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後祕辛|寫書心情點滴、新書前言+序章搶先試閱 1

嗨,

非常感謝你的支持!

我想宣布一個超級振奮的好消息!醞釀已久、苦思多月、嘔心瀝血的……瓦基的「第一本書」,終於完稿啦!透過這封信讓大家第一手知道這個訊息,我也在信末附上「前言+序章」給大家搶先閱讀。接下來,我想分享一點關於寫書的幕後點滴!

寫書心情點滴

從今年一月初的時候就跟大家預告寫書這件事情,書籍大綱和主要構想一直圍繞在腦海中,因此我這今年的許多創作內容(每天發的社群貼文小卡)和讀書心得文章,其實都有一些新書的影子。只是一直到了七月之後,我才正式著手把每一章的內容開始分門別類,並加入以前沒分享過的故事。

寫書這件事,比我想像中的難多了。可以說是目前遇過最大的挑戰。

我原本以為,只要把寫過的內容和故事拼湊在一起,應該很快就能寫完了吧?後來才發現沒有這麼簡單,因為每個章節都有一個明確的主題,不能把太多發散的內容硬湊在一起,這樣會顯得難以聚焦。所以我必須進入記憶深處挖掘,找出那些能夠輔助章節主題的故事,然後才故事為主軸,其他的知識型、經驗型內容為輔助。有時候,一個章節的開頭明明我只想寫一千字,但硬是花了一整天才調整出自己滿意的樣貌。刪刪減減之後,一天也只寫了那一千字。一路寫下來,真的是一場長期作戰。

我也很慶幸有一位優秀的編輯協助,如果沒有她的精雕細琢,這本書絕對不會以流暢好讀的樣貌問世。也因為有她的從旁協助,讓我得以發現寫書時的盲點和不足。每次我們來回編修之後,定稿和原始書稿之間的流暢度簡直是天壤之別,每每讓我發出讚嘆。

當然,儘管必須寫書,但是日常的自媒體營運一樣不能閒下來。所以我這半年來,工時的總長度比以前還在台積電上班時還長。回顧起來,大概知道原因是缺少了一個「固定用於寫書」的作息,反而是想到才寫、沒想到就沒特別寫。歸根究柢,如果沒把「寫書」當成一個正式的工作內容,還是以業餘或興趣的角度去寫的話,真的會有一搭沒一搭的。道理一直都很簡單,只是我們有沒有記得去落實而已。

但這種辛苦,是有一點意猶未竟的,畢竟是自己願意和選擇的。我常常跟家人開玩笑說,我覺得自己寫這本書的心情點滴,都想寫成一本書了(真的是開玩笑的,我不會寫這樣的書的啦 XD)。這本書完稿之後,我又要準備寫第二、第三本了。接下來兩本是關於閱讀、筆記、寫作和卡片盒筆記深度技巧的書籍,我預計會邀請少數的讀者,一起參與這兩本寫書的過程。會有優先閱讀內容、參與我的練習方式、在過程中向我提問和給予回饋。如果你有興趣參與的話,歡迎回信給我,我想把第一波名額保留給贊助支持的你。

這本書的完整名稱是《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人氣podcast製作人瓦基打造夢幻工作的14個行動計畫》,這是一本關於我在職斜槓創業一路上如何思考、行動和選擇的故事。這本書由天下文化出版,預計 11/25 預購、11/30 上市。新書發表會預計在 12/17 下午在台北 93 巷人文空間舉辦,由於現場空間有限,我會把名額優先保留給大家,預計月底先寄送報名連結給大家填寫。

在這封信的尾端,附上熱騰騰剛定稿的「前言+序章」給大家先睹為快。

新一季的投票選書

10~12 月的投票選書正在進行中,還沒有投票的朋友,記得去投票選書唷!目前正在票選明年第一季的選書,票數領先的兩本書分別是《解讀者》和《系統思考Systems One》,請前往「投票頁面」、登入之後投票唷!投票即將在 2022/12/31 截止。每人可投三票,你還可以提名一本新書上榜,一起來決定下一季的前三名吧!

