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最喜歡的書
回顧 2023 一整年我讀了 93 本書,發表 81 篇閱讀心得,趁著歲末特別選出我今年最喜歡的 10 本好書。這次挑選的好書推薦有三個特色:(1) 能夠顛覆舊觀念、(2) 帶來新思考方向、(3) 值得反覆回味的好書。希望大家都能透過閱讀好書鍛鍊思想、學習新知,追尋屬於自己的新方向。
以下書單依照我的閱讀日期排列(愈早讀的排愈前面),我會簡單分享這些書籍的讀後心得、我得到的啟發、以及適合推薦給怎樣的讀者。每一本書我都會附上完整讀書心得的長文連結,如果你有興趣的話,就可以直點進去閱讀全文。接下來,就讓我們開始今年的好書推薦吧!
p.s. 如果對我前幾年的 Top 10 書單感興趣,歡迎延伸參考我的 2022年、2021年、2020年、2019年、2018年推薦書單。
1.愛的藝術

第一本書是我打從心底認為「每個人必讀」。《愛的藝術》這本書談論的主題太重要了,而且也談得未免太好了。這個主題就是:愛。
這本書挑戰了我們對於愛的看法,刺激我們重新評估和省思自己的價值觀,並且鼓勵我們用一種更主動、更負責任的方式,在生命當中勇敢去愛。像是作者認為,愛是一種主動的能力,而不是被動的等待。愛,是一門可以被理解、被分析和被練習的「藝術」。
愛,是一種喚起愛的能力。所以一個無法愛別人的人,就是無法給予的人,也就是缺乏能力喚起愛的人。只有在我們主動給予的同時,愛才會被喚醒。還有一個讓我感到印象深刻的觀念:如果我真的愛一個人,我就會愛所有人,就會愛世界,就會愛生命。愛,不是僅限於和特定對象的關係,而是一種態度。
我相信,如果能讓更多人認識這本書,這個世界將會變得更美好。
完整讀書心得:《愛的藝術》讀後心得:佛洛姆最經典之作與四個重點整理
2.你拿什麼定義自己?

《你拿什麼定義自己?》這本書是「英國當代管理思想大師」查爾斯.韓第(Charles Handy)的自傳,整本書不會流於古板的傳統說教,而是充滿很多自我反省和對現況的質疑,並且身體力行去實踐和驗證。
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一直感到一股強烈的共鳴,以及一種「被理解」的感覺。韓第從 49 歲那年起,他身體力行他的理論,離開組織,成為一隻跳蚤工作者,身兼自由作家、廣播節目主持人、教授、演說家、企管顧問等多種職業。書中鉅細靡遺分享了這段心路歷程的轉折和發展。我覺得,我很幸運能在年輕的時候就體驗到這種領略。
從這本自傳當中,我除了能窺見了管理大師的視野高度,也能看見我自己的渺小跟他之間的相似之處。特別是對於曾經在大組織工作過、在未來「想要」或者「已經」轉換跑道的讀者來說,這本自傳會帶給你更加深刻的收穫。
完整讀書心得:《你拿什麼定義自己?》讀後心得和四個重點整理
3.打造第二大腦

《打造第二大腦》是我今年讀過談「筆記方法」和「知識管理術」寫得最好的一本。作者提亞戈.佛特(Tiago Forte)是一位知識管理領域的專家,他已經在這個領域深耕了十多年。
這本書提倡「第二大腦」的新觀念。跟人類大腦(第一大腦)之間的明顯差異,就是第二大腦擁有數位工具帶來的所有好處:這是一個明確的、可控制的、可持續的、可共享的知識管理系統,而且它很可靠,能儲存大量的資訊,確保你在未來想要使用的時候,能夠即時地找到這些資訊。
我認為這本書對現代人尤其重要。作者提供了一個全面性的知識管理系統,這套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更有效地收集、整理和管理知識與想法,進而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和學習效果。無論你有沒有用過數位筆記工具,我都大力推薦這本書給你,幫自己打造一個可靠又實用的數位第二大腦。
完整讀書心得:《打造第二大腦》讀後心得:現代人必學的知識管理法
4.晶片戰爭

