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最喜歡的書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 Top10 書單時間,光想到要從一片書海選出最愛的那幾本,就令人熱血沸騰啊!英國戲劇家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曾經說過:「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裡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很幸運地,自從兩年前建立了三個閱讀習慣之後,我今年同樣被許多好書圍繞著,有陽光照耀、有翅膀助飛。
回顧 2021 年,我從自己讀過的 68 本書、寫過的 57 篇讀書心得裡面,精選出 Top 10 我最喜歡的書和你分享。我挑選的這些書,有些能改善人際關係和工作效率、有些促成行為和習慣的改變、有些幫我刷新了舊的觀念、有些則帶給我人生觀的衝擊。
以下書單依照我的閱讀日期排列(由近到遠),我會簡單分享這些書籍的心得、我得到的啟發、以及適合推薦給怎樣的讀者。每一本書我都會附上完整心得的長文連結,如果你有興趣的話,就可以直點進去閱讀全文。接下來,就讓我們開始今年的好書推薦 Top 10 吧!
p.s.-1 如果對我前幾年的 Top 10 書單感興趣,歡迎延伸參考 2020年、2019年、2018年的推薦書單。
1.綠燈

《綠燈》是我今年最喜歡的「有聲書」。這也是我今年最喜歡的「紙本書」。
這本書是好萊塢知名男星馬修.麥康納(Matthew McConaughey)的親筆自傳。我第一次讀這本書是 Audible 英文有聲書《Greenlights》,由作者本人親自口述、原音呈現。相信我,作者的聲音「好聽到耳朵會懷孕」,他的語調有一種獨具特色的抑揚頓挫,加上他本身影帝等級的模仿技巧,把書中所有人物的說話特色都飽滿地呈現出來。
這本書的「紙本書」版本同樣令人驚豔。書中收錄了他提供的獨家照片,書頁的排版非常有個性,擺放了很多「便條紙」和「筆記紙」,充滿了作者的筆跡和塗鴉。紙本書就像是他的日記、是手稿、是專輯、是情書。
作者是一個出色的說故事人,文筆像極了西部荒野的吟遊詩人。在這本書中,他嶄露了自己最真實的一面、他對上蒼的真情禱告和告解、他對自己懦弱一面不帶批判的檢視、他對家人、妻子和子女的忠誠和慈愛。他透過親身的故事告訴我們,生活儘管艱難,但遲早會由紅燈轉綠燈。
這本書的關鍵不在於教你人生該怎麼活比較好,而在於如何「體驗」。 體驗生活中的一切,體驗一切的艱辛,體驗一切的榮耀,體驗一切由紅轉綠的過程。無論你是不是馬修的粉絲,這本書都不容錯過。這是一部充滿詩意、真摯、情感豐沛、狂野又內斂的精采自傳。
完整讀書心得:《綠燈》奧斯卡影帝馬修.麥康納的親筆自傳讀後心得
2.高手學習

如果你想要找一本關於「學習」的書籍,這本書是一本全方位的學習指南。
《高手學習》的作者是「得到」App 訂閱專欄「菁英日課」的主講者萬維鋼,他十分擅長將複雜且深奧的科學和思想,以說故事的方式表達出來,讓讀者快速得到實用的知識和觀點。在這本書裡,他以科學為基礎,來說明「學習」的具體方法和策略。
這一本書涵蓋的內容深度和廣度,堪抵其他同類型的三本書。作者毫無疑問是我心目中的「學習高手」,他身為一位「科學專欄作家」秉持著三個原則「要新、要夠硬、要讓讀者得到」,以及他獨門的「讀書筆記」和「心智圖」用法,讓我重新檢視自己的筆記和寫作方式。
我從這本書裡,體會到為什麼學習是一種「後發先至」的事情,也體會到「慢功」比「快功」還要重要。無論你要面對學校或公司機關的考試,或者是你想在職涯路上學習更多元的技能,這本書提供的錦囊法寶都十分值得你拿去應用。
完整讀書心得:《高手學習》讀後心得:學校老師沒有教你的三個秘訣
3.給予

