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萃取工具包》專訪喊涵談線上課程講師的六個須知 1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知識萃取」的方法,如何把腦中抽象的專業和技術,整理成一套有系統的知識架構。然後,你就可以用來開課程、做演講、寫文章,如果你是一個想把知識「教學」給別人的專業人士,這個方法你絕對要學起來。


幫線上課程講師萃取知識的達人

這場訪談的與談人是喊涵(原詩涵),她是「透鏡數位內容」的創辦人,曾經在台灣線上課程的領導品牌 Hahow 好學校擔任內容總監,帶領團隊在 2 年內製作了超過 300 堂線上影音課程,她可以在 4 小時內,協助從來沒有上台分享或教學的專業人士,從零到完成一份可進行教學或傳遞的知識架構。

其實瓦基自己也是喊涵的學生,我上過她的線上課程《突破螢幕限制的線上課程教學法》,從裡面學到超多實用的小技巧。我在訪談後也把她的另外一堂課《知識萃取工具包》上完了,對我自己在準備課綱和講稿真的非常有幫助,這兩堂都是超級紮實有料的好課,我極力推薦!

這次我特別邀請到她接受我的訪談,如果你想收聽完整訪談,歡迎前往 Podcast「下一本讀什麼 EP.310」收聽。


喊涵的書籍喜好跟閱讀方法是?

我首先跟喊涵提問,平常有沒有喜歡閱讀的書籍類型?有沒有什麼個人偏好的閱讀方法,或是紀錄書中知識的方法?

喊涵表示,她平時喜歡閱讀各種思考框架相關的書籍。她特別推崇暢銷書《思考的框架》,認為這本書提供了許多實用的思考工具。比如書中提到的蘇格拉底提問法,透過連續追問「為什麼」,可以啟動人的批判性思考,而不會輕易全盤接受別人給的資訊。喊涵也強烈推薦《精準思考》這本書,她認為這本書有助於人們學習如何去理解一個完全陌生的知識體系。

在閱讀這類思考相關的書籍時,喊涵都會用便利貼記錄下自己的閱讀心得,並把這些便利貼貼在書的旁邊。她會用自己的文字將書中某個觀點重新表達出來,作為加深理解、內化知識的第一步。她強調:閱讀時要邊看邊寫筆記,這樣才能真正吸收書中的精華。


1.線上課程和傳統書籍有什麼差異?

喊涵算是台灣線上課程的「元老級」的專家,從最早的時候就開始在耕耘這一塊。那麼,從她眼中觀察到「線上課程」這種內容形式,跟傳統的「閱讀書籍」的方式,在學習知識上面有什麼最大的差異?不同的形式有沒有特別適合怎樣的人?

喊涵指出:書本作為一種存在已久的知識儲存和傳播媒介,它可以涵蓋一個領域幾乎所有的知識,是所有格式中對知識進行最全面和深入記錄的一種形式。但是,吸收書本中的知識需要閱讀者具有把文字描述轉換為腦海中的圖像這項能力;對某些人來說,這是一個障礙。

相比之下,線上課程具有圖像、影像和老師口語講解等多種呈現方式,可以減少學習者需要自行形象化知識的部分,並提供更加親切、易懂的學習體驗。


2.萃取專業知識的最常見盲點是?

一般人在職場上工作久了,一定都會累積大量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可是很多人想要「教」別人的時候,常常會不知道該怎麼做。喊涵接觸過這麼多課程講師,她覺得一般人在「萃取專業知識」的能力上面,最大的「盲點」是什麼?

喊涵在協助過無數課程講師之後,觀察到一般人在知識萃取能力上有兩大盲點:

第一個盲點是,人們往往只會講自己認為重要的內容,而忽略設定合適的學習對象。比如說,對初學者和資深人士,需要傳遞的知識並不相同。但講師往往忽略了這點,就會出現教學內容與對象脫節的情況。

第二個盲點是,人們常以為自己已經說得很清楚,但忽略了需要細化知識,仔細拆解每個步驟的細節。比如講解一個 SOP 時,就會忽略新手需要知道的一些基礎設定和操作細節。只要能克服這兩個盲點,將大大幫助一般人掌握知識萃取的技巧。


3.如何提取自己的專業知識點?

如果今天我想要開一堂課程,無論是線上或線下,我想把我的專業技能交給別人,要怎麼提取這些「知識點」?我請喊涵舉一個例子,讓我們知道該怎麼做,怎樣的東西「算是」知識點?怎樣的東西「不算」?

喊涵說:「知識點就是知識的最小單位,也是學生獨立運用知識時所需的最核心資訊。」

她用煮滷肉飯這個日常動作作為例子,深入說明知識點的概念:「當我們要教學生如何煮滷肉飯時,知識點可能會是一些學生在自己動手做滷肉飯時絕對不能忽略的細節,比如米和水的確切比例。這些細節資訊是他們在實際煮飯時必須熟悉且正確掌握的。」

但同時,喊涵也指出,不是所有知識都算作「知識點」。以滷肉飯為例,若要深入探討水分子的化學組成,那顯然就不是煮滷肉飯時的知識點,因為學生在煮飯的過程中,根本不需要對水的分子結構有深入了解。

red and white nescafe ceramic mug

4.對課程學員分眾定位的技巧

當我們把提取了知識點,把自己的專業知識「收斂」之後,要怎麼樣知道「哪些人」對這些知識會有興趣?因為教學一定要有對象,也就是特定的學生族群,要怎麼知道這些對象是「誰」?