《晶片戰爭》這本書的外表雖然是一本談晶片歷史的科普書,可是它讀起來簡直比小說還要精采。這本書的敘事手法十分平易近人,我敢保證任何對晶片產業一竅不通的外行人,也能從這本書中獲得很多閱讀的樂趣和紮實的收穫。
本書作者克里斯・米勒(Chris Miller)採訪上百位晶片業的相關人士,抽絲剝繭大量的參考文獻,完成這本橫跨歷史、國家和產業的史詩級著作。我認為特別是身為台灣人的我們,更需要瞭解晶片發展背後的來龍去脈,對自己在世界局勢的優勢和風險能有更好的理解。
我很難想像竟然有作者可以把這種看似艱深複雜的龐大主題,用這麼吸引人的方式寫出來。這本書除了業內人士讀起來會熱血沸騰之外,圈外人讀起來也會感到很深刻的震撼跟啟發。我以曾經在半導體工作過十年的經驗向大家大力推薦,這是值得人手一本的精采著作。
完整讀書心得:《晶片戰爭》讀後心得:全面剖析半導體的前世今生
5.拒看新聞的生活藝術

如果只能給你一個建議,就讓你活出更好的人生,我的建議會是:「不要讀新聞」。
《拒看新聞的生活藝術》的作者是瑞士作家和企業家魯爾夫.杜伯里(Rolf Dobelli),他曾經是「熱愛讀新聞的重度使用者」,但後來他卻發現,過度的吸收新聞對我們的心智和身體都可能造成不良的影響,就像是過度攝取糖分會傷害我們的身體一樣。
他透過這本書批評了新聞的產生與消費行為,他也提出了如何在充斥著各種資訊的世界中找到自我,如何在這個和我們大腦原始設計完全相反的世界裡,避免陷入資訊超載的困境。他也鼓勵我們要有選擇性地消費資訊,尤其是新聞,這樣才可以讓我們的思考更加清晰、想法更有價值,進一步做出更聰明的決策。
引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一句話:「克制新聞消費並不意味著痛苦捨棄。恰好相反:它意味著豐厚的回饋——你會擁有更多的時間,並擁有一種新視野,得以看出什麼是真正重要、讓我們快樂的事物。」這是一本會徹底改變你看待新聞識讀的書。
完整讀書心得:《拒看新聞的生活藝術》讀後心得:為什麼你不該讀新聞?
6.別把你的錢留到死

這本書挑戰我們對於金錢和人生觀的傳統看法,提出了一種大膽卻富有啟發性的理財哲學。
《別把你的錢留到死》的作者是美國知名對沖基金經理人比爾.柏金斯(Bill Perkins),他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觀點:「在死前把財產歸零」。他認為,人們經常過度注重於積累財富,卻忽略了金錢的真正價值——為生活帶來快樂和豐富經驗的價值。
我覺得,這本書值得一看的原因,在於它徹底挑戰了傳統的儲蓄觀念,提供了一種全新的、以個人幸福為導向的財富管理方式。作者談的不只是關於理財方法,更是一種對生活哲學的探索,鼓勵我們在為了未來儲蓄的同時,更要懂得活在當下,充分享受人生。
對我而言,最有收穫的部分就是我會透過這本書的方法,試著規畫一些符合人生活力階段的活動、能讓自己擁有更多體驗,也讓金錢能夠及時發揮功效的計畫。這本書也影響了我的 2024 新年展望,我將細節紀錄在另一篇文章〈如何做年度回顧和新年計畫?5 個步驟實現目標〉。
完整讀書心得:《別把你的錢留到死》讀後心得:顛覆傳統的新理財智慧
7.原則:生活和工作

《原則:生活和工作》的作者是瑞.達利歐(Ray Dalio),他以獨特的管理原則和人生哲學聞名,是當代最受尊敬的思想家之一。他認為,自己的成功並不是因為他個人的特質,而是因為他懂得從失敗中反省,進一步淬煉出做人、做事的原則。
我們可以從這本書中學到三件事情。(1)作者的創業故事提供給創業者和企業家寶貴的啟示。(2)透過這本書汲取他的人生智慧和原則,用來反思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目標。(3)對於管理者來說,書中的工作原則提供了許多實用的管理策略和領導技巧。
我認為這本書值得所有「想在生活和工作上取得更好成果的人」來閱讀。透過這本書我們可以體會到,如果想要獲得成功,一定要認清自己的弱點,並且設定有效的預防措施。由於很多人出於自我保護的本能,不願意面對自己的缺點,這樣反而會妨礙到做出優質決策的過程。
完整讀書心得:《原則:生活和工作》讀後心得:終身受用的六個智慧錦囊
8.禪與摩托車維修的藝術

