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敘事》讀後心得:說出真實故事的方法和秘訣 1

在資訊洪流當中,如何讓你的敘事在群雄割據的資訊海洋中脫穎而出?答案或許就在今天要介紹的這本書中。這本書提供了全新的視角與策略,使我們能以精準有力的語言吸引讀者和聽眾。無論你是作家、商人、教師或上班族,我們都可以讓自己的故事在資訊汪洋中閃耀出眩目的光芒。


這本書在說什麼?

精準敘事》的作者是洪震宇,他有非常豐富的產業經驗,當過記者,也當過雜誌的編輯跟創意總監,後來更成為企業顧問,更成為了專業講師。他透過創新有趣的教學手法,帶領學員檢視自己的說話習慣,掌握溝通時化繁為簡的技巧。我很喜歡他的前一本著作《精準提問》,所以當這本新書推出的時候,我自然是非常期待。

這本書想要告訴我們的,是幫我們把自己的經驗和專業,透過一種有步驟、有架構的方法,轉換成精彩動人的故事。書中結合科學理論和實用技巧,並藉由觀念、技巧、實戰三部分的架構,引導我們將日常生活和專業知識,轉化成引起共鳴和帶給別人收獲的「真實故事」。這套方法就是所謂的「精準敘事」。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裡,懂得透過敘事來傳遞價值和意義,才能更有效地讓我們的訊息能打動人心。

洪震宇認為,真實的故事能夠幫助我們在海量的資訊中找到意義、建立認同感並凝聚共識。此書提供了實用的敘事流程和小工具,並通過具體的思考步驟和表達技巧,將敘事過程拆解,以便讀者學習和掌握。通過多種實際案例和實用工具,讀者可以將自己的經驗和知識轉化為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這本書和其他說故事書有何不同?

我對作者震宇老師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是:「為什麼你想要寫這本書?因為大家可能會覺得,市面上已經有很多『如何說故事』這方面的書,為什麼還要挑這個主題來寫書?」

他告訴我們,他對市場上的寫作、提問和故事敘述方法書有廣泛的涉略,並且產生了自己深刻的見解。他認為這些書籍數量繁多,其中有許多針對編劇或小說家的虛構故事創作,但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也就是身為普通讀者的我們),他們真正的需求並不僅限於創作虛構的故事。他們需要的,更是一種能將自己的專業經驗有效整理並化繁為簡,甚至能將生活經驗化為吸引人的故事的方法。

在閱讀和研究大量的故事方法書後,他終於發現,儘管他一直在購買並學習其他的方法,但總覺得不滿意,這驅使他決定要自己創作一本書。他對自己有明確的定位,若他要寫書,一定要符合台灣人最能夠讀懂的方式(接地氣),並且方法簡單易懂,讓人能快速上手。

我認為震宇老師的這本書還有一個特點,因為他本身的教學經驗非常豐富,從公開課程、企業內訓,甚至到社區教學,他都有所涉獵。他曾經指導過主婦聯盟的志工進行「採訪技巧」與「故事敘述」等相關的訓練,這些經驗使他產生感觸:「需要一種更簡易且符合台灣文化背景的敘事方法。」因此,他決定用自己的方法,讓人們能將原來平鋪直敘或者充滿口號的內容,轉化為更易理解且具有吸引力的故事。


這本書適合哪一種目標讀者?

接下來我感到好奇,究竟有哪些人會需要學會這種說故事的「敘事能力」?像是一般的上班族可能會覺得,每天把重複的例行公事做完就可以了,為什麼還要特別去學「說故事」呢?我根據這個思考脈絡向他提問。

他指出,無論是一般上班族還是專業人士,我們都在日常生活中以故事的方式進行溝通。這不僅限於與家人討論一天的經歷,包括遇到了什麼樣的客戶、如何解決問題等,其實都是在分享我們的故事。這種傳說故事的方式,自古以來就是人類傳遞經驗、交流資訊的主要方式。無論是古代的獵人分享打獵經驗,還是現代人談論如何應對工作中的難題,都可以看作是故事的傳播。

然而,說故事的能力不僅僅影響日常交流,更直接影響專業表現。在商業環境中,透過說故事可以有效地提案和證明自己的專業能力。例如,科技巨頭 Elon Musk 在面試員工的過程中,就會問面試者他們如何解決過的難題,這種問題本質上就是一個故事,它可以反映出面試者的專業能力、溝通能力和問題解決態度。換句話說,一個有效的故事不僅展示了敘述者的專業知識,也揭示了他們的思維過程和問題解決技巧。

總的來說,作者認為,說故事的能力是任何人都需要學習和掌握的,無論職業身份或地位高低。通過敘述具體的問題解決經驗,而非抽象的理念或原則,人們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我們的專業和能力。因此,學會說故事,並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運用這項技巧,不僅可以提高溝通效果,也有助於我們在專業領域中的成功。


敘事的共通元素是什麼?