你總覺得自己常常被別人占便宜嗎?漸漸地不想要幫助別人,也不想再一頭熱情地貢獻了?這本書會讓你改觀。
《給予》的作者是華頓商學院最年輕的終身聘教授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他在這本書裡,把人們分成三個類型:「索取者」(taker)、「互利者」(matcher)和「給予者」(giver)。能夠獲得長遠成功的卓越人士時常是「給予者」;但是,表現最墊底、顯得精疲力竭的也往往是「給予者」。這本書會教你當一個邁向卓越的給予者,避免自己變成一個精疲力竭的給予者。
我認為「這是一本所有職場人的必讀之作」,它顛覆我們對傳統人際關係的利害思維,能夠幫我們改善團隊的風氣,打造一個更加友善健康的職場環境。」作者流暢的敘事技巧,搭配書中豐富的企業案例,加上考證嚴謹的科學證據,成就了一本易讀好懂的紮實作品。
如果你在生活或職場上,覺得自己貢獻太多,卻感到心力交瘁的話,這本書會幫你回到更好的軌道。新的一年,試著當一個「給予者」,懂得將立足點拓寬,呵護自己的精力和時間,然後貢獻自己的善意和專長,造福自己,也造福身邊所有人。因為未來的世界是屬於給予者的。
完整讀書心得:《給予》讀後心得:施比受更有福,是成就卓越的硬道理
4.深度工作力

你時常覺自己工作都在「瞎忙」嗎?我們需要這本書來幫自己「重拾深度工作」。
我們都知道在職場上,人們是透過「工作」,來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並且替公司創造更多的價值。《深度工作力》這本書點出一個重點:「並非每一種工作內容都具有同樣的價值」。作者把工作區分成兩種類型:「深度工作」和「淺薄工作」。
深度工作指的是「需要專心進行,高度認知能力和技術價值的工作,這種工作難以被別人取代。」淺薄工作指的是「偏向後勤的工作,無法創造新的價值,而且容易被別人取代。」這本書會教我們如何增加前者,減少後者。深度工作是這個世代最需要培養的工作能力。
我從這本書得到的啟發是:「頂尖專家和普通員工之間的差別不在基因、不在天分,而在刻意地去做深度工作。」如果你覺得自己容易分心、容易被雜事干擾和中斷,很推薦這本書給你,其中有許多策略和方法,可以幫你建立起屬於自己的深度工作環境,幫你打造出一個適合深度工作的策略。
完整讀書心得:《深度工作力》讀後心得和實際應用 + 實作本使用示範
5.人慈

你對「人性」是感到悲觀?還是樂觀呢?這本書可能會令你改觀。
《人慈》的作者是歐洲最著名的年輕思想家之一羅格.布雷格曼(Rutger Bregman)。有鑑於報章媒體、政治宣傳、普羅大眾對於「人性」的偏誤解讀,他想透過這本書傳達一個核心訊息:「大部分的人在內心深處,其實是相當正派的」。
他在書中旁徵博引,以詳盡的事實和深入的查證,說明了人類無論是出於天性、身為孩童時、在無人島上、當戰爭爆發、當危機來襲,對於自己「好」的一面,有著強烈偏好。如果你至今仍然認為,人類就是天生自私、貪得無厭、陰險狡詐,那麼這本書將會刷新你的舊觀念。
這是我今年讀過最意猶未盡的一本好書推薦,作者的大膽思想,配上嚴謹的查證,讓人讀來格外痛快。如果你對社會新聞帶給你的悲觀感到難以招架的話,這本書絕對值得一讀,它會讓你從中發現人性的光明面,讓你在邁向新的一年時充滿更多的正面盼望。
完整讀書心得:《人慈》讀後心得:關於人性,你知道的幾乎都是錯的
6.如何改變一個人

這是一本十分「實用」的書,如果你有以下困擾的話,這本書肯定會幫上你的忙。
每次叫小孩子吃青菜他都不吃?每次提案給老闆的企劃都被退件?每次跟客戶推銷新產品都被婉拒?到底是為什麼,我們只是想要對方「改變」一點心意卻這麼困難?問題出在於人類的本性,你愈是推得用力,對方就愈是反抗。真正的訣竅不是增加推力,而是「減少阻力」。
《如何改變一個人》的英文書名是「催化劑」(Catalyst),這就是一本教你減少阻力、促成改變的書。作者認為,要促成別人改變時,不要只想著用外力和壓力的方式去逼迫,那只會得到反效果。反而要轉換念頭,思考和聆聽到底是什麼原因「阻礙」擋著對方不願意做出改變,然後像個催化劑一樣去消滅這些阻礙,讓改變更好發生。
這是一本非常好閱讀、重點清晰、故事生動的實用書籍,從這本書中我們可以認識那些阻礙人們改變的因素,並且設法採取不同的策略去消除那些障礙。與其怪罪別人為什麼不改變,不如去瞭解是什麼因素阻礙了他們,並且自己「主動出擊」,成為減少阻力的「催化劑」。
這本書給我的啟發是「把心力放在你能改變的事情上,成為催化劑去減少阻礙,外界人事物隨之而來的改變將讓你感到驚喜。」如果你有前面提到的那些困擾,這本書的具體方法和策略絕對可以幫上你一把。
完整讀書心得:《如何改變一個人》華頓商學院五個最有效方法和心得
7.造局者