《禪與摩托車維修的藝術》的作者是美國哲學家及作家羅伯.波西格(Robert M. Pirsig),在遭逢精神病院的折磨與被 122 家出版社拒絕的打擊下,他與長子展開為期 17 日橫越美國的摩托車之旅,在這段旅程裡,他反思人與世界的關係,回溯過往與研究,最後才終於完成這本書。
這本書最特別的地方,就是在壯麗宏偉的長途旅行之下,隱含著作者對於哲學的深刻探討。這本書以哲學為背景,挑戰我們重新思考日常生活中被忽視或誤解的價值和意義。它鼓勵我們不要被表面的繁瑣和困難所困,而是要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質。
例如所謂的「摩托車維修」在這本書裡不只是一個實際的活動,也是一個生活哲學的比喻。當我們面對一台壞掉的摩托車時,我們有兩種選擇:要麼繞過它,要麼去修理它。這很像我們在生活中遇到問題時的抉擇。我喜歡這本書提出的眾多譬喻,讓我能藉由譬喻進行更深層的思考。
完整讀書心得:《禪與摩托車維修的藝術》我的讀後心得和十個啟發
9.我可能錯了

這本書毫無疑問是我今年讀過「最喜歡」的一本書。
《我可能錯了》的作者是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Björn Natthiko Lindeblad),他在 26 歲那年放棄了前途大好的企業主管職位,前往泰國當一個森林僧人修行了 17 年。後來,他還俗之後回到瑞典,除了要適應現代社會,還要跟憂鬱症和漸凍症搏鬥。
書中充滿了他在隱居森林時學到的修行智慧,以及如何運用這些智慧面對人生的挑戰。書中包含了關於念頭的覺察、人際關係的思考和內心寧靜的追尋。作者完全的坦然和誠懇,一字一句都可以感受到他面對困難時的掙扎和困惑,就像一個好朋友在跟我們分享人生故事。
這本書的智慧濃度高到不可思議,值得反覆翻閱。像是書名寫「我可能錯了」,如果一直認為自己是正確的、早就知道了,你會變得很難接近,也會錯過很多有趣的事情。如果我們允許自己可能是錯的、可能不知道,就可以放下執念,反而有可能獲得更多的智慧。如果你對下一本讀什麼還沒有頭緒,真的不用想太多,挑這本就對了。
完整讀書心得:《我可能錯了》讀後心得:五個智慧錦囊與金句彙整
10.沉思錄