Foreword 前言

改變我人生的契機

許多年後,當我正式向台積電遞出辭呈時,我便會想起我女友對我下達最後通牒的那個遙遠的傍晚。

那天傍晚,屋外的天氣冷冽,屋內的氣氛更冷。她的表情嚴肅,語帶平淡地對我說出:「**你對生活都不做規劃,**導致我的生活也總是因為你方寸大亂,我不想再這樣下去了。」

這是我女友對我說過最重的話,在我聽來是一個相當嚴厲的指控。

「你說什麼……?」

「你是真的不懂還是假裝不懂?」

「……」我語塞。

「我已經受不了這樣的生活,我想跟你分手。」她冷冷地說。

我靜默了。我聽得出這是哀莫大於心死的冷淡。或許,這一次是來真的了。

這句嚴厲的指控,直接戳破了我的驕傲。而這份驕傲,源自於我對工作的癡迷。

我從台大應用力學研究所畢業之後,就直接進入台積電服研發替代役。從新鮮人開始,我就抱持著一種「工作至上」的兢兢業業態度,總是對每一次的任務和專案投入全力。我完全不在乎加班或犧牲假日和伴侶相處的時間,我只想要爭取最好的表現,想要獲得最快的晉升加薪。這種使命必達的工作態度獲得了回報,我如願以優異的表現持續晉升。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我逐漸失去了自我。我打從心底相信「一個人的職位和薪水高低,代表一個人的成就」。

自然而然地,當我表現得愈好,公司對我就會有更多期待,我的心中又會產生更多使命感,加倍努力地奮力拚鬥。這個循環造成了我始終把工作擺在首位。在當時,我沒有安排行程表的習慣,我也沒有規劃年度計畫的概念。反正老闆交代給我什麼,我就全力以赴。有哪邊需要我支援,我就不辭萬難挺到底。在工作上,我幾乎不曾說「不」,我知道自己只要在工作上一直衝、一直衝,就會有表現、能升官、賺很多的錢。

如果工作和生活中的其他事情有了衝突,我一定果斷選擇工作優先。朋友的邀約?可以改期。伴侶的約會?可以延後。出國的行程?可以取消。返鄉的安排?那得看最近的工作忙不忙碌。我堅信只要工作表現好,其他犧牲都是值得的。

實際上,儘管我對於工作很有一套,但是對於私人生活的規劃卻是一塌糊塗。

正當順利晉升主管職之後,我選擇從新竹台積電轉職到台南的台積電,想要挑戰新的職涯可能性。在當時,台南預計興建的是最新的五奈米晶圓工廠,全公司各路好手都準備在這邊大展身手,說白話文一點就是:「新廠的晉升機會比較多」。

當然,我肯定不想錯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在尚未與主管、伴侶和家人的商量之下,我直接答應了新廠轉職的邀請,而且敲定了轉職的時間跟後續安排。我當時覺得這樣「先斬後奏」也沒什麼大不了,畢竟工作就是第一優先,對一個有抱負、有衝勁的人來說,接受新的職涯挑戰也是很合理的吧?

在答應轉職之後的第三天,我才想起要告訴女友這件事情。(事後回想覺得真的很誇張……)

她聽到之後感到一頓錯愕,顯得十分不能諒解地問道:「你竟然沒有跟我商量就決定這麼大的事情。」「新竹和台南是遠距耶!」「剛搬到的新住處該怎麼辦?」「分隔兩地的情況會持續多久,你未來的計劃是什麼?」但當時我回答的態度就是一副「因為是工作的考量,而且我已經決定好了,妳必須支持」的姿態。計畫?哪有什麼計畫,只要我能在工作上有最好的表現、爭取到最好的機會就好了。

在之後等待轉職的日子當中,因為溝通的理念不合,我跟她的關係持續降溫探底。她心中規劃的是「兩個人」的安排,而我心中卻只有「我一個人」的安排。我當時的確沒有長遠的計畫,也沒有固定的生活規律,對優先序的安排更總是以工作為重。

這個醞釀中的冷衝突,終於迎來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那原本是一個普通星期四,主管在早上邀請全部門同事當天傍晚一起去 KTV 歡唱,慶祝他晉升到了一個更高的職位。我毫不猶豫地答應了,畢竟這麼開心的場合,怎麼能不到場同樂呢?直到接近下班時間我才驚覺:今天傍晚原訂是跟女友一起去餐廳用餐!而我當下怎麼做呢?我先打電話去取消餐廳的預約座位,然後才打給女友告訴她:「抱歉,因為晚上要幫老闆慶祝,所以今天的預約我先取消了,改天再去吧。」電話的那頭的無聲持續了好幾秒,她才冷冷地回道:「知道了。」