喊涵在進行項目初期時,通常會先行進行一番深入思考,確定出大約 3~5 種可能會對她的內容產生興趣的目標群體。對於這些潛在的群體,她都會撰寫一份詳細的「人物素描」(Persona),細緻地描述他們的年齡、性別、職業、愛好等各種特質。

在確定了這些可能的目標群體後,喊涵會開始深入研究各種相關數據,以便判斷其中哪一個群體最有可能真正成為她知識傳遞的終端使用者。這些數據的考量包括了各群體的總人數、當前市場上的競爭對手數量等關鍵因素。通過這些資訊,她可以更明確地找到那一個具有高潛力,但又不至於面對激烈競爭的理想目標群體。

至於與目標群體的互動,喊涵特別強調其重要性。她認為直接與真實的用戶進行互動和交談,可以得到最直接、最真實的反饋,這對於精確地定位和傳遞知識給正確的目標對象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5.成為線上課程講師的第一步是什麼?

對於一般人來說,自己要開設一堂線上課程,感覺是很遙遠跟很困難的事情。如果對「有心」想嘗試這個領域的人來說,喊涵有沒有什麼建議?該如何踏出那個最困難的「第一步」?

喊涵建議,與其立刻跳入線上課程的製作,不如先由免費的分享開始。這可以透過如舉辦實體研討會或組織免費的直播活動,從而測試市場對於你內容的需求與反應。採取這樣的策略,不僅讓講師有機會先累積寶貴的教學經驗,同時也能逐步培養和鞏固一批忠實的核心聽眾。

喊涵進一步強調,打造高品質的線上課程不僅僅需要持續和深入的內容投入,更涉及到如何有效地商業運營以及掌握線上市場的策略。這些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全掌握的,而需要一步一步來學習和嘗試。

因此,她特別提醒,首先應該專注於「第零步」,即通過免費分享來積累經驗和了解市場。只有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後,再開始考慮製作正式的線上課程,這樣的策略更為實際且穩健。

總結而言,喊涵的觀點是,要想成功地成為一名線上講師,應該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先從免費分享開始,逐漸培養經驗和聽眾群體,然後再逐步進入線上課程的開發。這不僅能夠更好地為未來打下基礎,還能有效地降低風險和成本。


6.成為線上課程講師最大的地雷是什麼?

當我們已經踏出了第一步,開始提取自己的知識之後,像是喊涵合作過這麼多老師當中,會提醒他們避開哪一種陷阱?也就是說,在這條「開課的路上」,有沒有什麼「地雷」或是「冤枉路」是要盡量避免的?

喊涵指出:「許多人將線上課程視為被動收入,以為一旦建立課程,就能自動賺取利益。然而,實際上線上課程還需依賴持續的流量導入和行銷策略,這些都需要主動參與和策略運作。」而且,許多專業人士卻忽略了商業運作和線上行銷的關鍵性。當他們遇到不肖的業者,由於缺乏行銷知識,就很可能被其不正當手段所牽引。

因此,喊涵強烈建議:「線上課程的講師必須具備一定的商業和行銷知識,不僅要了解如何吸引流量、推廣的策略,還需要防止被不正當的業者所利用。」總結來說,「線上課程完全是被動收入」和「忽略商業運作與行銷策略」都是一些講師容易陷入的誤區。避免這些誤區,並擁有正確的認知,對於講師而言是成功的關鍵。

《知識萃取工具包》專訪喊涵談線上課程講師的六項須知

後記:更多線上課程講師的資源

如果你想要學到更多關於知識萃取的技巧,可以到以下地方追蹤到喊涵。追蹤透鏡 Instagram,也可以訂閱喊涵的「電子報文章」,常常會有線上課程的業內第一手資訊。當然,瓦基自己上過的兩堂課程,也特別幫大家爭取到專屬優惠,這兩堂課程《講師的課程規劃神器,知識萃取工具包》和《不只是講述!突破螢幕限制的線上課程教學法》,結帳時輸入 WAKI999 即可享有 9 折優惠,沒有限制時間,永久有效!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

加入 65,000+ 多位愛書訂閱者,透過閱讀成為更好的自己。每週收到兩封電子報:最新的讀書心得、作者專訪、好書金句、能激發思考的問題。瀏覽歷年電子報 →

Subscribe Book Picking

如果內容不適合你,可以隨時取消訂閱。

靈感捕捉到高效產出的知識管理系統

卡片盒筆記實戰 線上課程

你想要掌握一套會隨時間成長的知識管理系統嗎?源自於德國學術圈的「卡片盒筆記法」就是你的首選!我將過去兩年來實踐這套方法的經驗,精心打磨成一堂線上課程。你會學到筆記原理、操作步驟,以及各種真實情境的應用。

加入超過 6,300 位學員一起學習!那麼,《化輸入為輸出》和《卡片盒筆記實戰課》有什麼差異

如何大量閱讀、輸出高品質內容?

化輸入為輸出 線上課程

你是想提升學習成效的朝九晚五忙碌上班族?還是被正職壓到喘不過氣的斜槓創作者?我是瓦基,在科技業正職之餘,建立閱讀和寫作的習慣,成功打造個人品牌。這堂線上課程我會教你有效輸入、精準整理、高品質輸出的訣竅。

加入超過 7,700 位學員一起學習!其他學員怎麼說?前往參考課程學員投稿作品和心得評價

其他相似的文章

追蹤最新的留言
通知我:
guest

0 則留言
內文留言
查看全部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