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改變世界的 AI 自動化、關於高敏感、做不像自己的事 1

一篇訪談筆記、兩則好書金句、一個激發思考的問題。善用零碎時間聽書,把握每個進步的微小時刻!

.

一篇訪談筆記

什麼是 AI 自動化?零程式基礎的人也能實現工作效率最大化

你的時間是否總被瑣事耗盡,重要的事情卻一拖再拖? 如果你覺得每天都在處理不斷重複的工作而感到疲憊,那麼 AI 自動化可能是你的救星!今天這篇訪談整理,瓦基帶你認識一個改變工作方式的全新領域——運用 AI 自動化提升效率、減少瑣事,讓你專注於真正重要的目標。

這次訪談,我很高興邀請到 AI 自動化領域的專家──AiWorks 校長黃琇琳 Shirney,與我們分享她在 AI 自動化領域的精彩經驗與洞察。如果你想收聽這場完整訪談,歡迎前往 Podcast「下一本讀什麼 EP.428」收聽。

Shirney 從小就是科技的愛好者,她在國小時就靠手寫 HTML 程式碼架設了自己的第一個網站,展現了對技術的極大興趣。這份熱情伴隨著她一路成長,讓她在程式設計與技術開發領域深耕多年,曾在 IBM 等跨國企業工作,並累積了豐富的專業經驗。

如今,作為 AiWorks 的校長,Shirney 將她的熱情轉化為實際行動,專注於推廣 AI 自動化技能。她致力於降低學習門檻,讓「沒有程式背景」的人也能輕鬆上手。她認為,AI 自動化不僅是一個提升效率的工具,更是一種幫助我們釋放時間、專注於高價值任務的方式。

只要願意開始,學習 AI 自動化並不困難,甚至能成為你職場生涯的轉折點。透過她的經驗分享,我們看到了這項技術的潛力,也感受到科技為我們帶來的全新機會。

繼續閱讀全文,或用 Podcast 收聽這集訪談

前往 Facebook 貼文分享這篇訪談心得

.

兩則好書金句

1.

高敏感是種天賦》高敏感不是缺陷,而是一種天賦。透過理解和接納自己,高敏感族可以將這種特質轉化為強大的優勢。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會欣賞這種細膩的特質,並尊重和珍惜身邊的高敏感族。
「敏感不是我們的錯,正是因為敏感才讓我們的人格更加豐富。」

前往這篇 Facebook 貼文分享這段話

.

2.

小人物:我的爸爸是賈伯斯》這本書讓讀者從一個渴望父愛的女孩眼中,觀察與體會這位科技傳奇人物背後同樣身為「人」的一面。透過她細膩的筆法,讓我們得以經歷她成長的徬徨、掙扎與兩個世界間的衝撞。

「寫作是對過往的一種理解與療傷」

前往這篇 Facebook 貼文分享這段話

.

一個激發思考的問題

什麼時候要堅持「做自己」?什麼時候要「不像自己」?

我不是記憶力強的人,所以我寫讀書筆記,把學到的知識記錄並整理下來。

我不是體能勁爆的人,所以我開始慢跑,保持基礎的體態和體能。

我不是擅長表演的人,所以我學習跳國標舞,試著打開更多表達自己的可能性。

我不是主動攀談的人,所以我選擇做訪談節目,透過提問向其他專家學習。

甚至在創業上,我不是來自商業背景的家庭,但嘗試從一人公司開始,探索更多可能性。

我不是一個勇敢的人,更不愛冒險,卻總是硬著頭皮,讓自己去做原本不敢嘗試的事。

或許我們以為,只有先成為某種人,才適合做某些事。但事實是,你不需要先擁有那個身份才能開始。

更白話文一點的說法:不需要很厲害才能開始,而是要先開始才會變厲害。

成為不像自己的那個人,去做看似不適合你的事情。你會驚訝地發現,那些原本認為不可能的領域,竟然帶來了最大的成長與驚喜。

挑戰自己,就是在重塑自己的可能性。

前往這篇 Facebook 貼文分享這段話

.

【文章分享】卡片盒筆記和第二大腦該選哪一套?我的實踐心得與差異比較

我最近常收到讀者提問:「卡片盒筆記法」和「打造第二大腦」該選哪一套?

