以為在現場一樣是講講書、說說故事,卻沒想到,回程的路上我的內心澎湃萬分。
在現場分享時,我看得見聽眾朋友的反應,我每一個提問,看得見大家臉上思考的表情,我每一個舉例,看得見大家恍然大悟的喜悅,我們三人每一次搞笑演出,引起大家跟著大笑。
這兩個小時,是一群有著理念、懷抱夢想的人,有說、有笑、有思、有想、齊聚一堂的美麗時光!
#驚喜五
散場前的小型簽書會。
有好多位讀者帶著我的新書前來參與,在讀書會結束後,我立刻提筆幫大家署名、題字。還有一位讀者把新書推薦給同事,拎著他一起來,雖然只能跟大家短暫交流,但是感覺真的好窩心,透過文字觸碰到真實的生命,造成影響、帶來啟發。
感觸最深的,是在看見現場無數個年輕的臉龐,我心中也不自覺地跟著「年輕」了起來,那是一種心態的輕盈、思想的飛躍、活力的奔放。昨晚回程的路上,我不斷感覺到...我比出社會時的自己年輕,我比上大學時的自己年輕,我比任何時候的自己都還年輕,年輕,不是一種年紀,而是一種心態。
–
順便預告一下,
下一本讀書會選書是《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
關注瓦基、Jacky、Jun,一起來參與下一次讀書會!
.
瓦基
《閱讀前哨站》和《下一本讀什麼?》創辦人、《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作者、《化輸入為輸出》線上課程講師、《耳邊說書》主編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
我幫助忙碌的現代人提煉好書精華。透過 Email 收到每週兩封電子報:最新的讀書心得、好書金句、能激發思考的問題,直達你的信箱。

加入 82,000 多位
喜歡閱讀的訂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