傍晚,結束了 KTV 狂歡之後,我回到了住處。見到我一進門,她在客廳對我說出這段話:「你對生活都不做規劃,導致我的生活也總是因為你方寸大亂,我不想再這樣下去了。」

「我已經受不了這樣的生活,我想跟你分手。」

當天,我沒有回嘴。我壓抑著內心的憤怒、愧疚、埋怨和自以為是的情緒,我一方面氣她為什麼不能諒解,另一方面也氣自己的作為有多麼渾球。有一個自我質疑的念頭開始浮現出來:「在親友的眼中,我看似人生勝利組,被弟妹們當成模範榜樣。但實際上,我除了對工作本身很有想法,但對自己生活的態度為什麼變得毫無目標、如此散漫?我到底為了工作,讓自己變成了一個什麼樣的人?」

這場情侶關係的危機,成為了我對生命醒悟的轉機,改變了我的整個職涯跑道。

從別人眼中的夢幻工作到自己的夢幻工作

時間快轉到2021年的年底,我正式向別人眼中的夢幻工作道別,卸下了台積電主管的職位,全職投入我自己的夢幻工作:一位自由自在的說書人。

從此之後,我的一天變得跟以往截然不同。

早上醒來,簡單梳洗之後泡一杯熱拿鐵咖啡,坐到位置上開始閱讀。閱畢,闔上書本,在鍵盤上胡亂打字,試圖回憶剛剛書中的重點。接近中午,從冰箱取出食材,烹飪我最喜歡的田園雞胸義大利麵。

下午打個盹後,接著收Email處理雜務。收到讀者寄來的感謝信,內心一陣澎湃和感動。收到商業合作邀約,如果有興趣,我就欣然接受;對大部分沒興趣的邀約,就果斷拒絕。我可以決定自己的合作對象和合作方式,沒有人會強迫我一定要接受或不接受什麼合作。

五點過後是我的運動時間,我在社區健身房戴著耳機收聽 Podcast,同時跑步揮灑汗水。傍晚煮了一碗什錦湯麵,看著時下最流行的美劇度過用餐時間。用餐後,偶爾進行說書節目的錄音,偶爾做筆記或寫文章。一整天下來,我的手機不曾響過,就算有響,也是打來推銷信貸和車貸的電話。

假日的時候,如果我想要多做一點事情,心裡也覺得甘之如飴。我想的是如何多利用一點時間把頻道做得更好,創作更多的內容,幫助到更多的讀者。至於其他的休閒時間,我有更多的空檔用來跟自己對話,跟伴侶和朋友相處。我可以選擇什麼時候返鄉回老家,而不用受限於以前公司既定的假期和對於專案任務的妥協。

這種新的生活型態,是我以前難以想像的。

我以前很害怕在下班時間接到公司電話,只要手機鈴聲一響,肯定沒什麼好事。上班時間一直接電話則是常態,因為有永遠做不完的事。如果是假日接到電話,要嘛加班處理事情,要嘛緊急加入線上戰情。雖然我不喜歡開會,可是偏偏公司的會議一大堆,尤其是參加大型會議時經常會聽到整個人恍神。在工廠生產線時常會遇到突發狀況,所以留下來加班處理事情便成了常態,偶爾成行的宵夜團成了下班後的樂趣。為了安排假期,我必須跟同事提前協調,要考量任務的緊迫度,也要顧及主管們的觀感。

所謂別人眼中的夢幻工作,在我的眼中並不夢幻,因為我的「生活方式」必須完全圍繞著「工作型態」來打轉。

而在我眼中的夢幻工作,是「工作型態」必須圍繞著自己「理想的生活方式」來進行。

自從2018年那個戳破我對於工作癡迷的嚴重控訴之後,我不斷質問自己:「我這麼努力工作,到底是在追求什麼?」漸漸地,我發現自己追逐的是一個虛幻的目標,是更高的地位、是更大的權力、是更多的金錢。我開始懷疑,就算我追到了又怎樣?我會因此而滿足嗎?我犧牲的一切都值得嗎?

