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作者訪談、兩則好書金句、一個激發思考的問題。善用零碎時間聽書,把握每個進步的微小時刻!
.
一篇作者訪談
《你沒有學到的資產配置》專訪作者,談巴菲特的投資哲學
你覺得巴菲特最厲害的地方是哪裡呢?是他「挑選股票」的精準判斷力嗎?其實,巴菲特持有的上市公司,只占了波克夏市值的 25%,但是另外 75% 的資金在哪裡?這次要分享的這本書,就是要告訴我們巴菲特「默默在做的事」,教我們打造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穩健獲利策略。
《你沒有學到的資產配置》這本書的作者是闕又上老師,他有 30 多年的投資經驗,曾經在華爾街擔任基金經理人。他目前同時在台灣和美國經營基金。過去他管理的基金表現優異,但也因為重倉一檔台股個股奇景光電而大幅虧損。他開玩笑地自稱從「華爾街的操盤手變成了華西街的喇叭手」。儘管他歷經過幾次重大股災和美股失落十年的挫敗,但失敗之後再成功的經驗彌足珍貴。
這本書會帶我們深入瞭解「資產配置」的各個面向,包括如何思考、搭配、估算,以及了解自己的能力與局限。書中挑戰大眾對巴菲特只靠選股致富的一般看法,指出他其實靈活地運用資產配置,進而展示巴菲特的整體投資戰略和哲學。書中帶我們理解自己的風險承受度和採用四大資產配置模式,協助我們降低風險並穩健獲利。
這次我特別邀請到作者闕老師接受我的訪談。在訪談中,闕老師深入解析了巴菲特的投資哲學和策略。他特別強調巴菲特投資策略的穩定性,以及資產配置的防守意義。希望讀者能從中學習到投資心得,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投資充滿起起伏伏,他希望透過這本書跟大家分享一些寶貴的投資經驗。
以下全文就是瓦基訪談闕老師時談到的重點,你也可以前往 Podcast「下一本讀什麼 EP.306」收聽這集完整訪談。
.
兩則好書金句
1.
《卡片盒筆記》告訴我們,當我們在一則筆記上面,寫下僅僅一個想法,這不僅讓寫筆記這件事情變得簡單,更可以在日後把這些想法彼此排列組合。我讀完這本書終於恍然大悟:
「『知識的最小單位』是從一則筆記開始的。」
.
2.
《更快樂的選擇》書中提到,雖然大多數的人常常會聲稱家庭關係或是友誼,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但是為了培養這些關係而付出的努力,卻往往和聲稱的重要性不相稱。
「我們對於親密關係的想像過於理想化,而忽略了親密關係所需要的真正努力和付出。」
.
一個激發思考的問題
面對一個新知識,你是透過什麼方式來學習的?
想要學好一件事,必須透過已知的東西去學習未知的東西。
「連結知識」就是深入學習的關鍵。有些人嘗試做了連結,卻做得不夠深入。大多數人只做到了「吸收資訊」,而忘了把不同知識點結合在一起,所以他們的學習是不完整的。
羅振宇曾提到他的學習方法:「我每天要求自己寫夠五篇閱讀心得,不用長篇大論,短短幾個詞就行。因為真正的學習就像是縫釦子,把新知識縫接到原有的知識結構中,每天寫五篇閱讀心得就是逼迫自己原來的知識結構對新知識做出反應,然後把這些反應用文字固化,縫接的過程就完成了。」
當我們把知識從「氣態」轉變到「液態」再變成「固態」,透過自己的話重新輸出,固化下來的東西才真正屬於自己。
就像是卡片盒筆記的連結要有前因後果,而不是丟一個連結就結束,因為脈絡互相連結的筆記更容易在未來派上用場。
淺層學習只專注於「輸入」,但深度學習更注重「輸出」。
.
【分享】馬來西亞吉隆坡自由行遊記
這次馬來西亞吉隆坡自由行的體驗,三個字「很美好」!
我覺得最有趣的是深刻體驗到「種族多樣性」。當馬來人、華人、印度人在同一個國度生活的時候,那種不同面孔、語言、飲食、習俗交織在一起,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衝擊。
我以前在科技業認識很多印度人,所以對印度人的面孔和文化還算熟悉。但這次馬來西亞之行,是我第一次遇到滿街的穆斯林,看到女性包覆各式各樣的頭巾和罩袍,也是我頭一遭跟清真寺的回教徒們對話。當然,也少不了跟當地華人的交流,從不同的種族和信仰當中,看到了彼此迥異的價值觀。
這趟旅行,不僅讓我體會到多元文化和信仰的「差異」,也讓我更加認識到不同背景人們之間的「相似」之處。
當我們在一個多元文化的環境中,被各種不同的面孔、語言和信仰所包圍時,初次的反應可能是對這些「差異」感到驚訝或衝擊。
但實際上,正是這些表面的差異,才讓我們更有機會去探索和認識彼此更深層次的「相同之處」——比如對家庭、友情、愛情的價值觀,或是對幸福、安全、自由的追求。
我非常推薦馬來西亞給還沒去過的朋友,這種多元文化的交織可以豐富我們的視野,也提醒我們在尋求共通性的同時,不要忽視或排斥那些看似不同、但實質上互相關聯的多樣性。
p.s. 如果你想看我這次旅行「每一天」的行程安排,可以直接點進去以下圖文並茂的白板,參考我每一天的行程安排。每日行程(Heptabase 白板):https://bit.ly/48VLfpA
.
