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思考外包的陷阱:在「快答案」的世界,我們如何重建常識、擴充思維?

思考外包的陷阱:在「快答案」的世界,我們如何重建常識、擴充思維?

Think for Yourself: Restoring Common Sense in an Age of Experts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定價:500
  • 優惠價:9450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425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2020年最重要的一本領導書」
──Leadership Now倡議
 
★《華爾街日報》商業暢銷書★
 
  21世紀充滿不確定,讓人難以招架。
 
  數據爆炸、選擇激增,這使我們習慣向AI算法與專家達人尋求最佳化與低風險的解答──但這也極危險地讓個人的智力活動開始凋敝。
 
  我們必須學會重新開拓眼界、找回主見、練習自行判斷。
 
  2014 年,正值伊波拉病毒疫情的高峰期,一名男子剛從賴比瑞亞返回美國,因為發燒和腹痛就醫──院方卻讓他返家了。醫護人員雖然知道這名男子剛從伊波拉病毒的疫區回來,卻都不認為他感染了伊波拉病毒。男子確診染疫後病逝不久,照顧過他的其中一名護士搭飛機時,因為體溫未達禁飛標準,得以登機。後來這名護士確診感染伊波拉病毒。整起事件裡的專家因為過於遵守規定,把判斷力和常理擱置一邊了,最後疫情沒像電影《全境擴散》(Contagion)那般失控,靠得全是運氣。
 
  怎麼會發生這種事?全球趨勢觀察家維克拉姆‧曼莎拉瑪尼這麼認為:因為我們太盲目聽從專家、規定與科技,不再自主思考了。(你是否曾跟著 GPS 導航規劃的最佳路線駕駛,結果不僅沒有比較快到達目的地,反而離目的地更遠了?)
 
  本書的靈感最初來自一篇作者於《哈佛商業評論》撰寫的《通才萬歲》,這篇文章引起了廣泛的迴響,人們對於科技與起帶來的權威性解答充滿疑懼,又期待能找回新的思考自主性。
 
  於是,這位哈佛大學講師暨全球趨勢觀察者決定延續展出這本令人大開眼界、刷新想法的著作;他敏銳的觀察到:在現下複雜且資訊氾濫的世界,我們比以往都更依賴專家、規章,與科技,而不再自己思考了。從商業、體育和日常生活的各式各樣案例,我們都已在實質意義上把「思考」外包,從而放棄了自主權……;從航空器的自動駕駛災難到現代醫學的可能盲區,本書將提出豐富的案例、激盪新的思考習慣,讓專業與資訊回到輔助,使常理與獨立思辨的精神歸來。
 
  沒錯,我們仍須仰賴專家、規定和科技的幫助。但我們仍要保有自主權,不再盲目地被專家牽著鼻子走、陷入專家狹窄的視野裡。我們必須要能同時具備深度與廣度,主動整合專家、科技提供的建議,靠自己做決定。對此,作者透過不同領域的真人真事,以鮮明生動的文筆、強而有力的分析,提供了幾項原則和技巧,幫助讀者重拾自主思考力。
 
  想在這個充斥不確定性、眾多問題相互牽連、高度複雜的 21 世紀中,重拾自主權,本書是本不可或缺的指南。
 
共同薦讀
 
  李濠仲/《上報》主筆、作家
  黃貞祥(Gene)/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黃益中/公民教師、《思辨》作者  
  管中祥/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
  (按姓氏筆畫排序)
 
決策者書評
 
  美國空軍及北美防空司令部前指揮官/羅瑞.羅賓森(Lori Robinson):
  我們當然需要專家和科技協助我們選擇,但今日的資訊洪流及嘈雜的專家聲量,很容易讓我們失去思考的自主性。曼莎拉瑪尼明智地告訴我們如何從專業知識中獲益,同時還能為自己思考。 
 