這個時候,有一個念頭逐漸清晰了起來:我不想再當一隻漫無目標只會追著公車奔跑的小狗,我想當自己人生的主人。

我想挽回她,我想挽回我的人生。

因此,我開始廣泛閱讀書籍,一步一步改變自己對這個世界的舊觀念,打造一個嶄新且截然不同的自我。我試著用「子彈筆記」來主動規劃工作和生活,我使用「商業模式圖」來設計我自己心中理想的工作和生活型態。

2018 年 11 月,我開始在寫作平台 Medium 上面撰寫讀書筆記,為了記錄自己閱讀每本書籍之後的想法和收獲,我會花費兩到三週的時間,細心地彙整每一本書的金句良言,並針對書中讓我有所啟發的部分進行更深入的討論。在我發表了十多篇文章之後,開始有讀者透過留言讓我知道這些心得文章對他們帶來的幫助。

「原來還可以用這種觀點來讀這本書。」

「謝謝你的整理,讓我就像重新複習了這本書。」

「我也有相同的困擾,謝謝你介紹了這本書,我一定會去找來讀。」

這些留言令我感到十分驚喜,沒想到我「公開分享」閱讀筆記這個簡單的動作,除了幫我加深記憶、改善生活、累積知識之外,竟然可以幫到網路上素未謀面的讀者。循著這份利己利他的動力,我開始更認真、更持續地撰寫每一篇閱讀筆記。

2019 年的時候,世界各地的製造業掀起了一波「數位轉型」的風潮(例如台積電、鴻海等),我在公司負責的新工作剛好是工廠的軟體系統專案,需要替工廠架設大量的網站和自動化系統。當時已經擔任主管職的我,主要工作就是管理團隊,指派成員去執行專案,我自己幾乎沒有動手實做的機會。我看著成員忙著設計新的介面、討論新的功能、研究新的網站和程式技術,內心感到心癢難耐。因此,我突發奇想:「既然我對數位、網路和系統的領域這麼感興趣,何不自己架一個部落格?」

於是,我開始利用下班和假日的時間,開始學習和架設自己的書評部落格「閱讀前哨站」,在 2019年6月正式上架之後,我就把所有的舊文章搬遷過去,改在我的部落格上面寫作。同一個時間,我也成立了 Facebook 粉專和一份每週寄送的電子報,並且開始把我的讀書心得文章也分享到許多閱讀愛好者的社團裡面。我以穩定和持續的頻率每週發表一篇文章,開始吸引了愈來愈多的讀者追蹤。接著,有許多讀者告訴我,希望透過聲音的方式聽我說讀書心得,我也鼓起勇氣創立了「下一本讀什麼」Podcast 說書頻道,讓原本的閱讀筆記文章透過聲音的形式接觸到更多的讀者。

我透過大量閱讀(涵蓋書籍、網路文章、教學影片)改善了自己的生活態度和習慣,提升了在公司領導團隊的專業能力,並且將學到的商業模式和社群經營技巧,逐項套用在自己的部落格和 Podcast 營運。

2020年12月,自從我開始經營部落格的一年半後,網站的瀏覽量突破100萬次瀏覽,文章也開始被轉載到《關鍵評論網》《經理人》與《商業週刊》等知名網站上。2021年5月,開始錄製Podcast的八個月後,總收聽量突破100萬次下載,直到現在成為了最受歡迎和成長最快的說書頻道之一。

自從我重新看待工作和生活的平衡,開始學習怎麼安排自己的優先序,並持續朝向心中夢幻的工作型態邁進時,最奇妙的事情發生了。我的工作表現不降反升,自媒體的事業更是持續成長,跟伴侶的關係也持續增溫、高過於以往。

我終於領悟到:這個世界不是只有一種生活和工作的方式

我變得更重視自由度和貢獻度,而不是職位和薪資。我變得更關注自己內心的嚮往,而不是別人的期待。我透過成長的飛輪一直前進:擬定目標、採取行動、實驗試誤、持續改善。漸漸地,原本的斜槓興趣轉變成了一個能夠獲利的商業模式,一個嶄新的副業型態儼然成形。

