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時刻?手裡捧著一本充滿智慧的書,想要沉浸其中,卻總是被手機的通知、工作的壓力、生活的瑣事打斷。於是,那些閱讀的計畫也就被擱置一旁,變成了心中從來沒有被實現的承諾。
其實,我們可以做出一些簡單的調整,讓閱讀成為生活中持續而又充滿啟發的習慣。今天,我就來聊聊養成閱讀習慣的 3 個步驟。
一、設定閱讀目標:讓前進的方向更明確
養成閱讀習慣的第一步,就是「設定明確的閱讀目標」。
很多人可能會問:「為什麼我需要閱讀?這個習慣對我真的那麼重要嗎?」答案是:這完全取決於你個人。不論是為了開闊視野、學習新知,還是單純讓心靈有一段放鬆的時光,你的理由都是正當且重要的。
首先,讓目標「明確化」是所有行動的指南。比方說,你可以設定「每天閱讀 15 分鐘」,或是「每週讀完一本書的一個章節」。這樣具體的目標,會像燈塔一樣為你指引方向。目標的力量在於它的可衡量性,當你完成一個小目標,你會感到一種可達成的愉悅,這些小成就感最終會累積成長遠的動力。
養成閱讀習慣不需要一夜之間大幅改變生活,只要從一些小的行動開始:每天 15 分鐘的沉浸,慢慢地,你會發現這些時間不再是一種義務,而是生活中令人期待的享受。
接下來,我分享一個如何設定有效閱讀目標的具體範例。例如,如果你是一位對商業管理感興趣的職場人士,可以設定「每個月至少讀完一本和管理學相關的書籍」的目標。
或者,如果你正在學習新的技能,比如程式設計,設定「每天閱讀 30 分鐘程式設計相關書籍,並在週末進行一次實踐演練」的目標,這些具體的目標能讓你持續地進步,並且看到實際的成果。

二、定期追蹤進度:讓成長軌跡可視化
目標定好了,接下來的一步就是「追蹤你的閱讀進度」。這裡並不是要讓你感到壓力,而是讓你看到自己的成長。你可以用筆記本、或是下載瓦基開發的「習慣充電站」App 來追蹤,甚至是簡單地在日曆上打個勾,記錄你每天的閱讀時間和進度。
每次記下「今天閱讀了 30 頁」這樣的進度,彷彿是在為你的旅程做一個標記,讓你可以看到自己已經走了多遠。這些小小的記錄不只是一個數字,它們是你和自己對話的見證,是對自己堅持的一份承諾。
當你回過頭來看這些累積的標記時,你會發現自己已經超越了許多最初的期望,這份成就感會成為你繼續前進的動力。
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透過「進度追蹤」,人們更容易在習慣形成的過程中保持動力。研究人員發現,當個人能夠看到具體的進步,例如每天完成的頁數或累積的閱讀時間時,他們的自我效能感也會提升。這種「自我效能感」是成功養成習慣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外,追蹤閱讀進度也可以讓你根據情況調整節奏。如果某一週特別忙碌,無法按照原定計劃完成進度,不妨將目標稍微下調,例如每天 5 分鐘的閱讀,這樣你就不會因為壓力而放棄整個習慣。
這種靈活的調整方式,能讓閱讀變成更加人性化的活動,而不是僵硬的義務。
三、創造專屬環境:打造最適合的閱讀氛圍
閱讀的氛圍,比我們想像的更重要。環境可以成為我們的「心流催化劑」,因此,「創造一個舒適的閱讀環境」,讓自己能夠專注其中,是養成習慣的關鍵之一。
想像一下,你可以在床頭放上幾本待讀的書,或在沙發旁放一個小書架,將封面朝外,讓這些書成為生活中看得到的風景。每當你坐在沙發上,隨手就能拿起一本書,這樣的便利性會極大提升你的閱讀慾望。
關於營造閱讀氛圍的具體做法,你可以考慮以下幾個小技巧來打造一個理想的閱讀環境:
1.設置閱讀角落:找一個家中安靜的角落,放置舒適的椅子和柔和的燈光,這樣的安排會讓你每次走到那裡,都自然而然地想要拿起一本書。研究表明,特定的空間可以強化特定的行為,比如在固定的地方閱讀,能夠讓你在心理上更快進入閱讀狀態。
2.消除分心源:如果容易被手機打擾,可以試著在閱讀時將手機放到另一個房間,或者啟用手機的「勿擾模式」。科學研究指出,手機的存在,即使你沒有使用它,也可能降低你的專注力。因此,為自己創造一個遠離電子設備的閱讀空間,有助於更深入地進入書本的世界。
3.建立小儀式:在每次閱讀前,進行一個小小的儀式,譬如泡一杯茶,或者點上一支香氛蠟燭。這些小動作可以幫助你調整情緒,快速進入閱讀的心流狀態。這些小儀式會強化我們對閱讀的期待,並幫助我們形成穩定的習慣。
像是我自己,就總是會把一本自己很想讀完的書放在床頭,每天睡前不自覺地就會拿起來翻幾頁。這種微小的安排,讓閱讀變得自然且輕鬆,慢慢地,手機不再是睡前唯一的選擇,書籍開始成為我每晚最好的陪伴。

