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自然生態展
創客精神:《流言終結者》主持人從「自造」提煉的工作哲學

創客精神:《流言終結者》主持人從「自造」提煉的工作哲學

Every Tool’s a Hammer: Life is What You Make It

  • 定價:400
  • 優惠價:9360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40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自造大師亞當‧薩維奇親筆回憶錄
熱情有理,偏執無罪
從實作到創客──找到自己的兔子洞,鑽進去。

  ◆本書賣點
  ●自2002年主持《流言終結者》開始,亞當‧薩維奇和搭檔傑米・海納曼(Jamie Hyneman)針對各種都會傳說、大眾信仰或網路謠言,一同以科學的方法進行驗證,廣受觀眾歡迎。

  ●薩維奇挾著永不退卻的熱情和好奇心,從過去40餘年的自造經驗中分享「什麼是解決問題的創客精神」──不要等到各方條件都完美無瑕才開始你的專案,想到就動手吧!

  ◆內容簡介
  ★《紐約時報》排行榜暢銷書
  ★MAKER創客=自造者=創造者
  ★生命,就是要自己動手創造──做出什麼,就怎麼活!
  ★「創意必備指南。」──尼克‧奧佛曼,喜劇演員、作家

  亞當‧薩維奇──Discovery探索頻道節目《流言終結者》的當家明星,科學界與科技界最受喜愛的人物,在此分享他的創意黃金法則,從發現點子到追隨靈感,將奇想如願化為現實。

  這本書是我創客生涯的紀錄。除了探索自造和我自身的創作狂熱,也像是我發給你的同意書,允許你去把握引起你興趣、令你著迷的事物,縱身躍入其中,看看會帶你走向哪裡。

  藉由我這四十多年來從事自造、鑄造、建造、破壞所累積的故事,以及一路學到的教訓,我希望這本書像是解決問題的工具箱,附帶經營一間工作室所攢下的筆記,說明我最常用的工具、技術或方法。例如:每件工具都能是「槌子」──別等到萬事皆備才動工,假如沒有眼前任務需要的適當工具,手邊有什麼就用什麼。提高鬆配公差──自造免不了一團混亂,時時刻刻都會搞砸,但是不要緊,因為創意本來就是一條迂迴曲折的路,沒有直線捷徑可走。多用冷卻液──冷卻液能延長刀刃和鑽頭的壽命,預防工具失靈,但除此之外,也能提醒自己放慢速度,減少作業上和關係中的摩擦。螺釘勝過黏膠──機械式接合允許你更動修改作品,而黏膠一黏住就是永遠,但有時候你只是需要用對黏膠,所以我會深入說明哪一種黏膠適用,且效果最好、傷害最小。

  這個工具箱也收錄其他許多優秀創客和自造者的指點,包括傑米‧海曼、尼克‧奧佛曼、皮克斯動畫公司總監安德魯‧史丹頓、奧斯卡金獎導演吉勒摩‧戴托羅、藝術家湯姆‧薩克斯,以及名廚崔絲‧德‧賈丹。假如一切盡如人願,希望我們能讓你少犯幾個錯誤(說不定也順便挽回幾根手指),幫助你化好奇為創造。

  希望這本書能激發你想建造、製作、發明、探索的心──最重要的是,享受當個創造者的興奮悸動。

  【助你衝破任何工作/生活瓶頸的自造心法】

  興趣是自造界的重力,能牽動事物、黏合事物,形成架構。
  容錯公差是摸索作品樣貌與最佳作法的彈性空間。
  東西放進抽屜就等著死去。
  太過單一的固執(興趣壞的一面),也可能變成一股破壞力。
  創客要學會為自己活化動力,創造動機走下去。
  填滿清單上核取方塊所產生的動力,很可能就是你需要的燃料。

本書特色

  ◆知名創客回憶錄,筆調直接、平易近人:用獨特的口吻記錄他從小到大不斷投入模型製作、從錯中學習的過程,最後整理出一套工作法則及感想。

  ◆證明偏執的熱情無罪:薩維奇鼓勵大家找到自己的兔子洞,鑽進去。唯有投入時間,鑽研自己有興趣的事物,並實際動手去做,才有做出一番成績的契機。這一切都要從小開始培養,建立創造空間。