  雷神科技公司董事長暨執行長/葛瑞.海斯(Greg Hayes):
  在我們這個數據氾濫、心煩意亂的時代,這本書是必讀之作。
 
  普信集團前董事長/布萊恩.羅傑斯(Brian C. Rogers):
  在這個訊息過載的時代,每個角落都有專家在招手,曼莎拉瑪尼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框架,讓我們重新獲得決策的所有權。這本睿智的書將幫助你在思考過程中注入一劑常識。
 
  Golden Ocean散裝航運集團前執行長/布列傑.林斯塔德.瓦特達爾(Birgitte Ringstad Vartdal):
  作者讓我們看到了為什麼、何時以及如何為自己思考、相信自己的直覺。我向任何面臨困難決定的人強烈推薦這本訊息量豐富又有趣的書。
 
  Kiewit工程公司董事長/布魯斯.格魯科克(Bruce Grewcock):
  雖然小眾的專業知識在任何行業都肯定有它的位置,但世界變得太複雜了,組織和個人都會忽視大局,或者陷入隧道式的視野中。本書傳遞了一個重要的訊息,就是要把事物脈絡放在我們的周邊,檢證我們的偏見。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維克拉姆.曼莎拉瑪尼
 
  全球趨勢觀察家、學者、諮詢顧問、作家,以及頻繁受邀演講的講者。他向人們展示如何預期未來、控管風險與發現機會。曾獲選「年度領英之聲」(LinkedIn Top Voices)財經類作家第一名,《價值》雜誌(Worth)也將他列為全球金融界最有影響力的百大人物之一。
 
  他許多的意見及寫作常散見於《財星》(Fortune)、《富比士》(Forbes)及《紐約時報》等刊物,也是多家「財星500大」企業的執行長及董事會顧問,協助他們應對當前充滿不確定性及高度動態的政經環境。
 
  維克拉姆目前在哈佛大學擔任講師,並曾任教於耶魯大學。他擁有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學位與兩個碩士學位,以及耶魯大學學士學位。就讀耶魯大學時,他獲選成為美國學術榮譽學會 ΦΒΚ(Phi Beta Kappa)的一員。
 
  前著有:《盛衰學:在金融泡沫破裂前發現它們》(Boombustology: Spotting Financial Bubbles Before They Burst)
 
  更多維克拉姆的資訊,可參考以下網站:
  twitter.com/mansharamani
  www.mansharamani.com
  www.linkedin.com/in/vikrammansharamani/ 
  www.instagram.com/vikram.mansharamani/
 
譯者簡介
 
田詠綸
 
  外文系畢,曾任文件、影視翻譯社編審,字幕譯作散見HBO與Discovery頻道。喜愛散步、閱讀、學舞。
 

目錄

前言 找回自我決斷力
導讀 喪失自主權

第一部 失控
1. 數據、選擇與錯失恐懼症 
2. 思考外包

第二部 後續效應
3. 專注的利與弊
4. 無意造成的負面後果
5. 習得的依賴與盲目的服從

第三部 重拾自主權
6. 有意識地管理專注力
7. 以任務為導向
8. 自主思考
9. 連結多元觀點
10.專家為輔不為主

第四部 前進的路
11. 駕馭不確定性
12. 在21世紀靠自己

總結:重拾常理

致謝
注釋
 

導讀
 
喪失自主權
 
  你可能沒有意識到一件事:你喪失思考能力了。你我都一樣。其實,我們喪失思考能力的頻率很高,時常一天發生好幾次。每當我們盲目地把思考工作外包給科技、專家、規定去執行,就等於丟掉了思考能力。
 
  小至日常抉擇,如購物決定(網頁依購買記錄產生建議);大至攸關生死的醫療抉擇(醫療專家提出建言),我們都把思考工作外包。請停下來想想,你最近做的幾項決定:你決定的理由是什麼?是否可能受到了科技、專家或規則的影響?
 
