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後祕辛|我從一場訪談中學到創作者必修的一堂課 1

嗨,

非常感謝你的支持!

這個月的幕後祕辛,跟大家分享一個很棒的訪談以及我的收穫:張志祺接受訪談,聊身為創作者和創業家的心路歷程。預祝大家這週末愉快!

一場訪談、一堂課

我近期在曼報 Manny’s Newsletter的 Podcast 聽到這集節目〈EP15|All about 張志祺〉,讓我獲得許多的收穫。我對志祺的這場感興趣的原因,不外乎是因為他的 YouTube 頻道最近超越了 100 萬訂閱,成為了台灣史上成長最快的節目之一。這集節目他以一位創作者、創業家、老闆的身分,回答了主持人很多直擊靈魂深處的拷問。如果你是一位創作者,或對於成為創作者感興趣,我大力推薦你收聽這集節目。以下是我節錄的幾個重點,加上我自己的感想。

關於受眾的數量

主持人 Manny 說自己的 Podcast 節目每集才七千到一萬下載收聽量,志祺告訴他可以換個方式想:等於你每錄一集,就像在小巨蛋上台開講,現場有上萬人在聽你說話。

  • 這個舉例也讓我很受啟發,我聯想到 Naval Ravikant 也曾說過類似的觀念,我們要善用新型態的數位「槓桿」。這個時代,我們不需要別人的「允許」,就可以透過數位工具和平台來自己發表內容跟看法。
  • 就像是寫程式、寫一本書、發社群貼文、錄 Podcast 節目、拍 YouTube 影片,做這些事情都不需要得到「允許」就能使用。做這些事情可以幫你打造人力槓桿和資本槓桿。人力槓桿,有人願意追隨你。資本槓桿,有人願意拿錢給你打造商品。槓桿相當平等,人人皆可使用。
  • 這就好像樂透中獎號碼都提前公布給我們了,可是很多人仍然不會去買。這中間的鴻溝就是缺少了「行動」(無論是真的去買樂透或開始打造槓桿)。

關於內容的目的

創作者在創作內容時,要考量到內容的「可用性」或「工具性」(工具性的內容)。為什麼我們需要分享文章?當我們分享文章時,有兩個目的。

第一:自我認同的表達,形塑自我的樣子,我分享的東西代表我關心的東西。我的內容有辦法幫助別人達成自我認同?

第二:我的內容可以幫別人抒發自己的感受?共感?志祺的發源事業「資訊設計」的本質就是「同理別人」,他會去思考觀眾為什麼要看,看完之後然後呢?接著設計麵包屑讓觀眾撿。

  • 我認為對創作者來說,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描述。當我們創造的內容,若完全無法被別人「使用」,那麼這種內容的價值就相對低落。如果抒發自己的心情,能站在同理的角度講出別人心中的話,這種內容就有用;反之,如果我們抒發的是太過於個人化的極端經驗,將很難吸引到共鳴。或許,在創作內容時,針對「自我」、「藝術」和「工具化」的平衡和取捨,是創作者一生都要面對的課題。

關於給新創作者的建議

現在 YouTube 和 Podcast 非常競爭,有什麼建議可以給新加入的創作者?志祺提到,以前人們的觀念比較避談「團隊」和「商業」,但現在反而要更重視這兩塊。

這條路基本上需要長時間的打造,就像是長途旅行有個旅伴通常比較好。但很多創作者會有「個人英雄主義」,聚光燈不是只打在你的身上,一起站在舞台上享受聚光燈的感覺也很好。另外就是商業角度,不要避談錢,而要知道這個產業是怎麼賺錢的。要知道 Google AdSense 分配廣告利潤的方式,要知道這產業的商業結構骨架,廣告分配到創作者的方式。最重要的是知道你的內容就是「版位」,經營的事業要有商業利潤的可持續性,才有持續創作的燃料。因此,絕對要先搞清楚遊戲規則,知道你要踏入的賽局長成什麼樣。