透過這段旅程,我達成了一項始料未及的成就:我真的走出了自己的路,打造出了自己的夢幻工作。

接著,我開始認真思考從台積電「離職」這個選項,試圖在工作和生活當中,取得更多的自由和自主。在經過了將近一年漫長的省思、與伴侶和家人的充分溝通、仔細衡量各方條件之後,終於克服了內心的百般掙扎,我下定了決心。

2021年9月,我在本業和副業之間做出抉擇,我選擇了「鮮少人走過的那條路」:從年薪百萬的科技業離職,全心投入當一位全職說書人。我終於明白能夠貢獻給世界的獨特價值,而且我運用這個價值,打造出自己心中理想的生活和工作型態。

新的工作型態——我的夢幻工作——給予我高度的自主和掌握權,讓我擁有充分的貢獻感,以及不亞於以往的總薪酬。但伴隨而來的,是更嚴苛的自律要求、做出決定的壓力,還有不像以前穩定的收入金流。

以前的我不需要擔心工作的時程,公司會幫我安排好上下班時間。現在的我要對自己的時程負責,我需要遵循自律的生活,持續維繫創作和休息的平衡。

以前的我不需要擔心任務的抉擇,公司會要求我執行重要的任務。現在的我要對自己的抉擇負責,我得自己決定哪些任務重要、哪些合作夥伴值得信賴。

以前的我不需要擔心財務的收支,公司會穩定支付我可觀的薪酬。現在的我要對自己的收支負責,我必須管控自己的開銷、選擇賺哪些錢、不賺哪些錢。

現在的我不一定比較輕鬆,但是能做出自由的選擇,就令我感到心滿意足。

自主的代價是責任,自主就是一個人對自己負責任的極致展現。如果我們想尋求更多的自主,長期來說最可靠的方法,就是承擔更多責任。對自己的人生負起完全的責任。

願意起身探索、試圖打造夢幻工作的人,就是對自己的興趣、專業和嚮往的生活型態,負起完全責任的人

。這種負責,是勇敢認識自己的真正渴望,而不是追尋世俗的期望;是透過實際行動去實驗、嘗試、回顧和改善,而不是坐在場邊悶悶不樂;是相信我們可以樂於工作、但不會疲於上班;是邁向自主規劃的人生航道,而不是放任自己隨波逐流。請抓緊扶手,我們要啟航了。

Prologue 序章

人生自主比財務自由更好

你心目中的「夢幻工作」是什麼模樣呢?錢多事少離家近,睡覺睡到自然醒?我心中的夢幻工作樣貌是,工作的時候充滿活力,可以決定做什麼和不做什麼;能持續發展別人難以取代的技能組合,創造出來與時俱進且不會被時間淘汰的價值。我的夢幻工作是兼具自由、專業、獲利和成就感的綜合體。

在打造夢幻工作這一段旅程中,我瞭解到工作的真正意涵,體驗了落實理想人生之後的巨大改變。這段旅程是發自我靈魂最深處的吶喊,也是充滿人生意義和成就感的詩歌。我想透過這本書傳達一個重要的訊息:打造夢幻工作不是一個虛幻的行銷術語,而是一個人最美好的自我實踐

我希望清楚記錄下這一切的開端?是什麼原因促使我打造自己的夢幻工作?最重要的是,如何讓更多人擁有踏上這條路的勇氣、心態和技能?

有一句俗諺是這麼說的:「給一個人魚吃,不如給他釣竿。」我覺得這樣還不夠,最好還要教他如何釣魚。透過這本書,你可以學到打造自己的釣竿、如何選擇釣魚的海域、如何提升釣魚的技巧。而要釣的這條「魚」,就是我們心中的夢幻工作。

因此,我不會直接列出死板的執行步驟,而是先說明我遇到了什麼問題、為什麼這樣思考,如何依據自己的個性和專長量身訂製能夠發揮優勢的策略,並且採取有效的行動。最後,才是我選擇「做」什麼和「不做」什麼的原因。

簡單來說,這是一本關於思考、行動和選擇的故事。

我相信,任何卓越的成果,都來自於「不凡的思考、平凡的行動、不甘於平凡的選擇」。如果我們想創造屬於自己的夢幻工作,這三個要素缺一不可。

「財富」不只是金錢,而是人生每個面向

很多朋友看到我從半導體產業跨行成為一位說書人的過程,他們最感到好奇的就是這場轉變到底是如何發生的?為什麼在職場上已經小有成就的我,還需要重拾書本,甚至愛上閱讀?這一切的原因,其實源自於一個世俗的動機。