閱讀是場長跑:不在於速度,而在於堅持
養成閱讀習慣就像是一場長跑,不是比速度,而是比誰能夠持之以恆。開始的時候,很多人都懷著滿滿的熱情,但真正的挑戰是如何讓這個習慣變得穩定且持久。
我們可以借鑒馬拉松的心態:一開始的激情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讓每一步都穩定而持續。許多人在養成閱讀習慣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挑戰,例如時間不夠、閱讀效率低下等,這些都是正常的。重要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並持續調整。
科學家也發現,擁有「成長型心態」的人更傾向於在面對挑戰時堅持不懈。因此,當我們在閱讀中遇到瓶頸時,不要氣餒,而應該把它當作一個學習和成長的機會,並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透過努力逐步提升。
隨時支持你的閱讀旅程
為了讓你在閱讀之路上走得更順利,我特別打造了一款習慣養成 App,叫做「習慣充電站」。除了最基本的習慣追蹤功能之外,還有 21 天的習慣陪跑計劃,不只能幫助你設定閱讀目標,還能透過瓦基教練般的指引,支持你逐步將閱讀融入生活。
透過這款 App,你可以隨時追蹤自己的進度,享受每天的勵志金句,將這款 App 無縫融入你的閱讀旅程。21 天之後,閱讀將不再是你生活中的挑戰,而會變成一段自然而愉悅的時光。
閱讀,不是硬著頭皮去完成的任務,而是每天期待的心靈港灣。讓我們一起,把閱讀變成一段持續而充滿啟發的旅程。
行動建議:開始你的閱讀之旅
- 設定你的閱讀目標:想一想,你為什麼想要開始閱讀?找到那個讓你感到興奮的理由,然後設定一個具體的小目標,例如每天閱讀 15 分鐘。
- 定期追蹤進度:拿起你的筆記本,或者下載習慣充電站 App,記錄你的閱讀旅程。讓成長變得具象化,你會發現這些記錄會帶來滿滿的成就感。
- 營造你的閱讀空間:找到一個適合的地方,安排你的閱讀角落,讓這裡成為你逃離喧囂、專注閱讀的避風港。
現在,就讓我們從今天開始,為自己創造一個屬於閱讀的世界,讓知識和靈感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閱讀是一段美妙的旅程,我們都值得擁有這樣的經歷。

21 天習慣陪跑,陪你養成好習慣
習慣充電站 APP 預購
你想讓好習慣自然融入生活,而不是靠痛苦的自律堅持嗎?「習慣充電站」是我將多年來養成習慣的實踐經驗結合科學方法,設計出一套輕鬆愉快的養成系統。每天一小步,搭配貼心指引與正向回饋,幫你建立習慣的基石。
為什麼瓦基要打造習慣養成 APP?習慣追蹤失敗的五個原因:談我心目中習慣養成的最好方法。
您可能也會有興趣的其他文章
- 習慣養成總是失敗?學會習慣堆疊,四步驟輕鬆養成好習慣
- 習慣追蹤失敗的五個原因:談我心目中習慣養成的最好方法
- 《原子習慣》四步驟重點整理,每天寫筆記和寫作的實踐心得
- 《原子習慣》重點心得:如何不靠意志力就變成你想要的人?
- 《踏實感的練習》讀後心得:運用六種日常練習活出踏實人生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
我幫助忙碌的現代人提煉好書精華。透過 Email 收到每週兩封電子報:最新的讀書心得、好書金句、能激發思考的問題,直達你的信箱。

加入 82,000 多位
喜歡閱讀的訂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