  情況或許如下:醫生指出你膽固醇過高,建議開始服用史他汀類(Statin)降血脂藥物。醫生強調,研究一再顯示該藥具有療效,自己認識的心臟科醫師也都在服用。這位年紀比你小的醫師還透露自己近期也開始服用史他汀類藥物。你會因此服用此藥嗎?
 
  也可能你正駕車前往不熟悉的目的地,而導航軟體建議你走一條乍看之下有點違背直覺的路。學校明明因為昨晚的暴風雪停課了,導航卻顯示小學附近交通壅塞,要你走一條繞行的遠路才能較快抵達。你是否會依照指示的路走呢?
 
  又或者你登入退休存款帳號的網頁時,出現一些問題要你回答,接著建議您更新資產配置。網站根據你的回答,計算出你的風險概況,指出你應該調高股票投資比率。但是,近期股市漲幅不少,金融市場評論員也紛紛提出向下修正的預警。你是否會更改投資策略呢?
 
  以上例子中,專家或科技都提出意見,要你跟隨;有的直接了當,有的含蓄隱晦。但是在某種程度上,你都把思考工作外包了,允許他人或機器引導你。
 
  這很正常。21世紀既充滿不確定性又十分複雜,讓人難以招架。數據爆炸、選項激增,令許多人一直處於焦慮之中。我們幾乎在所有情況下都希望找到利益最大化、最好的選項,最正確的答案。我們對利益最大化的渴望與「錯失恐懼症」(fear of missing out,FOMO)相呼應:我們相信最佳選項一定存在,但擔心可能會錯過。所以我們一股腦地投入專家和科技的懷抱。這本身並不是個問題,但我們自動地把「決定工作」外包了,而且外包得很頻繁,導致我們的思考能力隨之退化。
 
  我有意在本書各章都闡明一點:如何好好掌控專家和科技對我們思維的影響,是當代最重要的功課,也是艱困的挑戰。要在複雜的現代社會中找尋方向確實令人生畏,但我們已經越來越習慣把決定權讓給專家、科技及規定了。
 
  我要再次強調,這很正常。畢竟,要通曉所有事物的代價太高了,何不信任比我們更了解特定領域的人?聽從專業(涵蓋個人、系統或規定所代表的專業)很合邏輯,而且從成本效益的觀點來看通常也頗合理。
 
  專家和科技不僅有用,而且不可或缺;我們要抵抗的是「不經大腦、盲目地將思考外包給專業」這件事,因為這會對我們的生活福祉、身心健康產生不必要的風險,並限縮我們發揮真正潛力的機會。會出現這個現象,部分是因為專業知識通常會伴隨「狹窄的專業化」。面對複雜問題時,「過度聚焦、思考過於獨立分化」已經產生越來越多問題了(對我們和我們仰賴的專家來說,皆是如此。)
 
  想想六個盲人摸象那則熟悉的寓言故事。盲人各自專注在不同的點上,但沒人了解事情的全貌。他們只在意自己摸到的部位,諸如粗腿、長鼻、尾巴、軀幹,並推論出自己摸到的是:粗壯的樹幹、細長蜷曲的蛇、堅硬光滑且有尖角的矛。六人之中,沒人懷疑自己摸的是一頭大象。
 
  現下,面對越趨複雜的事物,我們的因應方法是更加仰賴專業化;因此,盲人摸象的故事也更切身了。學者專家無法理解相互連結的複雜現象,這已然為常態。綜觀過去,許多人都曾用錯了自身的專業,提出自砸招牌的預言。經濟學家爾文.費雪(Irving Fisher)1929年表示,股市已進入「永恆的高原期」,但幾十年後再回顧,他口中的高原看來更像高聳的山峰。史丹佛大學的生物學家保羅.埃利希(Paul Ehrlich)在著作《人口炸彈》(The Population Bomb)中曾表示:「餵飽全人類的這一仗完蛋了。到了1970和1980年代,會有好幾億人活活餓死」。最後,且看章家敦(Gordon Chang)在著作《中國即將崩潰》(The Coming Collapse of China)裡,如何以具說服力的論述表示中國注定分崩離析。這本書出版於2001年,接下來的十年,中國迅速發展。類似這種例子還有很多。
 