我當初想要快一點學會領導管理的技巧,在職場上能夠步步高升;也想快一點學會投資理財的知識,盡快達成財務自由的人生。我曾經深信金錢和職位是衡量人生的重要指標。

但隨著工作和生活之間的嚴重失衡,我對自己原本的追求產生了動搖。我在領導管理和投資理財書籍之外,開始閱讀更多關於人生意義和個人成長的書籍。漸漸發現,所謂人生的「財富」不是只有金錢和職位,還包含了其他像是:個人成就感、豐富的人際關係、難以量化的專業技能,以及對這個世界的影響力。

一個穩健獲利的投資者,常常是懂得分散風險,把投資項目分散到不同類別的人,如同俗諺說,雞蛋不要裝在同一個籃子裡。對應到個人職涯和人生發展,也需要將重心分配到不同的領域──工作上培養多元技能、生活上擁有多元興趣、人際上照料自己在乎的關係。當我們的眼光放在長遠的人生財富,就會更懂得兼顧與調配每一種財富之間的關係。

追求財務自由,不如打造自主的人生

因此我認為比財務自由更重要的是,人生財富的自由。自由的人生不一定要等到財務自由之後才能開始,其實從現在就可以打造,而且永遠都不遲。

在商業世界中,最好的競爭往往是沒有競爭,也就是所謂的藍海市場。許多獨占企業會謊稱自己沒有獨占市場(像是 Google);相反地,而非獨占企業卻到處聲稱自己已經獨霸一方(像是一些當地特色餐廳)。競爭雖然有助於整體市場的進步,但不利於個人或公司的獲利。如果一個產業處於高度競爭的狀態,其中一家企業就算倒閉了對這個世界也沒有什麼影響;其他大同小異的競爭者永遠準備好取代它的位置。

對於個人的職涯發展來說,當我們把眼光都放在跟別人競爭,也只是做跟別人一樣的事情。而更具優勢的職涯策略則是,以真實的自己去解決某一個獨特的問題、做出某一個非我們不可的產品或服務。並非因為害怕競爭,而是活成一種別人無法與我們競爭的狀態。在這個時候,我們才會擁有獨占的職場優勢,同時也擁有最高程度的職場自由。

當我們「活出真實的自己」,在財富方面,沒有人能左右我們遵循的價值觀;在思考方面,沒有人能拖延我們思想的進步;在快樂方面,沒有人能阻止我們感到幸福。退出競爭,反而變得所向披靡。

閱讀是人生財富的複利效應

在生活和工作中,常有很多人能說出滿口的理論,但奇妙的是,他們看起來明明知道,卻不一定做得到。這正是因為「知道」和「做到」之間有一道巨大的鴻溝。

如果我們閱讀了很多書籍只為了知道裡面的知識,卻不曾身體力行去試著應用,那對自己並不會有實質幫助。只有當我們把書中所學付諸實踐,去實驗對自己的生活能帶來什麼改變,唯有如此,個人成長才會真的發生。

因此,在尋找夢幻工作的這一條路上,我選擇透過大量閱讀之後的親身實踐,用自己的生命「活」出這個看似廣為人知的道理、卻鮮少人實際踏上的旅程。而我現在的成就,就是我實踐每一本書之後的總和。

透過閱讀和實踐,我快速累積人生財富的各種面向。

我學到投資理財的真諦,依循資產配置的觀念投入資金,穩健累積財務資產。我學到領導管理的技巧,在職場上順利晉升,帶領團隊披荊斬棘。我學到生活作息的重要,透過每一本書的微小改變,調整出最適合我的日常規律。我學到商業與創業的方法,發掘書籍市場的痛點,持續創作和發揮影響力。我學到人生意義的省思,擺脫傳統的狹隘價值觀,經由不同角度去思索我在這個世界上的獨特價值。我學到最重要的一課,是閱讀能讓我成為一個截然不同的人。