這是我今年讀過最喜歡的書之一,改變思維觀念的那一種。
《造局者》探討在這個 AI 崛起和時局飄渺動盪的年代,人類已經無法跟演算法和電腦的計算速度競爭。但是,身為人類的我們仍然擁有一項電腦無法取代的優勢:「懂得建立、想像、創造各種思考框架的能力」,掌握這項能力的人在未來會愈來愈有優勢。這本書教我們去培養這種能力。
不同於死板的電腦,人類最無可取代的能力之一就是「決策能力」,而要擁有好的決策能力就必須掌握許多不同的「思考框架」。因為當一個人能提出正確的思考框架,就能找出更多的選項,做出更好的決策,創造更好的局勢。深諳此道的人就被稱之為「造局者」。
這本書是今年我讀過的書裡面感到非常印象深刻,也讓我的思考方式深受啟發的。作者們把故事和理論的比例搭配得恰到好處,從一則又一則的故事和研究案例當中,會自然而然地理解作者們要帶給我們的觀點,也讓我感受到什麼叫做多元性,以及為何要擁抱差異。
如同作者的提醒:「一個人如果擁有建立思考框架的能力,就會保有價值。但要是放棄了努力,沒有辦法做好這件事情,就會失去現在人類的特權地位。」我大力推薦這本書給所有「需要在工作岡位上做出困難決策」的人參考,以造局者的角度去思考事情,打造出屬於自己的局。
完整讀書心得:《造局者》讀後心得:人類在 AI 和動盪時代的關鍵優勢
8.致富心態

這是我今年讀過最棒的一本投資理財書籍。
《致富心態》談的不是枯燥的走勢圖、技術線、損益表,而是把核心拉回我們對於「金錢」和「財富」看法的本身。作者善用引人入勝、一則又一則的短篇理財故事,引導我們重新檢視自己的財務觀,去擺脫我們一直以來對投資抱持的誤解。讀這本書,不但能整頓你的「錢」,還能梳理你的「心」。
這本書非常值得一讀,作者引用的故事都充滿了寓意,加上他洗鍊的文筆和妙趣橫生的敘事方式,讓整本書讀起來充滿趣味的同時,又帶給我思考上的衝擊和紮實的收穫。這是一本「你一旦開始讀就放不下手的精采著作」。
我認為,這本書不只是一本傳統的理財書,我們可以發現致富之道往往跟邏輯和聰明才智沒有絕對關係,更多的重點反而在於自己內心的安定、謙卑和耐心。我得到最大的啟發是:「投資理財不只需要理性,更要處理好我們內心感性的那一面」。
以前,我對於任何剛起步、想學習投資理財的讀者,都會建議兩本書,分別是《投資金律》和《漫步華爾街》。現在,我很開心這個清單正式加入了第三本:《致富心態》。以閱讀順序來說,這本可以擺在第一本優先閱讀。
完整讀書心得:《致富心態》一張圖讀懂重點心得,今年最推薦的理財書
9.超級思維

任何對「心智模式」有興趣的讀者,這本書都值得收藏。
我曾經讀過很喜歡的一本經典《窮查理的普通常識》,那本書的作者查理.蒙格(巴菲特的合夥人)曾說過:「心智模式就是大腦做決定時所使用的工具箱;工具箱裡有的工具愈多,你就更有可能做出正確的決定。」現在,有一本書把這些工具用白話文整理給你,讓你一網打盡。
《超級思維》的作者發現社會上的一流成功人士,很多都具備著一種「看透世界如何運作」的超能力,並且經常能做出「準確的判斷和決策」。對於世界如何運作、該採取什麼決策,總有著一些反覆出現的概念,例如機會成本、80/20法則、飛輪效應…等,這些概念被稱為「心智模式」,而能夠善用、整合這些心智模式的人,就被作者稱為「超級思考者」。
因此,作者彙整了許多我們生活周遭心智模式,搭配主題性的章節安排,讓我們藉由許多故事和圖表,學習各種心智模式,進而成為一個更好的思考者。這本書把三百多個心智模式很有技巧性地穿插在各個章節中,搭配生活、職場、商業應用等不同的故事和情境,讓整本書讀來趣味十足又容易消化。
如果你對「心智模式」的思考方式感興趣,這本書會幫你加速這趟學習之旅。透過作者精煉的整理,我們可以快速爬梳古今中外的心智模式。一開始學習的過程必然是緩慢的,但是當每一個知識點逐漸解鎖後,我們眼中對世界的認識肯定是不同風貌。
完整讀書心得:《超級思維》為什麼每個人都該學習「心智模式」?
10.大器可以晚成