如果要說這輩子對我造成「最多改變」的書,我可以肯定就是這本書。
我大約在四年多前已經詳細讀過《沉思錄》這本書,最近則重新讀了第二次。這本書在思想上、生活哲學上、心態設定上,徹底改變了我看待自己和外部世界的濾鏡。這本流傳了兩千多年的經典著作,同樣影響了許多古今中外的歷史偉人們。
這本書的作者是馬可斯.奧理略(Marcus Aurelius),人稱「哲學家皇帝」。不同於其他帝王的是,他不只是一位政治家,還是一位哲學家。他在統治期間面對了無數的戰爭與內亂,但他始終保持著一顆平靜與理性的心。這本書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記錄了他對生命、道德、宇宙和自我的深刻思考。
很多讀者曾經跟我提問,像是:如何平靜且客觀地看待酸言酸語?如何讓自己的人生更有動力前進?如何不受外界新聞和消息的干擾?如何更好地處理人際關係,避免被別人情緒勒索?這些問題的答案,其實都寫在這本書裡面了。這是一本不讀不會怎樣(人生沒改變),但是讀了人生會非常不一樣的書,我必須大力推薦給你。
完整讀書心得:《沉思錄》讀後心得:改變我一生的好書與七個重點觀念
想看更多好書推薦?
以上就是我今年最喜歡的十本好書推薦,如果哪一本有引起你的共鳴,歡迎留言跟我分享你的想法。另外,也非常歡迎你留言分享「你 2023 年最喜歡的書」是哪一本?我也希望從大家的留言中,找到一些我原本沒有注意到的書籍。讓我們持續透過閱讀,成為更好的自己。
如果你喜歡我分享的「讀書心得」,歡迎訂閱「閱讀前哨站的電子報」,我每週都會寄送最新的閱讀心得和好書金句。如果你喜歡用「聽」的方式吸收資訊,也歡迎訂閱我的 Podcast 說書頻道「下一本讀什麼?」,我會用輕鬆的方式說書、聊書,讓你能利用通勤之類的零碎時間,快速吸收我從一本書裡得到的收穫。如果你想加入讀書社群跟其他書友一起聊天、分享有關書籍的一切,你可以加入「閱讀同樂會」Discord 書友語音聊天頻道(延伸閱讀:Discord 是什麼?)。
最後,提供一些關於閱讀的學習資源。想要培養閱讀的習慣?可以參考我的這篇文章〈養成這3個習慣,一年讀50本書改變人生軌跡〉。想要徹底讀懂一本書?這篇文章可以幫上你〈對抗淺碟閱讀的最佳武器〉。想要學習在書中記下重點?這篇文章有更多訣竅〈一流的人讀書,都在哪裡畫線?〉。
2024 年就要開始了,新的一年你想好要讀哪些書了嗎?你的下一本讀什麼呢?
82 篇書評|依主題分類
除了今年最喜歡的 10 本之外,我也彙整了我讀過各主題裡最好的書單,今年寫的是這三篇〈個人品牌/自媒體/斜槓創業 13 本必讀書單〉、〈希望我 10 年前就讀到的 10 本職場好書〉和〈常被書名騙?別錯過這 6 本被書名耽誤的好書〉,歡迎前往參考。
如果你還想挑選其他書籍,歡迎參考我在 2023 年發表的 81 篇閱讀心得。我按照不同的主題分類全部整理在下方,每一項都是一篇完整的讀書心得文章,歡迎前往閱讀。
個人成長:13 本
- 《我可能錯了》讀後心得:五個智慧錦囊與金句彙整
- 《能自處,也能跟別人好好相處》訪談作者的六個重點心得
- 《愛與錢》讀後心得:兼顧工作、親情、愛情的思考架構
- 《閉嘴的藝術》讀後心得:少說一點話的人生,更美好
- 《好女人的情場攻略》讀後心得:脫單必學的四件事
- 《冰山對話》讀後心得:一本人際溝通的解碼手冊
- 《愛的藝術》讀後心得:佛洛姆最經典之作與四個重點整理
- 《超越人性的弱點,遇見更好的自己》讀後心得
- 《情緒勒索》讀後心得與透過作者訪談的解讀視角
- 《MBTI 我,和我的使用說明書》讀後心得和作者專訪
- 《那些努力的事,就該成為故事》讀後心得與作者訪談
- 《更快樂的選擇》讀後心得:邁向幸福的五個關鍵面向
- 《習慣紅利》讀後心得:改變習慣的好處和四個步驟
工作與職場技能:16 本
- 《教練》讀後心得、職涯教練 Grace 對談、蓋洛普優勢測驗
- 《如何讓人聽你的》讀後心得:改變遊戲規則的魔法文字
- 《越工作越自由》作者訪談與心得:提升工作態度的好書
- 《原則:生活和工作》讀後心得:終身受用的六個智慧錦囊
- 《思考馬達》讀後心得與透過作者訪談的解讀視角
- 《孫子兵法》聽談判大師講解這本古代經典兵法
- 《人才》讀後心得:辨識和挑選人才必讀的好書
- 《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改變工作觀念的5個重點
- 《闖出人生好業績》訪談作者詩慧,翻轉人生的業務力
- 《有種英文模仿術,一旦學過英文馬上用出來》作者訪談
- 《原力效應》讀後心得以及親訪作者的對談重點
- 《讓別人贏》讀後心得:翻轉人生觀念的共贏思維
- 《留白工作法》讀後心得:打造策略性停頓的職場指南
- 《遊戲化教學的技術》親訪作者的心得和八個重點
- 《複利領導》讀後心得:主管得學會讓團隊一起閃耀
- 《先問,為什麼?》讀後心得:職場領導者必學的重要觀念