  ◆感染力十足:面對實踐的弱點,如缺乏耐性、拖延習性等,要如何對治。完成計畫需要事先安排,不斷實驗,許多人因為個性、環境等因素,無法堅持下去。薩維奇的分享,映照出許多創作的甘苦談,對需要創作、動手實踐,但面對現實容易卻步的人,具非常高的參考價值。

  ◆展現夢想實踐力,踏出那一步:薩維奇詳述自己從創意到創業的各個環節,遇到的關卡、難題、侷限,甚至是年輕時容易自大的缺失,夾雜各行各業有趣的軼事及案例,他自己是如何從中受益,從而建立起具創客精神的工作哲學。

  ◆從搞砸中學習,嘗試解決問題的精神:創客精神其實也是極端謙卑的學習態度。因為從無到有,只能單憑手作、一再嘗試錯誤,不斷修正。經驗累積之下,更容易摸索出適合自己的工作習慣,對青少年是更開放的學習方式。

  ◆收錄作者創客生涯的手繪圖稿:讀者得以一窺創意發想從抽象化為平面,再到實體的思考軌跡及路徑。

名人推薦

  小野 作家
  瓦基 閱讀前哨站站長
  林厚進 賽先生科學工廠創辦人
  胡子 知名實驗型YouTuber
  許素朱 國立清華大學藝術學院院長暨科技藝術研究中心主任
  HowHow陳孜昊 知名YouTuber
  陳怡光 自學教父、保障教育選擇權聯盟總召集人
  黃小潔 最強手作型YouTuber
  劉冠伶 草山金工創辦人
  歐陽立中 暢銷作家、爆文教練
  魏德聖 導演
  羅怡君 親職溝通作家與講師
  悸動推薦

各界佳評

  亞當為我們繪製了一本創意必備指南,內容遠不只侷限於剪刀、鋸子、膠水,更包含敏感脆弱的心緒、自信心,以及自嘲的幽默。我深知除了虛構人物,沒人比他更有資格寫下這首慷慨激昂的自造頌。我崇拜這本書。──尼克‧奧佛曼(Nick Offerman),演員暨作家

  這本書是創意火箭的燃料。亞當是自造大師,而這可能是他至今最傑出的創作──趣味橫生、纖細易感、饒富靈魂地深入熱情藝術家的美麗心靈。這是一本關於自造的書,但也有觀念,有洞見,最重要的是鼓舞人心。這本書太酷了。──艾德‧荷姆斯(Ed Helms)

  對於如何自造大小物品、如何做大小決定、如何確定你正在製造有意義的事物,亞當至今累積了許多深刻的想法和更深的智慧。不妨把這本書看作用3D列印出來的亞當大腦,你該慶幸能夠擁有。──約翰‧霍奇曼(John Hodgman),紐約時報排行榜暢銷書《我的專長領域》(The Areas of My Expertise)和《假期樂園》(Vacationland)作者

  各領域的藝術家、發明者和創作者,都會發現薩維奇的著作鼓舞人心,且滿載實用資訊;《流言終結者》的粉絲和其他讀者,則會因為他眾多令人莞爾的「自造」怪癖和倒楣遭遇,讀得津津有味。──《書目雜誌》(Booklist)

  以小見大,看創意在各行各業的重要性。──科技網站The Verge

  巧手型爸爸一定會愛上這本書……亞當‧薩維奇邀請讀者深入檢視自己,說到「自造、鑄造、建造、破壞」,你的靈感來自何處。分享最愛的技術和工具之際,他也透露自己的獨門訣竅和妙招。──《歐普拉雜誌》(Oprah Magazine)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亞當‧薩維奇(Adam Savage)


