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一下筆就能變現》讀後心得:商業寫作的七個秘訣 1

不露臉、零廣告、光靠寫作就能賺到百萬身價?

這不是唬爛,而是一套經過驗證的商業寫作方法。

今天,瓦基特別邀請到《讓你一下筆就能變現》的作者 Jemmy,來和大家分享他是怎麼走出這條「寫作變現」的途徑。

Jemmy 是一位 SEO 實戰高手,專門幫助企業和品牌提升網站流量,優化搜尋排名,進而提高轉換率,將流量轉化為實際銷售。

他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透過文字創造流量,再透過流量實現變現。寫作,可以是一門充滿商業思維的學問。

如果你對寫作變現感興趣,想透過文字從眾多內容中脫穎而出,轉化為穩定的收入來源,那麼 Jemmy 的寫作技巧和方法,絕對值得你學習!


一、好文章不等於要有好文筆

很多人以為寫作就需要有好文筆,而「好文筆」指的是寫得華麗、詞藻豐富,但這樣的寫作方式在商業寫作中反而可能成為阻礙。

Jemmy 在訪談中表示:「真正有價值的寫作,關鍵在於讓讀者看得懂,而不是炫技。」

因為在網路世界裡,讀者的注意力是分散的。他們可能在搭捷運、滑手機時瀏覽你的文章,沒有精力去解析複雜的句子。

因此,好的文案應該簡單明瞭、接近口語,讓人一眼就能吸收內容。

如果你的文章充滿華麗辭藻,讀者可能需要額外的理解成本,這樣就會導致閱讀效率低下,甚至直接跳過。

這也就是為什麼,從 1990 年代到 50 年前、甚至 100 年前,廣告與文案大師們都會強調:「Be clear, not clever」——寫作應該清晰,而不是賣弄聰明。

想讓文字真正發揮影響力,關鍵不在於「好文筆」,而是「易讀性」。

此外,Jemmy 也強調寫作應該使用「口語化」的文字,也就是用簡單、直白的語言來表達,就像我們平常對話時的語氣和用詞一樣。

這樣的寫作方式其實是最有效的,能讓讀者更容易理解和產生共鳴。

《讓你一下筆就能變現》讀後心得:商業寫作的七個秘訣

二、寫作要站在讀者角度思考

而除了要口語化,Jemmy 也有提到,很多人寫作時會卡住,是因為他們常常被過去寫作文的習慣或心理障礙束縛,導致無法寫出自然流暢的內容。

如果我們能跳脫這些框架,用更口語化的方式寫,讀者就會更容易理解。

Jemmy 有分享個小技巧,就是身為作者,我們要時時記住,寫作的目的是讓讀者看懂。

寫的內容不是給自己看的,而是要讓讀者輕鬆吸收。

所以,在寫作的過程中,讀者應該是最重要的焦點。

當你開始這樣思考,你就會問自己:「我今天是要寫自己喜歡的華麗文筆,還是寫一個清楚、簡單、容易理解的內容?」

站在讀者的角度來思考,能幫助你突破寫作瓶頸,掌握寫作的真正原則。

此外,瓦基也額外補充了一個小技巧,分享給大家:就是當我們在傳 LINE 訊息給朋友時,寫作方式會比較自然和隨意。

所以,你可以試試這個方法:下次寫作時,想像自己在跟朋友傳訊息,這樣能讓思路更順暢,減少緊張和卡關的感覺。


三、怎麼讓讀者願意看長文?

在訪談中我們也提到,在這個注意力缺乏的時代,要怎麼吸引讀者閱讀長文呢?Jemmy 給出了兩個關鍵技巧。

第一個就是多練習,這是最基本的。

第二個,他認為長文的關鍵不在於字數,而是內容的價值密度。

簡單來說,就是當你讀到一段很有趣的內容時,其實你不太會在意它是長還是短。

舉個例子,現在大家都愛看短影片,通常只有幾秒鐘。但其實,當你在刷抖音時,很多短影片加起來就是一個長影片。

這是因為每一段短影片就像是一個小驚喜,這些小片段加起來會讓你願意看完整個長影片。

同樣的,寫作也可以這樣做。你要讓每一段內容都很有趣,讓讀者覺得繼續看比「滑走去看別的東西」還更有吸引力。

只要做到這一點,就能讓讀者一直看下去,這就是寫作的技巧。

除此之外,寫作還有一個小技巧叫做「千萬不要在翻頁之前就把內容寫完」。

比如說,在寫 Threads 上寫串文時,你可以把內容分成幾段,每一段結尾時不要給出完整的結論。

你可以在結尾用逗號,而不是句號,這樣會讓讀者想要繼續往下看,保持他們的好奇心,讓他們更願意點開下一段。


四、如何保持長文的含金量?

Jemmy 有特別分享了他寫長文時的一些技巧,幫助他確保文章始終保持高含金量。

他表示:「寫作時,一個好的句子不是意外,而是經過簡化到無法再簡化的狀態。」

這意思是,所有不必要的內容都要刪去,留下的文字必須簡潔且富有價值,才能提高文章的密度。

有時候,當文章寫到某個段落,會發現有些內容多餘。這時,Jemmy 會刪除那些不影響理解的部分,只保留最關鍵的內容。

假如文章一開始寫得很長,比如 3000 字,他會將這些文字壓縮,濃縮到 200 字,然後再擴展它們,達到 1000 字,再將它們重新縮減。

這樣反覆操作,最終的長文就經過多次精練和縮減,內容就會更加精華。

這就好比你以為每篇長文都是一大杯黑咖啡,但實際上每一口都是濃縮的義式濃縮咖啡(Espresso)。每一口都是精華,這就是他提高文章含金量的方式。


五、寫作如何變現?