我很佩服老師很擅長把複雜的東西拆解成簡單好懂。你在書裡面提到了任何故事都有所謂的「故事線」,也就是一個故事它進展的過程。那麼,在你分析過這麼多種故事之後,你會怎麼樣拆解這些故事?它們有哪些共同的元素?

他分享了自己曾經受邀至一家劇本創作公司教授說故事的技巧。他當時感到十分意外,原來該公司的內部溝通存在困難,編輯部門將劇本交給業務部門進行銷售時,業務部門往往難以理解劇本內容,這也導致了業務困難。他們希望他能夠在一分鐘內抓住並呈現劇本的精神,這對於他來說是一項全新的挑戰。

他便開始研究好萊塢電影劇本的「故事線」(Logline 或 Storyline),故事線指的是用簡述劇本大概內容的簡短句子,並且在一分鐘內清晰傳達出來。他將其消化後,試著找出能夠被分解的共同元素,最終他提出了「4P」的概念:「Purpose」(目標),「Problem」(問題),「Promise」(承諾),以及「Practice」(實踐)。

他將這個說故事的「4P」模型教授給該公司後,對方立即就採用,把它用於產品開發和劇本銷售的會議當中。他們會將新劇本或小說與「4P」和「故事九宮格」進行核對,確認是否符合震宇老師所教導的結構。一旦通過,他們就會將劇本賣給電影公司,這個方法大大提高了他們的溝通效率和銷售成效。這套說故事的模型和方法,正好就是《精準敘事》書中要教給我們的方法。

《精準敘事》讀後心得:說出真實故事的方法和秘訣

我印象最深刻的元素

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被第三個元素「承諾」(promise)所吸引,它就像是主角內心的「決心」或許下的「承諾」。我會開始思考,這個主角為何決定去解決某個問題,並採取困難的行動去克服。在我們的職場生活中,克服一項困難的簡報或成功報告給主管,這只是一個平淡的過程。然而,當我們懂得在故事中加入了「承諾」這個元素,我們就會更進一步去探索主角背後的「心態」或更深層次的「動機」。當這種深度呈現出來,故事就彷彿有了生命力,這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針對我的這個心得,震宇老師也給了我更多的回饋。他指出,大多數人,尤其是工程師或具有理工或財務背景的人,都認為只要有解決方案就足夠,而忽視了為什麼要解決問題的關鍵。故事的關鍵在於,當遇到問題和挑戰時,我們的動機和堅持能帶來什麼不同的視角和結果。舉例來說,我們看好萊塢的動作片,其中的主角可能經過一場又一場的打鬥,但我們卻往往忘了他為什麼要這麼做。與此相反,我們看《蝙蝠俠》時,可以看到這位英雄背後的黑暗面和內心掙扎,這才是真正打動人的地方。

在談及故事的創作時,他也強調了找尋「問題」的重要性。他表示,他與外商廣告公司人員進行的訓練經驗顯示,很多人只是講述了自己的經驗,卻未能清楚解釋背後的動機,或是他們所要傳達的承諾。這種情況讓他感到困惑,因為在他看來,一個好的故事應該源自於一個強烈的動機,讓我們去實現它,而不只是完成它。

當然,故事的「承諾」(promise)與「實踐」(practice)都很重要,這兩者互為因果,共同塑造故事的結果。以「證明自己」為例,他提到了三種不同的承諾,例如證明給父母看,證明給朋友看,或是證明給自己看,這些都是推動我們行動的動機。然而,當我們變得習慣於某種做法,我們可能忽視了其在不同情況下可能無法奏效。為了解決問題,我們需要反思我們的習慣,尋找新的解決方案,這就是承諾的變化和創新的概念。


