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是《化輸入為輸出》線上課程學員「蘿思」的投稿。
試著回想過往的面試經驗,你曾對面試官說過「我會很努力」、「雖然我不聰明,但是願意嘗試」嗎?這種感覺就像初次約會時,你會輕易相信一個不熟悉的男生對你說「我會永遠愛你」的告白嗎?但當你真的很想要這份工作,卻又沒相關經驗時該怎麼辦呢?
這時候就讓說故事的能力幫你一把。首先,應該先取得對方的好感,利用自己曾經工作的某段奮鬥故事引起面試官的注意,接著去包裝你想呈現的自己讓面試官從你的回答中直接感受到你就是一個有行動力、積極或者任何你想傳達的形象。
窮忙世代的翻身準則
《窮忙世代的翻身準則》這本書的作者艾兒莎在新加坡得到嚮往的工作時,老闆曾問她「有沒有任何可以證明自己的作品?」沒有漂亮學歷背景、也沒有許多工作經驗的她分享自己在遇到這份工作前,如何在這國家掙扎、後來吸引許多粉絲、讀者,建立起她的網路意見領袖地位。光是這段話,讓老闆覺得她是很有行動力的人。而不是單靠自己說「我是很有執行能力的人」。

五個你應該知道的良好習慣
幸運地你,如願得到夢寐以求的工作機會時,成長能力將決定你能不能繼續生存下來的首要任務。「習慣 + 刻意練習 = 精通」當你看到這句話時,會覺得你知道,但你做不到嗎?作者艾兒莎真實分享養成良好習慣的五個實用法如下:
一、目的閱讀
大量且持續閱讀≠累積知識及能力,只要沒有被消化吸收,就不會進入你的腦中長期記憶。建立閱讀習慣的目的是要解決你的問題,所以選書要依照能解決目前問題的書,才有機會轉化成自己的觀點及想法。
二、時間管理
每周日晚上找個時間思考未來兩週要做的大小事及任務計畫,詳細寫下未來一週內每天要做的事。寫下來是希望能更有效率執行,調整,不要寫一套做一套,這樣反而更浪費時間。(💉作者一開始花了三週,才連續十天以上都有做到事前安排給自己的行程。)
三、慾望克制
想要追劇、滑手機前請先冷靜下來,好好跟自己對話,讓自己盡量不做出衝動的決定。《原子習慣》裡有提到習慣堆疊加誘惑綑綁公式提供參考:
- 做完「目前的習慣」之後,我會執行「我需要的習慣」。
- 做完「我需要的習慣」之後,我會執行「我想要的習慣」。
舉例來說,我的上班通勤時間很長,我想要補眠,但又覺得浪費時間,所以我想透過通勤時間加進聽podcast的習慣。
- 「我每天坐上公車」後,我會「聽一段10~15分鐘左右的音頻」。
- 「聽完一段10~15鐘左右的音頻」時,我就可以「在車上補眠」。
四、專注控制
冥想十分鐘(作者有提到她自己也不是每天都成功),但最主要的用意是找到讓自己可以維持專注的方法就是好方法。我曾經有段時間喜歡在早晨洗熱水澡,瞬間清醒又很暖和。如果是上班時間,聽單純旋律無歌詞的背景音樂、離開座位走去裝水、上廁所或是可以嘗試專注工作 25 分鐘,休息 5 分鐘的番茄鐘工作法。
五、刻意練習
持續 + 這件事不被打斷 + 難度漸漸加深才有機會精通一項領域。就如每天下廚,也不會人人都是米其林大廚。「習慣的養成取決於頻率,而非時間。」所以如果妳是新手,我很推薦《原子習慣》裡提到的兩分鐘法則。
- 「每天閱讀30分鐘」變成「讀一頁」。
- 「用功讀書」變成「翻開筆記」。
- 「做瑜珈30分鐘」變成「拿出瑜珈墊」。
這樣是不是容易得多,還能在覺得費力之前就停止。
不論你最後選擇哪一項精實練習,請記得考慮到自己的合適程度來設計,否則一有痛苦的感受,就會容易引發挫敗感,導致放棄那就可惜了。

三個成功祕訣
精通一個領域後,艾兒莎加碼分享她的三個成功的祕訣:
一、超級平凡的背景
因為我這麼平凡,所以我講話大家願意聽。不會陷入因為那是你,我不行的負面迴圈裡。分享自己的不完美及失敗經驗,更能打動人心。
二、被擊垮的勇氣
就算最後我都輸了,但我贏了自己、對得起自己,也比最後留下「早知道當年就該這樣試試」的遺憾來得好吧?但這件事不容易,因為我們還是會在意他人的眼光。
《被討厭的勇氣》裡有句話是說,問題不在「經歷過什麼事」,而是「如何解釋它」。如果真的想要做到不在意別人的看法,可以試試《唐鳳15個關鍵詞》的方法,多花一些時間進行跨文化活動。不管別人怎樣評斷你的行為,你的人格仍是獨立的,不會受到他人評價的干擾。
三、開放、開放、再開放
開放的心、開放的視野、開放的角度、開放的思考。打破既有的框架,包容許多樣貌同時存在。
會說故事代表你已經具備銷售自己的能力,就算當下握有的資源比別人少、整體看起來勝算不大,還是能贏得工作機會、獲得升遷。能改變自己在「窮忙」與「低薪」中徘徊的人,只有你自己。把自己視為資產,耐心培養每一個好習慣,讓未來的你快速成長,提早追求到自己的夢想、目標及期望人生。
若喜歡《窮忙世代的翻身準則》這本書可透過此連結購買,你不會有任何損失。本站獲得的回饋金,全額捐款給家扶助學金,詳見本站公益計劃。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
我幫助忙碌的現代人提煉好書精華。透過 Email 收到每週兩封電子報:最新的讀書心得、好書金句、能激發思考的問題,直達你的信箱。

加入 82,000 多位
喜歡閱讀的訂閱者

化輸入為輸出 學員投稿
《化輸入為輸出》是一堂教你有效吸收資訊、快速整理資料、持續高效輸出的線上課程。加入超過 8,800 位學員一起學習,你能將作業投稿到閱讀前哨站發表,並參加學員專屬的 Facebook 和 Discord 社群。更多學員作品集和課程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