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閱讀筆記、兩則好書金句、一個激發思考的問題。讓我們透過閱讀,啟動充滿活力的一個星期!
.
一篇閱讀筆記
《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讀後心得:四個重點與感觸
這是我近期讀過「最出乎意料好看」的書,談的是如何穿越苦痛,重啟喜悅的智慧。這本書記錄了兩位宗教領袖的精彩對話,但如同封面介紹上寫的「這本書不屬於任何宗教、任何族群,這本書屬於你,你值得恆久的喜樂」。
《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的作者是資深編輯道格拉斯.亞伯拉姆(Douglas Abrams),他記錄了兩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長達五天的精彩對談,分別是達賴喇嘛(14th Dalai Lama)和南非的大主教戴斯蒙.屠圖(Desmond Mpilo Tutu)。
這兩位傑出領袖在人生中經歷了極大的苦難,卻依然保有充滿感染力的慈悲與喜悅。他們相聚五天,討論一個永恆的問題:「在這個充滿苦難的世界中,我們是否真的能找到持久的喜悅?」
他們分享了如何在面對痛苦與挑戰時,依然能夠保持內心的平靜與快樂。無論是流亡的苦痛,還是種族壓迫的掙扎,這兩位心靈導師透過幽默和睿智的對話,告訴我們如何在逆境中找回內心的力量,並且讓喜悅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繼續閱讀全文,或用 Podcast 收聽這集說書。
.
兩則好書金句
1.
《多巴胺國度》指出,當我們過度追求愉悅,最終會導致我們對痛苦的感受增強,反而讓我們更容易感到不滿足和痛苦。如同作者所說:
「在長時間反覆暴露在愉悅的刺激後,我們耐受痛覺的能力會降低,我們體驗愉悅的門檻會變高。」
.
2.
《打造第二大腦實踐手冊》在採用任何系統之前(例如生產力工具),必須記在心裡最重要的觀念,就是你的系統必須留給你時間,而不是奪走時間。
「用來組織資訊的系統必須夠簡單到讓你騰出注意力,而不是佔走你更多注意力。」
.
一個激發思考的問題
如果養成了規律的習慣,會限制我們日常生活的自由嗎?
其實不會。《原子習慣》書中指出:習慣不會限制自由,而是創造了自由。無法掌握習慣的人往往擁有最少的自由。
就像是財務習慣不好的人,永遠在擔心下一餐的著落。健康習慣不好的人,永遠缺乏活力與動力。學習習慣不好的人,永遠在擔心自己追不上別人。
作者寫道:「想騰出自由思考與創意所需的心理空間,唯一的方法就是簡化生活中的基本事務。當你建立了習慣,搞定生活中的基本事務,你的心智就能自由聚焦於新的挑戰。」
除此之外,我認為自由能夠帶來自律。當我們不需要再為了一些瑣碎的事務做決定,我們就能更自由地選擇想做的事。
為了自由,所以決定自律。有了自律,我們就創造了自由。
.
希望你從這週的閱讀分享帶走一些好東西。祝你有個美好的一週!
.
瓦基
閱讀前哨站站長和下一本讀什麼創辦人
《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書籍作者
卡片盒筆記實戰課和化輸入為輸出課程講師
.
【贊助】無盡的喜悅之路:點亮靈魂的8大支柱
生活的壓力無所不在,該如何保持內心的平靜呢?
近年來,許多人感受到來自工作、生活各方面的巨大壓力,影響到情緒和健康。
甚至連學校都開始推行了「心理調適假」的政策,想幫助學生更好地處理壓力和調適身心健康。
在許多年前,兩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達賴喇嘛」和「屠圖大主教」進行過長達五天的深度對話,分享他們面對人生困境的智慧與洞見。
現在,這場對話被正式製作成一堂線上課程《無盡的喜悅之路》,除了兩位智者的對談之外,還有跟他們有關係密切的三位專家,透過系統化的安排,完整說明「喜悅的 8 大支柱」以及實踐的方法,讓你用充滿韌性的方式去面對壓力與挑戰。
像我最有感的就是如何「放過自己」,學會「原諒」和「接納」,藉由他們的對談,幫我解開了許多心結。
另外,這堂課不只是理論層面,它有很多實際的練習,比如冥想和課後的學習單,都能幫助我們把所學運用到生活裡。
如果你覺得生活壓力太大或者常常被負面情緒所困擾,那我很推薦你來上這堂課。
募資期間有近半價的優惠,結帳輸入專屬優惠碼 「WAKIJOY」,可以再折抵 250 元,有興趣的朋友歡迎前往課程頁面訊參考看看。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
我幫助忙碌的現代人提煉好書精華。透過 Email 收到每週兩封電子報:最新的讀書心得、好書金句、能激發思考的問題,直達你的信箱。

加入 82,000 多位
喜歡閱讀的訂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