閱讀,就是我的再造父母。

我們的身體機能有成長的限制,但心智思想卻沒有發展的限制。而心智就跟肌肉一樣,如果不常運用就會萎縮。身體就像電腦的硬體,要定期維護保養;心智就像電腦的軟體,可以透過不斷學習和優化,持續更新它的活力和智慧。

閱讀,就像是心智的升級包,用來提升我們的思想。

我們可以透過閱讀,直接從全世界頂尖的專家身上學習,而不必受限於自己身處的生活環境,也不必僅限於周遭親友與同事的視野。就像撰寫軟體程式語言一樣,我們不會只跟坐在隔壁的同事學,而是連上網路跟世界最新的教學資訊接軌。

閱讀,讓我們能不受時間、空間和環境的限制。

重點並不在於我們讀了多少本書,而在於我們如何讀它、如何用它、如何實踐它。閱讀可以是「無用」的消遣或對精神的昇華,但它也可以是對我們人生真正「有用」的神兵利器。為了讓閱讀發揮它真正的效用,我們必須親身實踐,把作者的經驗和智慧體現到生活中,對自己產生實質的改變。

我撰寫這本書的內容,表面上看似我人生某一個階段的在職創業故事,但深度挖掘下去則是無數本經典好書的智慧結晶。當你在閱讀本書的時候千萬不要誤會,厲害的不是我,而是書中的智慧——人人皆可取用的智慧。

如同第三任美國總統湯瑪斯.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曾經說過:「當別人從我這裡得到想法,他有了指引,而我沒有損失;就像別人跟我借火點蠟燭,他有了光明,而我沒有變暗。」閱讀帶給我的所有美好,就像點燃了我蠟燭的火焰。

我想做的,就是繼續點燃自己的火焰,幫世界帶來更多的光。

誰也不能限制我們,除了自己

這本書的核心精神將圍繞著「只要改變心態、掌握正確方法,每個人都可以走出自己的路」。我想讓更多的人瞭解到,遵循標準教條和隨波逐流的職涯規劃並不是人生的唯一解,其實每個人都擁有創造精彩人生的無限潛力。希望透過我自身的實踐經驗,將這些對我有著巨大助益的智慧整合起來,以一個順暢、實用、可依循的架構呈現出來。

我想透過這本書提出一個融合心態設定、專業技能和商業思維的個人發展法則。若是想在職場專業上闖出一番成就的人、想開創一項嶄新事業的人、想在正職之餘成功經營斜槓副業的人,應能從書中找到成長的軌跡和方法。這本書會以系統化的方式,說明每個步驟的思考方式和執行方法。書中的策略可以用在生活中的各種層面,從未曾想過的角度,重新思考和打造自己的人生。

更令人期待的是,當我們將眼光放在人生財富的多元面向,我們會制定出更好的策略、建造難以被取代的優勢、掌握自己人生和職涯規劃的方向和自由。現有的條件並不是決定未來的屏障,我們唯一的限制,只有自己看待這個世界運作的方式。

這本書將幫你突破限制。


如果想對這封信留言,歡迎前往這封信的部落格文章版本

這個月的幕後祕辛就聊到這邊,我們下個月見!

靈感捕捉到高效產出的知識管理系統

卡片盒筆記實戰 線上課程

你想要掌握一套會隨時間成長的知識管理系統嗎?源自於德國學術圈的「卡片盒筆記法」就是你的首選!我將過去兩年來實踐這套方法的經驗,精心打磨成一堂線上課程。你會學到筆記原理、操作步驟,以及各種真實情境的應用。

加入超過 6,300 位學員一起學習!那麼,《化輸入為輸出》和《卡片盒筆記實戰課》有什麼差異

如何大量閱讀、輸出高品質內容?

化輸入為輸出 線上課程

你是想提升學習成效的朝九晚五忙碌上班族?還是被正職壓到喘不過氣的斜槓創作者?我是瓦基,在科技業正職之餘,建立閱讀和寫作的習慣,成功打造個人品牌。這堂線上課程我會教你有效輸入、精準整理、高品質輸出的訣竅。

加入超過 7,700 位學員一起學習!其他學員怎麼說?前往參考課程學員投稿作品和心得評價

其他相似的文章

追蹤最新的留言
通知我:
guest

0 則留言
內文留言
查看全部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