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學會「上台簡報」的技術嗎?有一本書會對你大有幫助,書中內容涵蓋了專業工作者各種上台的情境,教你從準備、練習,到最後上台,學會整套系統性的簡報方法。
這本書在說什麼?
《上台的技術》的作者是王永福(福哥),他是台灣頂尖的企業講師,常常被大家稱為「老師的老師」或「教練的教練」,他也是很多百大企業的指定講師,包含台積電、鴻海、聯發科、Google…等,還指導過許多 TEDx 大會的演講者。
這本書全面介紹了上台簡報的各個方面,從簡報前的準備、內容的構思、投影片的製作、到如何進行有效的排演,並在上台時展現最佳的肢體語言和臨場反應。福哥不僅講解了許多實用的技巧,還分享了大量他在企業內訓和 TED 演講輔導中的真實案例。
書中的技巧和方法都經過多年實踐驗證,非常具有操作性。無論是職場新人、專業人士,還是需要經常上台演講的高階主管,都能從這本書中獲益良多。特別是那些對上台演講感到緊張和不安的人,書中提供詳細的指導和具體的練習方法,幫助讀者建立自信,提升簡報和演講的能力。
我邀請到作者福哥本人接受我的訪談(下一本讀什麼 EP.379),你可以聽到福哥親自講解上台簡報的技巧和示範,讓你可以現學現用!以下這篇文章整理自訪談精華和我的讀後想法。
一、上台簡報最大的誤解
很多人對於上台簡報有著一個普遍的誤解,認為上台需要具備極佳的口才、快速的臨場反應以及幽默感。這些條件聽起來相當困難,讓許多人因此卻步。其實,這些都不是決定性因素。許多專業人士,如工程師、分析師等,他們或許天生內向,但只要掌握了系統性的準備方法,同樣能夠在台上侃侃而談。
這也是福哥在這本書中所強調的核心觀念,他說:「上台簡報是一門『技術』,而技術是可以拆解、複製和模仿的,只要有正確的方法和準備,每個人都能在台上表現出色。」實際上,上台是一門技術,是可以透過系統化的準備和練習來學會的。
在福哥多年的教學經驗中,無論是對於台積電、鴻海這樣的企業內訓,還是針對 TED 講者的輔導,他都發現,只要學員能夠理解並運用這些系統化的方法,就能大大提升他們的簡報能力。這些方法包括提前準備好內容、進行多次排演、掌握時間和流暢性等。
簡報並不是只有訊息的「傳達」,更重要的是「說服」聽眾,讓他們接受並支持你的想法。只要有系統地準備和練習,每個人都可以克服對上台的恐懼,成為一個優秀的簡報者。
二、上台之前的準備
在談到上台前「準備簡報內容」的階段,福哥認為最重要的準備是縮小簡報者與簡報之間的 GAP。這個 GAP 並不是指傳統意義上的差距,而是由三個重要元素組成:目標(Goal)觀眾 (Audience)和目的(Purpose)。福哥強調,了解這三個元素是準備簡報的基礎。
首先,福哥解釋了「目標」的重要性。
他指出:「你在台上要簡報或演講的目的是什麼?這次簡報的目的是什麼?」無論是工作月報、專案報告還是向客戶推銷產品,了解目標能夠幫助簡報者更有針對性地準備內容,確保每一句話都能夠服務於這個目標。
接著,福哥強調了了解「觀眾」的重要性。
他表示,不同的聽眾會有不同的需求和期待。「如果聽眾是同事、長官或是客戶,他們的需求會完全不同,即使談的是相同的主題。」因此,簡報者必須根據聽眾的不同,調整簡報的重點和方式,這樣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最後,福哥談到了簡報的「目的」。
他建議簡報者應該明確這次簡報要達成的具體目標。「這次簡報結束後,如果能有三個完美的結果,那會是哪三件事?」明確這些目的可以幫助簡報者在準備內容時更有方向,確保每個環節都能緊扣主題,達成預期的效果。
