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閱讀筆記、兩則好書金句、一個激發思考的問題。善用零碎時間聽書,把握每個進步的微小時刻!
.
一篇閱讀筆記
《先問,為什麼?》讀後心得:職場領導者必學觀念
在 2022 年 12 月的「走在閱讀路上」線上讀書會,我和 Jacky 跟 Jun 一起探討《先問,為什麼?》這本精彩的商管書。這次讀書會最特別的地方,就是我們終於舉辦「實體讀書會」啦!(我的讀書會心得和照片可以看這篇臉書貼文)。若你有興趣的話可以直接收聽 Podcast 「下一本讀什麼 EP.233」的讀書會特輯節目,這篇文章則是我自己對這本書的重點摘錄,內容包含部分讀書會的重點。
《先問,為什麼?》的作者是賽門‧西奈克(Simon Sinek),他是一位樂觀主義者,他相信人性會有更光明的未來。他的 TED 同名演講影片有近四千萬觀看人次。他也是 2017 年度全球管理思想家排行榜 Thinkers50,同時是暢銷書《最後吃,才是真領導》、《找到你的為什麼》作者。他的每一本書我都讀過,真的深受啟發。
作者在書中提出「黃金圈」理論(為什麼,如何做,做什麼),他認為黃金圈有助於我們從不同角度理解,為什麼某些領導者及組織,能擁有非比尋常的影響力。他發現多數人習慣從比較清楚的事開始做,模糊難形容的擺最後。所以我們很容易忙碌於黃金圈外層的「做什麼」與「怎麼做」,卻忘了「為什麼」。
然而,創造改變產業的創新、經得起時間考驗的人物與企業,思維與行動都恰好相反,他們都從核心的「為什麼」出發。清晰的為什麼,可以支撐熱情、也是決策的篩網,幫助我們釐清目標、找到盟友、創造不凡。
作者認為,如果大家都能學會這種模式,他很好奇這世界將出現什麼樣的面貌?他也期待,有天這種能激勵熱情、啟發行動的能力,不再只是少數人的專利,而是多數人可擁有的能力。
.
兩則好書金句
1.
《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作者池上彰介紹了很多元的職業選擇,可以帶給年輕人更寬廣的思考。作者也提醒我們:
「儘管還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工作時,一樣可以開啟自己「想做什麼工作的雷達」,只要在生活當中感到有趣和好奇的事情,就可以去研究那件事情的背後涉及什麼樣的工作。」
.
2.
《泛蠢》書中指出,有時候我們會過度相信以前的經驗,或者堅持自己相信的方式,而變得頑固和不知變通。作者舉古代挪威人登陸格陵蘭的故事告誡我們:
更好的決策建議,是不要太依賴原本的「屬性」,而是要學會「看情況而定」。
.
一個激發思考的問題
如果我們要做到「真誠待人」,該怎麼做比較好?
是盡可能關心更多的人事物,然後顯得自己足夠在乎?
還是設定邊界,只在乎少數事情,然後自然參與互動?
我喜歡醫師 Peter Attia 說過的:「如果我們真的在乎某些人或某些事,哪怕為數不多,也會發展出對你來說真正重要的關係。隨著年紀增長,不論是工作上還是私人生活中,無意義的人際關係會變得愈來愈令人受不了。所以,應該把力氣放在和別人百分百的真誠互動上。」
讓自己過得更好的方法,就是盡可能真誠,不要假裝。
或許,我們要學會拒絕。和自己在乎的事情建立關聯,貢獻給那些我們在乎的少數;而不是為了迎合,服務那些我們必須費盡心力、強迫改變自己才能迎合的多數。
寧可冷酷無情也不要假裝在乎。
.
「化輸入為輸出」線上課程周年慶活動

昨天,我又跑到台北「簽書」!但簽的不是我的書…而是因為「化輸入為輸出」線上課程的周年慶計畫,特別推出「好友逗陣來」分享課程心得和抽書活動!
自去年推出以來,已有超過 4500 位學員報名學習,好多學員在上完課程之後,開始練習、實作、輸出,至今已看到了數百篇以上的產出成果,我十分雀躍!
接下來的兩個月,會推出五場學員專屬的直播講座,已經購課學員可以直接觀看講座(加值不加價),而課程在 3 月底之後,就會調漲成 $2999,因此這次的活動,想特別邀請曾經上課的學員,趁現在優惠價格 $2400 期間,分享給身邊好友!
【好友逗陣來.臉書貼文抽書活動】
瓦基特別挑選三本書讓大家抽獎,分別是《「閱讀力」最新技術大全》、《卡片盒筆記》和《閱讀變現》,每本都抽出三本,總共九個名額!
只要留言標註一位好友,寫上「你為什麼推薦這門課?」或「你覺得這門課可以如何幫助到他?」,並公開分享這篇貼文,就有機會隨機抽到其中一本書。
如果你還沒上過這堂課,但也有興趣參加抽獎,歡迎留言標註一位好友,寫上「你為什麼對這門課有興趣?」,公開分享這篇貼文,就能一起參加抽獎活動唷!
★ 活動期間:1/12~1/19, 22:00 開獎,獎項寄送限台澎金馬。
★ 前往這篇臉書貼文參加抽書(留言 + 標註好友 + 公開分享)
但是,我還想多說一點,哈!
抽獎的這三本書,可是不是隨便亂挑的,而是瓦基精心挑選符合課程主題的唷!而且每本都有瓦基的親簽+題字。
第一本是《智慧型手機知識碎片化時代的「閱讀力」最新技術大全》。
書名拿麼長~~~但不要被嚇到了,這就像是一本「閱讀力」的維基百科!現代人接觸資訊的管道太多元了,該怎麼吸收?包含:網路文章、新聞報導、社群網站、書籍…等。這本書會教你蒐集、篩選、整理、精讀的方法,讓你知道該怎麼整理資訊、轉化成自己的想法。想要有效利用輸入的資訊就讀這本!
第二本是《卡片盒筆記》。
這是我前陣子寫過讀書心得大力推薦給大家的好書,我超愛!以前我們可能會覺得,做筆記?好像要寫得很有條理、要寫得落落長?寫文章?好像要從一張空白紙開始寫,靈感要很多?但是卡片盒筆記法告訴我們,事情沒有這麼嚴重!你可以從一小張卡片開始寫,一百、兩百字都可以,把處理資訊的過程,變成一點一滴的微小累積。這套方法可以幫助你轉換心態:把「嚴肅的做筆記」變成「寫小卡片的遊戲」,把「需要靈感的寫作」變成「組合卡片的勞作」。這本書可以幫你更懂得處理複雜的資訊。
第三本是《閱讀變現》。
這本書的精神就是「用最少代價讓閱讀價值最大化」。如果你只停留在「輸入」的階段,讀了、聽了、學了很多,卻從來沒「輸出」,那這些輸入的資訊是很難轉換成「有形價值」的!
我喜歡這本書後半部強調「輸出」的部分,像是表達力、影響力、連結力、踐行力、覆盤力,
要將閱讀轉換成實際價值的關鍵,是這些輸出啊!如果你感到好奇,如何透過閱讀幫人生加分,我認為這本書可以提供你很多有用的線索和方法!
.
瓦基
《閱讀前哨站》和《下一本讀什麼?》創辦人、《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作者、《化輸入為輸出》線上課程講師、《耳邊說書》主編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
我幫助忙碌的現代人提煉好書精華。透過 Email 收到每週兩封電子報:最新的讀書心得、好書金句、能激發思考的問題,直達你的信箱。

加入 82,000 多位
喜歡閱讀的訂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