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速學習》讀後心得:一張圖掌握學得快又好的9大法則 1

超速學習》在說什麼?

這本書的作者是被網路論壇譽為「學神」的史考特.楊(Scott H. Young),他使用一套特別的學習法則,一個月學會素描,一年學會西、葡、中、韓四種語言,一年內完成MIT四年課程。他把這些自學計畫的紀錄,完整公開在個人部落格上。

在這段自學的旅程中,他除了教人如何學得快、學得深之外,他也碰到許多對「學習」這件事本身抱持強烈熱情的同好。他廣泛地把這些學習的方法,歸納成這本書中的九個學習法則,並將這套方法稱為「超速學習」。

作者對超速學習的定義是:「一種獲取技能與知識的策略,兼具自主性與高強度。」而這套策略與方法,是一系列的指導方針,而不是金科玉律。對於想要學習「如何學得又快又好」的人來說,這是個起點,而不是終點。


用一張圖掌握這本書的精華

我本身也是「自主性」與「高強度」的擁護者。我喜歡自主性地去學習有興趣的事物,例如學烹飪、架部落格。我也喜歡高強度的學習方式,例如定期寫閱讀心得,透過寫作拓展自己的能力邊界,讓我能踏出舒適圈、獲得成就感。

不過,我認為這本書很可惜的地方,在於作者雖然列出了九個學習法則,卻缺乏將它們彼此連結的企圖心。就很像一道豐盛的料理,上頭擺滿了各式各樣的食材,但卻沒有畫龍點睛的擺盤。

以下,我試著重新咀嚼這九個學習的法則,並且重新排序與整理,試著在一張圖裡,呈現這些精彩的學習元素如何彼此連結,說明該「如何開始、如何執行,最終又會通往哪裡」。

《超速學習》讀後心得:一張圖掌握學得快又好的9大法則

1.建立自己的學習地圖

首先,進行任何學習事情之前,最重的第一步是「1. 後設學習」,也就是「學習如何學習」。具體來說,就是畫出一張屬於自己的學習地圖,只有知道自己身在何處,才不會迷路。你必須知道這項學習的終點,該擁有什麼樣的技能,該掌握哪些關鍵知識。

例如你要學一個新語言,你可以先廣泛瀏覽別人「如何學習」這個語言的經驗歷程,並將這些經驗去蕪存菁,留下共同重要的部分。透過基本的交互參照,掌握你需要了解哪些事情、記憶哪些事情、練習哪些事情。以這個藍圖開啟自己的學習旅程。

當然,踏上學習旅程之前,學習的「動機」本身非常重要,它必須帶有強烈的目的性,或者是強烈的興趣。我推薦採用《先問,為什麼?》這本書中「黃金圈」的方法,透過問答「為什麼、做什麼、怎麼做」這三個問題,探索讓自己可以堅持不懈的動機與目標。


2.啟動越轉越快的學習飛輪

當你建立完自己的學習地圖之後,就能進入學習的飛輪。第一個關鍵就是「2. 直截了當」,也就是「從做中學」。如同「Just do it」這個家喻戶曉的精神,在Nike創辦人的自傳《跑出全世界的人》書中表露無遺真正的學習,其實是直接做你想變擅長的事時才會發生。

然而,直接從做中學,必然會遭遇困難與挫折,此時就要懂得「3. 勇於實驗」的心態,認知到學習的行為本身就是某種嘗試與犯錯。你可以分析自己犯過的錯,去制定不同的行動計劃,用一種做實驗的心態,親身體驗「哪些有效?哪些無效?」。

在實驗的過程中,你還可以用「4. 提取記憶」的方法,去回憶自己的所學所見。例如,你可以回想「我在這件事情上學到些什麼?」,然後試著回答自己的問題。試著提取一個尚未存在你腦中的答案,就像鋪設一條道路,可以帶領你走向一棟尚未被建造出來的建築物。

接著是「5. 保留記憶」,把自己所學到的事情,刻劃在腦中的長期記憶區。除了書中四種改善記憶深度的方法之外(間隔法、程序化、過度學習、記憶法),我補充從《為什麼要睡覺?》書中學到經常被人忽略的訣竅:「充足的睡眠」。與其挑燈夜戰強迫記憶,不如睡個好覺更有助於記憶的深化。

學習飛輪的最後一項「6. 反覆操練」,指的並不是重複已經擅長的事情,反而是鼓勵你積極地「聚焦在困難與弱點上」。因為,在心理上感到費力的事,比感到輕鬆的事還能為學習帶來更多的好處。

最後,重複這整個學習的飛輪,開啟一次又一次的學習循環。在下一個段落,我們來談如何讓這個學習飛輪,保持高效率運轉的秘訣。

《超速學習》讀後心得:一張圖掌握學得快又好的9大法則
Photo by Tim Mossholder on Unsplash

3.保護學習飛輪運轉的效率

當學習的飛輪開始轉動之後,你必須用盡最大努力,用「7. 專心致志」來保護這個飛輪免於被「分心」中斷。在這個資訊與娛樂爆炸的年代,所有的訊息都在搶奪你的注意力,學習如何保護自己的「注意力」,就成了非常關鍵的技能。

我在《極度專注力》這本書讀過一項研究數據:「當某項任務被完全中斷的時候,得花超過20分鐘才能完全回到之前的狀態。」也就是說,如果你放任手機的鈴聲通知,或者任由電子郵件的收件提醒不停干擾自己,你在進行的學習效果必定會大打折扣。

