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緣力》讀後心得:運氣不是等待,而是主動創造 1

「那個人會成功都是因為他運氣好。」「我就是沒像他這麼好運啦。」你常聽到這種話嗎?其實,「成功」是努力和運氣的綜合體。我們比較熟悉的是有形的「努力」,而對於無形的「運氣」卻感到不可捉摸和難以控制。為什麼有人這麼幸運?為什麼有人坐在原地等待、甚至認定自己天生沒有運氣?


這本書在說什麼?

機緣力》的作者是創新及創業領域的專家克里斯汀.布胥(Christian Busch),目前在倫敦經濟學院教書。他統整過去十五年來的案例研究成果,向我們解說運氣是如何發生的、為什麼發生在某些人身上,以及給予我們一些「創造好運」的方式。

所謂的「機緣力」(serendipity)指的是「計劃之外」的時刻所導致的「意外好運」,人們在其中的積極決定會導引出正向的結果。作者認為,擁有機緣力思維的人是世界上最成功且快樂的人,他們為了創造有意義的人生所訴諸這項生命哲學,同時,機緣力也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加以培養的能力。

這本書的前半段會破解我們對於機緣力的迷思(以為單純是走運),然後介紹開放的心態和察覺機緣力的方法。後半段比較偏重在培養和評估機緣力的方法,其方法還細分成個人發展和組織營運的層面。讀完這本書之後,我的感想是:「創造好運,是一門人人都學得會的技巧。

《機緣力》讀後心得:運氣不是等待,而是主動創造
Photo by Meruyert Gonullu on Pexels.com

看待壞事情的心態會影響運氣

在書中有許多幸運和不幸的案例對照,也有一些專門的心理學研究針對這個領域在探討。我覺得最有收穫的就是,當一個人碰到「壞事情」的時候,他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將決定他的創造機緣力的機會高低。

英國心理學教授 Richard Wiseman 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他的研究團隊為那些自認「幸運」和「不幸」的人們安排一個場景:「想像你人在一間銀行裡頭,搶匪忽然闖進來並開槍傷到你的肩膀,後來你帶著傷逃了出來。」

那些自認為是「不幸」的人們會把這個情況設想成他們人生當中「往往會發生」的倒楣事情,就只是一連串的糟糕經驗再加上這一筆而已。而那些自認「幸運」的人則會這樣設想,狀況可能更糟糕,例如「那顆子彈可能會要了我的命」。

更有趣的是,自認「不幸」的人傾向跟那些「比較好運」的人比較,例如在那次搶劫當中毫髮無傷的人。而自認「幸運」的人則傾向跟那些「比較壞運」的人比較,例如在那次搶劫當中被殺害的人。

研究的結果發現,自認不幸的人比較會談論自己怎麼陷入悲慘當中;自認幸運的人反而談論自己何其有幸可以躲過一劫。你覺得,哪一種人在人生當中會體驗到比較多的機緣力呢?當我們傾向認為自己是因為擁有好運氣,然後去「連接」自己過去曾經發生過的事情,往往會找到更有建設性的下一步行動。

那麼,我們該怎麼創造自己的好運呢?


運氣不是靠計畫,而是靠準備

作者有一個觀點讓我覺得很共鳴,大致上是說:現在世界的複雜度愈來愈高,變化的速度愈來愈快,不確定性的影響力遠高於我們的想像。有太多的商業成功和科學發現都是來自於意料之外的事件。而這些結果都不是事先可以被計畫的。

他評論很多的學校——尤其是商學院——特別注重那種「未來可以靠規劃」的觀點,這種方法鼓勵人們去假裝自己一路上都計畫得妥當。但研究發現許多創業家通常只有一個大致的發展藍圖,他們反而更注意自己眼前有什麼資源,例如技術和人脈,然後從這些基礎開始做事。因此,我們無法計畫未來的好運會怎麼發生,而是善用眼前的資源做好準備,增加未來抓住好機會的機率。

這也讓我想到連續創業家 Jason Roberts 說過我們可以去擴大自己的「幸運表面積」,他認為:「幸運的程度是跟我們做事情的熱情成正比,跟我們有效溝通的人數成正比。」意思就是,培養做事情的熱情和增加有效溝通的人數是我們可以控制的事,我們可以創造自己的幸運。

