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可不可以不變老?:喚醒長壽基因的科學革命

可不可以不變老?:喚醒長壽基因的科學革命

Lifespan: Why We Age and Why We Don’t Have To

  • 定價:700
  • 優惠價:79553
  • 優惠期限:2024年03月31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如果透過幾劑疫苗,
就能讓自己不再老花、皺紋消失、思路活絡,
就像二十歲年輕人一樣活躍,你願意嘗試嗎?

  ☆《時代》雜誌最有影響力人物、哈佛大學終身教授辛克萊,衝擊你對「壽命」的想像
  ☆《紐約時報》、Amazon 暢銷書,帶領讀者進入抗老科學最前線

  ● 你所知道的「老化」知識,可能全是錯的!
  老化是種病,而且是可治癒的疾病!
  「老化」是萬病之源,與其針對病痛各個擊破,
  還不如解決老化、釜底抽薪。
  本書首度提出「生存迴路」理論,解釋老化原因及逆轉可能。

  ● 每個人都可以不花一毛錢延緩老化
  如何給細胞適當的「逆境」,重啟長壽基因?
  長壽的沖繩人教我們什麼?間歇性禁食如何安排?
  低溫有助長壽,那高溫可以嗎?

  ● 你可以不嚮往,但必須要認識長壽的未來社會
  人類延壽會導致人口爆炸、糧食短缺嗎?
  那些老古板政治領袖,該有什麼淘汰機制?
  社會福利支撐的了長壽人口嗎?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辛克萊 David A. Sinclair


  世界首屈一指的科學家和企業家,《時代》雜誌最有影響力百大人物。以瞭解人類為何老化以及如何逆轉老化而聞名於世。率先發現紅酒中的白藜蘆醇對人體有益,並率領家族長期服用。

  辛克萊是哈佛醫學院遺傳學終身教授;哈佛大學醫學院格林生物老化研究中心聯合主任;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共同兼任教授暨老化實驗室負責人;雪梨大學榮譽教授。

  辛克萊共同創辦了十四家生物技術公司,領域橫跨老化、疫苗、糖尿病、生育力、癌症和生物防禦。至今榮獲三十項榮譽,其中包括列名澳洲四十五歲以下的頂尖科學家、《時代》雜誌評選出的「2014年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百大人物」,和「2018年醫療領域五十大頂尖人物」。2018年,他因在醫學和國家安全方面的工作而成為澳大利亞勳章官。

拉普蘭提 Matthew D. LaPlante

  猶他州立大學新聞寫作副教授,也擔任記者、電台主持人。

譯者簡介

張嘉倫


  畢業於成功大學中文系與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翻譯學碩士班。職場打滾數年後投身翻譯,相信文字及語言是有力量的。現為自由口筆譯員。譯作有《巨科技》、《醫療大數據》、《會說話,世界聽你的》。
 
 

目錄

中文版序 人類的不老革命
前  言 祖母的祈願
 
第一部:已知事物(過去)
1. 生命緣起
2. 狂亂的鋼琴家
3. 盲目的傳染病
 
第二部:新知觀念(現在)
4. 健康長壽,從現在開始
5. 不得不吞的良藥
6. 大步向前
7. 創新時代
 
第三部:前進方向(未來)
8. 未來事物的面貌
9. 前行之路
 
結  語  我是這樣抗老的
誌  謝
利益衝突聲明
單位換算表
人物簡介
字彙表
注 釋
 

前言(摘錄)

  溯源


  自有記憶以來,我便一直想瞭解人類為何會衰老;然而,追尋複雜生物過程的源頭,如同在河流上游找尋根源,絕非易事。

  追本溯源的過程,輾轉曲折,我一路繞了又繞;有些時日,我也曾想過放棄,但依舊堅持下去。一路上,我看見許多支流岔路,也曾發現過可能的根源。接下來,我將提出一個全新觀點來說明老化演變的原因,以及此觀點如何符合我所謂的老化資訊理論(Information Theory of Aging)。

  我也將解釋為何我將老化視為一種疾病,而且是最常見的疾病,不僅可以且應該積極治療,這是本書第一部分的內容。在第二部中,我將為您介紹現下可立即採取的步驟,以及發展中的新療法。這些步驟或可減緩、停止,或逆轉老化,終結我們所知的老化現象。

  沒錯,我完全理解自己所說的「終結所知的老化現象」的含義。因此,在本書的第三部,我將正視這些行動可能創造出的各種未來,並提出一條可期許的未來之路;在這個未來世界裡,增加壽命的方式是透過不斷延長健康壽命(healthspan),健康壽命指的是生活中沒有罹患疾病或殘疾的時間。