【贊助】致富行動指南:教你存到第一桶金300萬
萬物皆漲,唯獨你的存款沒有漲?
前陣子與家人聊天,突然聊到近幾年物價調漲了好多,而我們的薪水卻只能越來越薄,現在的薪資已經無法趕上物價了,就連身為公務員的媽媽,面對是否要退休這件事,都遲遲不敢下決定。
回想了一下,以前放學的時候,我爸會買紅豆餅給我們當點心吃,印象中一顆 5 塊錢左右,而且還料多皮薄的,現在一顆已經要 20 元以上了。
於是我也開始思考,到底要用怎樣的理財方法,我們的錢才不會被通膨吃掉呢?
在一次的節目邀約中,我很幸運的能和曾經獲得全美大型基金績效第一名並且操盤成績曾經勝過巴菲特的「闕又上」老師,一起上節目!
在節目裡我親身感受到他的魅力,以幽默風趣的聊天方式,分享他的理財觀點,並且拿出財報來說明他是如何去觀察一家公司的,也以經驗豐富的角度,來勸戒理財新手們,要從什麼樣的投資工具下手,而不是一頭熱的就栽進股海裡大殺四方。
這次他把超過三十年的投資管理經驗整理起來,開了「致富行動指南」這堂線上課程。
這堂課的標題「教你存到第一桶金 300 萬」很吸引我,是啊!我以前剛出社會的時候,也總會想什麼時候才能存到 100 萬呢?
闕老師的這堂課有三個特色:
第一,他告訴我們「有錢人是怎麼想事情的」,先建立正確的財務思維,才能做對金錢的決策。
第二,他會說明如何「設定實際可行的財務目標」,讓我們跟著步驟和期限,按部就班達成目標。
第三,他會告訴我們如何求「穩」,累積財富最重要的就是吃得好、又能睡得香的理財策略。
不論你是剛踏入職場零存款的年輕菜鳥,或是職場上經驗老道但開始擔憂退休生活的工作達人,都別錯過這堂課喔!
【致富行動指南:教你存到第一桶金 300 萬】
課程將用五步驟讓你建立可實現的行動指南:
✅ 顛覆你的第一桶金:換上有錢人的腦袋,避開窮人思維
✅ 拉近和金錢的關係:盤點財務現實、靠近目標的12個步驟
✅ 找回遺漏的財富:弄懂勞退優缺點,避免落入通膨的陷阱
✅ 提升時間價值、創造多元收入:善用功能帳戶理財丶建立適合的賺錢組合
✅ 行動落地,加速累積 300 萬:實現自動化穩健投資理財
- 課程頁面:https://hi.sat.cool/S6IME
- 募資期間: 2023/10/19 – 2023/11/26
- 結帳輸入專屬優惠碼「瓦基300」 可以再折 $300 元
(閱讀前哨站 歷年業配清單|優惠折扣專區)
.
「下一本讀什麼?」的最新節目:
Podcast 節目收聽連結:Apple Podcasts、Google Podcasts、Spotify
- EP.304 專訪生鮮時書創辦人鮪魚,暢談閱讀心法和《讀曆書店 2024》
- EP.303 《美股投資學》作者專訪:談商業模式、財報與穩健獲利
- EP.302 《劇透人性》作者專訪與心得:一本寓教於樂的法普好書
- EP.301 專訪 Heptabase 創辦人詹雨安,他如何閱讀、學習和管理知識?
- EP.300 跟政大 EMBA 執行長請教《恆久卓越的修煉》的商管智慧
如果你喜歡 Podcast 說書的呈現方式,誠摯邀請你前往 Apple Podcasts 給予五星評論,你的推薦會幫到有其他需要的讀者們,也是對我最大的鼓勵!(非蘋果用戶看這邊:只需要三個步驟,非蘋果用戶也可以留言評價唷!)
.
希望你從這週的說書節目裡,帶走一些好東西。祝你有個美好的一週!
.
瓦基
《閱讀前哨站》和《下一本讀什麼?》創辦人、《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作者、《卡片盒筆記實戰課》和《化輸入為輸出》線上課程講師、《耳邊說書》主編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
我幫助忙碌的現代人提煉好書精華。透過 Email 收到每週兩封電子報:最新的讀書心得、好書金句、能激發思考的問題,直達你的信箱。

加入 80,000 多位
喜歡閱讀的訂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