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後祕辛|Youtube 和 Podcast 整合方案、關於番茄鐘工作法的體悟 1

嗨,

非常感謝你的支持!

在今年第一季度過了緊湊的新書宣傳期之後,我開始投入 YouTube 影音製作的計畫,經過一段時間的密集溝通和討論之後,影片的產製進入了穩定產出的節奏。這期的幕後祕辛跟大家分享Youtube 和 Podcast 整合方案,以及我對於番茄鐘工作法的體悟。

Youtube 和 Podcast 整合方案

在今年二月有跟大家分享過,我正式招募了一位長期配合的影音剪輯師(非正職、接案式),協助我產製 YouTube 影片。進行這項計畫的精神是「一魚多吃」,將原本錄製 Podcast 的過程順手錄製成影片,讓一次投入發揮更多的成效。我分別進行兩種方案:單口說書、作者訪談。以下是具體的產製策略。

單口說書

單口說書比較像以前 Podcast 的產製方式,唯一的不同是把部落格文章放到提詞機上,同步錄影。我採用 Riverside.FM 錄製說書影片,有提詞機和逐字稿,一鏡到底拍攝。拍攝中會有卡頓、贅字、說錯重講、無聲片段,這是需要剪輯時處理的。基本上是順剪就好,腳本照著原本順序走就可以。

底下我附上一張說明圖,綠色的部分就是「說書的本體」,通用於 YouTube 影片和 Podcast 節目。唯一的差異只是,紅色部分是 YouTube 專屬的影像內容。藍色則是 Podcast 的專屬內容。如此一來就達成了一魚多吃的效果,80% 的內容重複利用,僅不到 20% 的內容依據平台特性稍做調整。

對於 YouTube 來說,我安排的影片結尾(Outro)是明確的 CTA(call to action),每一支影片都試圖導流到另一支影片。因此,我在每部影片結尾的 CTA,右上角會邀請觀看某一部說書影片(搭配我的口說),右下角會放一個隨機的說書影片。有點像是部落格文章的底部,推薦給讀者他可能會有興趣的其他文章一樣。

幕後祕辛|Youtube 和 Podcast 整合方案、關於番茄鐘工作法的體悟 2

作者訪談

我使用 Riverside.FM 一對一線上訪談某本書的作者,每一次訪談結束都會有下載檔案的頁面連結。這個軟體用來訪談超級方便,可以發送行前通知、讓不發言的來賓加入旁聽(一般是出版社人員)、保存雙方的本地錄影音檔(原品質的),還有一些方便的後製和分享功能,讓我很容易跟剪輯師分享檔案。

此外,我希望將每一次的訪談型影片「重複運用」(repurpose),也就是說,將原本剪輯完的「長訪談」的訪談影片,拆出來額外的 3 段「短訪談」,內容跟長版一模一樣,只需要再加上 Intro、Outro、縮圖 Thumbnail。具體作法可參考 Tim Ferriss 訪談來賓的影片

整體的精神跟單口說書是差不多的,包含 Podcast 的共用性、CTA 的片尾呼籲,也是朝一魚多吃的方向在執行。目前進行了四隻作者訪談,接下來還會有其他作者上節目受訪,很期待跟一些我心中欣賞的作者直接對談,或許也是一種建立人脈和人際連結的方式。

幕後祕辛|Youtube 和 Podcast 整合方案、關於番茄鐘工作法的體悟 3
幕後祕辛|Youtube 和 Podcast 整合方案、關於番茄鐘工作法的體悟 4

關於番茄鐘工作法的體悟

近期的驚喜發現:番茄鐘工作法不只是一套生產力方法,而是一套知識工作者的健康方法。

番茄鐘工作法(Pomodoro Technique)是一種時間管理和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由 Francesco Cirillo 於1980年代末提出。這個方法的名字源於形狀像番茄的廚房計時器(Pomodoro 是意大利語中的番茄)。番茄鐘工作法是為了幫助使用者更專注地完成任務,同時減少工作過程中的分心和疲勞。

我以前對這個方法很不屑,因為我是一個滿容易就可以連續 2~3 小時坐著不動、專心處理工作的人(年輕時打電動一坐就坐更久)。所以當我對蕃茄鐘工作法的認知停留在提升「工作效率」的生產力工具時,我就輕視了它的真正效益。

之所以會有這個感觸,是因為過去將近一年來,我一直是用「深度工作」的方法,一口氣坐著 2~3 小時工作(尤其在每天中午前,我稱為我的深度工作時段)。結果,雖然工作效率是很高沒錯,可是我的身體卻開始抱怨,痠痛、不適陸續出現。結果我開始每 1~2 個禮拜就去腳底按摩和肩頸按摩報到,每次都要花 600 ~ 900 元,長期下來的花費很可觀。我誤以為這個成本是「知識工作者」必須付出的代價。但是這種治標不治本的方式,其實沒有解決任何問題,我的痠痛不適只是每一段時間獲得一點點的緩解,但沒有真的感到舒爽。

後來,我開始研究以前看過的一些資訊,包含護眼、護腰、護肩頸相關的資訊,我才發現我一直做錯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我很捨不得休息」——特別是在深度工作的時候。