  創客、設計師、電視節目主持人、製作人、丈夫和爸爸。他是探索頻道《流言終結者》(MythBusters)十四年來總長兩百七十八小時節目的主持拍檔,也是二○一九年的衍生節目《小流言終結者》(MythBusters Jr.)及其他諸多電視節目的主持人。他也在自己的網站Tested.com從事自造,分享自己的故事。現與妻子、雙胞胎兒子和兩隻聰明的狗狗住在舊金山。本書是他第一本著作。

譯者簡介

韓絜光


  台大外文系畢業,人文科普書籍翻譯。譯有《追尋寧靜》、《如何做一本書》、《零規則》等。譯作賜教:seed2341@gmail.com。
 

目錄


令我們著迷的事物,能幫助我們覺察自己是誰、想成為怎樣的人,但也會暴露我們的真面目,我們的怪異和不安、無知及不足。

第1章 鑽進兔子洞
追問你對某物的興趣,拆解它帶給你的悸動;搞清楚這件事物為什麼能抓住你的注意力不放,並容許自己投入那份陶醉。

第2章 製作清單
把複雜變簡單正是清單有別於其他計畫工具的能力,而且不限於創作之初,在創作過程的每個步驟都派得上用場。

第3章 應用核取方塊
每位創客都應該學會為自己活化動力……而填滿清單上的核取方塊所產生的動力,很可能就是你需要的燃料。

第4章 多用冷卻液
多用一些冷卻液,也是提醒我自己慢-下-來,減少生活中的摩擦……警告我,不要又陷入接二連三沒耐心的習慣。

第5章 善用最後期限
未能在時間壓力下滿足期望的失敗,被內化成他們自身的失敗。意思是他們覺得失敗的不是事件,而是自己。

第6章 畫圖幫助構思
我利用畫圖來充實並雕琢我的構想,也透過畫圖與其他創客和同事溝通。

第7章 提高你的鬆配公差
容錯公差是摸索作品樣貌與最佳作法的彈性空間,要是不給自己足夠的空間演練和犯錯,兩者可能都難有結果。

第8章 螺釘勝過黏膠
黏膠並不附帶選擇的機會。東西一黏下去,膠體固化後,就不太可能再乾淨無痕地撕開。

第9章 分享
經驗告訴所有創客,每個人的成就都是集體共有的成就;而每項共有的成就,都是在投資促成這項成就的文化。

第10章 舉目可見,伸手可拿
東西放進抽屜就等著死去。抽屜用虛假的安全感引誘你,「幫助」你把東西收好,讓工作室看似「比較乾淨」。

第11章 厚紙板
厚紙板讓我隨時構思靈感、解決問題、溝通想法,滿足我製作東西的渴望。

第12章 榔頭、刀片和剪刀
在你學會看出哪些工具能超越原本的用途前,你還算不上夠格的創客。

後記:天天打掃
假如工作室凌亂不堪,我就得在收拾中展開這一天,這對我的動力會造成微小卻難以忽視的影響。

謝辭
設計草圖
 



  令我們著迷的事物,能幫助我們覺察自己是誰、想成為怎樣的人,但也會暴露我們的真面目,我們的怪異和不安、無知及不足。

  自造,不專指具體的建造行為,也可以是舞蹈、縫紉、烹飪、作曲、絹印,是開闢新路,同時包含真實的道路與觀念之路。我朋友安德魯•寇伊(Andrew Coy)在前總統歐巴馬執政時期出任白宮資深自造顧問(White House Senior Advisor for Making),他就說,自造只是換個名字,稱呼人類自古以來勞心勞力所做的一件事──創造。

  從有記憶以來,自己動手做一直是我前進的動力,如今也成為我一生的志業,說一生也許有點誇張,但也不遠矣。最早是一九八○年代中到九○年代初,我在紐約和舊金山劇場界包辦雜役;後來替商業廣告和電影製作模型;最後我有足足十四年的時間,擔任《流言終結者》(MythBusters)節目的製作人、科普知識傳遞者,兼連環爆破專家。