總結來說,福哥認為,縮小簡報者與簡報之間的 GAP,是上台前最重要的準備工作。
三、上台之前的練習
在談到上台前的練習時,福哥強調「練習」是簡報成功的關鍵。
他表示,許多人即使看過多次投影片,但缺乏正確的練習方法,這樣的簡報在真正上台時可能會遇到很大的困難。福哥強調,正確的練習方法包括至少進行「兩次」完整的排演。
第一次排演的重點在「控制時間」。
你要帶著「計時器」,確保每個環節的時間控制在預定範圍內。這樣可以幫助簡報者發現時間安排上的問題,避免簡報過長或過短。他說:「你只要曾經從頭到尾講過一次,你就會知道時間超時了,這個節奏可能講不完。」
第二次排演的重點在「流暢性」。
福哥建議簡報者在這次排演中試著不看稿,不看投影片,僅憑記憶完成簡報。「你只要做過兩次排演,時間是準的,流暢性是好的。」這樣的練習能夠幫助簡報者更自然地表達內容,減少臨場緊張感,提升整體表現。
因此,這兩次排演不只可以讓簡報者掌握時間和流暢性,更重要的是能夠增強自信心,使上台簡報更具說服力和影響力。

四、上台時的肢體語言
福哥也提到「肢體語言」在簡報中的重要性,良好的肢體語言能夠大大提升演講的效果,讓聽眾更容易被吸引和說服。
福哥說肢體語言包括眼神接觸、手勢和站位,這三個方面是最重要的。
首先,福哥強調了「眼神接觸」的重要性。
他表示:「要跟台下保持視覺接觸,這樣才能建立與聽眾的連結。」然而,很多簡報者在上台時,由於緊張或未能記住簡報內容,往往只看著投影片,忽略了與觀眾的眼神交流。福哥建議:「簡報者在排練時就應該熟記內容,這樣才能在簡報時自信地與觀眾進行眼神交流,增強互動感。」
其次,福哥提到「手勢」的運用。
他指出,許多人在演講時會不自覺地採取封閉的姿勢,如抱胸或將手放在背後,這樣的手勢會讓人感到疏離和不自然。福哥建議:「我們可能會更希望你手是攤開的,維持在腰部以上,自然地運用手勢來強調重點。」這樣的手勢能夠讓演講更具親和力和說服力。
最後,福哥談到了「站位」的重要性。
他說在不同的場合對站位有不同的要求,但總的來說,簡報者應該站直,並適當地在舞台上移動,以便與更多的聽眾進行互動。「站直,環繞,看向你的聽眾,這樣才能保持開放的姿態。」福哥強調,好的肢體語言不僅能讓簡報者看起來更有自信,也能提升整體演講的效果,使聽眾更加投入和接受演講內容。
五、上台時的突發狀況
福哥分享了一些他在演講中面臨「突發狀況」挑戰的經驗。他強調,無論準備多充分,突發狀況總是難以完全避免,但有經驗的簡報者能夠迅速應對,保持冷靜。
福哥回憶道:「在一次350人的演講中,我的電腦在開始的第15分鐘突然當機,畫面無法繼續顯示。」面對這樣的情況,福哥迅速評估了問題的嚴重性,並決定重啟電腦。
他說:「我把麥克風遞給第一排的董事長,請他幫我救援兩分鐘,然後迅速重啟電腦。」這種機智的應對方式,不僅避免了演講的中斷,也展示了他在面對突發狀況時的冷靜和專業。福哥強調,遇到這類問題時,最重要的是不要驚慌,應該快速評估問題,並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案。
福哥還分享了另一個經驗,當投影機在演講中突然燒壞時,他選擇直接放棄使用投影片,改用白板繼續進行演講。
他表示:「最重要的臨機應變就是要先評估這個問題是可解決還是不能解決,如果不能解決,就假設沒有投影片繼續往下走。」這種靈活應對的方式,讓他能夠在任何情況下都保持演講的流暢性和連貫性,確保觀眾不會因為設備故障而影響聆聽體驗。
如果可以重新撰寫這本書
