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馬達》讀後心得與透過作者訪談的解讀視角 1

思考馬達》這本書會帶我們透過四個步驟來啟動思考,幫自己解決生活和工作中的問題,更進一步地優化我們的人生決策。作者曾培祐老師是一位專業的講師,他的教學主題是「吸睛的教學」和「有感的表達」,他在各大企業的演講跟培訓廣受好評,每年授課的時數超過 500 小時。我自己很喜歡培祐老師的前一本相當實用的好書《極度吸睛》,我也寫過一篇讀書心得向讀者介紹,那本書對我自己在準備演講的時候起了很大的幫助。所以這次聽到曾老師即將推出《思考馬達》這本新書的時候,我就非常期待。

這次我邀請到這本書的作者曾培祐老師,來跟我們分享這本新書。如果你想聽這場訪談,歡迎前往 Podcast「下一本讀什麼 EP.277 」收聽完整訪談內容。以下是訪談的文字重點版,文末是我對這本書的想法。


為什麼思考很重要?

我向老師請教的第一個問題,是關於這本新書的撰寫動機。因為書籍主題談的是「思考」,而他在書中有提到一些經驗,讓他深刻體會到「思考」的重要性,然後才開始寫這本書。

他在回答中強調思考是生活中至關重要的元素。他舉自己與兒子進行的象棋比賽為例,每天晚上兩人對弈,雖然這是一種遊戲,他卻發現兒子每次輸棋的情況都相同。例如,當曾老師的「炮」想要進攻的時候,他的兒子似乎總是對此毫無察覺,而重蹈覆轍地輸掉棋局。

曾老師質疑這是否因為我們在做完事情後沒有「反思」,沒有去學習並避免「重蹈覆轍」,導致我們不斷落入相同的陷阱。因此,他利用自己在書中分享的思考四步驟,逐步引導兒子在棋局中的表現,教導他如何預測對方的攻擊,並優化自己的步驟,這使得他的象棋技巧逐漸提升。

曾老師強調,雖然他談論的是象棋,但其實也關乎人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都可能重蹈覆轍,但如果我們能把握時間,進行深度思考,我們就能避開陷阱,持續進步。這就是他倡導的思考四步驟的價值:只要你有想進步的意願,思考就能帶來更好的決定,帶領我們不斷進步。


思考為什麼這麼難?

接著,我向他請教,他覺得現代人在「思考」這件事情上面最大的問題是什麼?難道是缺乏思考嗎?還是太過於仰賴直覺和本能了呢?

曾培祐老師認為,思考這項技能並非人們能輕易從他人身上模仿的。他說當我們進行如打籃球、慢跑、打羽毛球等活動時,我們可以透過觀察他人的「外在」行為來學習並模仿,然而對於思考這項「內在」過程,我們卻無法透過同樣的方式來學習。他強調,思考發生在每個人的大腦裡,是無法直接看見且難以模仿的。

他分享了自己和他妻子在年輕時期,面對要不要結婚這一生命中重大的決定時,他們只能依靠自己的直覺和情感,便匆促地做出了決定,缺乏了深刻思考的過程。然而之後卻導致了很多紛紛擾擾,這些紛擾若是在當初,可以把事情先思考清楚便不會發生。這種情況顯示了,對於一些重大決策,如果我們有思考的經驗和能力,可能會有更好的選擇和結果。

曾老師指出,雖然人們常常被教導要去思考、要去想一想,但實際上,我們並沒有接受過如何思考的訓練。他認為這是思考最大的問題之一。因此,他在書中將思考的過程「可視化」並「步驟化」,目的就是讓人們可以更好地模仿並實踐思考。他相信,思考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難,甚至可以像打籃球一樣自然。透過這樣的學習和實踐,我們可以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有更大的幫助。

我聽完曾老師的回答之後,表示非常地認同。像是許多人認為,學習運動或手工藝時,我們可以「看到」並模仿他人的動作,但對於思考這種抽象的過程,我們通常卻「看不見」且無法模仿。然而,曾老師的書將思考過程條列化,提供了一種實際可以操作的步驟,讓我們可以按照這些步驟來實踐思考。這樣的方法為我們的思考提供了一種清楚的方向,並使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並掌握思考這個過程。從此,思考不再是一種抽象的、難以捉摸的概念,而是一種具體的、可模仿的行動。

聽完我的回饋之後,曾培祐老師進一步解釋,思考並不像辯論或哲學那樣困難,它其實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就像打籃球,雖然要成為職業籃球選手困難,但是如果我們只是想在球場上運動一下流汗,那並不困難。同理,思考也是如此,它可以讓我們在面對生活與工作的困難時,能更好地做出決定,並從中得到幫助。

最後,曾老師的觀點也引起了我的共鳴。我表示在看見和理解了書中的思考步驟後,覺得可以更好地進行思考。這本書讓我們可以明白,思考不是一種抽象的過程,而是可以一步一步地實踐下去的。這套方法除了讓我們對於思考這個過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給我們的思考帶來了新的可能性。


思考的四個步驟是?

在書中,曾老師把思考模式拆解成了四個具體的步驟,因此我特別請他說明一下,這四個步驟分別是什麼?該怎麼使用它們?