  很多在公眾領域事業有成的人寫及自己的人生,往往把人生經歷畫成一條目標明確的直線,像一路登山直到攀上成就的頂峰。大家常有一種觀念,以為偉人畢生都被命運或個人抱負驅策,堅定如一,朝目標前進。不管是贏得奧運獎牌、創建的公司獲《財富》評選為世界五百強,還是登陸月球,他們的故事似乎總有相同的起承轉合。回首來路,人生故事看來總像是不間斷的直線,但真正這樣的人少之又少。至少我的故事就不是。

  我的故事比較像一條處處分歧的路。隱約有我想走的大方向,也有對未來落腳之處的模糊期待──我想當樂高設計師!《星際大戰》電影特效師!但每次實際來到岔路口,我衡量的多半是眼前的情勢和機會。有些彎路,我轉錯了,有些對了,有些乍看奇怪,久了也漸漸變成對的,比如《流言終結者》這個節目。

  我和傑米•海納曼(Jamie Hyneman)遇到的《流言終結者》節目粉絲群,絲毫稱不上大眾,但涵蓋的族群雖小,深度卻是兩倍,因為當時還不像現在,沒有蓬勃的自造者社群供有創意的年輕人加入。我並不想自捧為開路先鋒,其實正好相反,我所走的是之前世世代代自造者開拓出來的蹊徑。不過,節目後來之所以能夠家喻戶曉,其中一個原因大概是我們做的事情有點奇特,並非常人會做的。觀眾群雖然多少看得出有喜歡動手做的氣質,但是會實際拿起工具、把感興趣的東西做出來的人,實屬少數。很少有年輕人有機會練習花心思,動手把心目中認為重要的東西做出來,也就是用雙手去創造。

  造就這種現象的可能原因太多太多──一九八○到九○年代,高中及中小學生的工藝課大幅刪減、過度重視大學文憑;科技或財經,或是科技結合財經,成為向上流動的主要途徑;又或者周遭有太多電子螢幕了。我並不是社會學或人類學者,無法充分解釋所見的現象,只是我發現愈來愈難找到優秀的青年自造團體,與他們分享創意。

  到了二○○○年代中期,情況漸有變化,有部分要歸功於3D列印等快速原型(rapid-prototyping)科技的發展、開源軟體,以及寬頻網路普及。新興的DIY自造風潮,讓年輕人、弱勢族群和單純充滿好奇心的人重拾學習、指導及分享自造方法的動力。我覺得這一切也要大大歸功於戴爾•道弗帝(Dale Dougherty)。二○○五年,他創辦《Make:》雜誌,讓讀者有機會看到現代版的《大眾機械》(Popular Mechanics)雜誌,我的美夢彷彿躍然成真。《Make:》雜誌是自造者最好的標竿,用好上手的企劃和簡單易學的步驟呈現發想,宣揚形形色色的創意。

  不久,加州聖馬提歐也創立了創客嘉年華(Maker Faire),創客社群應運而生。我很榮幸能說,早在嘉年華創辦之初,我就是與會來賓,幾乎年年到場演講,久而久之,還被笑稱是我的年度週日佈道大會(頭幾年,我還不知道自己有此名號)。我的講題年年不同,但結語不外是幾句諄諄教誨,鼓勵大家繼續動手做,繼續創造,繼續突破自己設下的界限。因為我們社會中最有活力和創意的頭腦,常常無法取得創造工具,比起其他方面,我長年以來一直想對抗的就是這個現象的諸多成因。不論是漠不關心、缺乏接觸管道、官僚慣性、社區不夠重視或教育分配不均,我不管。這個世界需要更多的自造者。

  演講結束後,我會花兩個鐘頭與其他自造同業面對面聊聊。這是我每年最喜歡的見面會。除了分享趣事,合影留念,我會趁機問問對方,最近在自造什麼。因為他們再怎麼緊張,終究敵不過對自己創造之物的熱忱。一旦給自造者機會說明他們投資心力在做的事,想叫他們停下來,可要自求多福啦!