  盲人摸象時,因為太過專注反而受到誤導;同理,專家的思考範圍太狹隘,忽略了自身領域外的發展。費雪教授的經濟學邏輯未能完全掌握「政策可能使市場條件惡化」這點。埃利希教授則低估了促成農業生產力遽增的綠色革命。而章家敦的論述則未完整考慮使數百萬中國人民脫離貧窮的因素:中國的都市化、現代化及全球化。
 
  以上無意指涉專家沒有價值──專家確實有其珍貴之處;我也無意指涉這些預測無用──這些預測扮演了刺激思考的重要角色。特定科學領域也出現大量回歸專業化與聚焦化的趨勢。需要進行腦部手術的人找資深的神經外科醫師開刀,肯定勝過找一般外科醫師。同樣地,需要安排特種部隊深入險峻地形、進行秘密軍事行動時,最好先諮詢經驗老到的軍事專家和指揮官,因為他們深諳影響行動成敗的因素。
 
  我並非主張大家應該懷疑、不信任專業知識、科技或其中隱含的規則。但今日眾多問題相互牽連,需要用整合性的思考方式看待。而且脈絡十分重要,許多專家會忽略自身領域外的脈絡。我們需要的是能以廣度補足深度、能整合脈絡的專業。
 
  然而,產生這些條件的主要機構──高等教育系統──仍然只著重培養領域專家。獨立分化的學院架構持續培養目標狹隘的專家,鼓勵這種文化不斷延續。頂尖大學的招生人員仍特愛「單科特出」的申請人;從前班上人人各科能力均衡,現在班上則人人都是單科特出的明星學生。結果呢,虎媽開始緊逼孩子發展特出才能。現在,想獲得頂尖教育,你必須是市立青年交響樂團或管弦樂團的首席,或是百米跨欄加上丟鉛球的州冠軍。
 
  在這種情境下,年輕學子當志工目的不再是為了幫助弱勢或貢獻社會,而是要讓招生人員眼睛一亮。從前具備多元能力的學子,如今已變成為威廉.德雷西維茲(William Deresiewicz)筆下「優秀的綿羊」,慎重其事地收集成就,卻不明白為什麼,為了達成目的、累積獎牌,不再那麼追求意義和目標了。最有可能成為我們未來領袖的這整群人,不僅被過度引導,而且還被誤導了。
 
  以一個適切的比喻來形容:我們培養了數個世代的人去研究樹皮,他們許多人對樹皮的起伏、型態、顏色、紋理有深入的理解,但很少人明白樹皮僅僅是樹木的最外層,又更少人意識到樹木是森林的一部分。
 
  距今約兩千七百年前,古希臘詩人亞基羅古斯(Archilochus)提出的比喻同樣適用。他寫道:「狐狸知悉許多事,但刺蝟只明白一大件事」。思想家以撒‧柏林(Isaiah Berlin)1953年的著作《刺蝟與狐狸》(The Hedgehog and the Fox)就對比了刺蝟與狐狸:刺蝟「把所有事物連結到單一視野上」,而狐狸則「探索事物的連結……無論連結的強弱」。牠們就像專注單一領域的「專家」與探索多種事物的「通才」的翻版。
 
  以撒‧柏林發表這篇文章幾十年後的今天,刺蝟已然主導學術、醫療、金融、法律界,以及許多其他專業領域。具備深厚專業知識的專家一枝獨秀,不斷晉升高位。若想在事業上有所進展,專業化是最有效率的途徑。大家都開始尊敬這些高薪的專家。
 
