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的焦慮世代、偷走別人時間的人、提問的品質 1

一篇閱讀筆記、兩則好書金句、一個激發思考的問題。善用零碎時間聽書,把握每個進步的微小時刻!

.

一篇閱讀筆記

《失控的焦慮世代》讀後心得:如何拯救被手機餵養的世代?

很多人說現在剛出社會的年輕人,和過去的世代完全不同。

他們對壓力的適應力比較低,在人際互動上也顯得更不自在。許多雇主抱怨,新世代的年輕人比較難承受批評、容易焦慮,而許多家長則感到困惑,自己的孩子為什麼總是對現實世界提不起勁,卻能在虛擬世界裡沉浸好幾個小時。

這種改變並不只是我們的感覺,而是真實發生在全球各地的趨勢。

想要知道他們為什麼有這麼大的不同嗎?時間必須倒轉回 2010 年,智慧型手機與社群媒體開始興盛的那個時候。

心理學家強納森・海德特(Jonathan Haidt)在新書《失控的焦慮世代》裡指出,這些科技是如何徹底改變了人類的童年,導致青少年焦慮、憂鬱、社交能力下降的問題。同時,他也給出對應的建議,期待家長、學校、政府和科技公司可以採取更好的方式來幫助孩童成長。

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這本書,看看被稱為「焦慮世代」的青少年,他們成長過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繼續閱讀全文,或用 Podcast 收聽這集說書

前往 Facebook 貼文分享這篇讀後心得

.

兩則好書金句

1.

去書店買個好人生》指出有些人會說自己比較傾向「直接向別人學習」,想要透過直接見面和對話跟對方學習,而不是透過閱讀學習。但作者認為:

「這些主張『直接向別人學習』的人,只不過是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就與人見面,偷走對方龐大的時間。」

前往這篇 Facebook 貼文分享這段話

.

2.

終局思維》談要如何取得高準確度資訊?找到最靠近問題的人,而且要問他們過程的細節。作者建議,從別人那裡取得資訊時,不要問對方的想法是什麼,而是問他們是「如何」得到那樣的想法。

「好的問題才會引導出好的答案,你提出的問題會決定你獲得的資訊品質。」

前往這篇 Facebook 貼文分享這段話

.

一個激發思考的問題

你會害怕提出笨問題嗎?你知道提問的重點其實不在自己身上嗎?

提出「好問題」的價值,不在於看起來有多聰明,而在於能夠激發更深刻的思考。

許多人認為提問是為了展示自己的知識,但最有力的問題,其實是那些揭露盲點、挑戰假設、引導對方探索可能性的問題。

提問不是表現自己,而是啟發他人。

下一次提問時,試著問:「有沒有其他的方式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或「我們可能忽略了什麼?」這才是創造改變的開始。

前往這篇 Facebook 貼文分享這段話

.

希望你從這週的閱讀分享帶走一些好東西。祝你有個美好週末,我們下週見!

.

瓦基
閱讀前哨站站長和下一本讀什麼創辦人
陪伴式習慣養成 App《習慣充電站》創辦人
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書籍作者
卡片盒筆記實戰課化輸入為輸出課程講師

【贊助】Audiopen 用講的,讓 AI 幫你寫文章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靈感突然湧現,但手邊沒有筆記工具,結果等到有空時,想法卻早就忘得一乾二淨?

如果你跟我一樣常常遇到這種狀況,那你一定要試試 Audiopen!

這是一款 AI 語音轉文章工具,只要按下錄音,隨口說出你的想法,就能幫你轉換成條理清晰、可直接發表的文章。

最棒的是,它不只是單純轉成文字,還會幫你自動修正錯別字、補上標點符號,甚至優化語句,讓你的內容讀起來更流暢、更專業!

你還可以選擇不同的轉換風格和長度,無論是逐字稿、適度潤色,還是精煉文章,都能一鍵搞定。

我自己用了之後,真的愛不釋手,無論是寫部落格文章、整理筆記,會議記錄,都變得輕鬆許多!

我覺得,免費版的就已經很好用,如果你像我有大量寫筆記和寫文章的需求,可以再考慮升級付費版。

這是我過去一年來最喜歡的軟體。我特別撰寫一篇教學文章,也錄製了一段教學影片,有興趣的話可以到節目資訊欄參考看看。

瞭解更多活動資訊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

我幫助忙碌的現代人提煉好書精華。透過 Email 收到每週兩封電子報:最新的讀書心得、好書金句、能激發思考的問題,直達你的信箱。

Subscribe Book Picking

如果內容不適合你,可隨時取消訂閱。

加入 80,000 多位
喜歡閱讀的訂閱者

Waki 瓦基

書評部落格《閱讀前哨站》和 Podcast 說書頻道《下一本讀什麼?》創辦人、《卡片盒筆記實戰課》和《化輸入為輸出》課程講師,時常分享讀書心得和書評,喜歡將書中所學加以活用,實踐在職場與生活中。

下一篇讀什麼?

追蹤最新的留言
通知我:
guest

0 則留言
內文留言
查看全部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