  創客嘉年華草創的那幾年,曾經有個年輕人走過來,有點難過地說:「我不會自造,我只會寫程式。」這種氣餒的話,我不知道聽過多少。「我不會自造,我只會___。」空白隨你填。寫程式、做菜、手工藝,多到列舉不完。大家想出各種例外,把自己排除在自造者群體之外,我聽了實在火大。因為這樣看待自己的人(也很可能是別人這樣說他),根本錯了。

  「寫程式也是自造呀!」我掏出滿腔熱情對那個年輕人說。只要是受到內在的動力驅使,嘗試從無到有創造一樣東西,不論是具體物品,像一把椅子,或更短暫飄渺的事物,如一首詩,同樣是在為世界貢獻一己之力。我們拿各自的經驗,用文字或雙手、聲音或身體加以汰篩,將一些過去不存在的東西注入現有文化之中。甚至可以說,我們不是把自造物放入文化,我們所做的事就是文化。為世界注入過去不存在之物,就是最廣義的自造,這代表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是自造者。我們都可以是創造者。

  每個人都有可貢獻的長才。這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不見得容易。因為創造帶來力量和洞察,但同時也使得我們感到脆弱,害怕受傷害。令我們著迷的事物,能幫助我們覺察自己是誰、想成為怎樣的人,但也會暴露我們的真面目,包括我們的怪異和不安、無知及不足。即便寫作這本書時我已經五十一歲了,仍得承受這種可怕的脆弱感。

  實際動筆以前,我不知道要怎麼寫出一本書。跟我在人生中學到的大部分事情一樣,我在寫的過程中才學會寫作。寫作是意想不到的複雜且困難。我在後續篇章常會提到,計畫愈複雜我愈喜歡。照理來說,寫書這件事,我應該有能力應付才對。但事實是,我完全沒有快刀斬亂麻、用幾萬字把想法闡述清楚的準備。我向幾個本身是作者的朋友求助,他們仰賴出書維生,我在此要向他們脫帽致敬,寫書真的很難。寫書太可怕了。這本書的內容與我個人深切相關,但我希望也具有教育意義。我必須老實說,我很滿意我努力的成果,且滿意度超乎預期。這是所有創意人士都要承擔的風險──每件作品會遇到的關卡都和破關方法一樣多,而且每遇到一個關卡,結果都有可能不盡如人意;也可能你滿意了,但別人不滿意,而且等不及要告訴你。

  我相信這也是很多青少年壓力如山大的原因。我們正逐漸窺見赤裸真實的自我,正要開始瞭解這個迷人且引人好奇的世界,卻不時會遇上某些人,不願鼓勵人也就罷了,還可能對「與眾不同」的人懷抱深厚敵意。我們因此早早就用沉重的方式學到,只和人分享某部分的自己才安全。這樣一想,向他人表明及展現你對事物的深切好奇、透露某種愛好,其實就像對人袒露脆弱的肚子。我的狗兒躺在地上翻滾,任由我搔肚子,其實就是在向我表露最深的信任,用牠的脆弱表達對我的高度肯定。

  另一方面,小孩有時候很殘忍;不見得是所有的小孩,但為數不少。因此很多人在青少年時期學會隱藏真實的自我,用自我保護行為掩蓋創造方面的興趣和直覺。想要解開束縛,需要找到可信任的人,對他敞開心扉。這個人可以是好朋友、社團或共修團體。說到這方面,歷史上從未比現今更容易找到同好。以目前來說,網路雖然距離實現集人類知識之大全的承諾尚遠,比較像是摘要或索引目錄,但其優勢在於,世界各地的人只要利用網路,都能找到興趣相同的同好團體,分享創意,進而分享自己。好處多於壞處。一旦找到同好,就等於在他們身上找到自由探索、分享、為某件事興奮忘我的許可。