  不過,套一句棒球哲學家尤吉.貝拉(Yogi Berra)的話:「未來不會和過去一樣。」我們的世界有越來越多連結了,看似不相干的發展正快速且深刻地相互影響。若利息受到干涉,房產價格很快會產生波動,影響當地學校的資金挹注,進而不僅可能造成收入和財富的不平等,還有機會不平等的問題。或者地方再生燃料的新規範影響全球農業價格,進而造成糧食短缺的非洲國家社會動盪。模糊與不確定困擾著我們,但我們每天仍須做決定,從極為簡單到極為複雜的決定都有。在這個科技超高速發展的時代,狹隘的聚焦以及公式化的解方這兩者的優勢正在快速式微。
 
  深厚的專業必須與寬廣的視野互補。若做不到這點,專家面對衝突的數據時,通常就會用高難度的思考特技合理化自己的觀點。想想美國聯準會主席艾倫.葛林斯潘(Alan Greenspan)卸任後承認自己對自由市場的世界觀「有瑕疵」的事件吧。學者和嚴肅的經濟學家教條式地信奉效率市場假說(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在這個假說的推波助瀾下,2001到2007年間發生空前嚴重的信貸泡沫。這場全球金融危機顯示,大多時候市場可能有效正常,但也可能失靈失效。
 
  此外,也有可靠的研究指出:通才較擅長駕馭不確定性。賓州大學教授菲利普.泰特洛克(Philip Tetlock)發現,相較於專家對自身領域的預測,非專家的預測更精準。他的結論是:如果想尋求較精準的預測,要找那種「柏林筆下典型的狐狸。他們知道許多小事,博採眾長,並能接受曖昧與矛盾。」仰賴單一觀點的意識形態會削減駕馭模糊情況的能力。現在這種模糊情況比以往更普遍。
 
  未來總是難以預料,但我們駕馭不確定性的能力已遭到「越發狹隘的聚焦」削弱了。我們越靠近什麼,就越容易相信什麼。用心理學行話來說,我們把自身信念當作錨點,以信念為判斷基準來調整,但調整得並不充分。更白話來說,就是「手上拿著錘子就更容易看到釘子」。專業知識使我們的目光緊貼樹皮,較難察覺到自身觀點有必要調整。我相信,在充滿不確定性的領域裡,寬廣的視野更勝過深厚的專業知識。
 
  專業化優勢遞減,影響層面擴及個人、企業、甚是國家。由專家群所構成的勞動力相對較不靈活,隨著科技快速發展,他們需要不斷重新接受訓練。就此觀點來看,美國近年著重培養就業導向的技能,實則令人擔憂。企業需要改變,因此擁有多項不同技能的員工較有價值。許多有遠見的公司已經把多元技能設為升遷條件了。一位曾在多處歷練、待過多個職位因而具備分析能力(如基本統計、批判思考能力等等)的專業人士,和具備特定技能的專家競爭時,明顯較具有優勢。
 
  生活在21世紀的重點,並不是要消除我們對深厚、特定專業的依靠,這太不切實際了。但我們可以在深厚的專業與寬廣的視野之間取得平衡;寬廣的視野能幫助我們理解專家的建議有其限制。這代表我們應該要有策略地運用專家與科技。專家的關注範圍或許有限,但我們可以將他們的建議與我們寬廣的視野結合。從他們的觀點看來很適切的建議,不見得有助於達成我們自己最終的目標。
 
  我們必須隨時主動並有意識地整合專家與科技提供的觀點。每個觀點本來都不完整。只有我們自己能看到事情的全貌,所以整合工作只有自己能做。這個過程就像是專家提供磁磚,而你利用這些磁磚拼貼出屬於自己的馬賽克作品一樣,請別忘了:每片磁磚都只是全貌的一部份而已。我們必須學習讓專家隨侍在側,而非讓他們主掌大權。
 