這是一個步調太快的世界,但是「晚」有晚的優勢。
《大器可以晚成》作者想傳達的核心精神是:「大器不僅可以晚成,只要找到自己的步調,在任何人生階段都能有不同的發揮,獲得各式各樣的成就。」書中引用各行各業人們大器晚成的故事,讓我們可以透過不同的視野,看到與平常生活中截然不同的世界。
如同作者引用的研究顯示,成功的企業家平均 40 歲才創辦公司,「晚成」的人具備著一些年輕人尚未擁有的優勢。這本書揭露的這些優勢,並且告訴你如何善用。你會從書中學到,避免落入主流價值觀「標準化」的陷阱,懂得發揮「個體化」優勢、追尋「自我實現」目標的人,反而顯得更滿足、更快樂。
讀這本書的時候我不斷想起好萊塢製片人富蘭克林.倫納德(Franklin Leonard)曾經說過的這句話:「我人生的前 33 年都在避免失敗,但最近我開始不怕失敗,反而擔心不敢冒險,因為我相信自己能挺過所有失敗。」年齡和經驗不是我們的阻力,某種程度來說,反而是一種強大的助力。
如果你總是覺得自己學東西學得太慢,賺錢賺得太慢、都一把歲數了還是平平庸庸?這本書或許能帶給你一股安定心靈的力量,與其慌亂追趕,不如放慢腳步後發先至。新的一年,就讓自己開始跨步向前,寧可晚成,也不要停滯。
完整讀書心得:《大器可以晚成》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我的讀後心得
想看更多好書推薦?
以上就是我今年最喜歡的十本好書推薦,如果哪一本有引起你的共鳴,歡迎留言跟我分享你的想法。另外,也非常歡迎你留言分享「你 2021 年最喜歡的書」是哪一本?我也希望從大家的留言中,找到一些我原本沒有注意到的書籍。讓我們持續透過閱讀,成為更好的自己。
如果你喜歡我分享的「讀書心得」,歡迎訂閱「閱讀前哨站的電子報」,我每週都會寄送最新的文章通知。如果你喜歡用「聽」的方式吸收資訊,也歡迎訂閱我的 Podcast 說書頻道「下一本讀什麼?」,我會用輕鬆的方式說書、聊書,讓你能利用通勤之類的零碎時間,快速吸收我從一本書裡得到的收穫。如果你想加入「線上百人讀書社群」跟其他書友一起聊天、分享有關書籍的一切,你可以加入「閱讀同樂會」Discord 書友語音聊天頻道(延伸閱讀:Discord 是什麼?)。
最後,提供一些關於閱讀的學習資源。想要培養閱讀的習慣?可以參考我的這篇文章〈養成這3個習慣,一年讀50本書改變人生軌跡〉。想要徹底讀懂一本書?這篇文章可以幫上你〈對抗淺碟閱讀的最佳武器〉。想要學習在書中記下重點?這篇文章有更多訣竅〈一流的人讀書,都在哪裡畫線?〉。
2022 年正式起跑了,新的一年你想好要讀哪些書了嗎?你的下一本讀什麼?

