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閱讀筆記、兩則好書金句、一個激發思考的問題。讓我們透過閱讀,啟動充滿活力的一個星期!
.
一篇閱讀筆記
《思考馬達》讀後心得與透過作者訪談的解讀視角
《思考馬達》這本書會帶我們透過四個步驟來啟動思考,幫自己解決生活和工作中的問題,更進一步地優化我們的人生決策。作者曾培祐老師是一位專業的講師,他的教學主題是「吸睛的教學」和「有感的表達」,他在各大企業的演講跟培訓廣受好評,每年授課的時數超過 500 小時。我自己很喜歡培祐老師的前一本相當實用的好書《極度吸睛》,我也寫過一篇讀書心得向讀者介紹,那本書對我自己在準備演講的時候起了很大的幫助。所以這次聽到曾老師即將推出這本新書的時候,我就非常期待。
這次我邀請到這本書的作者曾培祐老師,來跟我們分享這本新書。如果你想聽這場訪談,歡迎前往 Podcast「下一本讀什麼 EP.277 」收聽完整訪談內容。以下是訪談的文字重點版,文末是我對這本書的想法。
.
兩則好書金句
1.
《祈念之樹》這本小說的情節很吸引我。從男主角很不起眼的身世和落魄的遭遇開始出發,然後他遇到很多新的面孔。這些新面孔對於主角來說是陌生人,對於我們讀者視角也是陌生人,所以就很像我們跟著主角的眼光,去認識那些陌生人、去探索全新的地方、去解開書中最大的謎題——祈念之樹。
每個人都有或多或少的遺憾,如果有一個機會,可以彌補,任誰都不會想錯過的,對吧?
.
2.
《先問,為什麼?》提醒我們別只是問:「我們應該做什麼,才能從競爭中脫穎而出?」而是要問:「我們當初『為什麼』會做這些事?考量目前的科技和商機,我們應該做什麼,才能實踐理念?」作者建議:
「當我們面對未知情況時,務必回歸本質、找回初衷,這是企業快速適應改變的關鍵法則。」
.
一個激發思考的問題
你曾經想要分享些什麼,最後卻沒有行動嗎?
當我自己想要撰寫貼文、分享文章、拍攝影片的時候,經常會被冒牌者症候群困住,因為我不是每件事情的專家。
我常感到擔心:「某個主題我不夠專業怎麼辦?某個觀點我想得不夠清楚怎麼辦?某件事情我看得不夠全面怎麼辦?」
如何克服這種創作者經常會遇到的困境呢?我感到煩憂。
直到我想起日本禪師鈴木俊隆(Shunryu Suzuki)所說:「初學者的心,面向無限可能;老手的心則飽受羈絆。」
突然間我似乎明白了什麼,我在子彈筆記本寫下這段英文:Don’t be a teacher, be a student who’s willing to teach.
把這段話翻譯成中文就是:「不要當老師,而是當一個願意教人的學生。」重設自己的心態,從學習者的角色再出發,分享路上的所學和收穫。只是一個學生,教另外一個學生。
.
【贊助】換個人生,從下班開始
前陣子,PressPlay Academy 邀請我,進行了一段關於「工作和學習」的深度訪談。
我談到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路徑和持續學習的重要性。
我強調要了解自己學習的動機、設定目標、並且反思學習的成效。同時,我們也要替自己創造機會,透過發展新的技能為別人提供解決方案,替自己搭建新的舞台。
而這些學習跟技能要從哪裡來呢?
下班之後,就是我們學習和精進自己的時機。
現在起到 7/7 之前,PressPlay Academy 推出一個很棒的活動「換個人生,從下班開始」。
整個學習平台的財經訂閱專案,以及 18 堂精選課程通通打 85折!
我自己在 PPA 開立的線上課程《化輸入為輸出》也在這次的優惠當中,結帳時輸入優惠碼「CYLIFE0618」就可以享有 85 折的優惠。
最棒的是,如果在活動期間,購買我的課程的人超過 300 人,就額外抽獎一台電子閱讀器送出!
活動連結: https://www.pressplay.cc/link/34C9A8AB
《化輸入為輸出》學員投稿作品和課程評價: https://readingoutpost.com/inout-result-review/
(閱讀前哨站 歷年業配清單|優惠折扣專區 )
.
瓦基
《閱讀前哨站》和《下一本讀什麼?》創辦人、《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作者、《化輸入為輸出》線上課程講師、《耳邊說書》主編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
我幫助忙碌的現代人提煉好書精華。透過 Email 收到每週兩封電子報:最新的讀書心得、好書金句、能激發思考的問題,直達你的信箱。

加入 82,000 多位
喜歡閱讀的訂閱者