  某些情況下,將思考工作外包確實合理,但那必須是經過思量後,有意識的主動選擇。如果你還沒看過巴巴.希夫(Baba Shiv)的TED演講《讓出駕駛座有時是件好事》(Sometimes It’s Good to Give up the Driver’s Seat),我很推薦你去看。這位史丹佛大學教授在這場簡短的演講中,描述他和妻子在得知癌症診斷後的處理方式──他們有意識地把治療的一切決定交給醫師。如果你決定觀賞這場演講,請注意一點:他們的思考過程非常有自覺。思考外包本身不是問題,但若是自動、下意識地這麼做,那就令人憂心。
 
  「習慣」是造成我們不再自主思考的原因。我們長久習慣仰賴別人替我們思考,現在似乎是重新思考這個現象的好時機。
 
  請思考以下引文:
 
  一件錯誤的事若長久不受到檢視,看上去就好像是正確的。若有人起身反對,還會激起捍衛傳統的大聲疾呼,然而,反對聲浪很快就會平息,因為時間比邏輯更具說服力。
 
  這是湯瑪斯.潘恩(Thomas Paine)1776年發表的論說文《常識》(Common Sense)的開頭,他呼籲重新檢視當時英國政府對美國殖民地的統治。潘恩認為遙遠的君主統治應該受到質疑,而非視為理所當然。許多美國人從未質疑過英國國王的統治,純粹只是因為情況一直如此。潘恩呼籲美國人重新審視他們對統治的基本假設,希望他們停下來自主思考,質疑自己為何會甘於盲目臣服於遠方的國王。
  
  潘恩的訊息十分適用於現代,這點仍使我感觸良多。只因為沒人質疑「人們不假思索地把思考外包給專家」這件事是錯的,許多人就相信這麼做是對的。是時候重新審視這個行為,並思考該怎麼做才正確。調整現狀已經不夠了。我們必須自主思考。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9689540
  • 叢書系列:In-action!
  • 規格:平裝 / 396頁 / 14.8 x 20.9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書籍延伸內容

在「快答案」的世界,我們如何重建常識、擴充思維?

 

內容連載

第三章 專注的利與弊(節錄)
 
由於資訊氾濫、選擇激增,我們開始害怕與完美的決定擦身而過;因此,我們奔向專家、科技、體制規則的懷抱。這並不令人訝異。將思考行為外包,並相信(或滿心期待)更博學的人將引導我們做出最棒的決定,確實令人欣慰。身處特定領域時,這個領域專家肯定比我們更了解怎麼做決定更好,所以何不順從他們的指示?
 
我們先停下來思考「專注」這件事。大家都認為專注是好事、是美德,是我們能把事情做完的關鍵、幫助我們戰勝拖延的慾望與YouTube的誘惑、協助我們抵擋不斷讓我們分心的同事、朋友、家人(事實上,我撰寫本段落的此刻,已經把微軟Word設定成專注模式,讓我只會看到自己我輸入的文字,其他什麼都沒有)。在現今複雜的社會中,我們都受到數據和訊息不間斷地轟炸,「專注」因而帶來救贖的可能,似乎成了面對、處理21世紀生活大小事的關鍵。
 
專注的奇異特點
 
雖然我們的重視深度、強調專注的程度更勝以往,但專注也有顯著的缺點。專注是一種篩選過程,必定會有所忽略。未經思考的專注會使我們看不見威脅和機會。若想在21世紀重拾自主權,我們就得主動觀察自己的注意力。注意力跟時間和金錢一樣,需要我們主動管理。永遠要記得一點:專注等於忽略。由於我們的注意力有限,如果把注意力過度分配到某件事上,其他事會被忽視。研究證實,我們越專注在某件事情上時,就越有可能忽略其他非直接相關的事。研究者稱這個現象為「不注意盲視」(inattentional blindness)。
 