年度 57 本書的讀後心得
一整年下來,我累計發表了 57 本書的讀後心得,這些遺珠之憾雖然沒有上榜,但絕大多數都是十分精采的書。我把它們做了簡單的領域分類,希望能提供你一些選書的靈感。歡迎你挑選自己需要的書參考看看囉!
以下每個連結都是一篇完整的心得文章和 30 分鐘的 Podcast 音頻說書。
個人成長(10本)
- 《另我效應》讀後心得:關鍵時刻發揮超常表現的秘訣
- 《給予》讀後心得:施比受更有福,是成就卓越的硬道理
- 《刻意暫停》讀後心得:最忙碌的人其實沒想像中勤勞
- 《強大內心的自我對話習慣》心得:別被內心小劇場牽著走
- 《為時不晚》如何面對人生必經的內在危機?讀後心得
- 《內在原力》讀後心得:與卓越有約,從改變心態做起
- 《極度吸睛》如何讓學生專心?你最該掌握的教學方法
- 如何欣賞藝術品?五個步驟學會「邏輯式藝術鑑賞法」
- 《大器可以晚成》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我的讀後心得
- 《人生路引》從閱讀引路人身上我領會到的三個心得
職場技能(7本)
- 《聰明思考》讀後心得:掌握心智工具做出更好的決策
- 《致勝品格》讀後心得:一種值得培養的長期優勢
- 《讓部屬甘心跟著你》沒有願景的領導者很難成功
- 《思考的框架》最實用的九種思維模型和心得整理
- 《好問》讀後心得感想,化異見為助力的關鍵說服力
- 《20道資料視覺化難題全解析》精華導讀和讀後心得
- 《超級思維》為什麼每個人都該學習「心智模式」?
提高生產力(6本)
- 《深度工作力》讀後心得和實際應用 + 實作本使用示範
- 《沒有Email的世界》讀後心得:工作會變得更高效嗎?
- 《原子時間》心得:善用下班四小時,社畜也能變老虎
- 《彈性習慣》最簡單的目標最有效,五個重點讀後心得
- 《一小時的力量》心得:今年你最該培養的超能力習慣
- 《為何我們總是想得太多,卻做得太少?》詳細圖文心得
閱讀和寫作(6本)
- 《高手學習》讀後心得:學校老師沒有教你的三個秘訣
- 《最高學習法》讀後心得:激發學習成效的五個方法
- 《最高學以致用法》讀後心得:活用知識的五種方法
- 《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我重讀第二遍的反芻心得
- 《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讀後心得和重點整理
- 《極速解決工作難題的心智圖大全》讀後心得筆記
投資理財(5本)
-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終身受用的五個重點和讀書心得
- 《灰階思考》九個重點心得整理、股癌有聲書版讀後感
- 《致富心態》一張圖讀懂重點心得,今年最推薦的理財書
- 《餐巾紙財務課》讀後心得:晦澀財經知識,圖解輕鬆懂
- 《快速致富》破解財務自由的密碼,三種理財路線圖
商業與創業(8本)
- 《貝佐斯新傳》「當代最重要的商業故事」的讀後心得
- 《如何改變一個人》華頓商學院五個最有效方法和心得
- 《造局者》讀後心得:人類在 AI 和動盪時代的關鍵優勢
- 《疫後大未來》讀後心得:局勢巨變之下的挑戰與機會
- 《搖滾經濟學》讀後心得:音樂產業帶給我們的啟示
- 《創業這條路》推薦心得:這是一本創業者的必備指南
- 《顛覆致勝》讀後心得:我從「亞馬遜」學到的四件事
- 《無限賽局》圖文心得:重新定義人生這場「限時賽」
品牌與行銷(3本)
社會與科學(6本)
- 《雜訊》讀後心得:決策判斷的隱形缺陷和解決方法
- 《零時差攻擊》讀後心得:比核武更致命的終極武器
- 《超維度思考》讀後心得:揭開環境危機的真實面紗
- 《大減速》讀後心得:成長趨緩但即將變得更好的世界
- 《人慈》讀後心得:關於人性,你知道的幾乎都是錯的
- 《專業之死》我們能從愛莉莎莎和蒼藍鴿事件學到什麼?
自傳與小說(6本)
- 《綠燈》奧斯卡影帝馬修.麥康納的親筆自傳讀後心得
- 《創客精神》流言終結者主持人的「自造者」哲學
- 《初生之犢》做小夢也有超能力?我的三個讀書心得
- 《索羅斯談索羅斯》從他的另類思考中學習這五件事
- 《創造與漫想》我讀亞馬遜股東信的五個心得和收穫
- 《月亮與六便士》讀後心得:理想與現實的激烈衝撞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
加入 52,000+ 位愛書訂閱者,透過閱讀成為更好的自己,每週二和五準時收到:1 篇閱讀筆記和有聲說書、2 則好書金句、1 個激發思考的問題。瀏覽歷年電子報 →
如果內容不適合你,可以隨時取消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