  許多人會說這根本是天方夜譚,與其說這是一本類似達爾文的科學著作,其實更像是英國小說家威爾斯(H. G. Wells)的科幻小說。當中自然不乏一些聰明絕頂之人,有些甚至非常瞭解人類生物學,也是我相當敬重的人。

  那些人會告訴你,現代生活方式的詛咒縮短了人類壽命,他們會說你不可能活到百歲,你的孩子也不可能活到一世紀之久;他們會告訴你,在檢視過所有科學證據並據此做出預測後,你的孫子看來也不可能過上百歲生日。另外,他們還會說,倘若你真的活到一百歲,健康狀態不見得太好,而且肯定也是不久於人世。即便他們願意承認人類將更加長壽,也會說這對地球是天大的錯事,畢竟人類是地球的敵人!

  他們之所以會說出這些話,完全有憑有據。事實上,整個人類史就是證據。

  他們會說,一點一點,一千年又一千年過去,人類平均壽命的確逐漸增加數年。過去大多數人活不過四十歲,然後情況改變了;我們曾經活不過五十歲,然後情況改變了;許多人曾經活不過六十,然後情況又有所改變。

  總體來說,由於愈來愈多人能取得穩定的食物來源與乾淨的水源,平均壽命因此逐漸增長。而且,壽命平均是從最低點大幅向上成長,嬰幼兒死亡率下降,加上平均壽命增加,這只是一道人類死亡率的簡單數學題。

  然而,儘管平均壽命持續增加,但上限卻並未隨之攀升。從有紀錄以來,我們已知有人可以活到百歲或甚至一百多歲,但鮮少有人活到一百一十歲,幾乎無人可以到達一百一十五歲。

  從過去至今,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口超過一千億。據目前所知,只有法國的卡蒙特(Jeanne Calment)明顯活超過一百二十歲,科學家多半認為她在1997 年逝世,享年一百二十二歲,但是也可能是她女兒盜用其身分逃漏稅。她的龜年鶴壽究竟是真是假,其實無關緊要,也有人只比卡蒙特少活了幾年,但我們大多數人(準確地說是99.98%)都活不到一百歲。

  由此看來,當有人說平均壽命或許可能繼續提高,但人類不可能突破壽命上限時,聽來絕非毫無道理。據其所言,延長老鼠或狗的壽命上限很容易,但人類無法相提並論,我們早已活得太久。

  他們錯了。

  壽命無上限?

  除了平均壽命與上限外,延長壽命與延長生命力之間也有分別。而兩者,我們都有能力達成。只不過,如果僅僅只是讓人多活一些時日,卻得忍受數十年的痛苦、疾病、體弱與行動不便,這說不上是善行。

  延長生命力意味著更加活躍、健康且快樂地生活,並非僅是延年益壽而已,如此時刻即將來臨,甚至比許多人預期來得早。現在出生的孩童接近中年時,卡蒙特可能早已不在歷史百大人瑞之首了。下世紀之交,享年一百二十二歲的人離世時,人們可能會說他有個圓滿的人生,但不再是特別高壽;一百二十歲或許不再是異常值,而是期望值,以至於屆時我們將不再稱此歲數為長壽,只稱其為「壽命」,而當我們回首過往人類活不到百歲的時期,將倍感哀傷。

  上限在哪?我認為,上限並不存在,我許多同事也同意此看法。

  沒有任何生物法則顯示人類一定會老化。那些說人類一定會老化的人其實毫無根據。也許,我們離「死亡很罕見」的世界還有一段距離,但將死亡推延至更遠的未來,離我們並不遠。

  事實上,這一切必然會發生,延長健康壽命已經在望,雖然整個人類史顯示出的情況恰恰相反;但是,根據本世紀的生命延續(lifespan extension)科學來看,我們從前之所以一籌莫展,主要因為缺乏指引。

  光要開始思索這對人類物種意味了什麼,就得要有相當激進的思維。人類數十億年的演化歷程中,沒有任何事物可以讓我們為此做準備。正因如此,「延長健康壽命是不可能的」,如此的想法非常輕易、甚至誘人。

  然而,就像從前社會並不相信人類可以飛行一樣,直到有人成功了,大家才改變思維。

  今天,現代萊特兄弟回到了工作室,成功將他們的滑翔機降落在吉特赫克小鎮(Kitty Hawk)的沙丘上,世界即將改變。

  正如1903年12月17日之前一樣,多數人是無知的。在當時,根本毫無背景或依據,因此大家難以想像要建造可控制的動力飛行器。所以,懷抱這種想法可謂異想天開、不可思議,有如科幻小說一般。