相關研究實驗中,克里斯.查布利斯(Christopher Chabris)和丹尼爾.西蒙斯(Daniel Simons)的實驗或許是最著名的一項。他們製作了一部短片,其中有兩組人馬,一組穿著白衣、一組穿著黑衣。他們隨意、不規則地走動,互傳籃球。研究人員請受試者計算黑白兩組人走動時,身穿白衣的人互相傳了幾次球。多數受試者的答案都頗為準確,誤差不超過一兩球,但答案正確與否其實不是實驗的重點──心理學家並不是想測試受試者數球的能力。事實上,計算傳球次數只是為了吸引注意力。多數受試者也都深陷數球數的情境中,專注在籃球上。
 
這項研究真正的目的是要探討注意力是否會使人盲目,而大約一半的受試者都因為注意力而變得盲目了。其實,影片大約播到一半時,有個裝扮成大猩猩的學生走進了黑白兩組人之中,停留在畫面裡,對著鏡頭捶打胸口,接著又走出鏡頭外。大猩猩在影片中停留了接近十秒。

會員評鑑

5
3人評分
|
3則書評
|
立即評分
「我們不可能精通所有領域的知識,所以尋求不同觀點是好事;然而,我們應該讓專家隨侍在側,而非讓他們主掌大權。深度的專業必須與寬廣的視野達到平衡。」

今年 AI 議題打的火熱,猶如 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所說:人工智慧的「iPhone時刻」已經來臨。然而在充斥著 ChatGPT、各方技術與專家的時代,「讓專業的來」是否為唯一的正解了呢?本書給了不一樣的解答。

《#思考外包的陷阱 》一書表示:專業知識容易伴隨著過度聚焦、獨立分化的問題,導致專家或技術所持有的視野過於狹隘,僅專注於解決某個問題,而忽略了身後其他千百個問題。我們身處於一個資訊爆炸的世界,但當我們無腦外包思維與決策權給科技與專家時,也間接放棄了掌控自己人生的權利。我很喜歡書中強調的一個思維概念:科技與專家對我們不可或缺,但他們的建議不該是我們唯一奉為圭臬的遵旨,就像 Google 導航有時會把你送進湖裡一樣,我們應當奪回自主思考的權利、並聰明運用專業知識,拼湊屬於自己的人生路線圖。

👇🏻很有感的兩個面向:

🔹專才教育的隱憂🔹
「我們培養了數個世代的人去研究樹皮,他們許多人對樹皮的起伏、型態、顏色、紋理有深入的理解,但很少人明白樹皮僅僅是樹木的最外層,又更少人意識到樹木是森林的一部分。」

關於為了研究樹皮而忽視樹林的比喻真的很好的體現專才教育的盲點。其實也不是說專才教育不好,而是若只鼓勵大家傾盡全力專注於某個領域,很容易導致「隧道視野」的症狀,並且培養出過多的自信,盲目相信自身與他人的專業,造成許多出乎意料的判斷。因此我特別喜歡作者引用的馬克・吐溫的一句話:

📍「給世界製造麻煩的,通常不是人們不懂的事,而是人們自以為懂、但其實誤解了的事。」

作者提倡:深度跟廣度應當兼具,過度強調深度不會為我們帶來更多的問題解決方式,僅會導致集體的盲目與固執己見。

📍「深厚的專業必須與寬廣的視野互補。若做不到這點,專家面對互相衝突的數據時,通常就會用高難度的思考特技合理化自己的觀點。」

🔹專家為輔不為主🔹
「知識不平衡的權力關係可能顯而易見,但並不會改變「只有你才能全盤了解自身所處的脈絡」這個事實。他人給予的建議和指引都只是你用來創作馬賽克作品的磁磚而已—是你做決定的材料,僅此而已。」