  • 志祺在這個部分的分享,和我的經驗與觀點是截然不同的,但一樣有我們可以借鏡之處。我自己就像是志祺提到的「個人英雄主義」的傾向,也是我一開始打造自媒體這條路就是以「一人公司」的方式在進行。或許在公司帶團隊很多年了,擔任了太久「發號司令」的角色,我很懷念跟嚮往那種自己動手來的年輕時光。我知道自己是非常喜歡動手 DIY 打造東西的人,我喜歡自己搞懂事情背後的原理,自己做一次(或很多次),我享受這種親手打造事物的過程和結果。
  • 但是我覺得志祺的團隊方式,也十分值得參考。更廣泛的情境應該是團隊合作,由不同的人發揮不同的專才,凝聚在一起創造出很棒的成果。因為像我喜歡一個人搞懂全部事情的人,或許是少數。我有一個大膽的假設:「任何人如果心裡有猶豫,覺得自己好像不適合一個人做完所有事情的人,那麼我敢肯定,他一定不適合一個人做。任何有這類型猶豫的人,就應該直接從團隊模式下手。志祺的經營模式就是其中的經典案例。」畢竟,真的能夠以一人公司進行創業的人,他心裡不會有猶豫,因為他知道自己就是這樣的人。

關於多元成就感

志祺說在這個時代,你需要「多元成就感」,保持身心靈的平衡當生活中只抓著一根繩索,沒有其他的生活,容易造成情緒上的負面影響像他喜歡漫畫、寶可夢牌,分散出很多的成就感當一個成就感破掉的時候,其它成就感可以支撐住,是可以彼此替換的

  • 志祺提到的關鍵字「多元成就感」,是極度重要的觀念,也伴隨了我很久。真正讓我訝異的是,我搜尋 Google 之後,竟然沒什麼人深入探討這個主題,我應該認真寫一個這類主題的文章。自從開始工作,我就有一個信念「在工作表現很好的人,在生活其他領域也會很好」。因此我不喜歡傳統的工作生活平衡觀念,好像工作愈厲害的人,就要犧牲一點生活。生活過很愜意的人,就要犧牲工作的成就。為什麼我們不能兩個都要?兩個都很好?
  • 所以我自工作到創業之後的心態,都是秉持著多元成就感的觀念,在我有心投入的領域,都要做到很好,否則就別碰。這也讓我養成一個「取捨」的習慣,我會捨棄很多微小的、不相關的任務、娛樂和社交,聚焦在少數的工作和興趣。當我們在不同的領域都有成就感的支撐,其中一個稍微差一點,也不會影響到全部的心情。如果你有在投資股票,這個道理就是「分散風險」,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裡,而是擁有少數的幾個籃子和蛋,然後細心照顧它們。

新一季的投票選書

10~12 月的投票選書開跑囉,還沒有投票的朋友,記得去投票選書唷!目前正在票選第四季的選書,請前往「投票頁面」、登入之後投票唷!投票即將在 2022/12/31 截止。每人可投三票,你還可以提名一本新書上榜,一起來決定下一季的前三名吧!

這個月的幕後祕辛就聊到這邊,我們下個月見!

靈感捕捉到高效產出的知識管理系統

卡片盒筆記實戰 線上課程

你想要掌握一套會隨時間成長的知識管理系統嗎?源自於德國學術圈的「卡片盒筆記法」就是你的首選!我將過去兩年來實踐這套方法的經驗,精心打磨成一堂線上課程。你會學到筆記原理、操作步驟,以及各種真實情境的應用。

加入超過 6,300 位學員一起學習!那麼,《化輸入為輸出》和《卡片盒筆記實戰課》有什麼差異

如何大量閱讀、輸出高品質內容?

化輸入為輸出 線上課程

你是想提升學習成效的朝九晚五忙碌上班族?還是被正職壓到喘不過氣的斜槓創作者?我是瓦基,在科技業正職之餘,建立閱讀和寫作的習慣,成功打造個人品牌。這堂線上課程我會教你有效輸入、精準整理、高品質輸出的訣竅。

加入超過 7,700 位學員一起學習!其他學員怎麼說?前往參考課程學員投稿作品和心得評價

其他相似的文章

追蹤最新的留言
通知我:
guest

2 則留言
最新
最舊 最多按讚
內文留言
查看全部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