我在訪談中對福哥問了一個滿特別的問題:「如果讓你重新寫一次《上台的技術》這本書,你會想要增加或修改哪些內容?」
福哥表示,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教學經驗的增加,他發現的確有很多新的觀點和方法值得加入書中。「(自從這本書初版後的)這十年來,我不斷教學和輔導各類講者,積累了許多新的實戰經驗和案例,這些都可以豐富書中的內容。」
福哥指出,過去十年,他開設了專業簡報力的公開班,遇到了許多來自不同背景的學員,包括 TED 演講者、企業高管和專業人士。「這些學員在簡報過程中展示了許多精彩的實例,我希望能將這些真實案例和經驗加入書中,讓讀者能夠更具體地了解和學習到簡報技巧。」此外,他還提到,希望能更深入地探討簡報前的準備工作,特別是如何針對不同的觀眾調整簡報內容。
此外,福哥也提到,他計劃將這些新的內容和方法整合到他即將推出的《簡報的技術》線上課程中。他說:「這個課程不僅會包含書中提到的技巧,還會加入更多實際的演示和解析,讓學員能夠全方位地學習簡報技術。」

一堂最高規格的簡報課程
關於《簡報的技術》線上課程,是採用台灣少見的高規格拍攝(四機四鏡),而且講師除了福哥之外,還有來自全台灣最頂尖的 TED 講者、企業高管和專業人士的教學與示範。我問福哥為什麼要砸重本打造這門課程?
他表示,多年來的簡報教學經驗讓他意識到,許多優秀的簡報技巧和實戰經驗,需要透過更生動和具體的方式傳遞給學員。在訪談中他也這麼說道:「寫作和寫書固然重要,但有些東西必須親眼看到、親身體驗,才能真正掌握。」
福哥進一步解釋,他希望這堂課程能夠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將台灣最好的簡報技巧和經驗留存下來。他堅定地說:「我在這個行業已經 15 年,有幸教過許多優秀的講者,我希望能留下台灣簡報最美好的樣子。這不僅是對我自己的要求,也是對這個行業的最好貢獻。」
福哥指出,這堂課程不僅僅是單一講師的獨角戲,而是集結了多位簡報大師的智慧與經驗。「我們邀請了 9 位 TED 講者、國際作家、律師等專家,還有 5 位簡報領域的重量級大師,共同參與課程錄製,並且每一位講者的實際演示都經過詳細的解析。」
這種全方位、多角度的學習方式,能夠讓學員在不同的情境中看到簡報技巧的應用,從而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這些技術。福哥相信,這樣的課程能夠帶給學員前所未有的學習體驗,真正提升他們的簡報能力。
最後,福哥也提供給瓦基的讀者們一個專屬優惠,前往《簡報的技術》頁面,結帳輸入限時優惠碼「waki350」就可以現折 $350 元。 要學,就要跟最厲害的人學!向福哥學習一起提升簡報力吧!
您可能也會有興趣的其他文章
- 《遊戲化教學的技術》親訪作者的心得和八個重點
- 《高勝算的本事》讀後心得:讓你在職場脫穎而出的數據思維
- 《終局思維》讀後心得:想要改變人生,從學會清晰思考開始
- 《高效原力》讀後心得:顛覆舊觀念,感覺良好才能做得更好
- 《超級專案管理》讀後心得:看懂專案三個失敗與成功的關鍵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
我幫助忙碌的現代人提煉好書精華。透過 Email 收到每週兩封電子報:最新的讀書心得、好書金句、能激發思考的問題,直達你的信箱。

加入 80,000 多位
喜歡閱讀的訂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