因此,對於一個有經驗的學習者而言,他會設計出有利於專心致志的環境,確保自己的學習任務持續高效率地運轉。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你可以從專注5分鐘做起,然後朝10分鐘、30分鐘邁進。控制注意力的功力,決定了學習成果的高度。

我也推薦另一本研究世界頂尖高手心理體驗的《心流》這本書,它提倡一種當你把把專注力發揮到極致的時候,感受到一股渾然忘我的最優體驗這種「心流狀態」。這個狀態發生在我們進行著有目標導向、具挑戰性的學習活動當下,同時能最大化學習的成效。


4.接受外來回饋與持續修正

在學習飛輪的外面,敞開心胸傾聽外來的「8. 意見回饋」,有機會讓學習的成效提升好幾個檔次。許多人會認為「對於回饋的恐懼,經常比體驗回饋本身更讓人不舒服」,但這種令人不舒服的感覺,正是促進成長的契機。

作者從自身的經驗歸納,學習者必須從周遭的朋友與師長,甚至是網路上素不相識的陌生人,聽取這三種意見回饋:(1)結果型回饋:做錯了嗎?(2)資訊型回饋:哪裡做錯了?(3)改正型回饋:如何修正錯誤?

反芻這三種回饋,再整合回「3. 勇於實驗」裡面調整自己的行動策略。如同《刻意練習》這本書也提到高手專家與普通人的差異就在於,他們在練習的過程持續聽取「高強度且有建設性的回饋」,形成一個正向的改善循環。


5.發揮學習成果的綜效

當你讓學習的飛輪持續高效運轉,大腦就會將這些技能與知識存成一個心智資料庫,達到「9. 培養直覺」的境界。依照作者的定義:「直覺是大量有條理地處理問題經驗的產物。」許多看似「天才」的機智反應,背後往往是經年累月的經驗累積成果。

這讓我想起巴菲特的合夥人查理蒙格的經典作品《窮查理的普通常識》提過「心智模型」這個概念,經過龐大的經驗與知識的累積,建構出屬於自己的思維模型,培養對世界敏銳的認知。學習與發展一項技能,就像在心智模型裡填上自己的經驗,讓思考時有實務的支撐。

如同巴菲特和查理蒙格都喜歡習慣,他們透過閱讀建立大量的知識資料庫,因此能夠隨心所欲地提取寶庫中的東西,說出看似直覺反應的非凡洞見。我從《一流的人讀書,都在哪裡畫線?》也學到閱讀就像是編織一張自己的知識網,漸漸地培養出趨近直覺的知識提取功力。

《超速學習》讀後心得:一張圖掌握學得快又好的9大法則
Photo by Nong Vang on Unsplash

後記:學習是為了拓展自己的可能性

超速學習》對於剛接觸「如何學習」的入門讀者來說,像是一道滿漢大餐,陳列了各式各樣的菜色(學習的方法)。然而,不是每一道菜色都一定適合你。真正重要的是,究竟哪些食物對你自己有幫助?你可以把這本書視為學習的開端,挑選一些方法然後付諸實踐,尋找自己的答案。

對於有經驗的資深學習者而言,這本書作者本身的故事,以及其他學習者的經驗,背後的「動機」是很有意思的部分。例如作者分享自己超速學習的成果,強化他身為「學習專家」的可信度。學習一項困難技能的真正動機,往往才是驅使你義無反顧、全心投入的關鍵。

最後,我很喜歡作者對於學習的詮釋:「做困難的事,尤其是與學習新事物有關的事,會提升你對自我的認知,這能帶給你信心,相信自己或許做得到以前做不到的事。」學習是為了拓展自己未知的潛力,探索人生光譜中所有可能的極致色彩。


您可能也會有興趣的其他文章


若喜歡《超速學習:我這樣做,一個月學會素描,一年學會四種語言,完成MIT四年課程》這本書可透過此連結購買,你不會有任何損失。本站獲得的回饋金,全額捐款給家扶助學金,詳見本站公益計劃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

加入 65,000+ 多位愛書訂閱者,透過閱讀成為更好的自己。每週收到兩封電子報:最新的讀書心得、作者專訪、好書金句、能激發思考的問題。瀏覽歷年電子報 →

Subscribe Book Picking

如果內容不適合你,可以隨時取消訂閱。

靈感捕捉到高效產出的知識管理系統

卡片盒筆記實戰 線上課程

你想要掌握一套會隨時間成長的知識管理系統嗎?源自於德國學術圈的「卡片盒筆記法」就是你的首選!我將過去兩年來實踐這套方法的經驗,精心打磨成一堂線上課程。你會學到筆記原理、操作步驟,以及各種真實情境的應用。

加入超過 6,200 位學員一起學習!那麼,《化輸入為輸出》和《卡片盒筆記實戰課》有什麼差異

如何大量閱讀、輸出高品質內容?

化輸入為輸出 線上課程

你是想提升學習成效的朝九晚五忙碌上班族?還是被正職壓到喘不過氣的斜槓創作者?我是瓦基,在科技業正職之餘,建立閱讀和寫作的習慣,成功打造個人品牌。這堂線上課程我會教你有效輸入、精準整理、高品質輸出的訣竅。

加入超過 7,700 位學員一起學習!其他學員怎麼說?前往參考課程學員投稿作品和心得評價

其他相似的文章

追蹤最新的留言
通知我:
guest

1 則留言
最新
最舊 最多按讚
內文留言
查看全部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