投資理財:7 本
- 《別把你的錢留到死》讀後心得:顛覆傳統的新理財智慧
- 《小資族的不動產煉金術》訪談作者法拍小哥談買房訣竅
- 《你沒有學到的資產配置》專訪作者,談巴菲特的投資哲學
- 《美股投資學》作者專訪:談商業模式、財報與穩健獲利
- 《好懂秒懂的財務思維課》讀後心得和我獲得的四個啟發
- 《養錢練習》給小資族記帳、理財和投資的三個建議
- 《持續買進》讀後心得:四個大道至簡的投資理財法
閱讀、筆記與寫作:12 本
- 《滾動內容複利》讀後心得:打造長銷作品的三個啟發
- 《聰明簡潔的溝通》讀後心得:數位時代必學的溝通法則
- 《一筆入魂》讀後心得:給想要寫作的人的三個提醒
- 《第二大腦》讀後心得:本書特色和帶給我的三個啟發
- 《知識複利筆記術》讀後心得和我推薦這本書的原因
- 《精準敘事》讀後心得:說出真實故事的方法和秘訣
- 《精準閱讀》讀後心得:一本簡單易用的閱讀技法書
- 《療心圖書館》讀後心得:不要小看自己的力量
- 《15分鐘寫出爆紅千字文》作者訪談:寫作能翻轉人生
- 《重點不是創意》讀後心得:創意工作者的處世哲學
- 《不被洗腦的思維練習》讀後心得:聰明人的四種能力
- 《解讀者》讀後心得:實用性和理論分析兼具的指南
提高生產力與時間管理:4 本
- 《贏回自主人生,終結過勞崇拜》讀後心得與三個深刻體悟
- 《時間管理的30道難題》讀後心得與作者專訪的重點整理
- 《怡辰老師的高效時間管理課》讀後心得與三個重點
- 《刻意放鬆》讀後心得:擺脫疲憊、重拾活力的祕訣
商業與創業:9 本
- 《底層邏輯2》讀後心得:用數字思維看懂商業世界本質
- 跟政大 EMBA 執行長請教《恆久卓越的修煉》的商管智慧
- 《哈佛商業評論推薦必讀AI趨勢》讀後心得與四個收穫
- 《解決問題的人》讀後心得:破解創業迷思的四個啟發
- 《商業簡史》讀後心得:淺顯易懂又富含深度的好書
- 《哈佛商業評論》雜誌訂閱心得和評價
- 《順流致富GPS》讀後心得:創造財富流的具體指南
- 《心理摩擦力》讀後心得:妨礙改變的四種人性阻力
- 《高成長思維》讀後心得:創業者必讀的創業故事集
人文與科學:12 本
- 《健康不是夢─名醫直播間》專訪作者談中醫保健養生
- 《拒看新聞的生活藝術》讀後心得:為什麼你不該讀新聞?
- 《沉思錄》讀後心得:改變我一生的好書與七個重點觀念
- 《劇透人性》作者專訪與心得:一本寓教於樂的法普好書
- 《赤字迷思》讀後心得:國家預算不是家庭預算
- 《禪與摩托車維修的藝術》我的讀後心得和十個啟發
- 《睡眠管理職人的好眠教室》提高睡眠品質的五個訣竅
- 《後悔的力量》讀後心得:讓我對悔恨改觀的精采之作
- 《謙遜》讀後心得:化開誤解、揭開謙遜美德的神秘面紗
- 《編劇,我想當個好人》讀後心得:輕鬆入門道德倫理學
- 《晶片戰爭》讀後心得:全面剖析半導體的前世今生
- 《可不可以不變老?》讀後心得:活得愈老卻活得更好
自傳與小說:8 本
- 《郎祖筠的FUN演生活學》作者訪談和六個重點精華整理
- 《Dyson:詹姆斯.戴森的發明人生》瓦基的三個讀後心得
- 《我在地球的奇異旅程》訪談作者火星爺爺、七個重點精華
- 《馬斯克傳》讀後心得:愛他或恨他都必讀的精彩傳記
- 《似水無形,李小龍的人生哲學》讀後心得和五個啟發
- 《人生最大的成就,是成為你自己》讀後心得與三個收穫
- 《你拿什麼定義自己?》讀後心得和四個重點整理
- 《祈念之樹》讀後心得:意念、親情和記憶的羈絆
其他非書籍文章:13 篇
- 【教學】如何做年度回顧和新年計畫?5 個步驟實現目標
- 使用電子書閱讀器五年的 10 個經驗談(為何我推薦選KOBO?)
- 卡片盒筆記法真的好用嗎?破解七個實作時的誤解和迷思
- 【實踐心得】使用卡片盒筆記法兩年後,我的改變和具體收穫
- 【如何挑選筆記法?】卡片盒筆記和其他四種筆記法的差異
- 11 款卡片盒筆記軟體比較,如何挑選「最適合」的筆記軟體?
- 《化輸入為輸出》和《卡片盒筆記實戰課》有什麼差異?
- Heptabase 是更好的筆記軟體嗎?其實我們都問錯了問題
- 如何規劃自助旅行?用 Heptabase 軟體安排行程和寫遊記
- 專訪 Heptabase 創辦人詹雨安,他如何閱讀、學習和管理知識?
- 《知識萃取工具包》專訪喊涵談線上課程講師的六個須知
- 《聽聞有書》愛書人的閱讀宇宙專訪 feat. Tanya
- 史丹佛神經學教授談身體和心理表現的 7 個健康常識(Andrew Huberman)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
我幫助忙碌的現代人提煉好書精華。透過 Email 收到每週兩封電子報:最新的讀書心得、好書金句、能激發思考的問題,直達你的信箱。

加入 82,000 多位
喜歡閱讀的訂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