敘事的九宮格架構

在書裡面有提到一個架構叫做「故事九宮格」,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用的模板,可以讓我們套用在很多地方去做使用。作者在訪談中也特別向我們介紹「故事九宮格」是什麼,以及它可以被應用在那些場合。

他提到在電影和戲劇中廣泛使用的三幕劇結構,這種結構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亞里斯多德。他把三幕劇結構比作故事中的一波三折:第一幕引入問題或開始任務,第二幕出現出乎意料的挑戰,第三幕遭遇更困難的問題並找到解決方案,從而完成故事。

然而,他承認這種方法在他的教學中出現了問題,學生們往往只能學到皮毛,一些人在離開他後就忘了學過的東西。因此,他開始反思如何改進教學方法,最終他發現使用「九宮格模板」更為簡潔且有效。在此模板中,他用「what」、「why」和「how」這三個問題來構建每一幕。在第一幕中,會確定任務或找到目標;在第二幕中,將遇到出乎意料的挑戰;在第三幕中,雖然還有未解決的困難,但也許會有人幫忙,或者環境變化,給你帶來新的想法,進而解決問題。

他強調,這個九宮格模板可以對應任何長度的故事,無論是三分鐘,兩分鐘,五分鐘,還是一小時的故事。他最後將4P(目的、承諾、實踐、問題)的概念融入九宮格中,從而使整個故事結構更為完整。他認為,無論故事的大小,都可以用這九個格子來完整地說出。如果說你在讀完這本書之後可以帶走什麼,4P + 九空格就是一個未來可以持續派得上用場的敘事模板。


AI 的發展對敘事能力的影響

在數位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尤其是 AI 方面的科技,像是 ChatGPT 能夠寫出流暢的文章,能夠自然跟人類對答。我特別向作者請教,他認為一個人「敘事能力」在未來還很重要嗎?這種 AI 的崛起會不會影響到敘事能力的重要性?

他舉了一個例子給我聽。像是近期,美國編劇工會面對串流平台節目製作模式的改變,導致了罷工的情況。因為相較於以往一次可寫多集劇本,串流平台的劇集一般只有六至八集,因此編劇的收入相對減少。在這種情況下,工會開始嘗試利用 AI 來協助編劇工作。據稱,只要給予AI具體的角色描述,如落魄的警察、失意的政客、或金髮美女等,AI 就能編寫出可圈可點的故事,協助編劇完成大部分的架構,而編劇只需進行細節的補充與修改。然而,這樣的工作方式有一個重要的限制,AI 只能基於「過去」的文本版本進行創作,而無法接觸到人的真實生活經驗。

然而,生活經驗的獨特性讓它不易被 AI 取代。因為每個人的經驗都是獨一無二的,AI 無法複製或找到,比如特定人的特殊經驗,那是存在於他的腦袋中,AI 根本無法創造。這也意味著,如果我們不能有效地敘述我們的生活經驗,這些寶貴的經驗就會永遠被困在我們的頭腦中,失去了價值。

聽完了他的回答之後,我認為「真實故事」在未來將成為真正稀缺且珍貴的資源。舉例來說,像是 ChatGPT 這樣的 AI,儘管它背後有龐大的語言模型,但是許多人的真實經驗卻未曾被講述,未曾被寫下,也未曾被數位化,所以這些經驗對於 AI 來說,是「尚未」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

因此,如何將我們的真實經驗進行敘事,並讓這些經驗可以真正和世界互動,是我們現在面臨的最重要挑戰。虛構故事或情節可能會被 AI 所取代,但是對於真實故事的撰寫,則需要深入自身經驗的回憶和反思,這是一個既困難又辛苦的過程。AI 在此處的幫助可能僅限於對文本的修正和潤飾,而不可能直接幫助我們挖掘和說出自己的真實故事。這也是我們得學習敘事能力的必要性。

fountain pen on spiral book

震宇如何撰寫讀書筆記

最後一個問題是滿足我自己的好奇心。像是作者寫過的書籍(特別是「精準」三部曲),給我印象深刻的一點是,他會引用很大量的其他書籍和參考文獻,而且巧妙地融合到他的文章裡面。因此我向他請教,他是如何做「讀書筆記」的?有沒有一些方法或訣竅可以讓我們學習看看?