  我嘗試透過本書與你分享我的探索。這本書就像是我人生的編年史,也是我一路來學到的種種教訓。同時也是一份同意書,是我發給你的同意書。上頭寫著,你已獲得許可,盡情把握你感興趣、令你著迷的事物吧,並且不妨深入探究,看看它會帶領你去向何方。你可能不需要這份許可。如果是這樣,當然最好!現在就動手做些好玩的事吧。但我的人生中,曾經多次需要這樣的許可,而且每次獲得許可,都幫助我發掘許多關於自己的祕密,以及我所生活的世界的祕密,讓我不論作為一個男性、一名創客,還是一個人,都變得更好。

  我們生來傾向合作。人類是探索者,也是社會性的生物。我們渴望與人分享故事。這些故事使得人類在這個星球上獨一無二。我的意思是,看似獨一無二。章魚和烏賊族群之間,也許流傳著精采的冒險傳說,虎鯨或灰狼個體之間,可能也會分享幽默可喜的口述歷史,但除非我們能加以解讀,否則依然只有人類可以經由交換見聞和故事,擴大對宇宙的理解。而創造,正是人類歷來分享故事最重要的一個方法。

  (未完)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0777642
  • 叢書系列:Smile
  • 規格:平裝 / 288頁 / 16 x 23 x 1.4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書籍延伸內容

影片介紹

影片來源:大塊文化 提供
 

內容連載

【內文摘錄1
 
第1章 鑽進兔子洞
 
追問你對某物的興趣,拆解它帶給你的悸動;搞清楚這件事物為什麼能抓住你的注意力不放,並容許自己投入那份陶醉。
 
「我該從哪裡做起?」投入自造四十多年,我最常被問起這個問題。看似簡單,答案卻很難一語道盡。如果問的是個別作品,我通常會回答:「呃,看狀況。」絕大部分原因是創作和自造本身有其特有的動力,包含慣性、動量、結構內聚力、摩擦、斷裂等物理特性,各有不同的考量。因此看你要自造什麼東西,製作原理往往會決定你要從何下手。
 
不過,這個問題多數時候真正想問的是:「我不知道要自造什麼,我該從哪裡做起?」此時,問題也從物理世界,移向概念和靈感所在的內在心智空間。我近來漸漸相信,答案存在於一條偉大的基本物理法則中,那就是熱力學第一定律:靜止的物體傾向靜止不動,除非受到外力作功。簡單來說,想要開始動手做,你必須自己成為那股外力,推動(心智的和物理的)那顆球,讓球滾起來,克服怠惰和猶豫的慣性,開始累積真正的創意動能。
 
我本身偏好速度和實驗,很少遇到裹足不前的問題,也因此很少有想不出點子的時候。倒是常常眼睛大胃口小,創意餐盤上始終堆著多到要快滿出來的點子。我需要爭取的通常是時間和資源,不是煩惱下一件作品該做什麼。
 
我知道這可能讓我在某些創客圈裡顯得突出,八成還會惹毛另外一些圈子,但我向你保證,這和我個人能力特不特別沒有太大關係,反倒與一項特質比較有關,那就是興趣。依照我的經驗,想對世界有些貢獻,至少需要一點興趣加持。興趣是自造界的重力,能牽動事物、黏合事物,形成架構。熱忱(興趣好的一面)能創造不凡之事(例如點子),但若是太過單一的固執(興趣壞的一面),也可能變成一股破壞力。身為創客,你會經驗到哪一種結果,很大部分取決於你如何發現、運用和管理興趣的來源。

會員評鑑

4.5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4.5
|
2022/05/08
#這本書再說什麼?

作者亞當.薩維奇為DISCOVERY頻道裡<流言終結者>共同主持人之一,他自稱是一名”創客”(Maker),從尋找靈感到貫徹執行,創造自己作品的人。每個人在世間行走的過程中,都會形成自己解讀和重述世界的方式。每個人都有分享自己故事的獨特方式,這意味著每個人得到創意的方式都不一樣,表達創意的方式也不一樣。這本書是他人生的經驗教訓,解決問題手冊,也是一本創意指南。回顧書中內容就像一個工具箱,可以選擇適合的,成為自己創作的工具。