他回答道,思考的四個步驟分別是:提問、搜索、結論、輸出。他強調,雖然這四個專有名詞聽起來很硬,但他透過一個實際案例來揭示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方式。

曾老師回憶起一位參與讀書會的公司主管的經驗,他面對的困境是無法有效地管理一位新員工,該員工無法按照指示工作,且反覆犯錯。主管覺得十分困擾,他甚至認為自己已經沒有時間去引導新員工進行思考。曾老師對此提出對策,他強調引導他人思考的重要性,並認為此為當務之急。他說,思考其實就是生活中遇到困難時的一種應對方式,能夠幫助我們深刻印象重要的資訊。

例如,當主管問新員工他明天必須完成的三件事時,這就是「提問」的步驟。然後,新員工需要回憶和搜索主管剛才說了什麼,這就是「搜索」的步驟。接著,新員工需要在搜索資料後得出結論,這就是「結論」的步驟。最後,新員工需要將結論輸出,這就是「輸出」的步驟,可以透過寫下、說出,甚至是直接行動來實現。

我認為這個思考的四步驟模型,不僅對教師、家長、主管有所幫助,同樣能夠幫助我們引導自己或引導他人進行思考。這段談話給我的最大驚喜就是,思考真的不是抽象的東西,而是有步驟可循、有流程可以操作的一件事情!


如何在職場活用思考步驟?

因為許多讀者朋友們是上班族,所以我就特別請教曾老師,對一個上班族而言,他認為《思考馬達》在職場環境該如何運用?可不可以舉一個實際的例子讓我們學習?

曾培祐老師透露,職場新人經常會遇到的一個挑戰就是「每週的工作匯報」。在這種短時間內向主管報告上週的工作成果以及下週的工作計劃的環境中,許多人會感到困惑和不適應。他解釋,工作匯報的本質是在有限的時間內,清晰地陳述自己的努力。這裡面隱含的困難在於,如何選擇重點並有效地將其傳達給主管。

首先是「提問」的部分。曾老師強調,要找出主管在乎的事物是關鍵。在此過程中,我們需要問自己,主管關心的是工作進度、預算的執行情況還是跨部門的合作情況?理解了這些,我們就能選出主管最在乎的三個點,把它們當作報告的重點。

接著是「搜索」階段,曾老師提到要整理過去一週的工作內容和下一週的工作規劃,挑選出主管最在乎的三到五個重點來分享。他同時提醒我們,平時的工作記錄和日誌維護至關重要,因為這些記錄會在搜索的時候提供豐沛的資訊。

然後是「結論」部分,曾老師建議我們要確定具體要報告哪三到五個重點。最後,「輸出」階段的主要任務是確定報告的形式,是口頭報告、文字檔案還是PPT等等,這取決於主管的偏好。

曾老師強調,透過這四個步驟,我們可以有效地準備和發表工作匯報,讓主管看見我們的努力,同時也為自己在職場上贏得更多的機會和資源。

《思考馬達》讀後心得與透過作者訪談的解讀視角

如何做筆記和紀錄資訊?

在上一個談話中,曾老師提到我們要持續優化自己的思考方式,其中一個很重要的訣竅是「做筆記」,也就是把資訊記錄下來,讓自己可以回頭檢查和修正。對我們一般人來說,是帶一本筆記本在身邊呢?還是在手機上做紀錄呢?我向他請益,請他分享看看他建議的做法。

曾培祐老師強調筆記的重要性,他認為筆記能幫助快速尋找相關資訊,而且他主張筆記應能隨時進行。他觀察到許多主管和業界人士總是隨身帶著小本子和筆,一方面是因為方便,另一方面也能隨時記錄下他們的想法。曾老師以一次春節聚餐的經驗為例,一位名為胡展誥的老師分享了他如何記錄靈感: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走路還是上課,只要有寫文章的點子,就會利用 Google Keep 的語音轉文字功能記錄下來。

然而,曾老師也指出,筆記方式的選擇需要考慮到情境的適切性。例如,業務人員會選擇以紙本筆記或平板電子筆來記錄,而較少使用手機。因為在與客戶的交流中,如果一直看著手機,可能會讓客戶誤會正在分心做其他事情,進而產生不好的印象。因此,雖然手機筆記的方式具有便利性,但在某些情況下,使用紙筆記或其他方式可能更為適宜。

總結來說,曾老師認為,無論筆記方式如何,隨時都能記錄下來是最重要的。無論是傳統的筆記方式,還是利用科技進行記錄,只要可以隨時記下重要的事物,都可以被視為有效的筆記方式。然而,也需要注意筆記方式是否適合當下的情況,以避免可能引起的誤會。


如何保留思考的時間?

後來,我提到了現代人的生活步調很快,有時候在一天當中,我們可能都一直忙著工作、忙著家事,有些父母則忙著處理小孩的事情,該怎麼保留出思考的時間呢?我就向曾老師請教有沒有一些比較生活化的小建議可以分享給我們?