雖然,我們無法知道或預測機緣力的成果,但我們可以做的是讓那些無法預見的事情找上我們,並且使它出現更好的結果。作者強調:「重點不在於出席露面,而是我們『怎麼』出席露面。」就像是你上健身房的時候遇到了(可能成為)你人生摯愛的對象,結果你昨天沒洗澡、情緒惡劣、臉色不好,那你們兩個最終在一起的機會就微乎其微。

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計劃只需要動腦,而準備則需要行動。


創造一個好運的環境

書中引用了詳盡的文獻資料和案例研究,來解說一個重要觀念:「我們可以主動創造出一個充滿機緣力的環境。」作者用了「觸發點」來描述各種機緣發生的時機、地點和方式,並且強調人際網絡和社群互動的重要性。

前陣子我看到侯智薰(雷蒙)一段關於「學習」的文字之後有感而發寫下:

被動學習」是讀了一本書,然後闔上它,從此不曾再翻閱;是聽了一場演講,只是默默地聽,靜靜地離開,從此不再提及;是上了一堂課,卻不曾想過要付諸練習。

主動學習」是讀了一本書,然後做筆記,重複翻閱寫成心得彙整;是聽了一場演講,把重點速記下來,上網分享給更多人;是上了一堂課,然後實際應用到生活上。

對應到這本書中的機緣力原理,一個被動學習的人所處的環境是「很難遇到機緣力的環境」,因為他讓「學習」這個觸發點只停留在表面,沒有進一步的發展。而主動學習的人創造了「容易遇到機緣力的環境」,他分享了筆記的重點,被更多的人看到,他應用了課程所學,影響了生活周遭的人,甚至在他所屬的社群繼續分享給更多的人。相較之下,好運最有可能找上的,當然是主動學習的人。

為了遇到好運,不要消極等待,而是主動創造一個好運會降臨的環境。

man standing in front of people sitting on red chairs
Photo by ICSA on Pexels.com

後記:接收好運的能力

機緣力》書中解析了廣泛領域的人物故事,且用極其詳盡的案例研究貫穿全書。書中有許多我曾經讀過的故事,作者則用機緣力的角度將這些故事編織成一種嶄新的樣貌。我認為這是很大膽且前衛的嘗試,能讓我們透過不同的視角去理解這些故事。

這本書也讓我了解到,未來的「不可預測性」乍聽之下讓人感到惶恐,但正是機緣力可以發揮作用的地方。如同西門子公司執行長 Joe Kaeser 曾說:「未來是不確定的。未來的變化會非常快速,所以我們必須創造出具有適應力的思維。這種適應力其實是積極推進變化的正確要素。」

重點不在於計畫所有的事情,而是讓自己持續適應變化、創造出有利的條件和環境,無論發生什麼事都確保自己能發揮最大價值。我們不需要現在就急著把所有事情都弄清楚,而是透過機緣力的實踐方式,從消極的運氣等待者,變成主動的運氣接收者。


您可能也會有興趣的其他文章


《機緣力》抽獎贈書活動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

加入 65,000+ 多位愛書訂閱者,透過閱讀成為更好的自己。每週收到兩封電子報:最新的讀書心得、作者專訪、好書金句、能激發思考的問題。瀏覽歷年電子報 →

Subscribe Book Picking

如果內容不適合你,可以隨時取消訂閱。

靈感捕捉到高效產出的知識管理系統

卡片盒筆記實戰 線上課程

你想要掌握一套會隨時間成長的知識管理系統嗎?源自於德國學術圈的「卡片盒筆記法」就是你的首選!我將過去兩年來實踐這套方法的經驗,精心打磨成一堂線上課程。你會學到筆記原理、操作步驟,以及各種真實情境的應用。

加入超過 6,300 位學員一起學習!那麼,《化輸入為輸出》和《卡片盒筆記實戰課》有什麼差異

如何大量閱讀、輸出高品質內容?

化輸入為輸出 線上課程

你是想提升學習成效的朝九晚五忙碌上班族?還是被正職壓到喘不過氣的斜槓創作者?我是瓦基,在科技業正職之餘,建立閱讀和寫作的習慣,成功打造個人品牌。這堂線上課程我會教你有效輸入、精準整理、高品質輸出的訣竅。

加入超過 7,700 位學員一起學習!其他學員怎麼說?前往參考課程學員投稿作品和心得評價

其他相似的文章

追蹤最新的留言
通知我:
guest

0 則留言
內文留言
查看全部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