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讀懂一本書、塗鴉的實質用途、效率和效力的差異 1

一篇閱讀筆記、兩則好書金句、一個激發思考的問題。善用零碎時間聽書,把握每個進步的微小時刻!

.

一篇閱讀筆記

《讀懂一本書》為什麼說書是對抗淺碟閱讀的最佳武器?

你是否曾感到困擾,雖然讀了許多的書,卻無法將內容轉變成自己的東西?當別人問起你最近讀過哪些好書,總是一時語塞不知道該從何分享起?被譽為「行走的百科全書」的頂尖說書人樊登,教你掌握「說書人思維」,讓你讀完一本書之後,可以自己梳理內容、抓住核心,真正「讀懂一本書」。

讀懂一本書》的作者是中國知名說書人樊登,他同時也是擁有超過3300萬名讀者的「樊登讀書」創辦人,說書的領域涵蓋歷史、哲學、商業理論、管理學、心理學。他和「羅輯思維」的創辦人羅振宇兩人並列對我最有啟發的說書人。

相信有看過或聽過樊登說書的人,都會被他淵博的知識和平易近人的語言風格給吸引。他在這本書裡面,除了分享如何閱讀和選書的訣竅,他還談如何說書。這個特別的切入角度,是其他教你「如何閱讀」的書籍比較不會涵蓋的內容。由樊登親自告訴你「如何說書」,是不是很具說服力?

在這本書裡,你會讀到他成為職業說書人的歷程,學到他如何把一本書的內容,濃縮萃煉成精彩說書橋段的方法。他的閱讀目標之一是「把書說給別人聽懂」,所以他也分享了在讀書的過程中,他對自己做出哪些「提問」,以及他的「選書」原則和邏輯。最後的「心智圖」方法,是讓我感到最受用的部分,可以應用到任何一本書,非常適合用來做重點整理。

所以,我認為這本書的標題只寫了一半,完整的標題應該是這樣:「讀懂一本書,然後說給別人聽懂」。接著,我想和你分享我從這本書得到的啟發:「為什麼用『說書人思維』來讀一本書,反而更容易理解和深化書中的內容」。

閱讀全文

Podcast 說書

前往 Facebook 貼文分享這篇讀後心得

.

兩則好書金句

1.

只有當我們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寫下來,你才能真的「看」到你的想法。《如何閱讀一本書》的作者 Mortimer Adler 曾說:

「一個人如果說他知道他在想些什麼,卻說不出來,通常是他並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麼。」

前往這篇 Facebook 貼文分享這段話

.

2.

塗鴉吧!用視覺模板翻轉人生》的作者邱奕霖認為「塗鴉」能幫我們從混亂的資訊中,創造出自己的知識體系,歸納對某件事物的整體見解。

用繪畫的方式來做筆記,與其說是類似藝術的「創作」,更實質的用途應該是偏向知識性的「創造」。

前往這篇 Facebook 貼文分享這段話

.

一個激發思考的問題

你比較注重的是效率?還是效力?

效率(efficiency)指的是你完成一件事情的「速度」,你愈快完成它,就是愈有效率。為了提高效率:
你會進一步學習和精進各種做事情的技巧、訣竅和秘訣。

效力(effectiveness)指的是你完成的事情很「重要」,完成這件事情會帶來「成效」。為了提高效力:
你會退一步思考自己採取的行動,是否既重要又有效。

追求效率卻不顧效力,等於浪費心力在錯誤的方向。
追求效力卻不顧效率,不過是用了比較笨的方法在做事。

寧可笨一點,也不要瞎忙碌。效力先行,效率其後。

前往這篇 Facebook 貼文分享這段話

.

瓦基
閱讀前哨站》和《下一本讀什麼?》創辦人、《化輸入為輸出》線上課程講師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

我幫助忙碌的現代人提煉好書精華。透過 Email 收到每週兩封電子報:最新的讀書心得、好書金句、能激發思考的問題,直達你的信箱。

Subscribe Book Picking

如果內容不適合你,可隨時取消訂閱。

加入 80,000 多位
喜歡閱讀的訂閱者

Waki 瓦基

書評部落格《閱讀前哨站》和 Podcast 說書頻道《下一本讀什麼?》創辦人、《卡片盒筆記實戰課》和《化輸入為輸出》課程講師,時常分享讀書心得和書評,喜歡將書中所學加以活用,實踐在職場與生活中。

下一篇讀什麼?

追蹤最新的留言
通知我:
guest

0 則留言
內文留言
查看全部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