他回答說他的最佳思考時間,通常在早上五點到六點,這是他的寫作時間。他會在家人都還在睡覺、電話不會響,甚至 Line 訊息都不會在這個時候打擾他的時段,享受寧靜,進行深度的思考和書寫。然後在六點多,他的孩子起來準備去上幼稚園,他也準備出門上課或演講,開始忙碌的一天。此外,他也認為午餐後的時間是另一個很好的思考時間,大家都在午休,同事也都在休息,他會問自己,今天早上有沒有要調整的地方,今天下午有沒有一定要做的事情,或兩件事,大約需要多少時間。

他也分享了一些他喜歡的大師級人物,像比爾.蓋茲和傑夫.貝佐斯,他們都說自己最喜歡洗碗的時間,因為那是他們一個人獨處的時間,他們可以在那時候好好思考。因此,曾老師建議我們可以找出自己獨處的時間,例如早晨,午餐時間,通勤時間,洗澡的時間,睡前等等,都可以成為我們思考的好時機。其中,他提到一個詞叫做「辦公室無風帶」,意思是在辦公室裡,沒有人會干擾你的時間和地點,你可以在這個無風帶啟動思考馬達,想一想昨天哪裡做得不好,需要改進,或者是今天要先做的三件或五件事情是什麼。這讓我想起以前的同事,很多人會提早一點抵達公司,就是為了享受這段辦公室無風帶的時光。

然而,他特別強調,為了讓思考馬達順利運轉,我們應該避免過多的外部干擾。他分享了自己的經驗,他曾經非常喜歡在通勤時間聽 Podcast,但是後來他發現,他一直在接收外來的資訊,但沒有時間啟動思考馬達。因此,他建議我們,無論是通勤時間、洗澡時間、或是睡前時間,都應該保持一個人的安靜,給自己一點空間,讓思考馬達有時間開動。他也認為,這樣的獨處思考時間對於我們的生活品質和工作效率有很大的影響。他認為我們都需要有自己的一塊地方,無論是實體的地方,還是時間上的一個空間,讓我們可以在那裡開啟思考馬達。

此外,他也分享了他的一些讀書和學習的心得。他認為讀書和學習並不是為了增加我們的知識,而是為了激發我們的思考。他會從書中挑出一些他認為有趣的觀點,然後在他的獨處時間裡進行深度思考。他強調,思考不是為了得到答案,而是為了提問,問問題是一種讓思考馬達開始運轉的方式。

最後,他強調說,找到自己的思考時間並不困難,我們只需要一個決心,一個決定,一個把手機放下的動作,就可以開始。他認為,找到自己的獨處時間,開啟思考馬達,將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有深度,更有價值。他也分享了他的座右銘:「深度思考,讓生活更有價值」。他希望我們都能找到自己的獨處時間,開啟我們的思考馬達,讓我們的生活充滿更多的價值和意義。

man wearing black, blue, and red plaid collared button-up long-sleeved shirt and eyeglasses sitting and putting left hand on his face

後記:思考是有步驟可循的

總結來說,我認為《思考馬達》是一本教我們透過思考方法來改善生活品質的好書,曾培祐老師以他豐富的生活和學習經驗,提供了許多寶貴的見解和具有啟發性的故事。他認為思考的過程比結果更重要,書中的概念與方法,對於在快節奏生活中尋找意義與內心平靜的人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可操作性非常高。

這本書不僅可以激發我們的思考,還能給我們提供一種新的看待世界的方式,這本書帶給我的最大收穫就是:原來思考是有具體步驟可循的,除了自己可以循著路線前進,還可以引導別人踏上思考的旅程。無論你是在職場工作領域尋求新的觀念,還是希望在個人成長的路上找到新的啟示,這本書都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您可能也會有興趣的其他文章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

加入 65,000+ 多位愛書訂閱者,透過閱讀成為更好的自己。每週收到兩封電子報:最新的讀書心得、作者專訪、好書金句、能激發思考的問題。瀏覽歷年電子報 →

Subscribe Book Picking

如果內容不適合你,可以隨時取消訂閱。

靈感捕捉到高效產出的知識管理系統

卡片盒筆記實戰 線上課程

你想要掌握一套會隨時間成長的知識管理系統嗎?源自於德國學術圈的「卡片盒筆記法」就是你的首選!我將過去兩年來實踐這套方法的經驗,精心打磨成一堂線上課程。你會學到筆記原理、操作步驟,以及各種真實情境的應用。

加入超過 6,300 位學員一起學習!那麼,《化輸入為輸出》和《卡片盒筆記實戰課》有什麼差異

如何大量閱讀、輸出高品質內容?

化輸入為輸出 線上課程

你是想提升學習成效的朝九晚五忙碌上班族?還是被正職壓到喘不過氣的斜槓創作者?我是瓦基,在科技業正職之餘,建立閱讀和寫作的習慣,成功打造個人品牌。這堂線上課程我會教你有效輸入、精準整理、高品質輸出的訣竅。

加入超過 7,700 位學員一起學習!其他學員怎麼說?前往參考課程學員投稿作品和心得評價

其他相似的文章

追蹤最新的留言
通知我:
guest

0 則留言
內文留言
查看全部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