以下是三點是我的心得整理成工具思維,來幫助自己思考

#清單工具

作者提到Atul Gawande所寫的<清單革命>一書為他帶來啟發,因此創造了自己的清單工具,以下是他列出清單的六個步驟

1.列出所有的想法:不講究主次順序,全把它們都記下來。
2.確定清單主體:將所寫的想法進行劃分,並整理成大綱形式。
3.進一步細分:對每個細項進行細分,並做進一步的深入思考,這時可能會產生出更多的新想法。
4.開始動手做:將最大的路障清除後,後面的任務越來越簡單。
5.列出更多的清單:在過程中,我們會不斷遇到新問題,這時就需要為它們重新列出新清單。
6.暫時擱置清單:某些因素使得專案不得不暫時擱置,這時請為它們列下清單,對後續重新開機有重要意義。

#創意工具

1. 列清單
簡化複雜事務的能力,還體現在創意過程的每一步。因為無論你一開始列出的清單有多嚴密,總有遺漏或者頻繁需要更改的地方。這就像測量海岸線: 海岸線是支離破碎的,你越是湊近看,它就顯得越長,正如你為了納入不斷變化的新信息而列的清單。從這個意義來說,在衡量項目進度時,清單與其說是指南,不如說是帶我穿越風景不斷變化的地圖。

2. 工具思維反轉
每個工具都可以是榔頭,所有工具都可以被用在非它原本的功能,就如你想敲平釘子,手邊的任何東西都可以是榔頭。衣架可以不只是掛衣服,還能變圍巾架、收納板,鞋子收納架。迴紋針的創意使用可以變成手機架、集線器、封口器。生活中還有很多事物都可以被利用超過它原有的功能,就看我們如何反轉思維,創意使用。

#反思工具

在書中的後記有一個反思,是作者在講述工作室實踐理念裡提到”每日清理”

做清理始終是現在的我與未來的我之間的對話。清理也是反思的重要時刻,甚至可以將清理視為冥想: 因為在做清理時,你會盯著某堆木頭看,將自己的想法與當下做的事聯繫起來,思考它與你做的事有什麼聯繫。在這麼做的同時,你將自己錨定在當下,錨定在你做的事,也就是清理上。也在思考當下做的事與過去及未來的聯繫。這就是所謂的計畫與反思。

反觀自己在整理東西的時候,心緒的確會被眼前或手上的事物勾起,在工作上不管是否專案達成或進度未達標,都會令我有更多的思考。而自己在整理讀書心得時,就像把書中的脈絡又過了一遍,記憶的浮現也讓我對過去與當下有了聯繫,可以反芻更多的想法。

#後記

反思日常,為了避免犯錯,清單讓我減少許多錯誤發生的機會,我們會犯錯,可能是因為沒有掌握相關的知識,又或許,不是因為沒有掌握相關的知識,而是沒有正確使用這些知識。

每次經歷的錯誤與拐彎、每次沒有奏效的嘗試,被推翻的假設,都是留給自己成長的犯錯的空間,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學習成長,成就自己。

#牛頓 說過: 如果我看得比別人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作者亞當.薩維奇在我看來不只是一位創客,閱讀他的書就像站在巨人肩版上看世界,書裡的工作哲學及創客思維雖然不一定適合所有人,但可以帶給讀者不少啟發,在我寫閱讀心得的過程中,也像是製作清單,列出所有的想法,再區分出細項,化想法為文字的同時,需要反轉部分的概念成為自己的思想,這時候就需運用到創意將它呈現出來,寫到最後,重點集結後,就需要思考內容的去留,整理得當下,就是反思這本”創客精神”帶給自己的收穫,最後行述了這篇心得。

當閱讀後的重點整理一切按部就班進行時,我們的頭腦最具創意,又或許,你跟我都不一樣。但請不要停下腳步,持續閱讀,思考最具創意,最有效率的方式,相信你也可以在書中找到適合自己工具,發揮出不同的”創客精神”。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破關人生,I'm in!職場「破」力養成指南,電子書/有聲書/影音課程6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三采全書系
  • 歐萊禮社方展
  • 尖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