我接下簡單介紹三個觀念:

  1. 關於眼睛健康:美國眼科學會推薦的護眼習慣是「20-20-20法則」,也就是每用眼二十分鐘,就要穿插二十秒的休息,並將視線離開螢幕,看向二十英呎遠的地方。雖然還沒有科學論文來評估或支持這個法則,但似乎是當前科學理解的最佳實踐。我這裡的說法比較嚴格一點,應該說 20-20-20 這個數字並不是科學根據的黃金數字,因為每個人的眼睛狀況都不太一樣,但這是各種科學研究之後綜合得出的一個共識建議(延伸參考文章 Computers, Digital Devices and Eye Strain)。
  2. 關於身體健康:我最近上了一堂課現代人必修的久坐通識課,課程中說明了久坐會對身體造成「累積性」且「不可逆」的傷害,即使每天規律運動也無法抵銷這個傷害。長期久坐除了造成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傷害,常見的還有:腰部傷害、網球肘、肌肉緊繃、神經肌肉失憶。美國內科醫學年鑑指出,即使有運動習慣,久坐超過 30 分鐘的人,死亡率明顯高於每有久坐的人。不過只要坐著的時間經常被「打斷」,即使做的總時間一樣長,死亡的風險就會明顯降低。最簡單的做法就是每坐著 25 分鐘後,就要起來做伸展操,打斷久坐的行為。這也難怪,儘管我持續有瑜珈、國標、慢跑的習慣,仍然感覺常常肩頸腰部酸痛,因為久坐的累積傷害難以透過其他運動補償。
  3. 關於心理健康:根據《一流的人如何保持顛峰》這本書中指出的核心觀念,在每次短期工作之間穿插休息對心理表現和專注力有幫助。休息可以讓大腦和身體恢復,提高學習和記憶的能力,增強創造力和想像力,減輕壓力和焦慮,提高工作和學習的效果。這正是一流的人保持巔峰狀態的秘訣。

根據以上的資訊,讓我終於理解番茄鐘工作法的真正效益:專注力、身體、心理健康。

我從上個月開始,進行一個很簡單的改善。我把 iPhone 放在客廳,設定一個 27 分鐘響一次的鬧鐘。以每半個小時為工作時段,我專心進行工作,等鬧鐘一響,我就去客廳,望著窗外,做深蹲、延展、原地小跑跳。接著,裝一杯溫開水,繼續回到工作室進行工作。我發現痠痛的感覺漸漸在舒緩,而且因為把手機丟在客廳,更不容易產生分心的狀況。這個月我只跑了一次肩頸腳底按摩,覺得效果有維持住。待我在繼續實踐一兩個月之後,再公開跟大家分享成效。

小結:不要只用生產力的角度看待番茄鐘工作法,它的效益遠遠超出你的想像。

One More Thing

最近我長期使用的 Podcast Hosting 平台有提供一種「贊助者專屬」的節目內容,不知道大家會有興趣聽到專屬節目嗎?例如將原本的幕後祕辛用口說的方式分享給大家,或是大家有什麼想聽到的內容,是我平常比較少公開分享的,歡迎回信跟我說唷。待這項服務更成熟的時候,我會待配大家的回饋評估一下採用的可能性。

新一季的投票選書

關於第一季的投票選書《順流致富GPS》我還沒有發表,因為有一些實作的部分還在進行當中,而我希望跟大家分享的是實作的方法跟體會,請再稍等一下囉!

今年 4~6 月的投票選書正在進行中,還沒有投票的朋友,記得去投票選書唷!目前正在票選第三季的選書。請前往「投票頁面」、登入之後投票唷!投票即將在 2023/6/30 截止。每人可投三票,你還可以提名一本新書上榜,一起來決定下一季的前三名吧!

如果想對這封信留言,歡迎前往這封信的部落格文章版本

這個月的幕後祕辛就聊到這邊,我們下個月見!

靈感捕捉到高效產出的知識管理系統

卡片盒筆記實戰 線上課程

你想要掌握一套會隨時間成長的知識管理系統嗎?源自於德國學術圈的「卡片盒筆記法」就是你的首選!我將過去兩年來實踐這套方法的經驗,精心打磨成一堂線上課程。你會學到筆記原理、操作步驟,以及各種真實情境的應用。

加入超過 6,300 位學員一起學習!那麼,《化輸入為輸出》和《卡片盒筆記實戰課》有什麼差異

如何大量閱讀、輸出高品質內容?

化輸入為輸出 線上課程

你是想提升學習成效的朝九晚五忙碌上班族?還是被正職壓到喘不過氣的斜槓創作者?我是瓦基,在科技業正職之餘,建立閱讀和寫作的習慣,成功打造個人品牌。這堂線上課程我會教你有效輸入、精準整理、高品質輸出的訣竅。

加入超過 7,700 位學員一起學習!其他學員怎麼說?前往參考課程學員投稿作品和心得評價

其他相似的文章

追蹤最新的留言
通知我:
guest

0 則留言
內文留言
查看全部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