他回答道,他喜歡使用各種鋼筆和墨水來書寫,而且他很喜歡摘抄書籍,他的興趣甚至使他為此製作了專門的筆記本。當他讀一本有趣的書時,他會將所學寫入這本筆記本。這些筆記將成為他日後寫作的燃料,當他準備寫作時,他會抽出另一本筆記本,用於寫作筆記,例如為第一章的架構做好準備。有趣的是,他不僅依賴筆記本,還會使用便利貼來捕捉和組織想法。

他對大量閱讀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認識。為了撰寫他的這本新書《精準敘事》,他閱讀了大約兩百本書,其中四十幾本被引用在書中。然而,他並不僅僅依賴於他人的見解。他認為,將所讀的內容消化成自己的理解,並以自己的語言進行詮釋,才是最重要的。他不想他的書充滿了他人的引用,而是想展現他自己的思考。他會反覆閱讀一本書,直到他能理解和記住那些有趣的地方,然後他才會用筆記來記錄下來。

作者認為,實體筆記本和便利貼是他的閱讀和寫作工具的關鍵部分。他曾經因為失去了手寫的筆記本而轉向數位筆記軟體,但最終他發現,他更喜歡用筆記書和便利貼做筆記。他會在閱讀時使用便利貼來記錄重點,並把它們視為他的卡片筆記。當他開始寫作時,他會把這些便利貼粘到他的寫作筆記本上。他認為這種方法可以幫助他更好地組織和使用他的閱讀素養。


後記:說出真實故事的方法和秘訣

我對於《精準敘事》的讀後印象十分鮮明。這本書最大亮點,在於作者考據了大量且充分的文獻,透過一個精緻且容易執行的架構,建立起一個富含理論和實踐的敘事體系。每一個章節都有系統性地編排,不論是引述的研究資料、分析的案例、到實踐的步驟,都讓我感受到作者為了幫助讀者精確掌握敘事技巧所下的苦功。

我自己讀過許多關於故事類型的書,大多集中於編劇或虛構故事,或者偏向市場行銷和品牌行銷,也就是為了銷售而撰寫的故事。然而,這本書更貼近我們日常生活和職場上的需求,就如書籍封面上面的英文書名「Telling True Stories」(講出真實故事),或許就是這本書想告訴我們的最重要訊息:「真實的故事,巨大的力量」。當我們與人溝通,或者需要說明一件事情時,若腦中缺乏敘事的方法,我們往往只會用事實或數據去說服他人,卻忽略了讓他們置身於我們故事情境的重要性。如果沒有敘事技巧,我們將無法引起人們的情感共鳴,也無法有效地說服他們。

最後,書中簡單易懂且可實際操作的模板,讓我在進行訪談或撰寫文章時,更能以敘事方式將資訊有效地傳遞。透過書中的練習與模板指引,讓我更瞭解到如何以結構化的敘事策略,打造出引人入勝的內容。不論你是誰,只要你希望你的語言更有說服力,更具吸引力,《精準敘事》無疑是一本理想的參考指南。


您可能也會有興趣的其他文章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

加入 65,000+ 多位愛書訂閱者,透過閱讀成為更好的自己。每週收到兩封電子報:最新的讀書心得、作者專訪、好書金句、能激發思考的問題。瀏覽歷年電子報 →

Subscribe Book Picking

如果內容不適合你,可以隨時取消訂閱。

靈感捕捉到高效產出的知識管理系統

卡片盒筆記實戰 線上課程

你想要掌握一套會隨時間成長的知識管理系統嗎?源自於德國學術圈的「卡片盒筆記法」就是你的首選!我將過去兩年來實踐這套方法的經驗,精心打磨成一堂線上課程。你會學到筆記原理、操作步驟,以及各種真實情境的應用。

加入超過 6,300 位學員一起學習!那麼,《化輸入為輸出》和《卡片盒筆記實戰課》有什麼差異

如何大量閱讀、輸出高品質內容?

化輸入為輸出 線上課程

你是想提升學習成效的朝九晚五忙碌上班族?還是被正職壓到喘不過氣的斜槓創作者?我是瓦基,在科技業正職之餘,建立閱讀和寫作的習慣,成功打造個人品牌。這堂線上課程我會教你有效輸入、精準整理、高品質輸出的訣竅。

加入超過 7,700 位學員一起學習!其他學員怎麼說?前往參考課程學員投稿作品和心得評價

其他相似的文章

追蹤最新的留言
通知我:
guest

0 則留言
內文留言
查看全部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