談到寫作變現這個熱門話題,Jemmy 特別指出,寫作和變現之間其實存在一個漸進的過程,不能簡單地把寫作視作一種賺錢的工具。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寫作不就是把字寫出來,好像賣字一樣,按字數算錢,但其實沒那麼簡單。

寫作的真正價值,是透過內容展示你的專業,讓讀者信任你,相信你能解決他們的問題。

當讀者建立起對你的信任和影響力後,這樣的寫作才有可能轉化為收入。

例如,有一位短影片公司的老闆根據 Jemmy 提供的寫作技巧,分享自己的專業內容,結果吸引了大量潛在客戶來詢問。

這說明,寫作的力量在於建立信任和展示專業,進而達到變現。

雖然短影片是當前最受歡迎的媒介,但這位老闆卻使用文字來展示專業,並成功吸引了客戶。

這個案例倒是突破了我們以為短影片才是最佳吸引力媒介的迷思,強化了寫作的重要性。

A tidy desk setting with a laptop showing a stock photo website and a smartphone.

六、AI對未來寫作的影響?

至於談論到 AI 寫作,Jemmy 認為,雖然AI是一個強大的工具,但它不會取代寫作的人。

就像 OpenAI 的 CEO Sam Altman 所說的,現在並沒有任何跡象顯示 AI 能取代寫作。

因此,雖然AI的能力很強,但它不會取代寫作的工作。

AI 的能力確實讓我們覺得它可能會取代寫作,但事實上,它更多的是作為一個輔助工具,幫助我們更高效地完成工作。

像 ChatGPT 這樣的工具能夠生成 500 到 1000 字的文章或總結。

如果你無法分辨這些內容是不是 AI 寫的,那它就能取代一些工作。比如社群小編或每天發文的寫手,因為AI所產出的內容質量已經達到人類寫手的水準。

然而:「寫作的核心在於思考,而不只是輸出文字。」

正如同 Sam Altman 所說,寫作的本質是幫助我們讓思考變得更清晰。


七、在哪個平台寫作,才有好的變現效果?

很多剛開始創作的人常常會問:「現在網路上有這麼多平台,我該選哪個平台發文章才比較容易變現呢?」

Jemmy 對此分享了他的觀察,他發現 Facebook 在台灣的用戶非常多,而且年齡層分布很廣,幾乎所有潛在客戶都在上面,只是看他們願不願意跟你互動。

而 Jemmy 自己也嘗試在不同平台發文,比如他在 Threads 上只花了六個月就累積了一萬個追蹤者,同時他還經營了電子報和部落格。

他引用社群媒體專家 Gary Vee 的一句話:「Content is king, context is god」意思是每個平台的使用情境不同,內容也要跟著調整。

舉例來說,Threads 適合發一些輕鬆的短文,而 Facebook 則比較適合發長篇文章,不過互動可能沒那麼多。

雖然你可以把同樣的內容分享到不同平台,但不能完全照搬,必須根據每個平台的特點來調整內容。

比如,Threads 有字數限制,發長文就不太適合;而IG偏向圖卡形式,Facebook則更重視文字。

所以,根據平台的特點來調整內容,效果會更好。

此外,Jemmy 還發現,在 Threads 發純文字內容比較容易引發互動,這可能跟平台輕鬆的氛圍有關。

另外,有一點要注意的是,像 Facebook 和 Threads 這樣的平台,內容其實不容易被搜索引擎找到。

而未來,AI 會透過搜尋引擎抓取資料,所以除了社群平台,像部落格和電子報這樣的平台也值得我們多花點心思。

如果你是進階的創作者,未來應該更專注於學習如何優化內容,讓它們更容易被搜尋引擎找到。

A neat workspace featuring a laptop displaying Google search, a smartphone, and a notebook on a wooden desk.

結語:建立信任,寫作變現才能實現!

事實上,寫作變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得有些策略和實踐才能成功。

我把從《讓你一下筆就能變現》書中學到的方法,套用在最近新寫的訪談文章,像是「提升文字的速度感,讓長文也能讀起來變短」。結果互動率提高了 20% 讓我感到很驚喜!

Jemmy 強調,寫作的重點不在於華麗的文筆,而是能讓讀者輕鬆看懂。寫作應該簡單明瞭,就像平常跟朋友聊天一樣,這樣才能更好地吸引讀者。

關於如何讓寫作變現,Jemmy 提到,寫作不只是為了寫字,而是要展示專業知識,建立讀者的信任,這樣才能進一步轉化成收入。

此外,選對平台也很關鍵。現在每個平台的需求不同,調整內容的方式,能讓你吸引更多的讀者和互動。

最後,要記住,寫作變現是建立在專業和信任上,不斷優化自己的內容、選擇合適的平台,才能真正實現穩定的收入來源喔。


您可能也會有興趣的其他文章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

我幫助忙碌的現代人提煉好書精華。透過 Email 收到每週兩封電子報:最新的讀書心得、好書金句、能激發思考的問題,直達你的信箱。

Subscribe Book Picking

如果內容不適合你,可隨時取消訂閱。

加入 80,000 多位
喜歡閱讀的訂閱者

Waki 瓦基

書評部落格《閱讀前哨站》和 Podcast 說書頻道《下一本讀什麼?》創辦人、《卡片盒筆記實戰課》和《化輸入為輸出》課程講師,時常分享讀書心得和書評,喜歡將書中所學加以活用,實踐在職場與生活中。

下一篇讀什麼?

追蹤最新的留言
通知我:
guest

0 則留言
內文留言
查看全部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