  然後,飛機升空高飛了,一切全然改觀。

  我們目前正處於歷史的另一個轉捩點,至今看來不可思議之事將化為現實。此時此刻,人類將重新定義一切,終結勢所必然。

  現在正是我們重新定義人類的時刻,這不僅是變革的開端,更是演化的起始。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5535247
  • 叢書系列:科學文化
  • 規格:軟精裝 / 424頁 / 17 x 23 x 2.1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老化就是致病的最大元兇(摘自第3章 盲目的傳染病)

不過,用不著任何研究或統計數據來說明,我們都明白現在的情況,老化隨處可見,年紀愈大愈明顯。

五十歲時,我們開始注意到自己的外表看來像我們的父母,頭髮漸白,皺紋愈來愈多;到了六十五歲,若那時沒有罹患某種疾病或身有殘疾,我們便認為自己算得上幸運;如果八十歲左右我們仍然在世,幾乎能肯定的是,那時一定在與病魔對抗,生活變得更艱難、不舒適,也不怎麼愉悅。

根據一項研究發現,八十五歲的男性平均被診斷出患有四種不同疾病,而同齡女性則患有五種疾病,心臟病與癌症,關節炎和阿茲海默症,腎臟病和糖尿病,多數患者還有其他幾種未確診的疾病,包括高血壓、缺血性心臟病、心房顫動,和失智症等。沒錯,這些不同的疾病具有不同病狀,分別在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不同的大樓,和大學裡不同的系所中進行研究。

可是,老化是上述所有疾病的風險因子。

事實上,老化是致病的唯一風險因子。

相較之下,其他事顯得無關緊要。

以我母親在世最後幾年為例。我和大家一樣,清楚吸菸會增加我母親罹患肺癌的機率,但我也知道原因:香菸煙霧中含有一種名為苯芘(benzo[a]pyrene)的化學物質,會與DNA裡的鳥嘌呤結合,引起雙股斷裂,導致變異;而且DNA 修復過程中還會導致表觀基因體游離與代謝途徑改變,因此,在這個因老化誘發腫瘤形成(geroncogenesis)的過程中,癌細胞會蓬勃發展。

長年接觸香菸煙霧引發基因和表觀遺傳的變化,兩者結合使罹患肺癌的機會增加了約五倍。

正因吸菸導致罹癌機率升高許多,再加上癌症治療相關的巨額醫療成本,世上許多國家都有補助戒菸計劃,也有許多國家在菸品外包裝貼上健康警語,其中有些附有嚇人的彩色圖片,像是腫瘤或四肢發黑的照片。許多國家也通過立法規範,禁止某些菸品廣告,還有許多國家透過懲罰性的課稅來減少消費。

所有措施都只是為了防止幾種癌症五倍的增加率,而身為一位目睹自己母親深受肺癌折磨的人,我會率先發聲,說這一切努力完全值得。不論從經濟或情感角度出發,這些行動都是值得的投資。

但是,請考慮以下幾點,儘管吸菸會讓罹癌的風險增加五倍,但當你五十歲時,會讓你的罹癌風險增加百倍,到了七十歲時,風險更增加上千倍。

會員評鑑

3.5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3.5
|
2023/08/07
劇透警告
作者對抗老延壽的研究確實熱情十足
成績也有目共睹
讓人深感佩服 並收穫滿滿
這的確是我們應該關注與投入資源的地方

大家當然都渴望
自然無害的健康方式讓人類的健康壽命大幅延長的科技能問世 且平等嘉惠人類

但書中有很大一部分在宣傳理念
而非抗老醫學的最新研究整理
同時風險科技的雙面刃效應與相關的危險風險較無全面性平衡論述
例如(只是舉例)數位醫療 精準醫療 免疫醫療等概念 宣傳有之 但對基因與精準醫療 數位智慧監測等技術的對個人與群體的高風險等 對人權 人身安全的潛在而可見威脅似乎缺乏深刻整體評估 甚至略而不提
希望人類能有智慧的運用新科技的魔法
而非 未蒙其利 害隨之現
筆者樂見我們都能超越目前的壽命水準
人人老當益壯過充實健康的生活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博客來|日文】日文美好生活風格書展,參展書任2刊9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共和國截止加碼
  • 天下雜誌
  • 時報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