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年來歷久彌新的時間管理經典、踏出第一步、讀者交流 1

一篇閱讀筆記、兩則好書金句、一個激發思考的問題。讓我們透過閱讀,啟動充滿活力的一個星期!

.

一篇閱讀筆記

《搞定》讀後心得:時間管理必讀經典書、我的實踐與調整

如果你問我:「把所有時間管理書籍丟掉,只能留一本,你會留哪一本?」

我的答案是 David Allen 寫的《搞定!》。

這本是我的時間管理啟蒙之書,也是我認為對所有想學時間管理的人,最經典必讀的一本書。

搞定!》(Getting Things Done)的作者是企業管理顧問大衛.艾倫(David Allen),他專門輔導高階經理人提高工作效率。我第一次讀到這本書時,深深感受到自己的時間管理觀念被完全顛覆。以往我總以為時間管理就是把行程安排得滿滿的、設法壓榨出每分每秒的效率,

但這本書帶給我的最大啟發是:真正的重點不在「管理時間」,而在於管理我們對事物的「注意力」與「承諾」。這本書的核心理論是打造一個讓大腦「心如止水」的生產力系統。當水面平靜的時候,你才能看到清澈的底部,不會被繁雜的事情所干擾。

大腦的功能在於思考和創造,而不是用來記憶所有事情。當我們試圖在腦中記住一連串待辦事項時,有限的心智能力很快就被佔據,以致無法專注當下真正該做的事情。我自己過去常常因為害怕遺漏某件事而不停反覆提醒自己,但結果反而是增加焦慮,難以靜下心來完成手上的任務。

所以作者建議我們:「應該將待辦事項從大腦移出來,存放到可信任的外部系統中。」這本書,就是跟你介紹如何打造和使用這套系統。

如同英文書名「Getting Things Done」的意思是「把事情搞定」,簡稱 GTD。接下來的介紹我就會用 GTD 來代表這套時間管理系統。我猜很多朋友可能已經聽過或用過 GTD。

所以,在接下來分享的前半段,我會先簡單介紹 GTD 的概念和步驟,讓還不熟悉的朋友清楚認識。在後半段,我會分享我的親身經驗,以及在 2025 年數位工具這麼發達的現在,我們可以針對 GTD 做出哪些調整和改善。

繼續閱讀全文,或用 Podcast 收聽這集說書

前往 Facebook 貼文分享這篇讀後心得

.

兩則好書金句

1.

初生之犢》作者指出,我們欠缺的不是一個偉大的夢想,也不是壯士斷腕的決心,而是一個我們每個人打從出生就有的「初生之犢」的勇氣。這本書會給你踏出第一步的勇氣。

「如果你不願意在找到熱情前開始前進,你永遠都無法成功。」

前往這篇 Facebook 貼文分享這段話

.

2.

過曝世代》提到「我們大多數的欲望,都是透過模仿而來,而不是內心真正的需求。」書中原文描述的是青少年所受的影響,全文如下:

「孩子逐漸沉迷在他人的欲望當中,他們上癮的不只是手機或網路,也包含網路將同溫層(甚至明星層)無限延伸之後所帶來的欲望洪流。 孩子在欲望中失去了自我的邊際,他和其他人競逐這些表淺而不具備生產性的欲望(吃吃喝喝、娛樂消費、美妝時尚等),卻無法從這些娛樂或經濟活動中,找到自己真正獨特的意義或價值。這種汲汲於競逐,但實質懸空的狀態,會進一步加劇孩子原本的內在衝突(自我期待與自卑心態)。」

前往這篇 Facebook 貼文分享這段話

.

一個激發思考的問題

如果一個決策的影響很長遠,你會如何思考和進行?

做出長期決策時,別只顧著問自己「我想要什麼?」

更重要的是問:「我願意為了什麼而付出?」

真正的選擇,不是關於夢想的結果,而是關於你是否能接受實現它的過程和挑戰。

列出每個選擇的代價和回報,找到那個你願意投入時間和精力的方向。

成功來自對過程的熱愛,而不是對結果的執著。

前往這篇 Facebook 貼文分享這段話

.

【好文分享】一篇讀者信件交流引發的寫作靈感

最近跟一位讀者透過 Email 交流,我鼓起勇氣問他:「有沒有哪些內容,是你期待『瓦基能提供、但瓦基一直都沒有做的』?

他的回答讓我感到十分驚喜:「是否有可能新增推薦作者。因為每一個作者擅長撰寫的內容並不相同,並且在閲讀了《如何閱讀一本書》時了解到,閱讀是在與作者聊天得過程,是身為讀者要從文字當中了解作者在想什麼,但很多時候對於作者的訊息能理解的比較少,如果可以推薦哪些領域的作者,對於我來說會有幫助。我覺得讀書是一種與作者溝通的方式,如果可以更了解作者對讀者一定也有幫助。很期待可以有人做這件事情!」

我進一步釐清他的想法之後,試著寫了第一篇最簡單的嘗試〈620 萬訂閱的 Ali Abdaal 是誰?他如何將事業拓展至千萬美元〉。我也把這篇文章分享到 Facebook 貼文和 Threads 串文,獲得了很大的迴響。

我回信告訴他:「由於我平常就有在大量接觸許多作者的訪談和分享,如果是用這種形式分享給大家,我覺得寫起來很輕鬆,自己也有收穫。可能是我以前把『分享』這件事情想得太『嚴肅』,所以有很多訪談筆記我並沒有分享出來。如果你覺得這個形式讀起來可以,我再試著多分享一些不同種類的作者好料。」

不知道正在讀這封信的你,覺得這樣的內容對你有幫助嗎?會想要看到更多嗎?

很期待聽到你的想法,今年我嘗試自我突破的一個重點就是「瓦基能提供、但瓦基一直都沒有做的」。如果你有什麼想法,也歡迎回信告訴我唷。

.

希望你從這週的閱讀分享帶走一些好東西。祝你有個美好的一週!

.

瓦基
閱讀前哨站站長和下一本讀什麼創辦人
陪伴式習慣養成 App《習慣充電站》創辦人
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書籍作者
卡片盒筆記實戰課化輸入為輸出課程講師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

我幫助忙碌的現代人提煉好書精華。透過 Email 收到每週兩封電子報:最新的讀書心得、好書金句、能激發思考的問題,直達你的信箱。

Subscribe Book Picking

如果內容不適合你,可隨時取消訂閱。

加入 80,000 多位
喜歡閱讀的訂閱者

Waki 瓦基

書評部落格《閱讀前哨站》和 Podcast 說書頻道《下一本讀什麼?》創辦人、《卡片盒筆記實戰課》和《化輸入為輸出》課程講師,時常分享讀書心得和書評,喜歡將書中所學加以活用,實踐在職場與生活中。

下一篇讀什麼?

追蹤最新的留言
通知我:
guest

0 則留言
內文留言
查看全部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