書中有非常多關於思考外包的精彩故事集錦,包含了醫生因嚴謹依循數據而對病患過度診斷、機師因習慣使用自動駕駛模式而導致意外等。作者認為:除了深厚的專業知識,我們也需要多元的觀點以及經驗去輔助我們做決策。不要被專家的學經歷與知識所震懾,也不要侷限於體制內的固有作法而不知變通。能掌握未來的人,必須是能善加利用專業知識且能整合多種概念的人。因此,專家之於普通人是種合作交流的關係,反之亦然。唯有保持開放、謙遜的態度去面對世界,我們才能在科技與資訊高度發展的時代中,主掌自己的人生。

「我們可以、也應該守住我們對問題和決策的掌控和主導權,並在需要時運用專家的協助。而專家也必須了解,自己看到的只是全貌的一部分。由於他們的觀點並不完整,他們與客戶之間應該要是合作關係,而不是由他們主掌一切。」

IG:valerie_the_bookworm
展開
劇透警告
首先,我非常喜歡這本書,這本書運用大量淺顯易懂的例子證明現代人思考外包的現象,在讀這本書時,我不時不時會想到康納曼的《快思慢想》與《雜訊》,這本書可以當作康納曼的入門。

因為網路普及,資訊快速爆炸,在這樣的時代出現了以前沒有的名詞: 數據窒息、認知負荷、數據氾濫、資訊疲乏症候群,還有近期大量書籍提到的FOMO,錯失恐懼症,因為人腦有限,無法在短時間內吸收全部的資訊,所以會使人產生焦慮、恐慌,害怕會錯過更重要的事物,擔心下一個東西會更好,人類想要達到效益最大化,但以人類大腦來說根本不可能,作者建議,人類應該接受「已經夠好了」,而非一再追求最大化。

因為希望效益最大化、資訊不對等、服從權威等因素,我們漸漸忘記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當去看醫生時,我們完全地相信權威,不曾懷疑過醫師給自己的任何建議,但我們忘記自己才是最了解自己身體的人;我們把自己的選擇權交給演算法,任由科技代替我們選擇,但我們忘記我們曾有選擇的權利;我們把控制交給一些死板的規定、表單,有時候明明覺得規定很死,但我們還是無意識地服從。

這個時代,最重要的便是「獨立思考」的能力,想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首先必須有意識地知道自己是有控制權的,當權威、專家給自己建議時,有意識地告訴自己「專家的話讓我們更快找到參考點,但是做決定的人是我。」並且透館反覆思考與問自己「這個目標是對的嗎?」就如同環保人士多倡導開車會排放廢氣破壞地球,但其實在製造汽車的過程所造成的汙染占了60%,開車造成的汙染遠比製造的小,但因為著眼於眼前看到的,而忽視了真正的問題。
這正是作者一再強調的: 「不要贏了戰役,輸了戰爭。」

《思考外包的陷阱》一書沒有艱澀的理論,透過大量例子佐證,唯一美中不足的我認為本書在探討到人類把思考能力外包時較少考慮到心理的因素,很多時候我們選擇不反對權威、規則,多是因為人類需要歸屬感與認同感 (這又可以介紹相關的書了),這方面作者就沒有多做說明,略為可惜。但是的確,在現代日常有太多盲從的例子了,人類因為種種原因將自己的大腦外包出去了,甚至說得嚴重一點,如Noreena Hertz 所說:
「我們對專家上癮了,他們提供的確定性、安全感和保證使我們上癮。我們放棄責任感,拿自己的智識換取他們所謂的智慧,我們交出了自己的力量。」
現在是我們拿回去的機會。
展開
user-img
5
|
2021/05/08
劇透警告
退一步拿回思考的主導權,不在盲目信任專家!
而是讓專家隨侍在側!
綜合客觀去看待事物的各種面向,避免過度的專注而移失了週遭的資訊!
展開
 

特惠贈品

載入中...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破關人生,I'm in!職場「破」力養成指南,電子書/有聲書/影音課程6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共和國截止加碼
  • 天下雜誌
  • 時報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