由於我本身是這兩套方法的長期實踐者,我特別寫了一篇 4000 多字的長文來回答,我會分享兩者的適用情境、解釋兩者之間的相似處和差異處,並說明該採用哪一套方法的背後邏輯。

如果你沒有時間讀完全文,以下是簡單的結論:

卡片盒筆記法適合用於需要「啟發與洞見」的情境。如果你需要深入探索某個主題,進行長期的知識累積,並希望從中找到新的靈感與洞見,卡片盒筆記法將是你的最佳選擇。

卡片盒筆記法使用者要經常問自己的問題:「我如何發現新的想法?如何從資訊中找到更深層的關聯?」

第二大腦適合用於需要「組織與效率」的情境。如果你需要處理大量的數位檔案,完成工作專案,或是將生活中不同領域的資訊有條理地管理,那麼 PARA 系統很適合你。

PARA 系統使用者要經常問自己的問題:「我如何快速檢索和存放資訊?如何更高效地完成專案?」

綜合以上論述,我認為對於一位現代的「知識工作者」來說,這兩套方法並不是二選一的問題,而是兩套都需要,拿來處理不同應用場景的問題。這兩者不是對立的選項,而是互補的系統。

知識工作者的最終目的,是建立一套全面的知識管理系統,既能支持長期的學習與創作,又能提升短期專案的執行效率。在知識管理的世界裡,沒有單一方法適用於所有情境,靈活運用多種方法才能真正建立屬於自己的知識宇宙。

前往這篇 Facebook 貼文閱讀和分享這篇文章

.

希望你從這週的閱讀分享帶走一些好東西。祝你有個美好週末,我們下週見!

.

瓦基
閱讀前哨站站長和下一本讀什麼創辦人
陪伴式習慣養成 App《習慣充電站》創辦人
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書籍作者
卡片盒筆記實戰課化輸入為輸出課程講師

【贊助】實現 AI 自動化的第一步: 超高效 AI 實戰指南

每天手動處理數據、來回同步專案進度,工作變得「重複又瑣碎」,讓你覺得很懊惱嗎?

我平常工作最常使用的就是 ChatGPT ,用它搜集資訊、整理文章,接著再使用 Google doc 和 Google sheet 之類的工具來輔助編輯。

但這樣零碎的使用 AI 和工具,並無法真正有效的改善工作流程,效率也沒有明顯的提升。

這時候就需要學會「 AI 自動化」這項技能!

這次,專門提供 AI 自動化培訓的機構「Aiworks」,跟知識衛星聯手推出了一堂線上課程「實現 AI 自動化的第一步」!

這堂課會教你把經常使用的軟體工具,把它們串接起來轉成「自動化」的流程,再搭配生成式 AI 的技術,創造一位全年無休的小助理!

還會教你如何培養出整合性的 AI 思維,先釐清想達成或是想解決的任務及問題,再利用 AI 自動化整合到工作流程當中,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最棒的是,會手把手帶你操作每一個步驟,就連零基礎、不會寫程式的人也能輕鬆上手!

你還在為了繁瑣的工作而感到無力嗎?或是想有效的利用 AI 來提升工作效率嗎?這堂課一定能夠幫助到你!

1/26 前購買享早鳥限時優惠低於 45 折,結帳輸入專屬優惠碼 「wakiai350」,可以再折抵 350 元,有興趣的朋友歡迎前往課程頁面參考看看。

瞭解更多活動資訊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

我幫助忙碌的現代人提煉好書精華。透過 Email 收到每週兩封電子報:最新的讀書心得、好書金句、能激發思考的問題,直達你的信箱。

Subscribe Book Picking

如果內容不適合你,可隨時取消訂閱。

加入 84,000 多位
喜歡閱讀的訂閱者

Waki 瓦基

書評部落格《閱讀前哨站》和 Podcast 說書頻道《下一本讀什麼?》創辦人、《卡片盒筆記實戰課》和《化輸入為輸出》課程講師,時常分享讀書心得和書評,喜歡將書中所學加以活用,實踐在職場與生活中。

下一篇讀什麼?

追蹤最新的留言
通知我:
guest

0 則留言
內文留言
查看全部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